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粟裕骨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粟裕大将为何要求死后将骨灰撒在中国八个省市?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1]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湖南会同人。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加入中国***,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与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等职,指挥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事*员会常委、第5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以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48年11月6日,粟裕发起并指挥的淮海战役,彻底粉碎了***在长江以北建立“重点防御”的计划,消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主力。
默默地坐在谭家桥白亭木竹检查站左侧山涧畔的一块巨石上,凝望着东南面被晚霞染红的石门岗,粟裕久久不愿离开。临别时,粟裕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我死后,将和战死在这里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回京后,他对夫人楚青口授遗嘱:“我在革命战争年代,身经百战,和我共同参加战斗的同志中,牺牲的同志有数十万,可我还活着,看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死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八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1984年2月5日,粟裕病逝于北京。楚青向****、中央顾问委员会和****转达了粟裕的遗愿,中央领导高度评价粟裕的高尚情操,决定尊重他的意愿。4月28日,黄山东麓大雨滂沱。上午10时左右,在****、南京**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粟裕次子粟寒生的护送下,粟裕的部分骨灰被葬在距白亭木竹检查站约100米的后山坡上。没有举行仪式,没有宣读悼词,只是挖了个*墓*,放上骨灰盖上泥土,再栽上几棵黄山松、几株翠柏。自动赶来的黄山区干部群众在雨中肃立默哀,深切表达对将军的敬意。1986年春,黄山区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此修筑了花岗岩墓丘,并竖起了“粟裕将军骨灰墓”墓碑。
二、粟裕逝世,部分骨灰送回湖南:将军少小离家,第一次回家
这主要是一个人的情节,肯定这个地方对他非常的重要,或者这个地方对他的一生产生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将军一生戎马生涯、南征北战,而孟良崮则是由粟裕亲自指挥的经典战役,应该对将军刻骨铭心,将军遗嘱把骨灰首先洒在孟良崮就可以理解了。
三、粟裕将军的墓在那?
粟裕希望把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八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结果到地方就变成一个个墓。现在有江苏盐城的骨灰安放处。浙江东阳县的骨灰安放处。位于浙江丽水的粟裕大将墓。安徽黄山的粟裕将军墓。位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的粟裕骨灰安放处江苏省徐州市南郊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园内的粟裕骨灰安放处。浙江龙泉的粟裕骨灰安放处。位于江苏江苏省邳州市碾庄的粟裕骨灰安葬处。位于山东临沂的粟裕骨灰安放处。位于江苏南通市海安县的粟裕骨灰安放处。位于湖南省会同县的粟裕纪念碑,安放了部分粟裕骨灰。位于温州平阳的粟裕骨灰安放处。
四、粟裕逝世,部分骨灰送回湖南:将军少小离家,第一次回家
作者:钟一
一代名将粟裕,出生于1907年8月10日,是湖南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树脚村人。 粟裕将军征战南北,付出了太多牺牲,其中包括自己的父亲粟嘉会和哥哥粟沛。两位亲人受到粟裕的牵连,人生遭遇十分坎坷与不幸。
粟裕从小不满于旧时代的黑暗,理解底层群众生活的艰难。他一心想要外出求学,但他的父母不支持他,担心他的安全,将他困在家中。1924年1月,粟裕乘机离家出走,进入湖南第二师范学校学习。
【粟裕少小离家参加革命,此后因军务繁忙、不愿扰民、个人际遇等原因,再未回乡。直到1984年逝世后,遵照其遗愿,骨灰分别撒到他战斗、生活过的20余地,其中包括他的家乡湖南会同。这是将军离家后第一次回家,也是最后一次回家】
1926年夏,粟裕放暑假回到家中。可迎接粟裕的却是敌人的追捕,因为有人告密粟裕加入了组织。危急时刻,粟裕立即返回了学校,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
粟裕离开后的第二天,敌人来到粟裕家。他们见粟裕已经逃走,于是将粟裕的父亲粟嘉会抓了起来,让他把粟裕找回来。粟嘉会说:“你们把我关起来,我怎么帮你们找粟裕?”敌人只好将粟嘉会放了,并让他在三日内找回粟裕,不然难逃牢狱之灾。
粟嘉会作为父亲,自然不可能抓自己的儿子。他假装找儿子,四处逃亡。粟嘉会逃亡了一段时间后,为了了解情况,又返回距离家不远的一块菜地。他在菜地上搭了一个棚子,伪装成乞丐在这里生活。
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粟嘉会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他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踪迹,又不敢去找医生治疗,默默忍受着病痛。
有一天,粟裕母亲到菜地干活,发现了丈夫。在此之后,粟裕母亲每天都假装到菜地干活,给丈夫送食物。敌人没有放弃追寻粟嘉会的下落,经常来到粟裕家查探。粟裕母亲为了支走他们,每次都要送一些钱给他们。久而久之,粟裕没落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不久之后,粟嘉会因为病痛,吃不下食物。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偷偷在一个深夜进入县城。粟家在县城有一座房子,粟嘉会一个人在这座房子里度过了最后的时光。数日之后,粟嘉会离世,年仅43岁。
粟裕还有一个哥哥,名叫粟沛。 当他们的父亲粟嘉会被迫逃亡后,敌人转头来找粟沛,让他交代粟裕的下落,不然拿他问罪。粟沛以找粟裕为借口,也逃了出来。不久之后,粟沛逃到长沙。
在长沙的那段时光,粟沛一直牵挂着父亲的身体以及弟弟的安危。他觉得自己作为哥哥,应该想办法保护这个家。
1925年,粟沛得知北伐军进入会同、靖县、绥宁一带,于是立马返回家中,卖掉大部分田产,打算投靠北伐军。可是粟沛犹豫了,他不知道该不该加入北伐军。直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传来,粟沛才下定决心, 加入蒋军部队。
粟沛在蒋军部队,很快成为一名主任。自此之后,再也没人敢去家里找粟裕。粟沛保护了粟裕,保护了这个家。之后,粟沛本准备加入我军,可是马日事变突然爆发,粟沛与我方就此失去了联系。
粟沛后来回到家乡,重新找工作。他先后担任过铁路局文书课课员、民报社社长、会同教育局课长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粟沛终于联系上了弟弟粟裕。粟裕经常给哥哥寄一些抗日资料,让粟沛受益不浅。粟沛也经常给弟弟写信,信中的内容,大多是让弟弟不要牵挂家里的母亲和姐妹,他会好好照顾家里。
蒋氏当局后来得知粟沛与粟裕私下保持联系,于是撤销了粟沛的所有公职。1949年10月6日,我军解放了会同县,粟沛被选为临时治安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粟沛又被选为剿匪委员会委员,他在剿匪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0年,粟沛带着母亲来城里看望粟裕。粟沛见到弟弟后,让弟弟帮他在城里找一份工作。粟裕婉言拒绝这样帮助哥哥,因为哥哥曾经帮蒋氏做过事。他劝哥哥返回会同,好好生活。
粟沛听取了粟裕的劝告,回到会同,交代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反省了错误。大家原谅了他的过往,安排他到县城一所中学教书。在1953年的土改中,粟沛被戴帽子,送去改造。粟沛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改造后就去世了。
1984年12月,组织为粟沛恢复名誉,肯定了他在会同解放和剿匪斗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不过从他参加革命开始,却从未回过家乡。即便是建国之后,直到去世后都没有回家看看,而这在也令很多人颇为不解。直到后来他的儿子粟戎生道出了缘由。原来,粟裕将军曾向孩子们说:“等解放了全国,就带他们回老家”。但因为台湾还未解放,所以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其实早在建国之初,***就曾特别令他研究渡海作战。但因为抗美援朝的爆发,最终不了了之。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粟裕骨灰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粟裕骨灰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