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除夕节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除夕的习俗
除夕的习俗有贴春联、燃放爆竹、守岁、贴福字等。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一个阖家团聚的日子,全国各地的人都会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关于除夕的习俗,可谓非常丰富。
上古时期,人们在驱赶年兽的时候发现它最害怕红色和声响,于是每到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燃放爆竹。在除夕夜,长辈会给小辈发放一些压岁钱,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要用红绳将较大的新铜钱穿成各种形状,有的还会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
在除夕夜,很多孩子会和大人一起守岁到凌晨,到了春节来临后才会入睡。贴福字也是除夕的一项传统习俗,很多地方还有倒贴福字的传统,倒贴福寓意福到了。
除夕介绍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它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二、除夕节的习俗是什么
1、除夕的习俗之年夜饭: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2、除夕的习俗之贴春联:过年贴春联,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3、除夕的习俗之放鞭炮: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4、除夕的习俗之守岁:一是防止“年兽”的袭击,二是驱鬼辟邪。5、除夕的习俗之压岁钱: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三、除夕有哪些习俗?
除夕有贴春联(最高兴的时候)、贴窗花(民间的传统艺术)、贴福字(寄予了深深祝福)、贴年画(福禄寿喜财)、挂灯笼(团团圆圆,生活红红火火)、祭祖(缅怀先祖,感恩先祖保佑)、放鞭炮(祈福纳祥去瘟疫)、年夜饭(阖家欢乐庆团圆)、发压岁钱(压住邪祟,辟邪驱鬼)、守年岁(辞旧迎新,灯火通明)等习俗。
1、贴春联
贴春联,这是最高兴的时候了,小时候,跟着大人贴春联的,端着用面做的浆糊,而且读着还不熟悉的字,大声的读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鞭炮声声辞旧岁,春联户户迎新年”,无不让人感到了过年的气氛,还有浓浓的年味。
2、贴窗花
剪窗花:深受人们喜爱,是民间的传统艺术,也叫剪纸,因为大多贴在窗户上的,像盛开的红红鲜花,所以叫“窗花”。现在,年轻人会剪纸的少了,而且印制的窗花应有尽有,各种各样,比如年年有余,花开富贵,龙腾虎跃,富贵吉祥等等,无不吉祥如意,多姿多彩,大家年前准备好,通常在大年这天早上,把家里布置一新,漂漂亮亮!
3、贴福字
“福”字:寓意深刻,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过去,人们通过福字寄予了深深祝福,内涵丰富,寓意有衣有田有吃,还有才有寿,是为福!我们贴春联的同时,少不了贴福字,通常大门口要求贴福字正正当当,端正大方。都说“福到了”!但大门口不要倒贴。而像米缸、水缸、垃圾桶等等,可以倒贴,还有讲究啊!
4、贴年画
年画,范围比较多,包括家里张贴的年画,像胖乎乎的小宝宝,寓意早生贵子!福禄寿星,寓意新的一年福禄寿喜财,一起到家啦。
5、挂灯笼
灯笼:又叫灯彩,红红的灯笼挂起来,象征全家团团圆圆,生活红红火火,让家乡年味更浓。贴完春节,开始挂灯笼,门口挂上一对红红的大灯笼,讲究对称,成双成对,寓意好事成双、福禄双全,除夕之夜守岁,红红的灯笼,红红彤彤,灯光明亮,家乡的年味更加浓厚。
6、祭祖
祭祀祖先,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人们缅怀先祖,感恩先祖保佑,祈求新年庇护,平安吉祥。祭祖时,准备丰盛的祭品,进行祭拜。祭祖形式多种多样,但感恩的心一样。有的都祖先墓地祭拜,有的人家请请到家里,一起过年祭拜,还有的家族,统一请回家,整个家族祭拜,传承孝道文化!
7、放鞭炮
正是鞭炮声声辞旧岁,祈福纳祥去瘟疫。据说,除夕夜,一年兽叫夕,来民间传播瘟疫,但是怕灯火和声音。于是燃放烟花爆竹,迎接新年到来,祈福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现在禁止燃放鞭炮,确实感觉年味没有以前浓了。相信,可能明天就解禁了,看看专家怎么说。
8、年夜饭
年夜饭,还是很讲究的,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因此,鸡是少不了的,腊月二十七宰公鸡,已经准备好了,寓意大吉大利;鱼也端上来,寓意富贵有余,年年有余;年糕:“年年高升”;红烧肉:富贵满堂,红红火火;饺子是交子,更是招财进宝等等。除夕夜,阖家欢乐庆团圆,欢欢乐乐过大年。
9、发压岁钱
压岁钱,寓意压住邪祟,辟邪驱鬼,保佑新年平平安安,祝愿晚辈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过年压岁钱自然少不了。
10、守年岁
除夕夜 还有一个流传下来的传统,那就是守岁,辞旧迎新,灯火通明,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红红火火。曰:“守岁,终夜不眠,以待天明。”通常,除夕夜,家里灯火通明,彻夜不熄,大家围坐一起,畅谈来年美好生活,期盼新年幸福美满。更是珍惜过去的时光,迎接新年的光明。
除夕: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四、除夕节的习俗是什么
除夕有什么风俗习惯 1、守岁 守岁,俗称“熬年”。守岁的习俗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守岁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人欢聚一堂,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说说笑笑,叙旧话新,温馨无比,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晚苹果是少不了的,寓意“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上一盆饭,叫“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有黄有白,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这叫“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2、年夜饭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我国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在除夕晚上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年夜饭在古代人中的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既享受佳肴美食,也享受那份快乐祥和的气氛。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 鱼 和 余 谐音,象征 吉庆有余 ,也喻示 年年有余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除夕节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除夕节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