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缅甸的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 2、缅甸的文化与习俗
- 3、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 4、缅甸的文化与习俗
一、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饮食习惯:缅甸人常用米粉、面条或炒饭作早点,也有喝咖啡、红茶和吃点心的。午餐和晚餐为正餐,以米饭为主食。菜肴特点为油多、带酸辣、味重。常用各种幼果、鲜菜嫩叶作小菜,蘸佐料吃。进餐时将米饭盛在盘子里,用手抓着吃。随着社会发展,用刀、叉、勺进食者逐渐增多。
服饰风俗: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称“笼基”,女裙称“特敏”。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女上衣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场合,男人多戴缅式礼帽(缅语称“岗包”,用细藤编胚、以粉红或浅黄色纱巾裹扎而成)。
宗教风俗:缅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教)与中国的佛教(大众部,俗称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85%以上的缅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
姓名风俗: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要在名字前面加一冠称,以示性别、长幼和尊卑,对长辈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吴”(叔、伯之意),对晚辈则称“貌”(意为弟弟)。
扩展资料
前往缅甸的注意事项:
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国家元首、外国贵宾,下至平民百姓,进入佛寺一律要赤脚(脱鞋、脱袜),否则就被视为对佛教不敬。
缅甸人忌讳抚摸小孩的头。小孩两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对大人的尊敬。
缅甸人时间概念比较强,每场活动前请提前或准时到场,千万不要迟到。
参考资料来源:
二、缅甸的文化与习俗
1、语言
设行政组织,订立法律,雕刻及绘画艺术相当发达;并且以自创的缅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并成为经书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筑以“纠苏吉刚佛塔”为其代表。
2、宗教
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传入缅甸,在西元十一世纪时成为缅甸居民普遍的信仰,并且延续至今。当时阿奴律陀听取孟族僧人阿罗汉的建议,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为国教
3、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乳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扩展资料
缅甸联邦(The Union of Myanmar)。面积676581平方公里。
人口约5540万(截止2006年1月31日)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华人华侨约250万。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参考资料来源:
三、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乳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服饰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拓展资料
缅甸人: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民族: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宗教: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缅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参神拜 佛,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能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举动,不能穿过短、过透的衣服。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 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虔心向佛,民风淳朴、 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
四、缅甸的文化与习俗
缅甸的传统文化、习俗如下:1、缅甸当地人生活。缅甸当地人都非常淳朴好客,非常热情。除了做体力活的人以外,缅甸人一日两餐(9:左右第一餐,15:左右第二餐)。当地人每天会洗澡但是不一定洗头,喜欢在头上抹上很多类似于发蜡的东西。2、宗教与文化。缅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缅甸各民族的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风俗习惯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近现代以来,缅甸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缅甸独立后,始终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目前传统文化在缅甸仍有广泛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僧伽在整个缅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传入缅甸,在西元十一世纪时成为缅甸居民普遍的信仰,并且延续至今。当时阿奴律陀听取孟族僧人阿罗汉的建议,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为国教。3、避讳旅途遇蛇,若遇蛇,必返回并推迟行期。4、忌在“安居期”结婚、宴请、迁居、娱乐、僧人亦不得外出。5、吃饭时须按男右女左入座。6、进佛塔或寺庙,不论男女、高官或外国使节都必须一律脱鞋。黄金法则:要想知道什么时候脱鞋合适,你要留心其他人。有时经常是可以将鞋留在门外,或随身携带。特殊情况可以穿脚套。记着绕圣坛的时候是从左往右的方向。7、游客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率动作,不要背对佛陀,也不要对佛陀拍照。8、座位一般不应高过和尚座位。9、在公共汽车上,如果是男士应避免坐在妇女旁边。在车上尽量避免和地位较高的僧侣坐同排座位。1、中午过后给僧侣吃东西是不合适的,甚至是罪恶。按照修行的规定,僧侣要在午后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禁食。11、参观佛塔时请注意着装,男士尽量穿长裤,女士不要穿短裙和过于暴露的衣服。12、仰光人不吃牛肉,对牛无限崇拜,敬若神明。过去不得对牛进行鞭打,更不可杀牛。路遇“神牛”行人、车辆都要避让,还会拿出好吃的给“神牛”吃。逢年过节,要举行隆重的敬牛仪式。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缅甸的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缅甸的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