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魏国并匡、蒲,置首垣邑长垣县祭祀。邑治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陈墙,旧名陈墙里村。 秦设长垣县,始有长垣之名,属三川郡,后属东郡。 西汉时名长垣县,新置平丘县和长罗侯国,皆辖今长垣县一部分,俱属兖州陈留郡( 平丘故城在今封丘县东南,即平街。长罗故城在今滑县妹村以东)。
新莽改长垣县为长固县长垣县祭祀。东汉置长垣侯国与平丘县。建武五年(29年)复置长罗侯国,俱属兖州陈留郡。建武十五年(39年)长罗侯国废。三国时属魏,隶兖州陈留国。 西晋时长垣属陈留国陈留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后秦、东晋六国所辖,东晋两次控制此地约六年。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尽得河南之地,置兖州于滑台,辖长垣长垣县祭祀。 北魏属司州东郡。太平真君八年(447 年)将长垣并入外黄(今杞县东并,兰考东南 )。景明三年( 502 年),复置长垣县,仍属东郡。东魏、北齐时隶属不变。自战国(魏)至隋初历时八百余年,县治皆在今陈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