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棺材尺寸有何讲究(棺材的尺寸有什么讲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棺材尺寸有何讲究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棺材的尺寸是多少?

       正规的棺材尺寸长6.5尺(市尺)、宽2尺(市尺)、高2.3尺(市尺)。

       一般的正常成年人尺寸来说,内径前底宽57公分,上口宽42公分,高60公分,后底宽35公分,上口宽30公分,高35公分。底口长1米7至1.75。上口长1米8至1.85米。

       棺木不论大小内径宽窄都是一样的。所谓二四、三五、四六都是按棺材版的厚度而言的。后边的板少于前头的厚度。一般做棺木必须达到长度两米四,(匠尺七尺三寸)俗说:七尺三走遍天。

       棺材的规格习俗

       棺材的规格大小应该是跟当地的民俗习惯有关,南方和北方的应该是不一样。根据国人普通的身高来说,棺材通常内部长度在180cm左右。由于大多是老人提前为自己预备的寿材,所以知道自己的尺寸,找木匠提前做好的。

       棺材亦称寿棺、枋、寿枋、老房、四块半、十大块,是承载人类遗体的盒子,通常在葬礼中使用。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制造,最常见的以木材制造,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

二、棺材的尺寸有什么讲究

       棺材是专门为死者式设计的,寓意为升官发财, 人们将对死者的纪念以对死者安葬的形式来表现,于是就有了棺材的设计,而对于棺材两头一大一小的设计,是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要这样子设计呢?

       普通棺材的尺寸都是相对固定的,人故之后也不像做衣服一样要量身定做棺材。古代尺寸所指长度与现在的不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在变动。现在一米等于三尺,而 七尺男儿 中的 尺 就是古代的长度,所以木匠行话中的 七尺三寸半 放现在大概也就五尺三左右

       现代的棺材

       因此,现在木匠对棺材尺寸的说法是五尺三寸长。别以为五尺三也就不到一米八,然而,一般情况下,再大的个头也可装进五尺三的棺材,也就有了 五尺三,行满天 的说法。想来,这大概是因为人到了最后油干灯枯,细胞衰亡和器官萎缩造成身高降低所致。当然了,棺材尺寸并非一样,比如大个子和夭折者所用棺材可能就要定制了,另外有些地区的习俗有差异,对棺材的讲究自然也就不同了。

       而棺材的设计主要也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符合人身体的设计

       大家也都知道,人的上身一般比较宽大,而下身比较会比较小一些,所以说考虑到放置遗体的问题,我们会选择将上身放置在棺材头大的那一边,而下身放置在棺材头小的那一边。而棺材两头的大小,也代表着阴阳的方位。

方便分辨方位

       在下葬的时候,人们都很讲究风水和时机,而棺材大头的方向也代表着风水。一般来说,我们在下葬的时候,要将我们的上身放在北边的位置,而下身在南边的位置。而根据我们大多数人知道的 坐北朝南 的说法,在我们祭拜祖先的时候我们需要跪在南面祭拜祖先。而如果棺材两头一样的话,由于我们也不能打开看棺材里面,会不容易分辨出祖先的上身朝哪个方向。所以棺材两头大小不一,也可以方便我们分辨出祖先的上身朝什么方向。

阴阳玄学

       棺材两头的一大一小,代表着一阴一阳。而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代表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的便于,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 阴阳 这概念。因此将死者放在一阴一阳的棺材中,代表着死者在阴阳间,死后也在天地间。

       总结

       所以,棺材一头大一头小是很有讲究的,从遗体的放置到风水玄学等讲究也是林林种种,毕竟死者为大,不过具体棺材是什么样式还是要根据死者的身体来定。

三、棺材详细尺寸是多少?

       一般的正常成年人棺材尺寸,内径前底宽57公分,上口宽42公分,高60公分,后 底 宽35公分,上口宽30公分,高35公分。底口长1米7——1.75。上口长1米8——1.85米。

       棺木不论大小内径宽窄都是一样的。所谓二四、三五、四六都是按棺材版的厚度而言的。后边的板少于前头的厚度。一般做棺木必须达到长度两米四,(匠尺七尺三寸)俗说:七尺三走遍天。

       棺材的规格大小应该是跟当地的民俗习惯有关,南方和北方的应该是不一样。

       棺材的材质:

       棺材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候人们希望过世的亲人可以保佑后人升官发财,所谓棺材也就是棺材。棺材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但最常见的莫过于以木制造,中国传统喜爱以优质的松木、楠木等制造棺材,很多人以死后能得一副好棺木为最大幸事。

       虽然现在很多人也会被火化,但骨灰也会随着棺材下葬,以保存尸体的完整,寓意深远。

四、棺材的尺寸有什么讲究

       我国古代的长度计量单位是丈、尺、分、寸等,而“天下棺材七尺三”这个精确的数值,肯定也是根据人的身高来定的,毕竟棺材是用来装死去的人的。看过古装剧的朋友们都应该听过一句话叫“堂堂七尺男儿”,其实这句话就揭露了古人的真实身高。古人的身高基本上不会超过七尺,而七尺男儿估计是古时候最高的象征。那么七尺到底有多高呢?在汉朝时,一尺大约等于今天的21.35到23.75cm;在三国时期,一尺大约等于24.2cm;在南朝时期,一尺大约等于25.8cm;在北魏时期,一尺大约等于30.9cm;到了隋代,一尺大约为29.6cm;到了唐代,一尺大约是30.7cm;到了宋元时,一尺大约为31.68cm;到了明代时,一尺大约为34.1cm;清代时,一尺大约为35cm。也就是说在每一个朝代,对于尺寸的度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就以最长的清朝尺寸来计算,清朝的一尺大约为35cm,七尺男儿的身高在今天就是245cm。但是放眼今天,也很难找到一个245cm高的人吧!所以说,在古代还能找到245cm高的人?想必也是很难的吧!所以说,“天下棺材七尺三”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七尺三的棺材,可以适用于天下所有的人。当然,七尺三里面还多出了个三分没解释。大家都知道,古人对死者是非常尊重的,所以在逝者的棺材里,还有很多的陪葬品。即使是在穷苦的家庭,只要是为去世的人做了棺材的,都会有相应的陪葬品。陪葬品中有些是贵重的,有些是逝者生前所用之物。所以制作棺材时,必然会多出三寸。而像有些地方是“六尺半理尽天下汉”或者“够不够,六尺六”等等的尺寸,应该也是根据当地人的身高来的。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棺材尺寸有何讲究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棺材尺寸有何讲究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