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记翻译)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共三光而永光是什么意思?

       形容心目中的最神圣的东西,它如天长如地久,与日、月、星同辉。

       1929年6月3日,在王国维去世两周年之际,清华国学研究院师生集资建起了“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是陈寅恪撰写的:“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认为王国维先生这种追求真理的、忠实于自己也忠实于学问的这种精神,可以与天地同期长久,可以和日月星三光永远地共明。

       扩展资料

       王国维读书治学的目的,是“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就是世俗;谛,就是道理;桎梏,是枷锁。陈寅恪说,我们真正的读书人读书治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所以“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如果不能够自由地追求真理,那么生活就成为一种痛苦。这就是陈寅恪先生认为王国维为什么自杀的原因了。

       王国维生于1877年,死于1927年,去世时只有50岁。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逢清王朝衰亡,列强正急于瓜分中国。18岁时,就是1894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海军完全失败,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

       而1898年戊戌变法,是王国维22岁时发生的。当时维新派在上海办了《时务报》,王国维从偏僻的海宁来到上海,进入报馆做校对。这时罗振玉在上海立了东文学社,王国维每天下午用两个小时到那里去研习西方近代文化。

       当时东文学社有两个日本教师,一个叫藤田丰八,一个叫田冈佐代治。田冈佐代治是研究德国的康德、叔本华哲学的,王国维因此对西方哲学发生了兴趣,一下子被哲学给吸引了,开始对康德、叔本华产生兴趣。

       王国维对学术并没有中外古今之区分的狭隘成见,他认为,无论你所做的事情是大是小,是远是近,只要你真是追求真理,就一定要忠实于你所追求的真理。

       正如陈寅恪所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王国维的说法有时也不见得完全正确,但很诚实,没有想要欺世盗名,说谎话去骗人。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二、王静安纪念碑是谁写的

       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的碑文。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 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三、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是()所写。

       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是()所写如下:

       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是()所写。 A.王国维 B.傅斯年 C.陈寅恪 D.季羡林 正确答案:D。

       知识拓展:

       1.第一教室楼北端后山之麓,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正面 端书“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这是为纪念我国清末民初大学者 王国维先生而建。

       2.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6岁应 海宁州试,补“博士弟子员”,26岁治哲学,后转文学,晚期专治卜 辞(甲骨文)名驰中外。他对宋元戏曲史和卜辞的研究成果,被称 为“空前绝业”。生平著书洋洋大观,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共 104卷(48册)行世。

四、王静安纪念碑是谁写的

       王静安纪念碑的碑文撰写者为陈寅恪。

       一、王静安纪念碑简介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其碑主为王国维,清华学校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碑文撰写者为陈寅恪,同为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设计碑式者为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学校研究院另一位导师梁启超公子。

       二、碑文

       纪念碑的碑文重心,端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二句。这当然是陈寅恪对王国维思想文化精神品格的抉发,更无疑是陈寅恪本人的夫子自道。

       1953年陈寅恪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中说到:“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末改易。”

       三、陈寅恪简介

       陈寅恪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湖南长沙,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