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回族传统习俗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回族传统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回族的文化习俗

       回族的文化习俗:

       1、饮食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吃清真食品,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同时禁忌饮酒。经常制作各种油炸面食,以及拉面、酿皮、烤饼、羊杂碎、泡馍等风味餐饮。

       2、清洁卫生

       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3、丧葬习俗

       回族人死了叫“归真”,即“回到真主那里”之意。人死了,家属不能过度悲伤,更不能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也不能给死者下跪磕头,只能下礼(俯着单腿曲跪)。安葬死者,不用棺材,实行软葬。回族人,不论什么原因,死在何地,都要抬到清真寺,然后从那里发葬。凡是在回族居住地死亡的人,不管他的国籍、肝胆色、官职大孝富贵贫贱,回民们只要耳闻目睹,都要去帮助料理丧事,安葬死者。

       4、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

       5、服饰

       头饰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点的服饰。因伊斯兰教尚白色,因此回族视白色为最洁净、最喜悦的颜色。在衣、冠颜色上以白、绿、黑色为主。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回回帽”或“礼拜帽”。

二、回族人有哪些特点和风俗习惯?

       1、饮食

       回族人喜欢吃面食,善于经营面食业。回族人的肉食以牛、羊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和鸡为主,牛羊屠宰加工业普遍。回民出售清真食品的商店或摊贩,常在广告和招牌上画一把汤瓶壶,作为清真的标志。汤瓶壶系由阿拉伯国家传入。回民喜饮绿茶。

       2、清洁卫生

       回族人有爱好清洁卫生的习惯。男子剃须时露上唇,以示卫生和方便。进行宗教活动前须沐浴,分大净和小净,沐浴时不用回流的水。大净用淋浴的方式,小净用一把汤瓶壶洗浴。男孩出幼时,须行割礼(割包皮)以求卫生。

       3、语言文字

       回族人一般使用汉语、汉文。民间日常生活中迄今仍保留许多阿拉伯、波斯语汇,如多斯蒂(朋友),赛瓦布(施舍)、阿訇(教长),都瓦(祈福语)等。虔诚穆斯林见面互道色俩目,互祝安宁。宗教教职人员诵经通用阿拉伯语。

       4、婚姻

       回族人习惯本民族内部通婚,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传统婚礼,由男女双方各两名家长代表和阿訇主持。新郎新娘到场,阿訇诵经,撒喜果。男女双方用语言明确表示同意结婚,证婚人作证,并由阿訇用阿拉伯文写一份宗教内容的婚约。男方赠给新娘聘金,多少不等,仪式而已。

       5、服饰

       常到清真寺礼拜或节日参加会礼的回民,男性一般戴黑、白色礼拜帽;女性戴黑、白色盖头,不露耳饰。

       6、殡葬

       回族实行土葬深埋,不用棺木,葬礼从简,殡期不超过3天。不看风水。墓地一般选在地势较高、土层坚实的地方。各地有回民公墓。病人临危时,请阿訇为其作忏悔,提念作证言。弥留者头北脚南,面西仰卧,或头东脚西,抬高头部面西仰卧。人死后,将其脱去衣服,平放在专用的水溜子上,再用一块洁净的白布覆盖,由子女守灵。

       7、传统节日

       回族除与当地汉族共度春节、仲秋等民间节日外,传统上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过开斋节、宰牲节等节日。开斋节和宰牲节现已演化为隆重的民族节日。开斋节在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是回族成年人封斋一个月后庆祝斋功完成的日子。山东省回民很重视这个节日,此日成年人要去清真寺沐浴并参加会礼。

三、回族习俗有哪些?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开斋节在回历每年9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

       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馃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回历十二月十日要过古尔邦节(献牲节),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

       西北地区的回族还过阿述拉节,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徕垍头筿回族民间的筵席讲究各种菜肴的排列,结婚筵席一般都要8—12道菜,忌讳单数,象征新婚夫妇永远成双成对。盛大筵席的菜肴更为讲究。

       如:西北地区的烤全羊,不用盛器不用炉灶,直接架在炭火上烧烤,食用时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再如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

四、回族人有哪些特点和风俗习惯?

       回族的特点和风俗如下:

       1、饮食方面,回族人们一般吃牛、羊、骆驼等反刍类食草动物。他们不吃马、驴、骡子、猪、狗肉、动物血和自杀动物。尤其是猪肉。回族注意饮食卫生,淋浴和洗漱。

       2、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区别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士戴白色或黑色和棕色的小圆帽。女性经常戴头巾,尤其是在中国西北地区:女孩和新婚夫妇戴绿色,中年女性戴黑色和青色,老年女性戴白色。

       3、回族我习惯于居住地建造一座“敬拜圣殿”,并在圣殿周围生活。朝拜寺庙逐渐统称为清真寺。“清真”是“伊斯兰教”的中文意译。“清真”一般解释为“干净真实”。

       饮食以米饭和面条为主,吃牛、羊、鸡、鱼等。节假日吃“优香”“糌粑”等油炸食品。回族人非常爱喝茶。招待客人时,要在茶里加冰糖、红枣等。

       分布特点:

       关于回族分布的特点,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大分散”主要表现为全国2000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回族分布。这还体现在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区市总人口的比例上,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区市总人口10%以上的只有两个(宁夏和青海),占1%-5%的有6个,占1%以下的有23个省区市。

       同时,从回族人口占各地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来看,最高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低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回族人口占到了这些省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0%以上。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回族传统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回族传统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