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辉发那拉氏棺材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专家觉察清朝一秘密,纯惠皇贵妃与乌拉那拉氏皇后为何葬于一处?
- 2、乾隆爱妃墓中多了一个棺木,查明身份后,为何让专家学者感慨万千?
- 3、《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娴妃,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辉发那拉皇后?
- 4、乾隆爱妃墓中多了一个棺木,查明身份后,为何让专家学者感慨万千?
一、专家觉察清朝一秘密,纯惠皇贵妃与乌拉那拉氏皇后为何葬于一处?
考古队在对纯惠皇贵妃的墓穴进行发掘时,却意外的发现在放置纯惠皇贵妃的棺椁旁,竟然还放置有一尊棺椁。后来经过调研,人们发现这尊莫名其妙多出来的棺椁中所安葬的则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等当研究进行到了这里,所有人也就感到有些迷惑了。那就是为何乾隆会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与皇后一同合葬呢?纯惠皇贵妃与乌拉那拉氏皇后葬在一起并不奇怪,这也是由特殊情况以及她们自身的情况决定的,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是谁先去世?其次再是纯惠皇贵妃为何会葬在妃园寝?再就是乌拉那拉氏皇后又为何会葬在妃园寝?
纯惠皇贵妃清朝时期,皇贵妃祔葬皇帝陵是难得的旷典和殊荣,自从景陵首创皇贵妃祔葬皇帝陵之后,雍正皇帝的泰陵也出现过,随后乾隆皇帝的裕陵也出现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乾隆的裕陵葬的皇贵妃最多,里面有4位皇贵妃,分别是惠贤、哲悯、淑嘉、令懿,那么同样是皇贵妃,为什么纯惠皇贵妃却没有葬在裕陵?
据了解,纯惠皇贵妃于1760年去世,当时裕陵的7个棺位已有4个被占用,除了乾隆要进去,还有两个位置,难道说乾隆不想让纯惠皇贵妃陪葬裕陵吗?显然不是,乾隆对纯惠皇贵妃的宠爱也非同一般,她为乾隆生下2子1女,地位直线上升,后来去世的时候,乾隆还为她大办丧事,还在她葬的妃园寝建立了方城、明楼、宝城、东西配殿。
由此看来,纯惠皇贵妃的妃园寝是规格最高的,位置居中,显然是众贵妃之首,所以说乾隆还是非常宠爱纯惠皇贵妃的。之所以将纯惠皇贵妃葬在妃园寝,那也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出发,她去世的时候皇后正是乌拉那拉氏,此时皇储还并未确定,这要考虑一个问题,万一以后皇储的生母不是当时的皇后,那之后也肯定会被晋升为皇后,陪葬裕陵,事实证明后来皇十五子颙琰成为皇储,生母令懿皇贵妃葬入裕陵,被晋升为皇后(孝仪纯皇后 )。所以说这两个空余的棺位就是为乌拉那拉氏和令懿皇贵妃准备的,这才将纯惠皇贵妃葬在了妃园寝,就这样,也为她和乌拉那拉氏之后再妃园寝作了铺垫。
乌拉那拉氏皇后乌拉那拉氏是乾隆的第二个皇后,实际上应该是“辉发那拉氏”。她理应葬在裕陵,当时纯惠皇贵妃去世之时就是考虑到她,给她留了一个空位,也就导致纯惠皇贵妃下葬妃园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乌拉那拉氏竟然也被葬入了妃园寝,和纯惠皇贵妃在一起,这又是为何?
这还是因为乌拉那拉氏皇后和乾隆皇帝之间反目引起的,在孝贤皇后去世之后,她就被册封为皇后,在一次陪同乾隆第四次南巡时,原本一切正常,后来晚上用膳之时,乌拉那拉氏皇后并未出现,据说还剪了自己的头发,要知道清朝皇后剪发是大忌,基本上只有在皇帝去世或者皇太后去世才可以断发,如果真是如此,乌拉那拉氏简直蠢到了极点。
回到皇宫之后,乾隆便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废了她的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的地位,还裁减了她的婢女。但这种说法也只是乾隆所说,根据一些历史记录,乌拉那拉氏皇后也不傻,不是情绪激动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所以剪头发的原因也有好几种,有的说乾隆到了杭州因思念孝贤皇后,让乌拉那拉氏嫉妒、也有说是乾隆贪恋江南女色,非要立一民间女子为妃子,更有的说乾隆进了烟花巷柳之地,皇后劝说还遭到叱骂。
总之就这样,乌拉那拉氏在去世之后就连举办的丧礼规格比皇贵妃的级别还低,更别谈陪葬乾隆的裕陵了,最后葬在了妃园寝,即使是在妃园寝,那地位规格也是相当的低,更不举行国孝三年,实际下葬礼仪只有嫔的规格,这也就导致了她最后和纯惠皇贵妃同在妃园寝的原因。
二、乾隆爱妃墓中多了一个棺木,查明身份后,为何让专家学者感慨万千?
是的。《延禧攻略》娴妃原型就是皇后辉发那拉氏。
皇后(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载乌喇那拉氏为误),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
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谕档》记载)(乾隆后称其忤旨截发);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
扩展资料:封妃立后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初八日,16岁的那拉氏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九个月后,雍正帝驾崩,乾隆登基。
弘历即位后一个月,即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将她封为娴妃,其封号“娴”在内务府《鸿称通用》中记载的满语为“elehun”,意为“安和的、恬静的”。
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行娴妃册封礼;乾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娴贵妃;十一月十七日行娴贵妃册封礼。
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十一日,弘历的嫡皇后孝贤皇后病逝,中宫皇后的位子出现空缺,后娴贵妃被皇太后和乾隆帝定为新后的人选。
乾隆十三年(1748)七月初一日,晋封那拉氏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四年(1749)四月五日,正式册封那拉氏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初二日,举行了册立皇后之礼。从此,那拉氏登上了皇后宝座。
参考资料来源:
三、《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娴妃,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辉发那拉皇后?
相信大年家都已经看过热播的两部宫年斗大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部剧都是讲的是乾隆时期后宫争斗之事,这两部剧虽然故事背景是同一朝代,但是其中人物设定却大相径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 延禧攻略的娴妃 和 如懿传的如懿 ,虽然他们讲的是同一个人挥发那拉氏,但是两部剧中人物的性格和角色设定却完全不同,那么挥发那拉氏在历史当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挥发那拉氏在《延禧攻略》中刚开始的性格是比较温和的,不愿参与宫中争斗,但是后来被高太妃逼的走投无路,乃至黑化。而在《如懿传》中的如懿是自小就嫁给乾隆,从乾隆刚登记朝政不稳一心侍奉乾隆,到乾隆可以独掌朝政君临天下对乾隆心灰意冷,这么一个过程。那历史中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物吗?答案是有的,在历史中挥发那拉氏命运更加悲惨.
电视剧可能为了照顾观众的情绪,稍微的对剧情做了一些更改,虽然两部剧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会有所差异,但是挥发那拉氏的命运却是不会改变的,最后挥发那拉氏落发为尼,被乾隆皇帝下诏废掉了乌拉那拉氏的皇后之位,并且收回她的皇后之宝等任何能够证明乌拉那拉氏的东西与文件,这时可能有小伙伴问,为什么她就剪个头发就被废了,这是因为根据满洲老理,只有丈夫身死,立志守节的满族女性,才能够断发名志,她这么做在乾隆看来无疑是在诅咒自己,这在清朝是要诛九族的。
至于挥发那拉氏为什么会削发为尼,这个历史上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因为挥发那拉氏到了更年期,长期得不到皇上的宠爱,一起之下剪了头发。也有人说是因为她对乾隆的心死了,看透了,所以剪了头发。这个历史上没有具体的说法。
总之挥发那拉氏这次剪发事件非常严重,不仅她的儿子,皇十二子永基,永远丧失了乾隆大帝的恩宠,在死后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陵寝,在1928年孙殿英倒皇陵的时候,炸开的就是乾隆的幕,当孙殿英和他的部队进入到墓室时皇贵妃的地宫后(也就是《延禧攻略》上的纯妃),发现墓室中,居然有两具棺材。
这让人十分奇怪,这不是皇贵妃的墓室吗,旁边这句会是谁?后来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最后专家们断定,皇贵妃棺木旁边的杉木棺材,里面躺着的是乾隆的第二个皇后,辉发那拉氏,墓室内没有任何陪葬品和牌位之类,内务府档案显示其整个丧事仅用银207两银子。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她可谓是厌恶至极。
四、乾隆爱妃墓中多了一个棺木,查明身份后,为何让专家学者感慨万千?
因为经过专家考证,这个棺木里面装的就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在古代皇后死了以后,肯定是要有一个单独的陵墓的,而这个皇后竟然连一个单独的陵墓都没有,死后只能和乾隆的一个爱妃埋葬在一起,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特别的唏嘘。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这个陵墓当中,乾隆的爱妃棺木是放在主位的,而皇后的棺木则放在侧位,也就是说在乾隆皇帝的心里,他这位爱妃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皇后的。
乾隆皇帝的这个爱妃其实就是纯妃,在生前是非常受乾隆皇帝喜爱的。而且乾隆皇帝还把她直接封成了皇贵妃,从名号上来看也是仅仅次于皇后。除了这些以外,纯妃还给乾隆皇帝生了三个儿子,所以就光凭这一点,纯妃自己也是有资格入塟皇陵的。
而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在乾隆皇帝还没有登基之前就已经嫁给了他,原先两人的感情也是非常的好,而且乾隆皇帝在登基之后也是直接封她为娴妃。在孝贤皇后死了以后,也是直接让她成为了皇后,去统管后宫。但是后来两人的感情还是破裂了,虽然辉发那拉氏一直都是皇后,不过实际上已经没有实权了。
其实古代的帝王三宫六院、妻妾无数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而且在古代,皇宫里面的妃子甚至是皇后很有可能会瞬间失宠。一旦失宠以后,下场其实是非常凄惨的,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辉发那拉氏棺材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辉发那拉氏棺材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