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孙殿英劈开慈禧棺材所见景象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孙殿英劈开慈禧棺材所见景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慈禧太后陵墓被盗后有多惨,尸体长满白毛,什么地方被撕开一条大口子?

        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在5000万两白银,堪称世界之最。一棺的奇珍异宝,聚起的自然是巨祸。她闭上眼仅20年,又一位和她同样巧取豪夺横抢暴掘的大盗,将黑手伸向了她,并将她毁棺抛尸。慈禧死后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毁棺抛尸,掠走了全部随葬珍宝。慈禧遗体被抛出棺外,嘴里的宝珠被抠走,上衣也被扒光了,下体仅剩一条内裤。

二、盗墓的士兵打开慈禧的棺椁,却看到慈禧还活着!怎么回事?

       盗慈禧太后陵墓的主谋是冯玉祥的旧部孙殿英,他不但盗了慈禧太后的定陵,还盗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可谓臭名昭著,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孙殿英授意他 手下两个师长查勘策划,五月十七日上午由工兵营用炸药爆破的。

       慈禧太后的陵墓被炸开后,墓堂虽不及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宝藏却不计其数。慈禧从头到脚,一身穿挂都是宝石,光慈禧太后的身上大约就有五升之多。整个慈禧陵墓豪华到什么程度,随葬的珍宝究竟有多少?后人是没有办法想像的。而慈禧根据《孙殿英投敌经过》记载,孙殿应曾回忆说:

       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头部上首为翠荷叶,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价值1千万两白银。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27尊。

       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二百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还有玉石骏马8尊,玉石18罗汉,共计七百多件。葬殓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2200块填棺。

       慈禧死后口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个宝贝可使尸体不化,慈禧的棺材被劈开后,好像在睡觉一样,之后便将这颗夜明珠托戴笠赠给了蒋夫人。

       孙殿英盗墓后见形势严重,清朝旧部人人想除之后快,尤其是溥仪及清朝旧臣,于是多方设法,为自己的罪行开脱。打通了***的关节,送上一批稀世珍宝,其中有慈禧凤冠上的特大珍珠和口中的夜明珠。

       孙殿英又把乾隆墓中的九龙宝剑和一批名贵的古玩、字画送给了***。送给宋子文的是慈禧头枕的翡翠西瓜。送给孔祥熙的是慈禧鞋子上的宝石。阎锡山、徐源泉等高级官员也都有馈赠。这样层层贿赂的结果,终于使孙殿英化险为夷,这样才让孙殿英得以开脱,最后不了了之。

扩展资料:

       慈禧太后的墓葬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清明节,由同治皇帝亲自勘察风水,于十五日将平顶山改为普祥峪定为慈安母后皇太后的墓葬,普陀山改名普陀峪,定为慈禧太后的墓葬所在.两陵由第七世样式雷雷廷昌主持设计修建。

       于当年八月同时动工,于光绪五年(1880年)六月同时完工,耗时六年,耗银五百多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陵又重修一次,工程历时十三年于一九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完工。

       慈禧墓棺内珍宝:尸体入棺前,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珍珠一层,共厚一尺.头上部为翠菏叶,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价值一千万两.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二十七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桃,李,杏,枣二百多枚。

       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还有玉石骏马八尊,玉石十八罗汉,共计七百多件.葬殓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两千两百块填棺。该墓于民国十七年五月十七日上午被冯玉祥旧部孙殿英盗掘.陪葬文物有二十余车。

       一九八四年元月,内棺再次被打开,确认棺内上身包裹黄绸,下体裤子上绣满寿字,右脚穿白菱袜,左脚赤裸的完整尸骨就是慈禧。

       慈禧死后一年,于宣统元年十月(1909年11月15日)葬入地宫。仅仅20年后,便被孙殿英部盗掘洗劫。1979年2月,清东陵管理所正式开放,才再次打开地宫。推开两道石门,从石棺床上见到一具完整的内棺棺木,而破碎的外椁被扔在西北角。这是1928年此陵被盗后溥仪派载泽等人匆忙清理重殓的。

三、慈禧下葬臭气熏天,被盗时却尸身未腐,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1928年,孙殿英带着军队盗掘了清东陵,当打开慈禧棺材的时候,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因为慈禧的尸身并没有腐烂,皮肤还保存的很好,就像刚下葬的时候一样。但是20年前慈禧下葬的时候,民间都传言送葬的队伍里“臭气熏天”,那么为什么现在棺材里的尸身却并没有腐烂。

       当年慈禧的送葬队伍确实传出阵阵恶臭,但是孙殿英打开棺材所看到的景象也是真的,有人就会说了,那这前后不矛盾吗?其实根本不矛盾,因为慈禧的送葬队伍所发出的恶臭,并不是慈禧尸身腐烂了,而是别的东西发出的臭味,让我来一一解答。

       1908年11月15日下午5时,慈禧在北京的仪鸾殿去世。但是由于生前慈禧对于自己的陵墓多次修改,再加上慈禧所需要的陪葬品还要从全国各地筛选,所以慈禧在去世之后并没有马上下葬,而是等了近一年的时间才下葬。

       1909年11月9日,慈禧的送葬队伍才北京向着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出发,前前后后一共走了5天的时间才到,当时传言慈禧的送葬队伍里臭气熏天,好多人观看的时候都要用手捂着口鼻,主要是太难闻了。

       其实这些臭味并不是慈禧的尸身腐烂导致的,要知道慈禧死的时候,北京的天已经开始凉了,所以短时间内尸体是不会腐烂的,另外,慈禧在死亡之后极短的时间内遗体就被安置在了刷了49遍油漆的经文内棺中,然后进行了严丝合缝的密缝,外面还有一个外棺,里面的任何味道在外面都不可能闻见的。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慈禧太后送葬时,已经是死亡一年之后的时间了,尸身如果腐烂的话,那么早就腐烂了,也不可能等到一年之后再腐烂吧,所以说慈禧太后送葬时队伍里传出的臭味,绝对不是慈禧尸身腐烂的味道。

       慈禧送葬队伍的“臭味”来源

       慈禧太后当时的送葬队伍可以说是规模非常巨大的,光抬棺材的人就有7920个人,这近8000个抬棺的人分为三班轮流着抬,当时是把北京附近的所有能够抬棺的人都请来了。由于陪葬品的数量巨大,所以当时征集了牛车和马车数千辆。

       而从北京走到清东陵近一个星期的路程,一路上牛和马排了很多的粪便,再加上送葬人数众多,所以不可避免的肯定有好多人会踩到牛马的粪便,由于抬棺材是个力气活,肯定会汗流浃背,但是当时也没办法洗澡,所以这个时候牛粪的味道和马粪的味道,再加上很多人身上流汗的酸臭味,各种味道混在一起,所以慈禧太后送葬的队伍才会臭气熏天。

       参与送葬的人没办法,虽然味道很难闻,但是也要硬着头皮往前走,而普通围观的群众感觉到臭味之后,肯定会用手捂着口鼻,所以就会给人一种假象,认为是慈禧太后的尸身腐烂了,其实并不是,只不过是牛马粪便的味道而已。

       作为晚清最高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陵墓,在20年之后会被别人盗掘。孙殿英当时由于要将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弄出来,就将慈禧的尸身随便丢弃了在了外面,就这样,慈禧太后在荒郊野外被曝尸50多天,后来还是溥仪带着人重新安葬的。

四、盗墓的士兵打开慈禧的棺椁,却看到慈禧还活着!怎么回事?

       提起慈禧太后,相信大家对其并不陌生。作为满清掌权者中穷奢极欲者之一,慈禧太后的陵墓极为奢侈,墓中存放了无数稀世珍宝。这些珍宝引来了军阀孙殿英的垂涎。在1928年,他组织士兵进行了一场有计划的盗墓行动。而当孙殿英的士兵炸开慈禧的陵墓后,却被棺材中的景象吓得当场昏死。那么,孙殿英的士兵在打开慈禧的棺材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慈禧棺椁打开后士兵被吓昏,估计你在也得昏,到底隐藏了什么?

       1928 年,孙殿英的士兵进入慈禧地宫后,遇到了一件怪事:原来,孙殿英为了找到清东陵各位帝后陵墓的入口,使用了威力巨大的炸药,结果大部分帝后的棺椁被炸药爆炸后产生的巨大震动损毁了,而唯独慈禧的棺椁安然无恙,以至于当孙殿英的十多名士兵前去盗取慈禧棺椁中的宝贝时,居然是刀砍斧劈了半天才得逞。这就奇怪了,难道慈禧棺木是石棺、铁棺或者铜棺?

       可事实是,慈禧的棺椁就是木棺,那么这个木棺为什么会这么坚硬呢?原来,慈禧棺木是用一种极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它们产自西南原始密林,质地细腻、清香馥郁,可历时百年而不朽烂。棺椁表面漆有四十九道金漆,漆完后,还用藏文书写四天王经咒,以佑护亡灵。此外,慈禧的棺椁还有一层内棺,也采用红漆滇金的方式制作。如此里三层外三层地制作这个棺椁,自然能够确保其有足够的抗震动的能力,也许再发生比爆炸更大的震动,慈禧的棺椁也会安然无恙的。

       棺椁能够在爆炸声中安然无恙固然奇怪,但肯定不会引起盗墓的匪兵们的好奇心,因为他们的心思全都集中在慈禧棺内的宝贝上。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实实在在把盗墓的士兵吓得半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孙殿英的士兵在劈开慈禧的棺椁后,到底碰到了什么事情?原来,在高大的明楼后面,有一个“哑巴院”,传说招募的工匠都是哑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机密。在哑巴院北面的琉璃影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清东陵的陵寝结构大同小异。琉璃影壁下正隐藏着地宫入口。在明楼底下进入古洞门,过道尽头则是一道内部浇铸了铁筋的墙壁,它的里面就是“金刚墙”。地宫的入口就在这金刚墙下。东陵修建得十分坚固,要完全刨开地砖不是件容易的事,匪兵们盗宝心切,便动用了炸药。

       1928年春,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北撤,而冀东一带散匪非常多,异常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抚。路途中,孙殿英屡见被拆毁的东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盗运。这个时候的慈禧墓经过土匪和军阀的历次劫掠地面上各座陵寝的陈设珍品所剩无几,剩下的唯有深埋于地下的地宫。

       一个盗墓的士兵由于心理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下,恍然看见棺材中的尸体双目圆睁,嘴唇裂至耳后,露出两排尖锐的利齿,一双黑紫的手上突生白毛,已然扼住这位士兵的喉咙,士兵只觉自己喉咙发紧,呼吸困难,他惊恐地大喊:“尸体诈尸啦!”随后身体向后一仰,倒在地上昏死过去。原来令慈禧太后尸体不腐的“神物”,是慈禧口中以及周身所布的夜明珠。孙殿英曾回忆道:“慈禧从头到脚,一身穿挂都是宝石,量一量大约有五升之多。她口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

       原来,慈禧尸体20 年保持不腐烂,完全得益于遍布她全身以及她身体周边的各种珠宝玉器。首先,慈禧的口中便含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这颗珠分开是两块,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根据古书上的记载,夜明珠除了会发光,还能解百毒、趋吉避凶,能防腐,更是吉祥富贵的象征,所以古代的君王都以拥有夜明珠为傲。

       慈禧不仅口中含有一颗夜明珠,其身边不同地方还放置有8 颗夜明珠,看来,这个东西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慈禧尸身的新鲜不腐。其次,慈禧的棺椁下面有一口“井”,这口“井”,并不是盛水的井,而是一风水“穴”位,慈禧生前曾亲自来这儿点“穴”,把她最宝贵的18 颗珍珠,投置“井”内,以示息壤(即传说中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后来考古勘探表明,慈禧棺木下方确实有一股地下水脉,富含汞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能够有效地抑制霉菌的滋生,这也许才是慈禧尸体多年不腐烂的真正原因吧。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孙殿英劈开慈禧棺材所见景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孙殿英劈开慈禧棺材所见景象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