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会稽石刻碑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绍兴摩崖石刻
石刻历经千百年风雨,纹丝不动,静看人世更迭。古代最能保存到现在的物件,无疑是坚硬的铁石了。据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指出: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狭义的摩崖石刻指人们在天然石壁上摩刻的文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明清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备着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的石刻,为绍兴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秦会稽刻石,俗称李斯碑。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巡狩会稽山时所刻,篆书,是始皇东巡六大刻石之一。东汉《越绝书》记载:“取钱塘浙江岑石,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六尺,东面广四尺,西面广尺六寸,刻文立于越东山上。”由于年代久远,原碑已失,而文献记载有限,相互之间存在分歧,令刻石原址亦存争论。2008年,在绍兴县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邀请著名书法家朱非先生,在刻石山上题写碑文。上书:史载秦会稽刻石立鹅鼻山戊子孟秋绍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组探石至此为之记。 山顶石景 鹰嘴岩 棋盘石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亲切感油然而生 建初买地石刻,又名大吉碑。 位于富盛镇乌石村跳山东坡上,是绍兴、浙江现存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东汉建初元年,即公元76年),也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文字面积最大的地券刻石。刻石高3米,长2.3米,共刻22字,隶书。布局为上下两列。上列直刻大吉二字,下列五行,每行四字: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元年,造此冢地,直三万钱。书风浑厚古拙,风格独特,是绍兴珍贵文化遗存,堪称汉刻国宝。买地石刻至今能保存完好跟石质有关,跳山石质好,在野山地上,有着青草绿苔所覆盖。 外面有围墙,需**进入 刻字岩石外有栅栏 刻石近景 拓片 贺知章《龙瑞宫记》刻石 宛委山阳明洞天飞来石,“一人推之,若欲崩坠,百人推之,亦复如故”。飞来石周边不规则,“石岩高丈余,南面侧平如削”,高4米,宽9.8米,上面遍布自唐至清摩崖石刻近30幅,以龙瑞宫记刻石最为著名。贺知章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其墨迹世间流传甚少,《龙瑞宫记》文字疏密匀称,端庄中寓俊秀,历来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飞来石 刻石近景(上面那幅刻石为龙瑞宫记) 拓片 董昌生祠题记(唐景福元年,即892年) 位于市区蕺山东侧石壁上。文曰:“唐景福元年,岁在壬子,准敕建节度使相国陇西公生祠堂,其年十二月十六日,兴工开山建立”唐越州节度使董昌生前为自己建祠,895年2月在绍兴称帝,第2年被部下钱镠所灭。绍兴昌安、安昌镇地名皆出于此。 府山公园摩崖石刻 石刻位于府山公园内,顺着文种墓前小路继续向西北行走三十米左右。自唐代开始,陆续有人在此崖壁题刻。保存较为完整的题刻有贞元题字“贞元己巳岁十一月九日开山”及“动静乐寿”四字,后者系绍兴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三江大闸水利工程建造者、绍兴太守汤绍恩所作。 贞元题字 动静乐寿 其他石刻 吼山摩崖石刻 吼山位于越城区皋埠镇境内,原名“犬亭山”,又名“狗山“,后取当地方言谐音,改为“吼山”,传为越王勾践养犬之处。内有多处摩崖石刻。 云石: 石高三十余米,婷婷玉立,又突入云端,气势磅礴,时有云雾缭绕。云石顶端卧横石,奇石上粗下细,崔嵬离奇,危而欲倾,但又千年耸立,坚如盘石。 棋盘石:跟云石一起为吼山石景之精华。 谁云鬼(魂)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 象鼻吸水 其他石刻 东湖景区内的摩崖石刻 东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东六公里处,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也是绍兴的著名胜迹,号称“天下第一盆景”内有摩崖石刻数处 柯岩风景区内摩崖石刻 柯岩风景区位于绍兴城西八公里,以古越为内涵,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始于汉代。 云骨:高30余米,底围仅4米,最薄处不足一米。远观宛若一柱烟霭,袅袅升空,故又称 炉柱晴烟 。远远望去,耸立如锥,袅袅婷婷,如喷薄而出的云岫,故名云骨,号称天下第一石。岩顶为清光绪初年镌刻“云 骨”二字 蚕花洞 柯岩、南无阿弥陀佛、文光射斗 其他石刻 羊山石刻 羊山石佛景区位于齐贤镇,其主要有石佛景区、羊山公园和羊山石城景区三部分组成。以石景观为特色,人文宗教为内容,辅以水乡田园风光,是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石佛景区石刻 石城景区石刻 宝山摩崖石刻:位于皋埠镇牌口村宝山脚 由此进入 出于保护,石刻外面有遮阳网所罩 松壑,松字清晰,壑字模糊. 别有天地石刻:位于稽江洋中村口。由晚清文人镌刻,笔力遒劲 别有天地 旁有仙人洞 上方山摩崖石刻: 上方山位于金柯桥大道与镜水路之间,北靠柯海大道,南临西小江。明代祁彪佳来此二十余次。曾有摩崖多处,因当地石匠造坟就地取材,数处遭毁 龙吟 狗山石刻:位于湖塘街道江灶溇,海拔41米,因形似卧犬,故名狗山。当地一直流传着“狗山十八藏”的传说,所以来此寻宝者络绎不绝。 压天苍翠,左下有诗一首,因苔藓覆盖,实难辨别
二、小篆精典法帖——李斯篆书《会稽刻石》
这些字有的源于殷商甲骨,有的源于周朝钟鼎,有的则出自秦刻石鼓文及《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该碑还有一个非常独特之处,即使用了三十多个假借字,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辨识的难度。在碧落碑中,多次出现的同一个字,极少有相同写法,且字字有源有据。而它用小篆笔法书写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这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一个创造。而也因于它在书法艺术上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名播宇内,显于古今,为世人所珍爱。 《广川书跋》说:“篆字奇古,引笔精绝,不类世篆学。”又言:“此碑超出相斯窠臼,笔法已自深稳。”以致“前人论书率叹其妙绝”(《金石录》)。如果没有相当的古文和书法功底,实在难以辨识和通读全文。因此在立碑整整二百年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有个名叫郑承规的人奉命用正书将碑文释出,刻于另外一石,以便后世识读和临摹。《潜研堂金石文跋》中就记载了这件事说,此碑“篆字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释文稍可句读。……要非精研六书,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来,篆书家奉此为金科玉律,莫敢轻易一字。”
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五次南巡到达钱塘县渡江到会稽,祭祀大禹时留下了什么歌颂自己的丰功伟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秦王赢政巡游江南时,曾在会稽祭大禹,他登上秦望山(原名天柱峰),以望东海。为了宣扬他统一中国的公德,于是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立碑石于秦望山(一说鹅鼻山、何山)之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会稽刻石”。由于系由李斯撰并书,故俗称“李斯碑”。碑文三句一韵,每字四寸见方,以小篆书写,共289字,其内容主要称颂秦王统一中国的业绩及秦王朝奉行的大政方针。后来司马迁将此全文载入《史记·秦始皇本纪》。 另外6块刻石是山东省内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和河北省内的《碣石刻石》。 刻曰: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州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齐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傲猛,率众自*。*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挈诚。夫为寄猰,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洁,入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四、小篆精典法帖——李斯篆书《会稽刻石》
鲵影萍踪 (2019年10月31日) 原标题:李斯篆书《会稽刻石》,学小篆的重要资料 原载时间: 会稽刻石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东巡的遗物,在秦始皇东巡留下的几块影响深远的刻石当中,会稽刻石是最后一块。正是在那次东巡途中,秦始皇病故,因而它也成为秦始皇刻石当中的绝响。对此,《史记》中有明确记载:“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左丞相李斯、少子胡亥随从秦始皇,于三十七年(前210)十月出游,南至云梦,沿江而下,登会稽山,祭大禹庙,以望南海。李斯奉命为文,颂秦德、罪六国、明法规、正风俗,亲自以小篆书写,刻石立碑。就在回归途中,这位“千古一帝”病死在沙丘。 本篇在文体上属于铭文,四字一句,三句一韵。庄重凝炼,是铭文文体的代表作。风格似峄山碑,笔致工整,结体规格化,是掌握小篆结构的重要资料。原石唐以前已失,至元代有重刻本,现存者为以元重刻本为底本的再翻本。 李斯篆书《会稽刻石》欣赏【1】皇帝休烈,平壹宇内,德惠攸长。 【2】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3】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齐庄。【4】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5】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6】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7】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8】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9】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10】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11】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12】圣德广密,**之中,被泽无疆。 【13】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14】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15】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 【16】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17】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18】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19】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20】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21】皆遵轨度,和安敦勉,莫不顺令。【22】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23】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 【24】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会稽石刻碑文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会稽石刻碑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