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江苏结婚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江苏宿迁结婚的风俗有哪些
- 2、江苏结婚风俗
- 3、江苏的婚礼习俗?
- 4、江苏结婚风俗
一、江苏宿迁结婚的风俗有哪些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也比较多元化。在江苏这种典型的江南水乡,婚嫁习俗也别有一番趣味的,而宿迁是典型的苏北水乡,历史悠久,素有“华夏文明之脉、江苏文明之根、淮河文明之源、楚汉文化之魂”之称。因此当地的结婚风俗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传统的。
见面礼
一般男女双方确定关系,婆婆公公是要给见面礼的,从几千到数万不等,甚至姑姑姨姨婶子叔也会被宰一下。
下彩礼
农村叫“传启”,谈婚论嫁前,一般要“传启”,就是送一部分礼金,或者一些实物寄放在女家,如电脑电视、汽车,当然这些都不如钱来的方便。结婚的时候,再拉回去,这也是一种封建习俗的延续吧。
择喜期
通常男方要来女方生辰八字,即请测试人择吉日(喜期)成婚。喜期前一天称“催妆”,晚上由“全姆奶奶”铺好喜床,找男童在喜床上滚,叫“滚床”。床上放栗子、花生、红枣等让男童抓抢,意为早生、早立子。喜期大门两旁墙上贴“喜气”、“盈门”合体斗大字,族中所有门上都贴喜联,女家一般不贴门联。
迎亲
迎亲男方备好花轿、凤冠、五子衣,镜子和筛子各一面,派鼓乐队前往女家迎娶新娘,媒人带路怀抱大公鸡,以图吉祥,筛子称千里眼,能避百邪,镜子降妖驱魔,迎亲路上逢桥要放鞭炮,迎亲人一般午前到达,女方家设席款待。迎亲花轿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回到家。
叉火盆
新娘要从火盆上跨过,意为进门红红火火,家庭旺盛。
瞧客
喜期的第二天称分朝,女方家派人来探望闺女,一般是新娘兄弟或叔伯,男方设宴款待。
二、江苏结婚风俗
盐城婚俗并不复杂,最有意思的就属闹洞房了。在盐城闹洞房可不是文明的说一说笑一笑,而是“十八班兵器”共举的大比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盐城婚俗中的闹并非是闹新房,而是闹新郎和他的父亲,要在婚宴上接受女方家族和宾客的考验,没有一丝勇气和智慧可不成。
在江苏盐城,如果一家姑娘要嫁人,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凑热闹,他们管这叫沾喜。而新郎一方也不用为酒饭而发愁,只要准备好足够的糖果和香烟就行。这几年由于盐城的经济形势一路看好,不好外地的女孩也纷纷嫁到了这里,成为了盐城媳妇,她们觉得盐城的男人性格温柔细腻,又会讨女孩子欢心,而结婚风俗也比较新潮。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还真的要好好揣摩一番。
首先,盐城的婚俗与江苏其他地方类似,也有上门、下聘、婚礼、回门的说法,但盐城结婚风俗的亮点却是“闹洞房”,当然这里所谓的闹洞房绝不是去你的新房子里闹的天翻地覆,作为古老的婚俗,先人将闹洞房的地点选择在了婚宴上!
在完成了最初的相亲、上门、纳采之后,小两口的婚事就进入了倒计时,只等着男方家人算出吉时完成下聘,婚礼就如期而至了。无论在何处结婚,婚房的布置总是一件大事,自然少不了亲人朋友的帮助,在盐城的婚俗中,安床却要在新婚夜的前一天,由一个处男子和新郎同睡床上,这叫做“不空床”,是非常吉利的一件事。
新娘子外嫁到盐城,常会有人生地不熟的感觉,但好在有新郎的悉心照顾,又有妯娌姐妹的温馨关怀,心情也大为好转。可在结婚当天,相处的非常要好的嫂子竟然不在,让新娘失望之余还会想:对方实在是太不够意思了。其实,这可错怪人家了,因为盐城结婚风俗中嫂子是不能在场的,因为嫂与“扫”同音,有扫地出门的意思,是很不好的说法。
三、江苏的婚礼习俗?
推荐于 结婚: 1.决定下结婚的日子后就要开始去预定酒店布置酒席了,现在好象要提前一年预定酒席我晕,好日子大家都结婚啊。 然后就要先安个窝了,买房子和装潢当然是男方负责的,装潢就起码要2个月了,一般在订婚之后开始装潢。装潢好后房间内的家具由男方购买以外其他的所有一切都是由女方负责打扮,所有带插头的,装饰的东西还有厨房的橱柜以及床上用品都有女方搞定。 2.拍婚纱照。要挑选好时间, 3月份是拍婚纱照最好的时间,天气好,风景好。要早点去预定,因为好时间大家都抢着去的。现在温州的3W、古摄影、时尚春天、中天私人摄影坊(最近刚听说)都不错,一改薇薇新娘等千篇一律的风格。最好趁做活动的时候去预定,送的东西多,价格也会相对便宜。拍照时建议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不要轻易听信化妆师的建议,他们都是带有利益的,一般没什么好推荐。还有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选影楼时弄清楚入册照片数(一般是50张,有些是40张的就太少了)和每增加一张的单价,这个各个影楼差别还是很大的,高的要50一张,少的30,最后造成总价的差别还是不小的。 3.婚纱。现在很多人都是买婚纱,有时间这也是好的,毕竟去苏州上海买来的要便宜很多,但要注意一点,苏州的质量一般都不大好。还有就是去一趟路费开销也不少,比较一下,租和买到底哪样合算。租的话温州现在的几家店分布是这样的:像百老汇、嫁衣工坊的一些租金很贵,嫁衣工坊有几件相当独特,就是价钱贵,好看晚礼服一般也要三千多,三件加加起来超万是肯定的。百老汇的一些一件就要上万。就穿一个晚上,这么贵,钱花得实在太冤枉。感觉柴桥巷有一家梦宫场嫁衣还不错,价格实惠,东西也比较精. 3.结婚那天敬酒程序自己不必担心,礼仪公司摄像的人对这些套路一清二楚,他会边拍边指导你怎么敬酒的,只要照着做就好了。 4.女方给男方家人的礼物。 (1)地瓜爷地瓜娘。给地瓜爷和地瓜婆都得买礼物。我当初正值夏天,就给地瓜爷买了件鳄鱼的T恤,给地瓜娘买了条项链。给地瓜爷地瓜娘都要买一双鞋子,尤其是地瓜娘,还得在鞋子里放双袜子,“鞋袜”谐音温州话的“闲摸”,就是她在闲暇时能够帮你打理打理家务。 (2)地瓜娘的兄弟姐妹也就是男方的舅舅阿姨。通常是每人买一条被子或被套之类的床上用品,价钱通常在两三百元。 (3)男方的亲兄弟姐妹。有哥哥弟弟的通常是买件衬衫或其他衣服。有姐妹的通常是戒指或是项链。还有兄弟姐妹的配偶视同兄弟或姐妹。 5.结婚前几天的准备。 (1)摄影租车礼花,不过这些到关系不到现在满大街的礼仪公司有全包的。 (2)司仪。请不请就看个人喜好,总觉得你酒席多的话司仪又搞半天你忙到晚上12点也别想好,你等的了人家也等不了啊。司仪请得好的话还可以,万一水平太差或其他什么的,反而会破坏了婚礼气氛。 (3)预定化妆师。 4.结婚前晚新娘去做个美容去个角质就行了,如果有跟装妆的话,结婚当日就不用起那么早了,现在美容师都是直接上门来的9点多起来去做个头发做指甲然后吃饭,中午这顿后下一顿可是要到第二天的中饭啊,这里要提醒大家还是要吃饱啊,呵呵。。。然后到一点多化妆师到家穿上婚纱,披上披肩,化妆和发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多。这里要提醒的是,要注意提前电话通知化妆师自己的婚纱是什么颜色和风格的,这样便于她会准备相同颜色和风格的头饰。 男方也是差不多吧,没女的那么麻烦,4点钟的时候新郎和伴郎就要出发到女方家中去接新娘了(现在是越来越早了,因为现在酒店一般有多对新人同时结婚,早到的风水好,为了抢风水,现在新娘都很早到,而不像过去那样客人等新娘了),到了新娘家后伴娘就会想些花招为难新郎,最后当然也是红包搞定才开门,(红包是50块左右,温州这边是九个伴娘,加新娘正好一桌)然后就是九个伴娘加新娘所有的男方亲戚随车一起到新房。这里讲下车,温州这边是租车,香烟是一定要递的,否则有些不好的司机就会故意开快开慢,这样就不成队行,录象拍起来就不太好看。然后到新房里就是敬茶和汤圆排录象,还有一定记住敬东西时的长辈次序,否则就会被人说闲话了。 接下来就是又一路车开到酒店,然后就是舞狮子,然后给红包(红包是1人10块,总共60)。接下来就是有些伴郎会拿那种喷喷彩带来狂喷新人和伴娘。建议新娘把头纱放下来,而伴娘建议准备件有帽子的旧衣服,进去前先把帽子戴好,呵呵。最后一关当然是敬酒,这个是最重要,当然也是因人而异,大家各自发挥,在此也免了,还要注意中间新娘要换婚纱和发型。还要注意下的就是温州现在是男方送给女方4桌酒席包括红包,多出来的酒席就是女放自己负责了,而红包当然是由各自的家长收。
四、江苏结婚风俗
俗话说十里地方不通俗,中国地域广阔,江苏的结婚风俗与其他省份相比,有相同地方也有独特之处。
一、媒妁之言,也可自由恋爱。
现在媒妁之言大都省略了。父母之命的刚性也减了不少,但是老人的建设性意见还是要选择性吸收的,没有任何的父母会害自己的孩子。老人的阅历,和经验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未必全对,但是绝大多数有道理。自由恋爱是现在婚姻前的主旋律。青年男女,互生好感。或者在工作学习中因为互相吸引而产生感情,这很自然。当然网络这个平台也让很多的人走到一起。对于网络我还是心怀介意的。
二、见面礼。
一般男女双方确定关系,婆婆公公是要给见面礼的,从几千到数万不等。甚至姑姑姨姨婶子叔也会被宰一下。
三、下彩礼,农村叫“传启”
谈婚论嫁前,一般要“传启”就是送一部分礼金,或者一些实物寄放在女家,如电脑电视,汽车当然这些都不如钱来的方便。结婚的时候,再拉回去。这也是一种封建习俗的延续吧。至于礼金从1w到Nw不等,还有高风亮节的直接私奔,一分也不花的。
四、合生辰八字。
一般的老户人家会找一个懂得周易八卦的人算一个黄道节日。称“合年古”,还是“合年不”,反正就这个称呼。婚姻分为“上上婚,中上婚,中下婚下下婚……”等。选一个好日子,就结婚吧。我认为挑个公共假日,如五一,十一,农历三六九就满好,据说“腊月二十四,百无禁忌”。当然,“丁是丁,卯是卯,哪天拜堂哪天好”!
五、结婚
结婚前的准备:农村一般要是嫁女儿,要准备灯,结婚时候要一点到天亮,成为长命灯,意思是百年相携。要准备一个针线筐,大约源于古代的女子要善于女红吧,现在都省略了。男家通常会找一个儿女成双的人帮忙套被子,或者缝被子。其中一床被子四个角塞满枣子,栗子,花生等吉利的果实。取义“早生贵子”。
女子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箱子,箱子在结婚的头天就是敞开的,亲戚朋友会来“添箱子”或称“填箱子”,以前有送布的,或者首饰,现在也是添钱了。箱中一般会有一把筷子,一小袋子米糠,两根大葱,意思“快生聪明健康的儿子”。我觉得,装大葱,是让你在偶尔夫妻吵架的时候要“装聪”得饶人处且饶人。箱子在上轿前锁才能上,据说当天锁了,就只能等到婆家才能开。
女子上轿前,要一个儿女双全的嫂子辈点燃一个浸油的红纸捻子在汽车前照上一圈,取“红红火火”之意。现在两个孩子的已经很少了,所以有幸给妹妹们“照轿”。以前,女子上轿还是要哭的,称“哭轿”,现在也免了,哭会让美丽的妆变的难看,所以不要哭了。
男家一般在结婚的头天会找一个嫂子辈的来铺床,床下放芝麻杆,艾草,意思是“恩爱白首,生活红火节节高”。通常还会有唱床歌的,歌词如下:“小酒盅卡床腿,一年一个小歪嘴,小酒盅,卡床沿,一年一个小歪蛋。”“大红床,喜洋洋,新媳妇,象绵羊!”“儿成双,女成对,夫妻好合过一辈”,小时候倒是听过的,很有韵律的,并且是一个调儿。好像还有很多,可是母亲记不起歌词来了。
至于闹洞房嘛,你要有心理准备,这非常难熬。如果夫妻亲嘴,啃苹果是小意思,那么有时候还会把大伯子也拉来亲嘴就是尴尬的事情了。不过你如果不怕羞,可以让婆婆先说“我媳妇怀孕了!”
江苏农村结婚风俗:
结婚一般分两天进行。头一天是发嫁妆,女方把嫁妆拉到男方家或者新房。东台土话叫发轿。这里有几个细节:“绳被(pi)毯”,这是个方言说法,翻译成普通话就是缝新人床上盖的被子。 布置新房,一般在“绳被(pi)毯”工作完成之后开始,这里主要的讲究是:
第一,主要工作从铺床开始,床上用品全部换成新的,包括垫的和盖的。
第二,对房间进行清洁卫生。
第三,放置硬币和红花生,硬币为“1元”的,蒙上红纸的镜子。
子孙桶,又称子孙宝桶。故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子孙桶作为江苏新娘陪嫁的嫁妆,其作用非同一般。
子孙桶其实有三件:马桶(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脚盆(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被称子孙三宝,是旧时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
“青布余裙”,其实就是一块1米见方青布 一块10公分见方的青布缝合在一起,一端穿有一根红绳子,方便可以束在腰间。这个青布余裙,主要作用是:一是填好子孙桶之后包裹之用,二是亲友在吃糖饭的时候,新娘子束在腰间去收钱放钱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这个名词的意思了。
辟邪仪式,这个仪式一般发生了发嫁妆之前,发生的地点在堂屋正中位置,仪式开始前,还需要准备的道具有:红纸捻子及箩筛。
首先就是要点烛、焚上香案,由北向南依次摆上填好衣物的红木箱子、填好的子孙桶、脚盆、水桶以及“痰盂”(为一大一小两件)。并且所有物件均需要打开。准备好之后,整个仪式的主角-“搀(can)妈”就出场了,左手拿着“箩筛”,右手拿着点着的“红纸捻子”
然后在以上所有物件上用这个火罩一遍,罩的先后次序便是由南向北,向左及向右分别罩三圈,在整个过程中,“搀(can)妈”嘴中也是念念有词,大都是一些保佑辟邪、顺顺利利的吉祥话。大致的过程就是这些。“搀(can)妈”熄灭手上的“红纸捻子”。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苏结婚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江苏结婚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