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王谦祥李增瑞相声棺材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求李增瑞、王谦祥合说的相声《棺材铺》
- 2、以前听过一段相声有句台词“一头大,一头小,装进个活人受不了,,歌舞厅,真叫好,一头大,一头小,,瓜
- 3、相声演员王谦祥和李增瑞的师承和相声届的地位是怎样的?
- 4、以前听过一段相声有句台词“一头大,一头小,装进个活人受不了,,歌舞厅,真叫好,一头大,一头小,,瓜
一、求李增瑞、王谦祥合说的相声《棺材铺》
相声《学唱数来宝》(棺材铺)李增瑞、王谦祥视频推荐:经典相声《数来宝》(棺材铺)马志明、黄族民视频
二、以前听过一段相声有句台词“一头大,一头小,装进个活人受不了,,歌舞厅,真叫好,一头大,一头小,,瓜
1960年8月考入北京市曲艺团学习班,老艺人王长友、谭伯如任启蒙教师,后为相声名家马季先生之弟子,与王谦祥合作,一捧一逗四十余年,是中国相声界的黄金搭档,有“祥瑞相声”之称。 李增瑞捧哏冷面滑稽、稳重朴实、表演中配合默契、火候分寸、严谨适度、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1981年,首次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调演,演出相声《风灾》荣获表演一等奖;1984年参加全国相声作品评比,荣获表演二等奖;1986年参加全国曲艺新曲目比赛,表演相声《驯马专家》,荣获演出二等奖,同年参加全国电视大奖赛获优秀表演奖;1988年参加全国电视相声“星海杯”邀请赛演出相声《叔嫂情》获表演二等奖;自编自演的相声《戏与歌》获1989年北京市国庆四十周年征文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1997年相声《换包装》获文化部金狮杯金奖表演一等奖;2000年获文化部第九界文华奖表演奖。 祥瑞相声经常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曲苑杂谈》专题栏目中与全国的电视观众见面。他们出演的相声小品《三近视》、《广告人》,相声《棺材铺》、《方言外语》、《语言与环境》、《废话趣谈》、《老北京话》等节目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1990年以来,多次出访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记者称“他俩表演自然,点中了观众的笑穴”。后曾在新马进行相声艺术辅导、讲学、示范演出,担任相声比赛嘉宾评委。1998年随文化部“中国明星迎春艺术团”出访西欧五国,得到当地华侨的喜爱。李增瑞在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辛勤耕耘、结出丰满的果实,但是他并不知足,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新世纪的相声的辉煌而努力。 李增瑞和王谦祥作为中国相声界合作时间最长的黄金搭档,享有“祥瑞相声”的美誉,深受观众喜爱。 日前,两人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临邑槐花节的开幕式演出。“我已经说了四十多年的相声了,但每次演出完了都会兴奋得睡不着觉,现在还是这样。相声嘛,主要是说给观众听的,有了观众笑声的刺激,你情不自禁就会兴奋起来。”李增瑞笑眯眯地对我们说。李增瑞这样谈他跟王谦祥之间的默契:“我从小学二三年级就喜欢相声,开始在学校说相声。那时候没有条件啊,就自己找本书来念,或者听听广播什么的。1960年8月我跟谦祥同时考入北京市曲艺团学习班,由已故老艺人王长友、谭伯如任启蒙教师,后为马季先生的弟子,对相声的共同追求把谦详和我连在了一起。我们的关系可以说是细水长流。到现在已经说了整整四十五年了。”外出演出之余,很多演员因为疲劳会选择休息,但李增瑞、王谦祥却经常去逛书市,“我们俩都喜欢看书,王谦祥是什么书都爱看,比较杂。我经常看些书法方面的书,有时没事了也练练书法,纯粹是出于乐趣。你别说,这对表演还很有帮助,有时触类旁通地就能悟出些小技巧来。” 说了这么多年的相声,谈到比较喜欢的段子,李增瑞首先提到了《换包装》和《方言外语》两个段子,他说:“《方言外语》是我们自己创作的,也是‘糗’出来的,因为上世纪90年代比较流行学英语,当时流行一个山东人学讲英语的笑话,启发了我们的灵感,写了这个段子。这个段子我们挺喜欢,听众反响也挺不错的。” 2005年9月17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四日,晚:王学义从艺60周年专场演出举行2005年10月22日,农历乙酉年九月二十日:李润杰金像奖快板新作展演举行2007年2月11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四日,15时30分:图书《一生守候》首发2007年2月21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四日,19时30分:2007春节传统相声晚会第一场2007年2月22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五日,19时30分:2007春节传统相声晚会第二场2007年3月30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十二日,晚:姜昆收徐惠民、邱胜扬为徒2007年3月31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十三日:新加坡举办马季弟子纪念马季相声专场演出2007年5月13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七日,9时30分:赵世忠遗体告别仪式举行2007年7月6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二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缅怀侯耀文纪念演出举行2007年8月14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二日,上午:马季骨灰安放暨墓碑揭幕仪式举行2007年12月10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初一日,晚:天津纪念马季从艺50年曲艺专场晚会举行2008年10月5日,农历戊子年九月初七日,19时30分:“群星璀璨、师徒同乐”付强相声专场第一场2008年10月7日,农历戊子年九月初九日,19时30分:“群星璀璨、师徒同乐”付强相声专场第二场
三、相声演员王谦祥和李增瑞的师承和相声届的地位是怎样的?
相声演员裂穴也就是分手的消息,我们总是能够注意到,这似乎也成为很多观众更为关心的内容。比如当年牛群、冯巩分开,马志明、谢天顺分开,后来的奇志、大兵分开,李菁、何云伟分开等等。
然而合作时间长的搭档,则有可能被我们忽略。相声历史上合作最为持久的搭档是谁?是王谦祥和李增瑞。他们两人从十几岁就开始合作,搭档表演将近60年,人称“祥瑞组合”。
如今两人头发已经花白,还经常出现在演出舞台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位相声老人。
从一开始学相声就合作表演很多人都知道,于谦当年是在北京曲艺团的学员班学习相声,王谦祥和李增瑞也是如此。当然,他们两人比于谦进曲艺团早很多年,差不多就是刚进班学习,俩人就遇到了一起,从此开始了超越半个世纪的合作。同时期和他们一起学相声的还有李金斗。
从70年代末期开始,时代变化使得相声这种形式受到极大的欢迎,姜昆等一众年轻演员脱颖而出,相声的中兴时期也由此而起,众多带有新时代风貌的作品层出不穷。
王谦祥和李增瑞,也是在这个时候被观众认识并熟悉的。他们二人表演过一些让人留下印象的作品,比如《方言外语》、《戏与歌》、《驯马专家》、《换包装》等等。
尤其是《方言外语》,相信很多人最早听到东北和唐山味儿的英语,就是通过这段作品。《戏与歌》当年也非常轰动,李增瑞抱着吉他上台,与王谦祥展开了一段戏曲与流行歌曲的较量,几乎李增瑞每一段旋律出口,都能赢得现场观众的欢呼声,比如《三月里的小雨》。
八十年代拜马季为师80年代,在相声作家廉春明的引荐下,王谦祥和李增瑞拜当时最具知名度的相声演员之一马季为师。对马季两人一直很景仰,两个人在拜师之前还演过马季的几个作品包括《画像》和《劳动号子》。
之所以拜马季为师,他们是看到马季在相声创作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既又能写又能演。两个人在创作方面的收获非常大,比如马季提出来作品要有“包袱线”,也就是喜剧线,光一本正经不行。另外马季说,改编传统节目一定要有时代精神,他强调出新。马季有很深厚的传统相声底子,能把传统相声的技巧用在新段子里,而且成功的作品特别多。
90年代时,马季跟李增瑞说你可以把那段《开买卖》也就是《棺材铺》改一下。李增瑞收集整理了一下给马季看,他说这个不行,你说的这些都是老词儿,现在的年轻人谁能听得懂?跟现代生活一定要靠近一些。后来李增瑞又改了几稿,把里边的买卖改成电影院、自选商场还有歌厅,最前面还有“私人老板开法院”。马季后来才说,这个作品不错。
最早在台上演吉他相声的时候,王谦祥和李增瑞还怕马季不高兴。马季后来跟他们说我早就知道了,你们把琴弄台上去了,没事儿,你们只要是说相声就行,这还是相声,不是吉他弹唱,你们不用不好意思。
缺少至少一段顶尖级作品王谦祥和李增瑞尽管合说相声多年,也参加过央视春晚,但他们50多年的表演生涯一直缺乏至少一段巅峰级的作品,从而使得他们两人的知名度达到最高。举例来说,比如《如此照相》、《虎口遐想》之于姜昆,《武松打虎》之于李金斗,《巧对影联》之于刘伟、冯巩。
这也就造成一种情况,很多从那时候走过来的观众肯定是听过他们两人的相声的,看到他们的样子也比较眼熟,但如果让你一下说出他们两人各自的名字,也许就有些困难。
演员是一个容易成名的职业,但并不是说所有从业者都能出名,或者说都能出大名。处于顶端的总只是那么几位,绝大部分都是出小名甚至是默默无闻,对此王谦祥、李增瑞两位相声老人早就看开了。
况且在他们的培养之下,几位相声新人这几年也得到观众的认可,包括应宁、金霏、李丁等等,也算是他们二人为相声事业尽了自己的心。
四、以前听过一段相声有句台词“一头大,一头小,装进个活人受不了,,歌舞厅,真叫好,一头大,一头小,,瓜
王谦祥、李增瑞的《开心数来宝》甲:棺材铺,棺材好,是一头大来一头小。装着死人活不了,装着活人跑不了。乙:这回咱开个歌厅,现代化的卡拉OK歌厅。唱唱我听听,能唱吗?甲:歌厅是吧?乙:歌厅!甲:听词儿。这个打竹板,我仔细听,这个棺材铺里有歌声。乙:嘿——!棺材铺里有歌声有歌声啊?甲:老板懂得生意经,把棺材铺就改歌厅了。乙:什么乱七八糟的,没改。甲:哦!还是棺材铺。棺材铺……乙:多会改棺材铺了?甲:你不说没改吗?乙:你老气我干吗?没棺材铺。甲:那你什么买卖啊?乙:棺材铺。甲:那不得了吗?乙:让你气糊涂了。什么乱七八糟的。甲:怎么回事,你说清楚了。乙:没棺材铺的事,就是歌厅。甲:就是歌厅?乙:还是卡拉OK歌厅。甲:听词儿。这个打竹板,我就唱歌厅,卡拉OK最流行。日本人来发明,现在世界都流行。老板是个现代派,追赶时髦速度快。盖起了歌厅大建筑,你马上拆掉了棺材铺。乙:没棺材铺的事,别提了,别提了。甲:老板的歌厅真不错,云集四面八方客。进门来细参观,歌厅的条件不一般。有咖啡厅,酒吧间,富丽堂皇真美观。彩球灯来回的转,一会儿明一会儿暗。一会儿浓一会儿淡,一会儿隐一会儿现。真假虚实难分辨,情人们偷鸡摸狗最方便。哎!不信你就试试看。乙:不试。甲:青年男女,到了歌厅,乙:怎么样?甲:自由自在好轻松,听录音,看录像,拿着话筒自己唱。自娱自乐自享受,自我欣赏美不够。这个年轻人,热情高,他一唱就是一通宵。唱累了,喘口气,吃点儿喝点儿算休息。都说姑娘饭量小,到了歌厅吃不饱。买多少东西都嫌少,三口两口吃完了。别看歌厅消费高,还专把高价东西挑。反正有点去报销,全都是傻老爷们儿掏腰包。各种棺材全不要,这才换来八抬轿。八抬轿抬进了门,伴娘过来搀新人。铺红毡,铺喜毡,一铺铺到喜堂前。一对儿喜蜡分左右,喜字儿的香炉摆在中间。拜罢了地,拜罢了天,拜罢了天地拜祖先。拜罢了祖先,拜高堂,夫妻双双入洞房。入洞房,乐悠悠,老板过来掀盖头。掀起了盖头仔细观,呦!新娘子长的象天仙。乙:我媳妇长的漂亮!甲:柳叶眉,杏核眼,高鼻梁,瓜子儿脸。瓜子儿脸真叫好,它是一头大来一头小。乙:去你的吧!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王谦祥李增瑞相声棺材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王谦祥李增瑞相声棺材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