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贺龙骨灰安放仪式(骨灰安放仪式致辞)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贺龙骨灰安放仪式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周恩来在贺龙的追悼会上连鞠七个躬的含义是什么?

       周恩来含着泪站在贺龙的骨灰盒面前,连续鞠了七个躬。这深深的七鞠躬,包含着周恩来对生死与共、情同手足的贺龙元帅的无限愧疚和深深怀念。

       1、在长期迫害下,贺龙的身体越来越差, 1969年6月9日,贺龙含冤去世。而由于**、**集团对此消息的严密封锁,直至**叛逃事件之后,周恩来才得知贺龙已去世两年多了。他内心的悲痛之情无以复加,尽全力找到了贺龙夫人薛明同她失散5年的孩子们团聚。

       2、1975年6月9日,在贺龙逝世6周年之际,****举行了 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 。周恩来拖着癌症晚期的病体,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突然从医院赶到了八宝山公墓。一下车,他就大声叫着 薛明,薛明啊! 。周恩来一推开门,薛明连忙迎上去。周恩来抚着薛明的肩膀,声音颤抖地说: 我没有保住他啊!都6年了,老总的骨灰没能移到八宝山公墓,我很难过啊! 说着,眼泪就扑簌簌流了下来。

二、贺龙骨灰安埋在那?

        谨以此文纪念贺龙元帅

        1975年6月9日,是贺龙元帅蒙冤逝世6周年的纪念日,****为贺龙元帅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周恩来总理抱病参加,并在会场上连鞠七躬,表达了极度的哀思。

        在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应该就属贺龙元帅了。

        贺龙家族自明朝起就以义烈著名乡里,其远祖贺崇先就参加过明末农民起义,曾祖父贺廷璧武举出身,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在兵败被斩首之时,贺廷璧的妻子刘氏掀起衣襟,在刽子手斩下头颅的那一刻把贺廷璧的首级用衣襟兜住,也由此留下了“贺廷璧造反,刘氏兜头”的悲壮故事。

        在这种义烈家风的熏陶下,贺氏家族无论是任何人,在生死面前都视之如归,贺龙之父贺仕道、弟弟贺文掌、姐姐贺英、妹妹贺戊妹、贺满姑等人,无一不是在刀削斧凿面前毫不畏惧,慷慨赴死。

        贺龙自幼胆大。曾经有一次,贺龙的父亲贺仕道(贺龙家族是军户,贺仕道做过清军管带)和一些军中同僚在喝酒,年幼的贺龙在桌下玩耍。贺仕道的一位同僚掏出了火枪朝地面放了一枪,本以为会把贺龙吓得哇哇大哭,可是贺龙却像没有听见一样,玩耍如故,引起了众人的赞叹。

        1914年,贺龙加入了***建立的中华革命党。但是,革命是需要武装的,而武器从何而来?于是,贺龙就把目标盯在了桑植县盐税局。

        贺龙之所以把目标盯在盐税局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盐丁手中有枪;二是盐税局利用手中的枪,大肆盘剥来往桑植县运盐的马帮,使得盐的价格疯涨。穷苦农民为了吃上盐,只得向地主借高利贷。就这样,农民越来越穷,地主越来越富,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如果打掉盐税局,不仅能得到枪,而且还会获得穷苦大众们的支持。

        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贺龙在选择攻击目标时的精准眼光。

        1916年,贺龙借了两把菜刀(另有一说是柴刀),带着志同道合的21名乡亲杀进了盐税局,杀了盐官和盐丁,放火烧了乡亲们买盐时欠下的白条,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这段经历,毛泽东同志在进行“三湾整编”时曾经以此来激励秋收起义后的起义军:

        贺龙初起兵革命时,仅有三百余人的队伍,队伍中的核心层都是贺氏家族的本家兄弟。在这其中,对贺龙帮助最大的是贺龙的姐夫谷绩庭和大姐贺英。

        客观地说,贺龙最初起家的队伍绝大多数总是宗族子弟和一些江湖好汉,其成分还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数量最多的两支江湖帮派好汉一是哥老会,二是贺龙姐夫谷绩庭的“光棍会”。

        谷绩庭死后,贺英接了班,成为了“光棍会”首领。在这个时期,贺英对贺龙的支持力度更大,队伍中江湖好汉的成分更多一些,也由此使得贺龙在江湖中的地位很高,这也是日后污蔑贺龙者说贺龙是土匪头子的缘由。

        1916年4月16日,作为桑植县民军总指挥的贺龙被湖南护国军总司令程潜任命为营长,算是正式加入了正规军。

        1916年6月,窃国大盗袁世凯在一片唾骂声中死去,护国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可是革命的胜利果实却并没有落入人民手中,反而被谭延闿这位老牌的官僚窃取。

        谭延闿上台后,认为湖南风起云涌的农民革命不利于他在湖南的统治,因此下令各路民军分别开往长沙和常德两地进行整编。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趁着整军的机会来分化瓦解各路民军。如果听他的话,那自然是高官得坐;不听话者,则撤销编制。

        贺龙虽然骁勇善战,但是毕竟没有什么从政经验,没有认识到谭延闿的险恶用心,在接到谭延闿整军命令的时候,立即率军前往。可不巧的是,贺龙的母亲此时病危,贺龙只得把部队交给其他人带队。可等到贺龙料理完母亲后事归队的事后却被告知,自己的部队已经被湘军整编,自己成了光杆司令。

        但贺龙并不肯轻易放弃自己来起来的队伍,于是经人介绍见到了谭延闿讨要说法。谭延闿知道贺龙在湘西民军中的威望,也知道自己收编贺龙部下这件事做得很不厚道,于是就委任贺龙为湖南督军署咨议员,并在长沙给贺龙安排了一个收粮船税的美差。这个安排表面上是收税,其实就是把税收装入自己口袋,谭延闿想要借此来收买贺龙为自己效力。可贺龙却表示:

        断然拒绝了谭延闿的拉拢。

        谭延闿虽是革命党人,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逐渐开始向北洋军阀靠拢,这就引起了革命党人的极度不满。因此,湖南的革命党人决定暗杀谭延闿,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贺龙。

        可不料,就在贺龙准备行刺谭延闿的时候,因为其他革命党人刺杀其他**军阀的行动失败,供出了贺龙,贺龙因此被捕,随即被谭延闿下令处死。幸好对贺龙异常赏识的湖南省卫戍总司令林德轩得知了此事,下令不准执行,贺龙才逃过一劫。

        谭延闿虽然答应不杀贺龙,但始终扣押不放。就在此时,谭延闿和北洋政府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北洋政府已经有了派傅良佐到湖南接替谭延闿的想法。

        林德轩认为,谭延闿虽然已经背叛了革命,但在表面上还未与革命党撕破面皮,双方还基本上维持着相对和谐的局面。可如果北洋政府派傅良佐来接替谭延闿,局面就会发生大变,最大的可能就是双方撕破面皮,刀兵相向,这种局面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革命党来说尤为不利。因此,林德轩认为,在这种局面下,还是联合谭延闿共同对付北洋政府是比较务实的做法。因此,林德轩向谭延闿提出要联合反对北洋政府,作为附加条件,谭延闿必须放出贺龙。

        谭延闿虽然根本就不想放过贺龙,但是一来林德轩手中握有兵权,是得罪不起的人物;二来,他也对林德轩提出的联合反对北洋政府的提议表示认同。所以就释放了贺龙。

        果然如林德轩判断的那样,1917年8月,谭延闿被北洋政府撤职,由傅良佐接任。为了阻止傅良佐到湖南,革命党人决定先行刺杀傅良佐派到湖南打前站的人员,这个任务又落到了贺龙头上。可是傅良佐派来打前站的人员迟迟未到,此次刺杀又未能执行。

        通过这两次刺杀,使得贺龙认清了军阀们之间的尔虞我诈,并对刺杀这种极不光明的手段产生了反感。即使刺杀成功,**政府仍然会派其他人来继任,如果不从根子上彻底推翻**政府,这种刺杀行为毫无用处。

        恰好此时,***号召要进行护法战争,贺龙主动请缨要回乡拉队伍。于是,贺龙委婉拒绝了林德轩要留他在长沙担任高官的提议,带着林德轩资助的几十条枪回到了家乡,再次拉起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担任湘西护法军游击司令。

        贺龙回到家乡后不久,就接到了两张委任状,一张是“湘西王”陈渠珍的,委任贺龙为支队司令,镇守沅陵;另一张是自己当年的对手澧州镇守使王子豳的,委任贺龙为团长。贺龙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接受王子豳的任命比较合适。因为贺龙虽然和王子豳曾经是对手,但那不是私怨,而且从王子豳这次能够不计前嫌,主动给自己下委任状一事就可以看出,此人心胸还是比较开阔的。因此,贺龙决定,接受王子豳的委任。

        可是,贺龙的决定却引起了一位叫谷膏如的人恼怒。

        这位谷膏如也是洪家关人,和贺龙是老乡,也曾经参加了贺龙两把菜刀杀进盐税局夺枪的事件。可是后来此时不甘于寄人篱下,觉得在贺龙部下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于是就离开了贺龙。后来,在贺龙担任护国军营长的时候,谷膏如因为在外混得不好来投奔贺龙,发现贺龙已经当上了营长,就更加心怀嫉妒。贺龙哪里知道到此人的险恶用心,见谷膏如来投,就委以营部参谋之职。可是,谷膏如却不知满足,总想着把贺龙的部队变为几有。

        贺龙第二次回乡拉队伍的时候,陈渠珍委任贺龙为支队司令其实就是出于谷膏如的谋划,他的如意算盘是只要是贺龙接受了陈渠珍的任命,自己就可以趁机杀了贺龙,趁势接收了贺龙的队伍。

        对于陈渠珍而言,他要的仅是队伍,这支队伍究竟由谁带并不重要。相对于贺龙,谷膏如这个阴险小人加利欲熏心分子更好对付一些。

        可是令谷膏如没料到的是,贺龙并没有接受陈渠珍的委任,反而是接受了王子豳的委任,这就叫谷膏如的如意算盘落空。于是,谷膏如就产生了刺杀贺龙的想法,可在临实施的时候被贺英发现。谷膏如只得仓皇逃离,也由此和贺龙结下了深仇大恨,并趁贺龙不在洪家关的时候杀死了贺氏家族30多口。

        1922年,四川内战又起,川军分为了两部,一部支持北洋政府,一部支持***。贺龙此时响应***的号召,率部进入四川,因战功被提升为旅长。

        1923年,北洋军阀吴佩孚不甘于失败,卷土重来。为了给前线运送**,吴佩孚用日本商船做掩护来运送**。

        在中国孱弱的时期,无论是腐朽的政府还是各路军阀,无一敢得罪日本人,可是贺龙却不听这个邪,在其他人都畏于日方船长骄横的时候,贺龙亲自登船,拔枪击毙了日本船长,扣押了所有**,最终逼得日方低头。

        ***号召的讨贼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却让贺龙更加认清了这些军阀的本质。而且,贺龙更是对***搞得这套用军阀打军阀的策略产生了怀疑:一批军阀被打倒,人民大众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实惠,反而造就了另一批军阀,这种做法真的对吗?应该说,在这个时期,贺龙是很迷茫的。

        1924年,国共开始合作,贺龙从周逸群那里系统地了解了共产主义,了解了***。贺龙表示,要南下广州去找***,可却未获批准,因此此时***正在组织北伐,驻军于湘西、四川与贵州交界的贺龙部被委以重任,成为了北伐的先锋。

        在北洋时期,湖南的地理位置很特殊,他既不属于南方的国民党,也不属于北方的北洋政府,而是处于一种中立状态。无论是南方的***也好,还是北方的吴佩孚也罢,都没有想要改变这种割据状态的意愿。这倒不是这两者不想改变,而是一方若占领湖南,就失去了缓冲区,双方的势力势必会产生碰撞,对大家都不利。

        而湖南的军阀们,则是利用南北两大政治势力的互相忌惮,处于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反而可以左右逢源,过得不亦乐乎。

        可是,随着***代表的南方政府要北伐,湖南军阀们的境遇马上就尴尬起来,在南北两大政治势力间是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的,只能是非南即北。

        ***也意识到湖南独特的地位,因此也没有表示湖南军阀们要投降南方政府,北伐军也不想在湖南树敌。因此,南方政府提出要从湖南借道北上,而在湖南具有很强影响力的贺龙就成为了开路先锋。

        随着贺龙率部从位于贵州铜仁县的驻地出发进入湘西地区,湖南军阀们开始人心惶惶起来。如果放任贺龙部进入湘西,万一贺龙久驻不走怎么办?这会不会是南方政府使得假途伐虢之计呢?因此,过去和贺龙很熟悉的军阀们要么抗拒,要么避而不见,要么给贺龙发电报质问贺龙究竟要干什么?

        就在贺龙向湖南军阀们百般解释自己是借道北伐的时候,***却改变了策略,北伐军就地驻扎,自己北上去议和了。这就把贺龙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自己刚和湖南军阀们表明北伐军仅是借道,现在就要在湖南驻军,这不是明着来欺骗这些军阀吗?

        果然,湖南军阀们见贺龙部停止不前,就认为是中了贺龙的假途伐虢之计,所以派兵向贺龙进攻,可均被贺龙击败。

        在当时,一个旅基本上都是两个团的编制,而贺龙这个旅的编制是3个团的编制。到了湘西之后,因为贺龙的影响力,所以民众纷纷来投,贺龙部的实力快速提高,兵力已经由最初的4000余人上升到10000余人。

        1925年初,贺龙被任命为建国川军第1师师长,所辖仍然是一旅之众。这种做法也是当时的惯例,虽然官衔给得很高,但也就是个名分而已,所以贺龙部此时虽然是一个师的番号,但是却没有再给增加旅的番号,没有番号,就意味着没有军饷,贺龙如果能够自己搞钱发军饷,他自可放开手脚扩军,可是贺龙哪里肯向其他军阀那样搜刮百姓?

        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随即,湖南督军赵恒惕就限令北伐军离开湖南,不然就向北伐军发起进攻。就在贺龙考虑是否离开湖南的时候,他的上级,建国川军的总司令熊克武向贺龙发出了邀请,让贺龙率部到广州参与组建“新政府”。

        贺龙虽然对熊克武很尊重,但却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自己率部南下广州,就会成为熊克武在争夺南方政府那几把高高在上交椅的一个筹码,会成为他们的打手。贺龙此时已经很清楚是认识到这些所谓的“组建新政府”之类的口号其实就是新旧军阀们为了争夺权力的一种噱头罢了,自己根本无意卷入这些利益纷争。因此,贺龙拒绝了熊克武的邀请,选择留在了湘西。

        贺龙部此时的名分是川军,可是军队中有一多半人是湖南人,因此贺龙提出湖南人要留在湖南,这是湖南人之间的情分。

        对于贺龙想要留在湘西的举措,湖南督军赵恒惕是极不情愿的。但是没办法,因为此时他正在谭延闿的建国湘军进行苦战,如果不同意贺龙部留在湘西,他又没有力量把贺龙部赶走,因此,赵恒惕也只得对贺龙部留驻湘西表示了欢迎,并委任贺龙为澧州镇守使,管辖七县之地。

        赵恒惕虽然委任了贺龙担任镇守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忌惮贺龙,尤其是贺龙在明确表态支持五卅运动后,赵恒惕认识到,如果不消灭贺龙,待到北伐军再次进入湖南,贺龙势必会从湘西起兵来进攻自己。为了解除隐患,赵恒惕出兵15个团向贺龙部进攻。

        面对三倍于己的强敌,贺龙并没有与赵恒惕正面对抗,而是率部离开了湘西,回到了自己曾经驻扎过的贵州铜仁县。在这个地区,贺龙有着非常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受到了铜仁县民众的热情支持,队伍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又回到了万人左右的规模。

        在军阀混战时期,贺龙所部其实是很另类的。相对于大大小小的军阀各有派系,只有贺龙部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这给贺龙部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经常性地受到其他派系军阀们的猜忌、排挤和打击。

        以贺龙的威望和实力,如果他想投靠任何一个派系都会受到重用,但是贺龙始终坚持着爱国、爱民的思想,绝不肯向军阀们低头,这在民国时期绝对是罕见的。

        1926年,湖南督军赵恒惕被驱逐出湖南,唐生智主持湘政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贺龙所部被编为第八军第六师,贺龙任师长兼任湘西镇守使。

        贺龙带兵杀回湘西后,当地民众纷纷来投军,队伍快速壮大,虽然仅有一个师的番号,但是实力已经有20个团。可是,北伐军虽然编制众多,但是基本上都是由新军阀构成,他们出于保存自己实力的考虑,对于北伐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做法,出工不出力。因此北伐虽然在声势上轰轰烈烈,但战果却并不显著。就在这个时期,贺龙一生的老朋友、战友周逸群来到了贺龙部队,并带来了大批毕业于黄埔军校和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加入贺龙的队伍,极大增强了贺龙部的实力。

        也是在这个时期,贺龙第一次提出要加入中国***。可是由于当时有政策,不允许发展国民党高级将领加入***,贺龙此次入党未果。

        1926年底,贺龙率部攻击荆州和沙市,遭到了北洋军的强烈抵抗,损失很大。但在周逸群的帮助下,贺龙部快速恢复了元气,不仅兵员得到了及时的补充,反而扩军到了5个旅,约有两万余人,已经具备了一个军的规模。

        随着贺龙部实力的不断提升,引起了湖南军阀何健的嫉妒。尤其是在1927年,随着国共两党分歧的不断加深,国民党内部也分化为左派和右派,而贺龙更是旗帜鲜明的左派,这就更加引起了何健等一批湘军新军阀们的猜忌。为了不过早地与何健等人发生冲突,经过了***人吴玉章等人的一系列运作,贺龙部被调往当时北伐的革命中心武汉。

        可令贺龙没有料到的是,即使到了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贺龙部也没有逃脱被裁减的命运。在北伐各军纷纷扩编的时候,贺龙部却被硬性裁减了7个团,兵力也由过去的两万余人锐减至一万余人,其番号也有第八军第六师变为独立师。

        贺龙部有功不赏反而被缩编,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其一、贺龙的左派表现始终是国民党右派的腹心之患,他们决计不会允许一位左派将领拥有过多的兵权。相对于同为左派将领的唐生智和张发奎,贺龙是真左派,而唐生智和张发奎是假左派,他们是借左派之名来为自己谋私利的,和贺龙一心为民请命的真左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其二、贺龙不属于国民党内部的任何一个派系,而是属于在朝中无人的一位纯粹的将领。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国民党内部各位大佬虽然对贺龙百般拉拢,可都没有效果。他们又岂会允许一位不投靠他们的将领手握重兵呢?

        其三、贺龙虽然加入了中华革命党,但在中华革命党改组为国民党的时候,贺龙却并没有加入改组,因此,贺龙并没有真正加入国民党。以这种身份又岂会获得国民党的信任?

        其四、贺龙部队中有着大量的***员存在,这在国共两党关系紧张的时期,是一种不可靠的象征,他们又哪里敢给这样一支队伍加强实力?因此,国民党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不会允许贺龙握有重兵的。虽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是贺龙在北伐战场上仍然是冲杀在前,尤其是在临颍小商桥一战,贺龙部击败了由张学良率领的铁甲坦克车队,立下了大功。

        本来这一仗应该是唐生智部担任主攻,可是唐生智害怕损失,就命令张发奎部担任主攻,贺龙此时归张发奎统领,被委以主攻重任。贺龙明知道这是想要把自己当炮灰的险恶之举,但仍率部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虽然击败了奉军张学良部,但自身也损失极大。此战过后,张发奎(第四军军长)赞叹道:

        由于贺龙在此役中的优秀表现获得了各界的充分肯定。1927年6月,武汉国民政府扩编军队,贺龙部队由独立师扩编为第二十军,贺龙任军长。

        从1916年贺龙以两把菜刀开始革命开始到1927年,历经11年,贺龙以战功升为军长。

        在这11年间,贺龙不计个人名利,不受拉拢,一心为国为民,始终在寻找着一条能够适合中国的出路,终于在1927年寻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贺龙率领20军成为了起义军的主力,这一天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日,贺龙元帅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三、缅怀贺龙元帅

        1975年6月9日上午,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准备完毕。 礼堂大厅中央放着贺龙同志的骨灰,上面覆盖着中国***党旗。大厅前方正中央悬挂着贺龙同志的遗像。骨灰堂的四周摆满了鲜花。大厅四周摆放着党和*****、党政军各界送来的花圈。 大厅上方悬挂着“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黑底白字旳巨大横幅。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是我党我国历史上头一例。从此以后,所有遭受迫害死去的领导同志,在平反昭雪的同时,都要在八宝山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上午10时许,参加安放仪式旳领导同志陆续到来,他们当中以老军人居多。大厅里满满地挤站了300多人,礼堂早已为年老体弱的同志准备了座椅,老同志在家人或警卫员秘书的搀扶下走进大厅在座椅上休息。鉴于总理已患病住院,身体虚弱,中央就没请总理参加,担心总理精神和身体受累。但在仪式开始前,突然接到通知说总理已抱病从医院赶来了,让仪式推迟一下等他。总理要来的消息在人群中引起轰动。人们议论纷纷,为总理能亲自来为贺老总送行而感到高兴和欣慰,这是中央和总理对贺老总的最大关怀。也是对老干部的最大关怀。但同时也担心总理的身体,大家都知道总理重病在身,已经很少外出参加活动了,今天又抱病而出,在场的人无不为总理关心同志和战友,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所感动。 ***马上到礼堂西门等候总理,她静静地站在门口,眺望总理来的方向。 总理来了,他从车上下来,左臂上戴着黑纱,人们好久没见总理了,发现总理瘦了,脸上酌老年斑更多了,精神也不如从前了。望着为人民操劳一生的总理,人们从心底默默地为总理祝福,盼望他早日康复。 总理走到签到桌前,右手拿起毛笔在墨池里舔了舔。人们注意到总理的手青筋暴露,瘦骨伶仃,他抬起摔伤的右臂,左手扶着桌子,吃力地写下“周恩来”三个字。由于身体虚弱,运笔无力,周恩来的“来”字拖下来的一笔有些歪斜,无奈的揺摇头说:“写得不好,写得不好。”守在一旁的***安慰总理说:“没关系,人老了,哪有年轻时写的好,偶尔写不好也没关系。” 屋里人见总理进来,全体站身迎接。***迎上前紧紧握住总理的手:“总理,您身体不好也来了。” 总理点点头,疲倦消瘦的脸上出现出一丝悲哀:“我已经对不起贺老总了,这次我哪能不来。”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原准备由他致的悼词递给总理:“总理,你来了还是你致悼词,请你过目。” 总理接过悼词,向其他人招招手:“坐吧,你们坐吧。”说罢坐在沙发上,从口袋里拿出眼镜戴上,又掏出笔逐句逐字地审看悼词,不时在悼词上做几点修改。看完后总理抬起头问:“薛明同志来了没有?”当听工作人员说薛明已在二室等待时,忙起身说:“我去看看薛明。”就快步向二室走去。 沉浸在悲痛中的薛明见总理来看她了,如同见到亲人,扑过去紧紧拉往总理的手:“总理……”就泣不成声了。总理眼含热泪,嘴唇颤抖着,强忍悲痛半天才说出一向话:“我来晚了,我也晚了……”在场的人们无一不动容落下泪来。工作人员到一室通知,仪式马上开始,请领导同志入场。 安放仪式由***主持,总理致悼词。 总理缓步走到话筒前,扫视一眼大厅里的老同志们,慢慢拿出悼词,说一句:“同志们。”人们听到总理这句话,惊得不约而同抬起头向总理望去。总理的声音从来没有这么苍老嘶哑过。总理怀着巨大悲痛继续说下去。 他的声音硬咽,充满深情,从声音中就听出总理哭了,这是一个70多岁老人的泪啊,是一国总理的泪啊,人们也随之潸然泪下。 总理高度评价了贺老总的一生,赞颂了他对中国革命做出的丰功伟绩,在场的老干部在为贺老总悲痛的同时又为贺老总能获得平反昭雪而欣慰。***宣布向贺龙告别,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当人们抬起头时,惊异地发现总理再次向贺老总遗像弯下腰去,人们齐刷刷地随着总理弯下腰去。总理怀着对战友的无限眷恋之情和未能为老战友分担痛苦、保护好他的愧疚之心,一连鞠了七个躬。 安放仪式后,贺老总家乡桑植县县委书记带领十个老乡,在礼堂东侧栽种了一片家乡的小树苗,愿小树日夜陪伴着贺老总。 贺老总的骨灰盒会后安放在骨灰堂一室正面右上方81号的骨灰匣里。比时,中国十大元帅中已有罗荣恒和陈毅两位先期来到这里。贺老总将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受到后人的万代瞻仰。——摘选自《伟人身后事》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如有不妥,请联系删贴

四、贺龙骨灰安埋在那?

       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天子山贺龙公园 1969年6月9日,贺龙元帅逝世。1974年9月29日,中.央发了《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1975年6月9日,贺龙元帅骨灰安放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骨灰盒安放在骨灰堂一室正面右上侧81号的骨灰匣里。1982年10月,中.央又作出了“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2009年6月27日,贺龙元帅的骨灰回到故里,安置在湖南省张家界市的天子山。2012年5月10日,贺龙元帅与其夫人薛明同志的骨灰合葬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天子山贺龙公园。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贺龙骨灰安放仪式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贺龙骨灰安放仪式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