正文:
不忘生命之源,牢记养育之恩
常怀感恩之情,深表思念之心
爷爷奶奶逝世30年祭
爷爷生于1906年,奶奶小他一岁,但二老均逝世于84岁。1990年爷爷先走了一步,奶奶四个月之后就上天堂陪爷爷去了。他们这一走就是30年。30年来我们不忘爷爷奶奶的养育抚养,不忘二老赋予我们生命的延续,年年踏着羊肠小道前去给心爱的爷爷奶奶上坟送钱。今天,特意将爷爷奶奶请回家,遗像供上案,纪念爷爷奶奶逝世30年。
爷爷奶奶的一生逢世事动荡,贫寒交迫的年代。爷爷学会了石匠手艺,靠打造石磨、姜窝子等石器艰难撑起这个家。奶奶则勤俭持家,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苦岁月,他们省吃俭用,精心打理,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和灾年。他们忍受的艰难困苦我们无法想象。今天,孙子们再说一声,爷爷奶奶,您辛苦了!
爷爷奶奶生育了三男四女。为了拉扯爸爸和姑姑她们,二老确实耗尽了心血,一年到头都是干不完的农活。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爷爷选石、背石、凿石,走东串西,露宿野外,奶奶拾柴推磨、捋麻捻线,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二老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换来全家人的温饱。把爸爸姑姑一个一个拉扯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该是多不容易的事啊。儿女们成家立业后,爷爷奶奶又为了孩子的孩子,将心思和精力用在了哄我们孙子的身上。在农业社里和刚单干开的年代,爷爷奶奶不但要全力带领孙子,而且还要帮家里干农活,拾粪、浇水、碾场、扬场等,一生受苦受累,没有享受到一点儿福,就在他们年迈体弱时,还帮大哥,三哥砸剥枸杞(刺)根,指导帮助我们做饭,从没有怨言,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儿孙身上。
记事起,我们就家境贫寒,小时候我们捡拾烟头,(那个年代,香烟没有带过滤嘴)晚上,搓到爷爷奶奶的旱烟盒里。冬天帮奶奶到大路上扫绵绵土,(车压起的细土)掺在麦衣树叶里煨炕。爷爷奶奶爱喝茶,但一直是最廉价的茶砖。爷爷奶奶一生从未吃过一顿像样的大餐,未穿过一件值钱的衣服,今天,我们只能恳求爷爷奶奶在天堂吃好,喝好,穿好,用好。再也不要亏待自己了!
爷爷奶奶一生不仅身体上挨饿受冻,饱尝艰难,精神上也屡受打击,大姑当年虽嫁本村,但姑父祖籍内蒙,于1958年10月,举家回迁,返回内蒙生活。这一走就是聚少离多,与大姑见面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直到1981年大姑因病去世。二姑14岁嫁入蒋滩,但因病于32岁就撇下了儿女和您二老离世而去。最致命的打击,便是你们的小儿子,我们的爸爸猛然去世。几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让爷爷奶奶白了头,短了志。特别是爸爸的去世,让本该身体硬朗的爷爷茶饭不思,不到月余便卧床生病,相隔三月便含着悲痛离开了我们,去找心爱的儿女们了。奶奶在忍受了四个月的孤独与无法盼子见面的痛苦中也离开了我们。二老均享年84岁。在爷爷奶奶走后的这30年,二爸于2003年因脑中风医治无效离开我们去找他心爱的父母了,今年三姑姑又因心脏病突发也撒手人寰,去找您二老了。
爷爷奶奶出生于清末期,成长于民国动乱期,磨练于狼烟战争期,受罪与建国初的挨饿期。奶奶受封建礼仪约束,成为最后一代裹脚的小脚妇女。记得奶奶每次洗脚都得挑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在姑姑的帮助下,拆、洗、剪、缠一套动作足足得半天时间,奶奶的趣事便是每次逢我们给先人烧纸钱时,她都要用票子先擦擦身上的不舒服处,以此擦去疼痛,求得先祖的佑护。奶奶锁的小柜中时常会有姑姑和其他亲戚看她时送的饼干、腌肉等,她会等我们孙子们单独在时悄悄给我们吃,绝不等着几个孙子都在时分发,因为好吃的数量太有限了。爷爷是务农的好把式,种地收麦,打谷晒粮,铡草喂牲口样样在行。他不仅教会了父辈们务农的技艺,更是传授给了几个年龄大点的孙子们,只可惜现在越来越派不上用场了。爷爷的石匠手艺留给我们的石磨子、石滚子、姜窝子,都被社会和时代淘汰。爷爷奶奶留给我们一件件,一桩桩往事,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爷爷奶奶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更是苦难的一生。他们历经艰险,克勤克俭,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毫无怨言,在一贫如洗的岁月里,不但拉扯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四个女儿,更是拉扯了我们十一个孙子、孙女。为我们这个家,爷爷奶奶操劳了一生,吃了一辈子的苦。现在您的孙子都有了孙子,日子也都好过了,唯独不能让您二老享受一下好生活,这也是孙子们的遗憾,而且是终身的遗憾。
30年来,我们秉承爷爷奶奶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服输,吃苦耐劳,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个个勤奋工作,孜孜不倦,都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得风生水起,一帆风顺。
今天,经孙子们商讨确定,为爷爷奶奶爸爸烧30年纸,谨以此祭爷爷奶奶的在天之灵!愿爷爷奶奶在天堂安息享福!
永远爱您的孙子:
贵贤 贵儒 贵财 贵赟 贵玉
贵龙 贵生 贵强
抆泪叩拜
农历二〇一九年腊月二十七日
请点击阅读相关链接
《不忘生命之源之——父亲逝世30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