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霞浦半月里民俗畲村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宁德36景点你值得一游
导语:山岭起伏,地表深切,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海岛棋布,海域辽阔,自然景观奇特。描绘的就是宁德,2007年一条以闽东为主的 闽东北亲水游 路线,被评选为中国十佳旅游路线之一。旅游路线设计专家叹道 东南沿海最后一块净土! 1、霞浦滩涂:世界摄影爱好者基地。霞浦的美是属于胶片或是绘画的,因为那种光与影、点线面的构图、赤橙彩练当空舞的画面,和那个如梦似幻、云谲波诡、色彩斑斓的世界,任何语言都显得贫瘠。 2、太姥山:国家5A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位于福建省福鼎市正南,距市区45公里。闽人称太姥、武夷为 双绝 ,浙人视太姥、雁荡为 昆仲 。 3、屏南白水洋:国家5A级风景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又名仙耙溪,位于福建屏南,是福建的八大景区之一。 白水洋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而被誉为 天下绝景,宇宙之谜 ,白水洋地质公园还拥有全球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 4、福安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最大的石臼。白云山位于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区55公里,因白云常绕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的 冷水寺 ,寺前有 天池 ,盛产午时莲。该莲十分奇异,每日午时伸出水面开花,花开时噼啪有声,花呈白色。白云山气候独特,除千变万化的云海奇观时常可见外,在仙顶峰还可看到罕见的 佛光 。以白云山为中心,四周有鲤鱼溪、八仙过海、九龙洞、锁泉寺、太后公厅、五显大帝宫等景点。景区中常有猕猴出没, 九龙洞 处瀑布穿潭入石。 5、大嵛山岛:中国十大美丽海岛之一。嵛山又名俞山、盂山,亦名窑山、鹞山。俞、盂均为方言谐音,又因昔时嵛山古木参天,岛上渔民兼营烧炭副业,天湖山下多古炭窑,故别称窑山。 6、杨家溪:位于福建太姥山西侧,素有 海国桃源 闽东小武夷 之称。以川景幽美称著,是太姥山 山、海、川 三大主景区之一。 杨家溪景区约35平方公里,由九鲤溪景区、龙亭瀑布景区、钱大王村区、青龙寺区、杨家溪村景区、下坪洋村区、半岭亭区、渡头村区和雉溪龟山村区等九个小区构成,现更新辟位于通津古桥至环石潭2公里长流域之间的 原野生态休闲区 ,拥有野宿、垂钓、游泳、烧烤、美食等独具特色、雅俗共享的游乐、休闲、憩息功能区20多个;邻近福鼎嵛山岛景区和霞浦三沙留云洞景区、赤岸日本空海登陆址景区以及高罗、大京、下浒海滨沙滩,构成规模甚大的风景区范围。 7、廊桥:我国木拱廊桥集中在闽浙边界,主要分布在福建寿宁、屏南和浙江泰顺、庆元、景宁等地。目前全国保存下来的木拱廊桥有一百多座,在福建宁德境内有五十四座,其中寿宁县有十九座保存完整、最具特色木拱廊桥,为 中国之最 。木拱廊桥,俗称厝桥、木拱廊屋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那座横跨汴水的虹桥就是木拱廊桥的典型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史》称廊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 ,对福建的廊桥评价为 闽中桥梁甲天下 。前人 曲岸斜阳双羽泛,平桥流水数家分 十里烟霞迷处士,一潭素影斗婵娟 的题咏,是对廊桥最好写照。 8、下浒沙滩:濒临浩瀚的太平洋是天然的海滨浴场,位于霞浦南面,数千米的半月形沙滩,洁白如玉,光洁似珠,细腻旖旎。 9、高罗海滨度假村:位于霞浦县东南,面临浩瀚的太平洋。这里拥有宽阔平缓的沙滩,浪缓波漪、沙质洁净,海水清澈湛蓝,是极难得的天然海滨浴场。这里滩岛相唤,风光神奇诱人,海面上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风光秀丽、美不胜收,构成一幅幅天然的海景画卷。度假村座落于海滩林荫之中,更具天然质朴的格调。游客心情享受天然海水浴、日光浴,清晨观看日出,夜晚聆听涛声,白天林中吕茗,亦可在沙滩开展排球、足球、放风筝等有益寿身心健康的活动;抑或乘快艇在海上自由飞驰、上岛探险、观礁、垂钓、拾贝、摸螺,更富情趣和刺激。 10、三都澳:位于宁德市东南面30公里处,又称三沙湾,是宁德、福安、霞浦、罗源四市县壤环的海漕,被称为闽东沿海的 出入门户 和 五邑咽喉 。三都澳岛屿连缀、水深波平,50万吨巨轮可以随时进港作业,是一个天然良港。郭沫若先生曾题诗赞道: 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潮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曾写过 群山抱三都,风达六级浪不兴;荷叶守澳口,水深百米港尽良 的词句。 三都澳景色优美,海岸周围有许多形态奇特的礁石,游人在那里可以见到 金龟伏珠 、 鲲鹏展翅 、 烈马回首 、 古猿人 、 螺壳岩 等几十个自然景观。 11、鸳鸯溪: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屏南县东北部,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 鸳鸯溪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数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使这一带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鸳鸯,故屏南有 鸳鸯之乡 之美誉。 12、牛郎岗海滨旅游度假区:位于福鼎市秦屿镇东南方,依山面海,与嵛山岛隔海相望。这里气候冬暖夏凉,素以 碧海金沙好消夏 而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至。牛郎岗海滨沙滩平坦、明净,环山绿树成荫,周围礁石造型各异,有鸳鸯礁、织女洞、海上一线天等自然景观。 13、支提山:位于宁德市城西北50公里,南距福州市127公里。 支提 为梵文 聚集福德 之意,《华严经》载有 不到支提枉为僧 之言,故天下地云游僧侣,多上山去朝拜。唐天宝六年,册封天下名山时,将霍童山列为三十六洞天之一。而处于支提山西的支提寺,是整个霍童山的中心,也是观赏支提山胜景的中心。 14、鲤鱼溪:位于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的浦源村中。鲤鱼溪源于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流贯村而去,长一华里,宽数米。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 闻人声而至见人形而聚 , 竟相觅食 彩鳞翻飞 ,温顺如驯,诚如 神鱼 。婀娜之姿,活泼可爱。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 鲤鱼溪 。 15、九龙漈瀑布:位于周宁县七步乡东南。由九级大小瀑布组成,传说古时有九龙聚州,形成9个龙潭,因而得名。九瀑各展奇姿,各具特色。总落差300多米,被誉为 福建第一 、 中国少有 。 第一级瀑布最为壮观,潭穴镶嵌瀑间,人称 龙眼 。瀑瀑相接,人称 四叠瀑 。瀑间遍布怪石其形态各异、神奇逼真。九级瀑布下为一长潭,游人泛舟其间,观赏四周山景,情趣横生。 16、屏南县:所属福建省宁德市辖区,位于闽东北交界处,南接古田县,西与建瓯市相邻,东接宁德市,周宁县,东北与政和县相邻,境内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属福州十邑之一。屏南平均海拨830米,列全省之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点,适合反季节香菇、蔬菜、花卉等作物生长。屏南这里是鸳鸯的故乡,屏山毓秀,汾水钟灵,奇山秀水孕育出绿色景区,境内名闻遐迩的鸳鸯溪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后起之秀。 17、翠郊古民居:又称翠郊大厝、洋里民居、吴氏老房子,位于距福鼎市区20公里的白岭镇翠郊。 翠郊古民居建于清乾隆10年,距今约250年。整个建筑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既有皇家宫殿建筑的恢宏跋扈,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古厝内代表江南建筑风格的木雕饰品精美绝伦,所有的梁、柱、窗、门皆饰以木雕图案,或人物、或花卉、或祥禽、或瑞兽,栩栩如生。 翠郊古民居是迄今为止在江南地区所发现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堪称江南古民居之杰作。 18、九鲤溪瀑景区:是太姥山 山、海、川、岛 四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溪流长25公里,以田园风光见长,生态环境优美,成为闽东书画院的写生创作中心。荡涤都市尘埃,回归梦幻田园,乘筏漂流溪上,清凉逍遥。 九鲤溪瀑景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西南侧,面积25平方公里,主溪流长25公里,汇集13条支流。溪流两岸,青山重回,绿树葱茏,怪石林立,碧如澄沏,水浅处,卵石游鱼,历历可数,舟行其间,如游画中。其中九鲤村至湖里一段,有急流浅滩数处,乘坐形制古朴的竹筏,顺流而下,跌宕飘忽,惊而不险,颇有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意境。浅滩和缓流,可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乘筏游溪,恍若漓江、九曲,两岸景色,目不暇接。惟肖惟妙山石景观,把游人带入一个又一个神话世界。此时,若遇樵夫牧童独歌盘唱,或撑筏人引吭高歌,山歌曲曲,在溪谷回荡,在水面低昂,真是妙不可言。 19、后垅大峡谷:有被专家誉为 闽东的西双版纳 的大峡谷。峡谷全长25.6公里,最宽处达一百多米,最窄处也有几十米,两岸山峰临溪拔起,险象横生,景色迷人。整个峡谷终年漫山滴翠,春天山花烂漫,万紫千红,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植物乐园。这里曾是闽东通往闽北的交通要道,沿岸尚有保存完好的古廊桥、古道、古亭、古寨、古民居。 20、九龙井景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东狮山景区组团 的重要成员,也是泛太姥旅游圈、闽东亲水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她集形态各异的龙井群、冰臼奇观、瀑布、青竹走廊、原生态山谷等景观于一体,由九龙井生态景区、金溪漂流景区、石山洋生态观光区三部分组成。主体景区九龙井是由金猪井、蝙蝠井、长河井、葫芦井、海象井、龙门井、连心井、观音井、莲花井等九个冰臼井串联而成。青山滴翠,绿水泛花,九井相连,白练为带、空谷清幽,动静结合,尽情展现妩媚和神奇。随着 闽东亲水游 入选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柘荣九龙井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愈发提升,八方游客纷至踏来,流连忘返。 21、小白鹭海滨度假村:位于福建东北沿海沙埕港以南,是以 渔文化民俗游 及 海滨沙滩休闲度假 为主体的海滨休闲度假区,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的 山、海、川、岛 四大旅游休闲基地之一。 海湾内的沙滩,滩宽沙软,坡缓浪静,是优质海滩浴场,两岸草木葱郁、奇石峭壁。登山眺海,烟波浩荡,仙境飘渺;凭海观山,奇峰怪石,绮丽多姿;品尝鲜活海味,更是朵颐生香。 小白鹭海滨度假村紧紧围绕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和浓厚的渔文化内涵,努力打造浓郁的渔区风情和俭朴的渔民生活气息,全方位展示渔区的生活氛围。度假村不仅有海滨浴场、旅游宾馆、渔村酒店、沙滩酒吧、山庄木屋、海滨别墅、独柱草亭、绿色广场、停车场,还有三柱蹦极、旋转太空气球、休闲渔船、摩托艇、游艇、水上三轮车、沙滩摩托车、水上蹦床等海上娱乐项目,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要素,具备了海滨旅游的五大要点 海洋、沙滩、空气、阳光、绿色。小白鹭海滨度假村交通便捷,路网通畅。距温州机场120公里,接温福铁路和沈海高速公路太姥山站仅17公里,陆路、水路游客驱车或乘船均可直达。 22、三都澳斗姆风景区:坐落于福建宁德斗帽岛,荟萃三都澳美景,岛上奇石遍布,有名扬海内的中国沿海一大奇观 螺壳螺壳位于斗帽岛东部海滨,是一个附着于倾斜度达60多度石壁上的独立象形岩石,因为酷似螺壳而得名螺壳岩,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像、最奇特的空心象形螺壳石。此外,还有 斗姆迷宫 、 斗姆石城 、 犀牛望月 , 福、禄、寿、喜、财 人生五愿景等景点,个个鬼斧神工,惟妙惟肖。 23、翠屏湖:位于古田县城东郊,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 翠屏湖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四季如春;湖面烟波浩淼,空气清新,水质碧澄,素有 福建太湖 、 福建千岛湖 之美誉 。翠屏湖属亚热带气候,水域面积达 37.1 平方公里,蓄水量为 6.41 亿立方米,水质碧澄(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三十六个大小岛屿,隔水相峙,沿湖有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内外公认的 顺天圣母陈靖姑祖庙临水宫。湖畔有千年古刹、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圆瑛法师修炼地极乐寺。湖中有群鹭翔栖被誉为爱情之岛的白鹭岛。还有湖心岛上欧美风格的别墅,是人们度假、疗养的好去处。 仙爷庙、弥勒寺、天皇寺、极乐喷泉、深藏在山腹中迷宫般的地下发电厂等景点,风格各异,特色显著,每年引来众多的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地区的客人来此朝圣、旅游和观光。 24、漈头村: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135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物众多,一大批古民居各具特色。屏南农耕文化博物馆正面设立在相邻的六幢古民居内,带给人的是原汁原味、古香古色的视觉冲击。小溪里鲤鱼、鲤鱼溪畔的古民居、古民居里的居民、小溪畔一直跟着你步行前进的小狗以及溪畔的小猫小鸡、古民居前小溪畔的石板路上嬉戏着的学龄前的儿童、小溪流水清澈、小溪里蹲着洗菜的居民,加上缓缓吹过的清凉的风,都会勾起我们无穷的回忆。 来到小鲤鱼村里的农耕博物馆,由当地居民自发设立的博物馆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里面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馆藏物件是在其他看不到的,一进博物馆的门,就会有一位热情的解说员随着你的步伐徐徐跟你道说和解释,据我了解目前馆内也只有两位自愿者式的解说员且这种解说完全是免费的,博物馆目前还在不断完善和积累之中,馆内还设立有农耕农作的体验区,若带上一家人到此走走,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25、犀溪:位于福建宁德市寿宁县的犀溪乡,和浙江的泰顺相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民风淳朴,风景怡人。作为集浙南乡村灵秀于一身的犀溪,绝对能让远行的你得到所要寻找的美好和宁静。犀溪名字的由来,据说就是因为在其西浦村的河滩上发现有印有犀牛脚印的溪石,现在传说中的犀牛脚印早已无处寻觅,而让远方来客陶醉的景色,就在西浦村上流的河滩处。 25、杨梅州犀溪漂流:位于犀溪溪头六公里处,是暑假旅游的好去处。漂流行程5公里,落差170米,漂流全程两个多小时,漂流道具为皮筏艇。漂流所经漂床经过专家精心设计,在漂流中的`皮艇有时腾空有时潜水,时而又要经过上百米长的隧道,漂流线路被安排得精彩刺激。 犀溪漂流既有漂流的狂野飞驰,又有休闲自得的自然氧吧,当你在体验动感刺激的游玩项目之余,还可欣赏目不暇接的自然风光,享受天然氧吧的负离子新鲜空气,拥抱和亲吻大自然,尽情地放纵心情,享受自由和轻松,让人 尽抛尘世事,回返自然中 。 26、外浒沙滩:独处东冲半岛,一千多一长,二百余米宽,似一匹遗落人间的天上锦缎。沙如金粉,坡度平缓,有如秋色着地的运动场。有诗云: 此地黄沙细如尘,轻车驶过了无痕。 据说外浒滩沙细净纯美,盖因对面马刺岛弥集粗砂,潮涨汐落,淘尽粗陋之故。夏日,或展臂轻波,或冲浪搏击,游弋于碧海蓝天,感恩与上苍造化,令人身心俱融荣辱皆忘;或赤足滩头,或静卧沙毯,任海风拂面,听渔歌悠扬,则如置身诗画之中。穿滩拣拾贝壳,波澜不惊横生童趣;临水堆砌沙器,幡悟指间即存哲理。在这里,阳光、海浪、沙滩,俱是挡不住的诱惑。 27、赤岸村:位于霞浦县城,在古代曾为重要的海港,因其海岸山石呈赤红色而得名。该村传说出过 十八学士 而遐尔闻名。唐贞元二十年,日本高僧空海乘船来我国求法,途遇台风,于是在赤岸登陆。空海等人在当地拜高僧惠果为师,学真言宗,并习中国书法、诗文、绘画、雕刻等传统艺术。这里是唐金卅剌使林嵩和宋资政殿学士、参知政事王伯大的出生地,至今还保留有赤岸城堡遗址、王右军遗址和近年修复的当地名人唐金卅剌使林嵩读书的 桂枝亭 、宋资政殿学士参知政事王伯大的 留耕堂 、宋直龙图阁学士、太府司农卿林是的 是然井 等历史古迹18处。同时还有 多佛塔 、 赤岸桥碑记 及石翁件、石兽等文物。 28、龙溪宫: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始建清雍正八年,背靠弥勒山,面向玉兔山、东依燕鼎山,建筑面积508平方米,硬山顶抬梁、穿斗木结构,由斗、升、翘、昂、拱组合。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众厅、神厅、神龛等。其戏台藻井以五层方斗逐级装嵌,形成远观四方,近视八角的藻井。其工艺繁琐细致,达到一斗三出跳,独具畲族建筑特色。宫中供奉有畲民信仰的神像,最为称奇的是这里山区村民也崇奉海神妈祖。龙溪宫2006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氏宗词和雷氏三古宅为附属保护单位)。 29、霞浦县松港街道北岐村:海边风光如画,影友如织。霞浦滩涂风光旖旎,2012年被《数码摄影》杂志列为 中国最值得拍摄的80个绝美之地 之一,并成为22大摄影胜地之一被重点推荐,每年前来拍摄滩涂风光的国内外影友多达20多万人次。 每当北岐紫菜生产的繁忙季节,滩涂上万根竹竿插成一块块方形的网框,由远及近,绵延数十里,蔚为大观。清晨六点左右,一轮火球从海面上喷薄而出,瞬间,大海像镀上了一层金色霞衣,上百米的山道上,摄影师们屏住了呼吸, 咔嚓、咔嚓 声响成一片,紫菜在丝网上挂着一条条色带,红的,黑的,紫的,宛如一幅没有经过修饰的水墨画,被收入一个个镜头,被曝光在一张张彩色胶片上。 30、瑞云寺:为太姥山六大游览区之一,历代迭有修葺。寺院布局结构为园林式,打破了中轴线对称常规。有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梅亭、葫芦阁、赏花楼、观鱼台、半月湖、荷花池等,布局精巧。院中长廊相接,长达五十余米,游人在院内有空灵、深幽之感。建筑物的斗拱、梁栋精雕细刻,有人物、飞禽、走兽、花卉等,造形生动,花窗图案结构精美,体现出南方建筑精巧的艺术风格。寺中尚存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的石斛一个,《重修雏山瑞云寺碑记》等。 寺有感触树一株,入手一触,所有树叶都会颤动,蔚为奇观。寺后有银杏、千年苏铁等名贵树木。周围有平岗松涛、寿塔眠云、葫芦沽酒、钟楼啸月、梅亭放鹤、花开掏泉、月湖垂钓、层峦烟云等十六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畲族歌会(牛歇节歌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云聚于此进行盘歌、跳舞等活动。 31、沙江镇: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古时海边海滩多沙能随潮水融合,取名沙洽。东吾洋内江有竹江岛屹立中流,海水风景优美,山色鲜明,水光潋滟,故称沙江。建国后,1950年划为第六区;1958年公社化时第六区分为沙江、溪南现个公社;1960年8月改为沙江区;1966年8月撤区,复为公社管委会;1968年4月改称革委会;1980年12月撤革委会复为管委会;1984年8月改为沙江镇。 32、古龙寺:位于宁德市崇儒乡岩前村丘山自然村的古龙岩山巅,海拔七百余米,古龙寺(3张)地势险要。民国十五年间(1926)僧常霖开山创建,土木结构面积20余平方米,初取山名,曰: 古龙寺 俗称 古龙岩寺 。1958年大跃进期间,寺被拆毁,1980年,释青钱重新修建,称为 古龙寺 。1998年,释世恭大师着手重建古龙寺。重建后的古龙寺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建有 大雄宝殿 观音阁 弥勒殿 斋堂 寮舍 禅房 等建筑。 33、仙山牧场:位于屏南县城西北70公里处,是个江南难得的草原旅游胜地,面积3万多亩。在这里既可领略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北国草原情调,又可欣赏到江南牧场所特有的四季如春的山光水色。 牧场每亩平均分布有10至20棵高大的黄山松。草场里流淌着二十多条终年不涸的小溪。山溪素有 花溪 之美称,沿岸的小灌木多为杜鹃,红黄白紫各呈异彩,属国家二类保护的珍稀植物。草场间尚有豺狗、野山羊、鹿、穿山甲、山鸡、野免等鸟兽出没。现放养的牧牛有250头,多为进口牛,体态肥硕高大,大的逾千斤,草场上野生草莓比比皆是,可供游客采食。 34、福瑶列岛: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鸟屿等11个岛屿和九个礁石组成,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古称福瑶列岛,意即 福地、美玉 。大嵛山岛直径5公里,面积21.22平方公里,最高处红纪洞山海拔541.3米,为闽东第一大岛。 景区介绍:福瑶列岛景区,距太姥山3.56海里,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鸟屿、观音礁等11个岛屿和9个礁石组成,总面积24.5平方公里。 35、溪塔葡萄沟:福安溪塔村美在溪山秀丽,美在畲族风情,美在满溪满涧的葡萄,被誉为 南国葡萄沟 。 溪塔村地处峡谷,风光幽美。山中古木参天敝日,村旁溪涧交汇南流。让人尤为称奇的是,山溪谷涧的葡萄架上爬满青青的刺葡萄藤,覆盖水上,连绵数里,形成南国独有、美不胜收的葡萄沟景观。 溪塔村民皆蓝姓,热情纯朴,先祖自明万历年间迁入,是闽东蓝姓畲族的主要发源地,称为 溪塔蓝 。村中遗存的民居、古亭、廊桥、奇石以及至今保护完美的风情习俗,无不凸显畲家神奇的风采。每逢 三月三 等畲族传统节日,这里人如潮,歌如海,乌饭飘香,畲歌盘答,金舞银饰,蔚为奇观。 溪塔畲村葡萄沟景区是现代都市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也是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发展旅游的理想福地。 36、柏柱洋:位于福安市溪柄镇东南方,距市区40公里,是通往霞浦、太姥山的必经之路。四周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中间一马平川,良田万顷。境内有一奇石,形如白柱,因 白 字为民间忌字,故改为柏柱洋。柏柱洋共有10个村落和众多的寺庙,是当年闽东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闽东苏维埃政府、闽东特委曾设立在此,至今保留着 闽东苏维埃政府 、 中央闽东特委 、 闽东妇联会 、 共青团闽东特委 等旧址。郑虎臣宗祠在洋头村,这里风景秀丽,前有双髻奇峰,后有飞山丹凤,金鱼锦鲤居其左,风羿狮峰居其右。郑虎臣,福安柏柱洋人,南宋会嵇尉,于漳州木棉庵诛杀奸臣宰相贾以道,而名传千古,是福安三贤人之一。祠堂正门楼上四个大字 精忠报国 ,正殿中央供有清康熙皇帝圣旨,祠堂柱上挂有文天祥等名人的题联。 柏柱洋古寺庙主要有宝林寺、景福寺、桥头寺、自然寺、狮峰寺、栖云寺。 狮峰寺是福安八大寺之一,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虽经沧桑,仍保持唐代的建筑风格。大雄宝殿拱斗式叠建,二十四根方形大石柱挺立殿中,回廊曲径,飞檐画栋,工艺精湛。相传明朝正德皇帝到此游览时题有对联,并赐 狮峰广化禅林 匾额。
二、福建半月里村:离海不远的地方,住着一群“山客”
1、服装:
畲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衣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衣右襟和袖口镶花边,色彩斑斓绚丽。服装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罗连式和丽水式之分。
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
2、体育活动: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节日登山”、 “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十分有趣、别具一格的体育运动形式。畲族人民练拳习武之风十分盛行,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
3、节日:
畲族的节日大多与汉族大致相同,有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其中以春节、端午最为隆重。畲族也有本民族传统的节日,典型的有会亲节、乌饭节、分龙节、元帅节等。
4、婚姻:
畲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同姓不婚,通婚多在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进行。
过去,畲族婚姻一般是不要聘金的,女儿出嫁,十分简朴,嫁奁除一般礼物外,还有农具、斗笠、蓑衣等,稍为富裕者,也有以耕牛作陪嫁的。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歧视,畲、汉族严禁通婚,成为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
三、霞浦到溪南玩
溪南镇地处霞浦县西南方,南临全国唯一的大黄鱼天然产卵繁殖地,山海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优势突出,盛产大黄鱼、鲈鱼、真鲷等珍贵鱼类和海带、紫菜等水产品,成为闽东地区最大的官井洋大黄鱼繁育养殖基地之一,为全省 海带第一镇 .目前,这个乡镇已成为霞浦县的水产大镇,年水产总量达5万吨,产值超4亿元。溪南是霞浦县的水产大镇,山海资源十分丰富,可谓鱼米之乡,且海岸线17公里,濒临的官井洋周边岸岛多处可建成深水港口,今后开发前景不可限量,或者说霞浦今后的希望在海上,海上的希望在港口。在与高速公里盐田互通口连接线开通后,那发展的步伐将会加快。溪南还有著名的风景区 红山 和文化村 白露坑 。溪南镇地势西北略高,沿海绵延分布丘陵、零星低山,中部有蓝溪冲积平原。全镇三面环海,岛屿众多,有76公里的海岸线,主要临海官井洋、东吾洋。主要溪流有蓝溪,主要人工湖有双福桥水库。年平均气温18-19℃之间,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陆地森林覆盖面积达90%左右。 在霞浦长途车站隔壁坐车 霞浦到溪南的公交车大概要一个半小时多点 票价我们当地是实收的(没做过不知多少钱) 海是肯定有的如果想去海边玩 可以去下浒 大京 海岛 来的是时候 可以出海钓鱼风景名胜海上威尼斯:溪南镇濒临的官井洋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近年来在渔排上养殖大黄鱼以及海海上威尼斯参、鲍鱼等水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当地渔民因为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多人都举家搬到渔排上居住,把生活和生产连在了一起。这些海上渔村规模大,有的一片村落鱼排数以千计,相隔航道有如公路,颇为壮观,加之上面的房子五颜六色,又有小舟、大船穿行其间,在摄影家的眼里无疑就成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摄影界,这些漂浮的村庄常被人们比作 海上威尼斯 。来这里旅游观美景,还能品尝最新鲜的海味。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溪南半月里村:福建省宁德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庄,是一个纯畲族村落,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村民大多数姓雷。半月里村,山环水绕,钟灵毓秀,原叫 半路里 ,后于清朝雍正年间半月里先祖雷志茂根据村部地形犹如半月形,改称 半月里 。自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这个畲家村落渐被世人知晓。半月里村村口处的一座主祭祀宫庙 龙溪宫 ,建于清雍正8年,是半月里村最壮观的古建筑。宫庙内除了供奉畲族先祖和英雄人物,还供奉着妈祖神像。村民 主任雷国胜介绍,清道光年间,半月里村不少畲民将茶叶贩卖往上海、福州、台湾金山等地,因为要出海经商,村民便把海上女神妈祖请到村里来供奉。龙溪宫是目前所知唯一供奉妈祖的畲族宫庙。06年龙溪宫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半月里村里有座 举人府 - 雷世儒宅第,雕梁画栋、古韵犹存。原有三重门,如今只剩两重,大厅悬匾书 荣增五福 四字,正对厅堂的墙壁上嵌着畲族特有的龙凤五福(蝠)图案。大宅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有大小房间38间,相传是当年雷世儒花了整整80担白银,历时3年才建成。半月里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使得这个村庄远近闻名。村民雷其松说,这个村子曾经出过四个秀才,一个举人,村民祖上留下很多文物。此后,在省民宗厅出资帮助下,雷其松在自家房子后盖起了一座2层仿古建筑作为展厅,面积将近200平方米。悠然徒步村中,枝虬叶茂的参天古榕树,绕村而过的潺潺龙溪,高高的青砖墙建成的清代古宅,蜿蜒如龙的古官道,飞棱重檐的青砖宫庙,或是古老传说,或是历史 故事,或是畲族特有的龙凤五福(蝠),随风拂来的这股古老而静谧的气息,却寄寓着当地畲族人的理想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白露坑畲族民俗村:白露坑畲族民俗村是霞浦县畲族主要聚居村,2004年宁德市政府命名霞浦县白露坑村为首批 畲族文化重点村 ,2005年白露坑村半月里龙溪宫、雷世儒大厝及雷氏祠堂等三组古建筑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本百多年民歌的手抄本,古朴的青花瓷瓮,老式的织布机,珍贵的凤冠,古朴的龙头杖,都留住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脚印,显示了畲民族文化深深的内涵。这里是畲族歌王钟学吉的故里,民间传言: 凡有山哈人的地方,必有钟学吉的歌 。至今,白露坑还保存大量钟学吉创作的民歌手抄本,钟学吉的许多作品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下砚村古迹:董氏大佬古宅,在当地名望甚高。清道光年间这里出了三个将军,分别为董长藩、董长洲、董长洪三兄弟。董长藩道光壬辰科中式武举第一名解元,曾任福建中营参将中军守备,后调任台湾噶吗兰(今宜兰县)署堂守备,人称 统带大佬 。董长洲道光甲午科中式武举第四十二名,为督标右营守备,后升都司。董长洪己酉科中式武举第五十七名(任职不详)。三人尤以大哥董长藩为荣,获得道光甲辰年全省科举第一名,称号 解元 ,官居福建省右营都督,为福建优秀战将之一 。四道圣旨见辉煌。一道为白色、三道为五彩圣旨,然而其中1道五彩圣旨已毁,实际存世的只有3道。白色圣旨为白绸黑字,写于道光叁拾年(公元1850年)正月贰拾陆日;五彩圣旨为大红、白、明黄、朱红、钴蓝五色蚕丝绫锦为底,墨黑、赭蓝、朱红、明黄、蓝绿五色书写,道写于道光叁拾年(公元1850年)正月贰拾陆日、道写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拾月贰拾日。书写衔接处写有时间及授予人姓名、官衔。两枚刻有 奉天诰命 制诰的篆书朱红大印。红山圣地和古朴的慈寿桥:红山,即西葛洪山,亦称小葛洪、小洪山。海拔800米。相传晋代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曾炼丹于此。又传过往官井洋的行船者,在秋、冬季节的傍晚,远望此峰,夕阳如血,晚霞散绮,余晖洒满山顶上的连天衰草,只见红光闪烁,赤光成片,故称此山为 红山 。红山山势蜿蜒起伏,连绵不绝,山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最高处的南、北两峰在云海中对峙,气势恢宏。山中有双乳峰、双烛峰、云秀宫、天池、风洞、梨花洞、观海台、炼丹坪等十多处景点。重九登高,云秀宫前的空坪常成为畲族青年男女对歌 擂台 。现在县、镇已加紧开发红山旅游风景区。在云秀宫的殿堂里,现在还供奉着钟、谢、卢三位洞主和灵华仙娘,在溪南、福安等地有大量信众。山南的溪涧内,还生长着30多株国家珍稀濒危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溪南慈寿桥,原称 登仙桥 ,是迄今霞浦县唯一保留完整的石梁桥。此桥 坐落于霞浦县溪南镇的溪南村与镇江村之间,横跨在红山山麓下的蓝溪之上,故也称 蓝溪桥 ,系原 霞浦头 (原溪南区域)各村落往来交通要道。桥全长33.5米、桥面宽2.1米、高3.2米,东西走向,桥护栏正中嵌一石匾阴刻 慈寿桥 名,共七堵,桥墩为各石斜撑,桥面用四块条石合并,桥面两旁为石护栏杆,十分牢固。
四、福建半月里村:离海不远的地方,住着一群“山客”
海边山客 畲寨风情
溪南半岛,离海不远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典型的 畲族村落 ,福建宁德霞浦 半月里村 。
畲族是大山里的民族,人们常以“ 山客 ”自居。可半月里的先民却在300多年前就走出了深山,到 海边 生活。
作为中国唯一 畲族 历史 文化名村 ,村里至今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畲族传统文化。
若能在农历三月三的 乌饭节 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更加浓郁的畲族风情。刚打制出来的糍粑、售卖畲族土特产的小摊,以及充当文字功能的畲族山歌等,都能在这天见到。
如今,靠着 旅游 和 茶园、果园 ,村里每年能有 上千万元 的收入,村民的日子过得富足又惬意。
定居半月里
半月里村的村民大都姓 雷 。清康熙二十二年,雷氏先人先是把家安顿在了霞浦境内的 深山 里,靠种些地瓜、茶叶,挖些笋子为生。
到雷家第四代雷志茂时,才迁到了海边。
雷志茂年轻时曾外出求学,开阔了眼界,一次回乡途中,路过海边一个名为“ 半路里 ”的地方时,发现 官道 从此经过。他料定此处以后发展必然会好,于是动员全家 迁来 此地。
来到“半路里”后的雷家人,又根据这里的地形特征,为村庄重新取了一个雅致的名字,是为“ 半月里 ”。
凭借着村庄 海陆通达 的地理优势,人们在这里做起了 茶叶买卖 。他们把当地的茶叶运往福州,又把省城的布料、丝织品卖到台湾,回程时,再运回台湾的特产。
就这样,渐渐聚集了 大量财富 半月里人,开始着手 翻建村落 ,龙溪宫、雷氏祠堂、举人府等 大厝 拔地而起。
修一条出村的路
然而,随着古官道的 衰落 ,曾经热闹的半月里渐渐沉寂下来。到2002年时,村里的人均年收入还 不到800元 。
不甘贫穷的半月里人想要 改变 这样的局面,但出村的 道路 破败不堪, 限制 了村庄的发展。
为了走出大山,大家开始投入精力修路。条件稍好的家庭捐了 钱 ,没钱的家庭就投入 劳动力 。
没有原料钱,大伙儿便利用歇工的时间到处 捡石料 ,并自发地分成 修路小组 分段施工。
经过两年的时间,一条平整的简易 乡村公路 终于建设完成。从此,村里的农产品卖得出去,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
留下老厝 建起新村
路通了,村里人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此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那时,村里的清代 大厝 ,因 年久失修 ,出现了漏雨、损毁的情况,住起来十分不便。
大家想要 修缮祖宅 ,但一合计,比盖新房还要 贵 。 拆掉 重建,又 舍不得 。
为此,村民们向当地政府求助,在古村旁又开辟出一片空地,建起了一座 新村 。建新村的同时,政府又投入了 130万元 资金,用于 修缮 古村。
就这样,半月里人在住进新村的同时,还保住了古村。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都会回到古村祭拜。很多人还在古村当起了导游,摆上了小摊。
2012年,半月里村成为 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几年间,政府投入了3000多万元,不仅完成了新村的水电气改造,还把道路都铺上了沥青。每年都有 13万 游客来到这里,寻古探幽,感受畲族风情,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水涨船高,达到 22000元 。
三百多年前,畲族人走出深山,闯出新天地。今天的半月里人延续着传统,拥抱着时代,也见证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晚20:00,走进福建半月里村,感受一座畲族村寨的魅力!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
播出内容:《半月里村——百年畲寨 家园相守》
播出时间:2022年3月17日(周四)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编辑 | 王琳艳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霞浦半月里民俗畲村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霞浦半月里民俗畲村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