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慈禧墓地图片(清东陵慈禧墓地宫)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慈禧墓地图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古代最后一位女性掌权者,慈禧太后的陵墓,为什么至今寸草不生?

       1、萧太后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2、武则天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3、吕雉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4、冯太后

       出身北燕皇族长乐冯氏,辽西郡公冯朗之女,生于长安。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太安二年(456年),册封为皇后;和平六年 (465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时值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权臣乙浑,依据祖制归政于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疑为冯太后所鸩杀。冯太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

       二度临朝称制,扶持孝文帝十四年,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5、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诛顾命八大臣,夺取**,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二、慈禧墓在哪里?

       慈禧太后,名叫叶赫那拉氏,她是清朝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作为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在她活着的时候,两度垂帘听政,粉碎了戊戌**,可以说是生活奢侈,恣意妄为。慈禧太后死后,其陵墓上多处超越礼制,蔑视祖宗,甚至达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方。慈禧的陵墓都在哪里严重超越了当时的礼制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尤其在封建社会里,礼仪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穿衣吃饭,到出行车马,再到阴宅阳宅。小编今日重点说一下陵墓:在人们死后的陵墓中,仅陵墓的名字,依据不同的等级,就有坟、墓、冢、陵、林几种。帝王死后的墓才能称为陵,而作为帝王的陵寝,地下及地上建筑的结构、尺寸、以及装饰用料等等,还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比如,后世的皇帝陵寝规制,不能超过前朝皇帝(这个有很多皇帝不遵守,会偷偷的将自己的陵墓修得更豪华,更精致一些,但不会超越很多,因为大臣不答应,舆论也不答应),皇后不得单独修建陵寝等等。

       这样看来,慈禧太后的陵寝将会受到很多限制了。她死于1908年11月,最终,以皇太后的身份下葬。身为两宫皇太后之一,最初,慈禧的陵寝与慈安的本来是一样规制的,完全符合当时的礼制要求。可慈安太后早就去世了,慈禧一个人独揽天下,随着权力的膨胀,在许多方面就开始不按“规矩”来了。表现在陵寝上,为了满足自己死后继续“掌权”的需要,甚至只是为了压倒慈安的“虚荣心”的要求,在光绪二十一年,慈禧直接对自己的陵寝进行了重新建造,重修工程整整历时十三年。慈禧的陵墓具体在哪些地方超越了礼制呢?

       第一点:定东陵内的丹陛石。丹陛石本是帝王权力的象征,按照规定,皇后陵寝内的丹陛石在尺寸,图案及工艺上都有严格规定的。一般情况,丹陛石长为2米左右,宽1米左右。可是,慈禧在陵寝建设之初,就对那块已经按照标准建造的丹陛石很不满意。于是,她直接命人将丹陛石换掉。新改换的丹陛石,长达3米,宽达1.6米,采用了高浮雕加透技法雕成。这块丹陛石不仅是尺寸上超越了礼制要求,更重要的一点,是其上的图案,即不是传统的龙在上,凤在下,也不是龙凤并排,竟然是凤在上,龙在下的凤引龙行图。这种图案,还在慈禧陵寝的许多地方频繁出现,可以说在我国历史上仅此一家,再无分号,由此可见,慈禧太后的野心真的很大。

       第二点超越礼制的地方,体现在陵墓大殿的贴金方面。清朝的陵寝制度,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因此在明柱贴金的数量方面有明确要求。清朝祖制规定,但凡帝后的陵寝,在其隆恩殿内,只能有4根明柱上贴金。即使是代表着皇权神威,甚至是帝王登基时受百官朝拜的金銮殿,也只允许有6根明柱贴金。可是,到了慈禧陵这里,其三殿内外,竟然有多达64根贴金的明柱。据说,仅这些明柱的贴金,就耗费了黄金四千五百多两。

       第三点,是陵寝柱子上的图案,按照规定,陵寝柱子上只能做缠枝莲花或盘龙行云状图案。可慈禧已经全然不顾这些礼制要求,不管是望柱的柱头,还是明柱的柱身,想用彩凤的图案就用彩凤的图案,想用盘龙的图案就用盘龙的图案。尤其是明柱上的盘龙,竟然是用铜做成的,半立体镂刻的盘龙,简直比清朝的历代皇帝都牛。

       有意思的是,慈禧的临终遗言却一直在强调:不得与“本朝家法相违”,可到了自己身上,陵寝处处不守规制。更可悲的是,她的陵寝处处超标准,处处繁华,因此“墓”名大噪,在慈禧死的几十年后,她的陵寝就被孙殿英盗掘一空了。

三、慈禧太后的墓地在哪?

       慈禧太后的墓地在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偏西之菩陀峪,东距裕陵妃园寝500米,西与普祥峪定东陵(慈安太后陵寝)之间仅隔一条马槽沟。1908年在仪鸾殿去世。

       菩陀峪定东陵 ,为清文宗咸丰帝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的陵寝,因为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所以统称为定东陵。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扩展资料:

       慈禧太后的墓葬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清明节,由同治皇帝亲自勘察风水,于十五日将平顶山改为普祥峪定为慈安母后皇太后的墓葬,普陀山改名普陀峪,定为慈禧太后的墓葬所在.两陵由第七世样式雷雷廷昌主持设计修建,于当年八月同时动工,于光绪五年(1880年)六月同时完工,耗时六年,耗银五百多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陵又重修一次,工程历时十三年于一九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完工。

       孙殿英盗东陵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成功。其时,孙殿英率部驻防在蓟县的马伸桥,此地离清东陵仅一山之隔。当时有个惯匪马福田,探知东陵地区无人看守,就伙同其他匪徒窜到东陵盗宝。孙殿英闻讯,抓住这个时机,调动一团兵力,开到马兰峪,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马兰峪东陵,打垮了马匪后,把东陵三十里内戒严,顺势掘东陵。

       7月上旬,孙殿英部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驱走全部守陵人员,封锁关隘,实行戒严,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由于封锁严密,所以外界虽有传闻,却不明真相。在动手盗陵的第三天,谭温江前往北平晋谒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打探风头,一见风平浪静,次日马上返回东陵,放手盗掘。

       盗墓之前,孙殿英先致函遵化县知事,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由,要求遵化县代雇骡马车30多辆,以便从其他地方装运军粮。就这样,孙殿英便为转运盗墓财宝铺好道路。

       参考资料:

四、慈禧墓在哪里?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为清文宗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和孝钦显皇后的陵寝。慈安陵名为 普祥峪定东陵 ,慈禧陵名为 菩陀峪定东陵 ,两陵都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是咸丰帝定陵的附属陵墓,所以统称为定东陵。

       陵南为神道碑亭,依次是石拱桥和石平桥、东西朝房、东西值房、隆恩门、梵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及地宫等。清东陵各陵寝建筑中,慈禧陵最为华丽,如隆恩殿前的龙凤陛石,采用透雕手法,凤在上龙在下,龙翔凤舞,神态生动。东西配殿的内壁都嵌以砖雕图案,以及天花板上的彩绘等全部贴金。大殿内的明柱上饰金龙盘绕,殿内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1908年10月18日,工程在历时13年重修后终于完工(巧的是4天后慈禧去世)。仅三殿所用的叶子金达4592两!陵内的丹陛石,为高浮雕加透技法雕成,图案为“龙在下,凤在上”。隆恩殿周围的69块汉白玉板处处雕成“凤引龙追”,74根望柱头打破历史上一龙一凤的格式,均为“一凤压两龙”,暗示她的两度垂帘。

       在清朝只有咸丰朝是两座皇后陵,在清代仅此一例。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慈禧墓地图片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慈禧墓地图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