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广东春节习俗(广东春节去哪里玩比较好)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广东春节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广东的春节风俗特色有哪些?

       广东的春节风俗特色具体如下。

       一、年廿四,送灶君

       北方有腊八节,广东没有,却有送灶君。传说这一天灶君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过去一年的种种,所以要供奉美食,尤其是放甜的食品贿赂他,如糖、甘蔗、柑、红枣,让灶君多讲好话。

       二、年廿五,办年货

       送灶君后家家户户开始办年货。以前都是家庭主妇制作贺年糕点食品,例如油角、煎堆、年糕,在制作的过程很谨慎,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所以一般不让小孩参与。但现在越来越多都是采买年货了。

       三、年廿八,洗邋遢

       春节将至,辞旧迎新,这一天会将家里一切进行彻底大扫除。

       四、年廿九,责年

       责年是指买耐放的食物准备在过年期间享用,通常选择好听吉利的.食品,如葱、芹、蒜、鲮鱼。葱,芹,蒜都要留根,象征有头有尾。这三种蔬菜都谐音聪明,勤力,精打细算,鱼则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五、年三十,庆团年

       这天是除夕夜,一家人吃团年饭。饭后不睡觉,一起守岁。对广东人来说,这一天是最重要的,一家人一定要穿得齐齐整整,菜要有好彩头的菜。以前的广东小孩还会在饭后上街卖懒,一手拿着小红灯笼,一手捧着盛蒸熟鸡蛋和茨菇的碗,然后连群结队边走边喊:卖懒,卖懒,买到年卅晚,人懒我唔懒。意思是卖掉懒来年变勤快。

       六、大年初一,拜年

       年初一,广东人有吃斋的习俗,这一天不吃荤、忌打破物品、忌水土出门(直至年初四都不扫地)、忌使用利器等。亲友来拜年要拿出各种小吃招待。拜过年后,已婚的长辈会给后辈派利是。

       七、年初二,开年

       在这一天的早上,长辈负责切年糕,分配给家中各人吃,象征开年。而出嫁的女儿也可以返娘家吃开年饭,而开年饭上的各种菜肴都有好彩头的食材。

       八、年初三,赤口

       大年初三赤口,也称为赤**,大家在这一天会足不出户留在家。

       九、年初四,求文昌

       是祈求小孩读书聪明将来有前途。拜文昌时,小孩记得带葱、芹、和蒜;而且仅记这些都要有头,才代表头脑聪明,勤力,好算术。

       十、年初七,人日

       这一天叫做人日,传统上都会吃粥,寓意“丰衣足食”。广东人有吃“及第粥”的,取其好彩头,寓意状元及第。

二、广东春节习俗有哪些?

       1、行花街

       “行花街”(广东方言,意为逛花街)是最为人熟知的广州过年传统,“行过花街才过年”是萦绕在广州人心里的情结。以前老人家常说:“行花街就是为了讨个好运气。鲜花象征着花开富贵,金桔代表如意吉祥。”现在行花街除了可以买花、看花以外,更是广州人过年希望“行运”的标志。

       2、派利是

       “派利是”就是发红包的意思。“派”指派发,“利是”也就是红包,是粤语地区的普遍说法,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

       3、食年糕

       春节前,广东人要蒸一“底”(广东方言:意为盆)年糕,年糕包括有:糯米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等等,年糕谐音“年高”,寓意快高(糕)长大、步步高(糕)升。而每一种糕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

       4、舞醒狮

       舞醒狮: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广东各地。因起舞过程中有“食青”、“醉青”、“睡”与“醒”等动作,故名。以岭南狮为最著名;其中又分佛山狮与鹤山狮两大类。

       5、炒米饼

       广东有很多种饼,最著名的当属阳江炒米饼,俗称粉酥或硬饼。它与佛山盲公饼、中山杏仁饼、西樵大饼合称广东四大名饼。在广东,春节会有做炒米饼的习俗。

三、广东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一、广东人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行花街 “行花街”(广东方言,意为逛花街)是最为人熟知的广州过年传统,“行过花街才过年”是萦绕在广州人心里的情结。以前老人家常说:“行花街就是为了讨个好运气。鲜花象征着花开富贵,金桔代表如意吉祥。”现在行花街除了可以买花、看花以外,更是广州人过年希望“行运”的标志。 派利是 “派利是”(广东方言,意为封红包),这是广东春节的习惯,利利事事,寓吉祥之意。不过,最早的“利是”是跟钱无关的,它始于汉代,是拿来辟邪的吉祥物。后来老人家就用红线把它串起来,在年三十晚,压在小孩的枕头下,给他辟邪,叫压祟。现在改为年岁的岁。如今,大家是封一个红包,表示利是,也是压岁。 食年糕 春节前,广东人要蒸一“底”(广东方言:意为盆)年糕,年糕包括有:糯米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等等,年糕谐音“年高”,寓意快高(糕)长大、步步高(糕)升。而每一种糕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马蹄糕用荸荠作原料,配上鲜马蹄,更香甜爽口,广东方言称“荸荠”作“马蹄”,过年食马蹄糕,可以清热、消滞,其调节胃口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还有“马不停蹄”、自强不息的寓意。 舞醒狮 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制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广东的特色。春节期间很多商场都会请来醒狮队,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借此活动希望狮子能把好运带到家里。 二、广东人春节吃什么 年糕 在广东,过年的时候必备的年货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里摆上一块,图个好意头。年糕皆因有个好彩头——“年高”,有发财、步步高升、甜蜜的意义,寓意新一年圆满甜美的生活。 广东人喜欢把年糕切成片,放进锅里煎香。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气扑鼻,里面则是粘稠软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欢极了。 糖环 在应节食品当中,糖环大概是最为美观吸引眼球的,它形状别致,外面一个圆环,;里面像五角星,寓意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糖环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东莞县志》的记载,糖环是东莞先人南迁,由北方带来的食品之一。古时中原地区,糖环用面粉制作,后来到了岭南则改为糯米粉,放到油锅里炸至熟透后,呈金黄色,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 汤圆 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着阖家团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面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上。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腊味 过年吃腊味是广东的一个传统习俗,以前,腊味是年前才有的美食,如腊肠、腊肉、腊猪头等,其味之香美,令人流涎。旧式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因为腌制腊味所需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开始。 选购腊肉时,要选外观色泽光润,瘦肉坚硬呈枣红色,肥肉用指按无凹痕,呈金黄色,每条肉整齐,带有香浓鲜美的糖酒香味的是上等品,吃起来会是特别双而不腻,假若腊肉已有异味,肉色变黑,就表明存放时间太久。 炒米饼 广东有很多种饼,最著名的当属阳江炒米饼,俗称粉酥或硬饼。它与佛山盲公饼、中山杏仁饼、西樵大饼合称广东四大名饼。在广东,春节会有做炒米饼的习俗。 南粤习俗,春节做炒米饼,后来变成全年皆宜的`零食。全家老少齐上阵,和乐融融来做饼。铁锅炒熟生米,石磨辗研成米粉,粉掺黄糖白糖红糖,再加入花生等配料,压入木饼印中,脱模后由木炭烘焙而成。 煎堆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对于老广来讲,过年做煎堆,意味着“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早在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已有记载:“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祭祖及馈赠亲友者也。” 在以前,做煎堆是一件隆重的事,要把孩子们都赶出制作间,还要一边炸一边说吉利话,以祈求来年好运。 蛋散 广州人过年也炸蛋散,以香酥著称。相传是有一回过年,当每家人都准备好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包油角下锅时,有一家人却穷得没钱买馅料,于是就把本来用来包油角的面团压扁下锅。新年到,穷人拿出那些面团来招呼朋友,大家都发现其又酥又脆,入口即化非常好吃,于是便问起名字,穷人细想后说:“因为配料有鸡蛋,而且入口即化的特点就像是散了架一样,就叫蛋散吧。” 蛋散只需要面粉、鸡蛋、南乳就可以。通常的做法是撮好的面皮切成长方形,在长方形面皮正中切三刀,然后把长方形的一边往中间切口穿过去,呈蝴蝶结状,随后下油锅炸即可。 萝卜糕 萝卜糕是一种广州人喜爱的点心,更是过年过节的应节食品。过年前的几天,主妇们就会到市场买回来好几斤的白萝卜,还有虾米、粘米粉等配料。 做萝卜糕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先将萝卜皮削掉,然后再耐心地把它刨成丝。通常,能干的主妇也要花上半小时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接着,还要讲萝卜丝煮熟,混入粘米粉,将两种原料搅成糊状,加入虾米、腊肉、猪油、胡椒粉、酱油、味精、精盐等拌匀蒸熟即可。萝卜糕一般在平锅里用油煎几分钟,香口好吃,是过年时候很多小孩子的最爱。 油角 广州人过年要炸油角,取“起锅”意头,是为求来年的日子像那只油锅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以前的广州人,不管是富家还是穷人,到来岁晚,总要开油锅。油角有大有小预示平安。由于型像“荷包”,油角也象征着来年钱包满满。

四、广东春节习俗有哪些?

       广东春节习俗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远的地方。

       3、广东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是的,广东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东人,犹如圣诞树之于西方人。广东人对花情有独钟,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庸俗市井,过年都要买桃花等老几样,再配搭各种各样的鲜花。

       4、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远古时期,广东南海一带发生了瘟疫,死人无数,这时出现了一只神兽,神兽走过的地方,瘟疫全部消失了。为了报答神兽的恩情,乡民们便用竹篾和纸,扎成神兽的样子,配合鼓乐舞动,以表示礼祀之心。

       因为神兽的模样酷似传说中的狮子,因此又被乡民们称为“瑞狮”,而“瑞”在粤语中和“睡”是谐音,叫“睡狮”不吉利,为了避讳,加上“瑞狮”也暗喻着驱邪镇妖的寓意,便将“瑞狮”改为了“醒狮”。

       5、谢灶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东春节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广东春节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最近发表
随便看看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