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湖州的民俗活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湖州本地的清明节习俗
- 2、湖州的民风民俗
- 3、湖州人过春节的习俗
- 4、湖州的民风民俗
一、湖州本地的清明节习俗
湖州清明节习俗:
1、轧蚕花
湖州的广大乡村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人们视含山为“蚕花圣地”。每年清明节,四乡蚕农必蚁涌含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俗称“轧蚕花”。“轧蚕花“是江南蚕乡崇拜蚕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浙北蚕乡的“白马化蚕”这一传说流传最广。
民间传说把含山比附为蚕神的发祥地或降临地,含山清明“轧蚕花”民间习俗便由此产生。 传统的含山“轧蚕花”活动主要有:背“蚕种包”、上山踏青、买、卖蚕花,戴蚕花、祭祀蚕神、水上竞技类表演等活动。
含山“轧蚕花”民俗活动保留了杭嘉湖蚕乡地方人文风情,具有社会学、民俗学价值。2007年5月,浙江省文化厅推荐含山轧蚕花(包括德清新市轧蚕花)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防风氏庙会
防风山南麓的秋祭防风活动,在旧历八月廿五前后各一天(即廿四、廿五、廿六)举行, 历代官民都十分重视。秋祭防风,先由官祭,经过“埋眚”、“起眚”、致祭等仪式后,出殿巡行。各社各就各位,旌旗招展,集合于庙会广场;老龙在前,青龙在后,台阁、高跷、马灯,摆开道子。
街上三处拳会,表演钢叉、顶缸与各路武术。巡行至桂花厅,则用当地土产的熏豆茶“坐茶”、“供茶”;有的地方还要搭浮桥而过。连演三台社戏,乡民也在这几天走村串户,“做客人”喝“烘豆茶”。街上各地商贩货摆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整个庙会,乡亲们做客人。
二、湖州的民风民俗
湖州地区的节日饮食习俗 除夕 除夕乃是一年之终,又是一年之始,所以免不了聚在一起大吃一顿以示庆贺。在我们那里,年夜饭一般由家中的男性掌勺,表示家中的女子忙了一年的家务,这一年中的最后一餐由男子主持,对女子表示感谢和安慰。年夜饭一般都是很丰盛的,但是通常少不了几道菜: 鱼,乃是取“年年有余”之意。不过一般都是用鲤鱼,不用鲢鱼和鳙鱼(鳙鱼在我们那里又称之为花鲢),“鲢”和“怜”读音一样,过年时如此称呼乃是一种忌讳。 年糕,谓“年年高”,吃了之后一年比一年高,步步高升。 鸡蛋,谓“吉蛋”,吃了之后大吉大利。 蜜枣,谓“甜甜蜜蜜”,吃了会万事甜蜜 一般来说,年夜饭是不动素菜的,即使有,也只是表示一种吉利而已,比如茨菇音“时来”,芋艿意“运来”,谓之食之可来年万事如意,交运发财。这表示的也是一种淳朴的美好的愿望 初一 初一一大早,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一杯糖水,希望这一年过得也像糖水一样甜甜蜜蜜。初一这一天是不动火的,主要吃前几天就已经准备好的各种熟食糕点,如团子,馄饨等,还有就是除夕之夜剩下的食物,这也是为了避免浪费。 初四 初四这一天,进行接财神的仪式,祭上三牲糕团。每个人都要吃年糕,意谓此可生意红火,年年高升。 元宵节 一般来说,元宵节的到来也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亲戚朋友之间的走动到这一天也就结束了。同各地一样,元宵节吃元宵也是我们那里的传统 三月初三 不知道是什么节日,但这一天每家都会去田地里挑野菜来吃。而小孩子,则在那一天去野炊,到别人家去要米要鸡蛋,自己去捡柴挖笋摘蚕豆,烧好之后对着喜鹊窝吃(找不到也就算了)。 清明 清明时除了扫墓踏青祭祀祖先外,就是吃清明圆子。清明圆子一般时青色的,但是使用的染料不是艾青,而是南瓜叶。因为那时还没有南瓜叶,所以就用去年就采摘下来腌起来的。 立夏 立夏那一天,小孩子每个人都会拿了咸鸭蛋,去和别的小孩子玩“碰蛋”的游戏,看谁的咸鸭蛋最硬。那时土豆刚可以吃,所以每家都会以时令菜来吃土豆。笋刚刚落市,那天可以去竹园随便挖笋,不用管那是谁家的。还有就是吃一种糕点,用米粉做成长条状,分成白,黄,绿等颜色,然后捆在一起,切成圆柱状,谓之“撑腰糕”,谓吃了之后不会散腰。 端午 端午同各地传统一样,那天要吃粽子来纪念屈原。湖州的诸老大粽子也是小有名气的。还有就是吃绿豆糕,用豌豆做成,中间夹有豆沙,甜得很。一般来说还要吃“三黄”,“五黄”,比如黄瓜,黄山,黄鱼,咸蛋等。还有就是要吃大蒜等用来避邪。 六月初六 这天被称之为“猫*生*”,猫狗这一天都要洗澡,并且也要好好的吃一顿。另外,民间传说财神爷在这一天会拿出元宝来晒晒太阳,所以每家都会在那一天吃馄饨。因为馄饨的外形和元宝的形状和接近,以此图个吉利。 七夕 湖州人缺乏浪漫气息,对中国的情人节不闻不问。 七月朔 有三天,谓之“鬼节”。这天要祭祀祖先。而祭祀祖先之后的祭品,小孩子拥有优先品尝的机会,因为认为先人享用后所食,会保佑孩子变得健康聪明。 中秋 同全国各地一样,团聚在一起,吃月饼。现在,一般来说,包装好的广式,苏式月饼,一般只是用来作为礼物相互赠送,吃的一般都是现烤的月饼。 重阳 同七夕一样,不过。(反正我没听说湖州人过重阳的)。 冬至 祭祀祖先有三次:清明,鬼节,还有就是冬至那一天。这一天一般都要吃圆子的。还有就是每人要吃一只鸡来补身体,谓之“冬至进补”。 -------------------------------------------------------------------------------------------------- 湖州民间传统体育节日活动——舞狮 来源: 湖州体育 时间: 1月9日 舞狮源出河南。早年因黄河决口,大水成灾,河南信阳等地区的农民移居湖州而传人。故湖州舞狮好手多半是河南籍人。这项活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很快成为湖州民间春节期间文体活动的重要内容。 湖州民间舞狮,多半在春节期间进行。一头狮子一般由两位青年配合演舞。岁末,他们便进行训练,以求配合默契。大年初一至正月半,村上的狮子便逐户拜年,祈求狮天镇宅,全家平安。舞狮时以锣鼓为指挥,舞姿多姿多态,有高台倒立,仰卧翻滚,戏耍绣球,爬八仙桌等等。舞狮高手还能爬上三桌半(三只八仙桌加一只椅子),进行高台表演。长兴里塘乡刘井村的狮子技高一筹,闻名乡里。 湖州舞狮的道具,一般由舞狮人制作。狮子头由民间能工巧匠塑成,嘴巴能开能合,眼珠能滚动,十分威武。狮身(俗称狮被)和狮尾用当地生产的苎麻染成金色和青色编织而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而今,舞狮又成为湖州民间喜庆活动的重要内容。 --------------------------------------------------------------------------------------------------
三、湖州人过春节的习俗
1、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2、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3、花灯酒会
花灯酒会的习俗包括开灯、投灯、饮灯酒等一系列习俗活动。自古就有春节过后开灯、挂灯、唱灯歌和设灯酒宴的习俗。
4、送火神
正月初七这天还要“送火神”,孩子们选一根两米左右的木棒,用麦秸将其绑住,这就是所说的“火神”。黄昏时分,在家门口点着“火神”的一端,孩子们抱着“火神”的另一端跑向离家较远的地方,直到燃烧殆尽为止。
5、吃七宝羹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亦称人日),用七种菜果(所用菜果,因地而异,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混合米粉羹,全家聚食,民间认为可拂邪气,治百病,以此来取吉兆。
四、湖州的民风民俗
1.三合防风文化节
防风山南麓的秋祭防风活动,在旧历八月廿十五前后各一天(即廿十四、廿十五、廿十六)举行, 历代官民都十分重视。秋祭防风,先由官祭,经过“埋眚”、“起眚”、致祭等仪式后,出殿巡行。各社各就各位,旌旗招展,集合于庙会广场;老龙在前,青龙在后,台阁、高跷、马灯,摆开道子;“四弟相公”前有硬牌执事;钢叉开道,鸣锣放铳;巡行队伍中还有各种龙灯、渔灯、马灯,称为“龙灯会”。
街上三处拳会,表演钢叉、顶缸与各路武术。巡行至桂花厅,则用当地土产的熏豆茶“坐茶”、“供茶”;有的地方还要搭浮桥而过。连演三台社戏,乡民也在这几天走村串户,“做客人”喝“烘豆茶”。
2.湖笔文化
湖笔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之乡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湖笔笔尖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
3.茶文化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当时茶业传播的主要地区,但消费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心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4.湖剧
旧称湖州滩簧,曾有“小戏”、“花鼓”、“湖州文戏”等称谓。流行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的江苏吴江、余杭等地,采用湖州吴语方言演唱。
5.湖州琴书
俗称“胡琴书”,简称“琴书”。由于它是湖州滩簧的重要分支,所以也有人把湖州琴书称做为“湖滩”,采用湖州吴语方言演唱。琴书的形成与湖州滩簧的另一个分支——湖剧密不可分。两者在剧(曲)目、音乐上互为相通,艺人亦常常“搭班做小戏,分档唱琴书”,而又各具特色。
6.湖州三跳
俗称“纤板书”、“三敲板”,简称“三跳”,皆因它的伴奏乐器是“三跳板”而得名。流行、分布于以湖州为中心的浙北各市县,是一种用劝世调单曲往复,使用湖州吴语方言,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
扩展资料:
风景名胜:
湖州主要旅游景点有大汉七十二峰、藏龙百瀑·南浔、莫干山·中南百草园·安吉竹博园·安吉、中国大竹海·湖州太湖、顾渚山茶园、天荒坪电站·下渚湖湿地·天下银坑·嘉业堂藏书楼、铁佛寺·龙王山、百间楼、张石铭旧居、飞英塔、天赋湖·芙蓉谷、白茶谷·九龙峡·含山旅游区、华厅。湖州境内有三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长兴灰岩保护区。
大汉七十二峰
大汉七十二峰位于安吉县南部报福镇, 景区由石岭风景区、董岭风景区、大汉岭风景区组成,目前只开放了石岭景区。该风景区以峰石造型独特、飞瀑气势磅礴、历史文化悠远为特征,其独特的高原风光素有浙江 浙**藏高原 之称。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
龙王山座落在浙江省安吉县境内。1985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湖州地区唯一的野生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孕育繁衍了丰富的野生植物种类,是野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银缕梅、鹅掌楸的主要集中分布地,也是各种野生动物的繁殖和栖息地,是世界特有种——安吉小鲵的模式标本产地。
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位于太湖西南岸的长兴县泗安镇与林城镇的交界处。1979年,泗安镇尹家边村民自发地将处于绝迹的11条野生扬子鳄在“上八亩”鱼塘以竹篱笆为墙就地保护起来,成立了面积不到0.67公顷“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
长兴灰岩保护区
长兴灰岩保护区位于长兴县城西北21公里,在槐花磡东北2公里的青塘山麓。主要保护对象为全球二叠至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长兴阶层型剖面及古生物化石。[
中国大竹海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是单纯毛竹为主的林地,中国东南部最大的竹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区,浙江省著名的大毛竹示范基地。该景区是美国好莱坞影业公司《卧龙藏虎》、北京电视台拍摄的《像雾像雨又像风》等多部影片的主要拍摄场地。
道场山·万寿寺
道场山旧名云峰,在湖州市城南5公里,面积约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lo.7米。系天日山余脉的组成部分,素为城南风景旅游区。
万寿寺位于道场山顶峰处的山岙里,宋代曾被列为江南十大名刹之一。寺初建于唐中和年间 (881—884),从山脚到万寿寺庙门口的通道石板上,每隔一块即雕有形态各异的荷花、荷叶、莲、莲子等图案。山顶有塔,下有伏虎岩,并有笑月、爱山、仰高、宜晚、望湖诸亭,以及瑶席池、归云等庵。
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湖州的民俗活动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湖州的民俗活动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