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重庆特色民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重庆有什么风俗特色?
- 2、重庆的习俗有哪些?
- 3、重庆特有的习俗有哪些?
- 4、重庆的习俗有哪些?
一、重庆有什么风俗特色?
1、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刻画出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大同小异。但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
2、祭祀、祈祷、喜庆活动
黔江地区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祷、喜庆活动,其间要跳摆手舞。盛会时,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兰卡普,女着艳丽盛装,结队而来。摆手堂前,张灯结彩,巫师头戴凤冠高帽,腰系八幅罗裙,手摇铜铃司刀,手舞足蹈地进行指挥。
3、苗族“赶秋”
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转,人不见面歌见面,人人会歌,以歌问候,用歌叙事,凭歌寄情。歌,是苗族人寸步不离的影子,还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
4、綦江农民版画
重庆市綦江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这里盛开着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版画奇葩——綦江农民版画。綦江农民版画将石刻、木雕、泥塑、剪纸、挑花刺绣、蜡染等古老的民间工艺融入版画之中,使版画艺术充满了生动、活泼、亮丽、质朴、稚拙、幽默等特点。
5、铜梁龙灯
铜梁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县城距重庆市103公里。铜梁龙灯既是彩扎的龙和灯,又是以龙和灯为道具的舞蹈,是集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
二、重庆的习俗有哪些?
1、吃寒食
重庆人在清明这天,有吃寒食的习俗。过去人们扫墓时的“清明食品”,往往是锅盔加卤菜、凉菜。这种锅魁里面夹的“和菜”,由粉丝、莴笋丝、猪肉丝(或鸡丝),加上椿芽凉拌而成。
2、清明粑
用清明菜做的清明粑,据说有医药作用。由于清明和聪明读音相近,所以还有小孩吃了清明粑会变得聪明一说。
清明菜书名叫鼠曲草,清明节前后,这种可吃的野草突然就茂盛了。城里只是零星地生长,河岸泥地里则是成簇成团成片的旺盛。
3、喝糯米酒唱竹枝词
根据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记载,重庆人当时过清明节,还喜欢喝糯米酒、唱竹枝词。在古代,清明节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日子,清明诗歌在二十四节气诗歌吟咏当中独占鳌头。
4、放风筝
“清明清明,又清又明。”在老人眼里,清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光阴。风和日丽,所以人们都选择在这时去郊外放带筝。这是因为立春以后这段时间,风向一致,没有狂风暴雨,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5、赶庙会
赶庙会,是市境最为隆重的节日。旧志载:“知礼之家、设本主于正寝,岁时必祭。 ”凡家族庙有必供本主神像,按本主生辰日,定为会期;亦有以某一历史名人忌日为庙会日的。因本主生辰日或忌日不一,会期自然也多。
参考资料:
三、重庆特有的习俗有哪些?
重庆特有的习俗有梁山灯戏、礼让草把龙、接龙吹打、土家族摆手舞、铜梁龙灯、开县巫舞等等。
1、梁山灯戏
梁山灯戏俗称包头戏,它是梁平特有的民间戏种,它是从民间的玩灯和秧歌戏中演化而来的,到了清代中期,梁山灯戏已经遍及乡野,每至节庆假日,都驻台演出。
2、礼让草把龙
流传于梁平县礼让镇及周边乡镇的舞龙习俗,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草把龙全部由稻草捆扎而成。龙身呈圆柱形,有9节、11节、13节、15节不等,龙身每一节像一个个草把。表演上,有“顺盘龙”“反盘龙”“龙咬尾”“八字形”“排山倒海”等套路。
3、接龙吹打
巴南区接龙镇的民间吹打乐演奏都是有着较长历史渊源的山区乡土风情和传统文化习俗。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植于广大山民中,不断继承、发掘、创新的民间吹打乐形成了风格各异、色彩鲜明的特点,成为山区农村崛起的民间音乐力量。接龙民间吹打乐被誉为巴渝文化的一朵奇葩。其特点:品种多样、曲调丰富、师传乐班、流派纷呈。
4、土家族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发源于重庆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酉水河流域。摆手舞,土语称“舍巴日”,有的叫“舍巴”。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5、铜梁龙灯
铜梁龙灯是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龙舞和彩灯舞,兴起于铜梁县。从龙、灯彩扎制作到舞容演练,集民间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铜梁龙灯历史悠久,起于隋唐,盛于明清。
6、开县巫舞
巫舞历史悠远,影响深广,在历史上曾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晋书》记载,晋时有人看到越地两个女巫(章丹、陈珠)的法事活动,不仅两人都有美色,服饰艳丽,而且舞步轻盈,模仿灵鬼的音容笑貌,舞袖翩翻,技巧很高。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也工于巫舞,常在宫中聚集众女巫击鼓歌舞,名为祀神,事实上已是娱人的工具了。
四、重庆的习俗有哪些?
1、荣昌折扇:
荣昌折扇还有“折股扇”的称呼,是有一种民间的手工艺术品,也是一种装饰性的美术品。其制作过程复杂,工艺精湛,成为一种特殊的工艺珍品。
2、铜梁龙灯:
铜梁龙灯可谓是开始于明代,鼎盛于清朝,繁荣于当代,是重庆的一种以龙为主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品类众多。他需要团结的力量才能舞动。
3、接龙吹灯:
接龙吹灯是重庆的一种民谣器乐,最迟形成于明代,它有7种品种,经过了400多年,接龙吹灯可谓是有了很好的发展。
扩展资料:
重庆方言,亦称重庆话、渝语,属西南官话。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明代,大量湖南、广东籍居民进入重庆,曾经一度占重庆市区人口的40%以上。重庆郊县依然保留移民的方言岛,渝西有大片客家话区和老湘语区,所以在语言上,重庆方言较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硬、直、平。
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重庆亦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火锅之都”称号。
重庆饮食文化代表:重庆火锅、川菜、渝菜(重庆菜、渝派川菜)、水煮鱼、回锅肉、酸菜鱼、辣子鸡、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酸辣粉、鱼香肉丝、泡椒肥肠、粉蒸肉、烧白、重庆小面、重庆小吃等。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特色民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重庆特色民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