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屈原祭祀云神的文章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云中君》作者
《云中君》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此篇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期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一往深情,溢于言表。
二、古诗《屈原·云中君》注释与赏析
祭云神的诗歌,云中之神为一男性(或曰女神),号“云中君”,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
《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云中君》这篇诗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
《九歌云中君》原文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九歌云中君》翻译
沐浴兰汤满身香,穿上华丽若英裳。
云神回环停云端,神光灿烂正盛旺。
安居云间之宫殿,可与日月争光芒。
驾龙车穿五彩服,天上翱翔游四方。
神光闪闪从天降,忽又疾飞返云端。
高瞻远瞩超九州,恩泽四海功无量。
思念神君声叹息,忧心忡忡黯神伤
三、求屈原《云中君》的内容理解以及情感探究
你好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注释】: 1.华采:彩色华丽。若英:像花朵一样。 2.灵:指云中君。连蜷:回环婉曲的样子。烂昭昭:光明灿烂的样子。 3.蹇(jian):发语词。憺:安。 4.龙驾:龙车。此指驾龙车。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周章:王逸《楚辞章句》:“犹周流也。言云神居无常处,动则翱翔,周流往来且游戏也。” 5.皇皇:同“煌煌”,光明灿烂的样子。降,指云中君降临人间。猋(biao):疾速。举:高飞。 6.览:看。冀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因此以代指全中国。 7.君:云中君。 忡忡:心神不定的样子。 译文: 沐浴兰汤满身香,穿上华丽若英裳。 云神回环停云端,神光灿烂正盛旺。 安居云间之宫殿,可与日月争光芒。 驾龙车穿五彩服,天上翱翔游四方。 神光闪闪从天降,忽又疾飞返云端。 高瞻远瞩超九州,恩泽四海功无量。 思念神君声叹息,忧心忡忡黯神伤。 情感探究: 本篇是一首祭云神的诗歌,云中之神为一男性(或曰女神),号“云中君”,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 《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 《云中君》这篇诗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凭什么肯定是对唱的形式呢?首先,诗中说:“灵皇皇兮既降”,“灵”指神。又说:“灵连蜷兮既留。”《楚辞考异》曰:“一本灵下有子字。”王逸注:“楚人名巫为灵子。”《广雅·释诂三》之说同。则此“灵子”或“灵”指云神或云神附身的巫。那么,诗中两处说到“灵”的部分,一处称说“君”的句子,都是祭巫所唱。而诗中“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和“览冀州兮有馀”二句非祭巫所应言,则又是云中君的唱词无疑。其次,《九歌》中另外四篇祭天神之诗,除《东皇太一》兼有迎神的作用,另当别论外,其余《东君》、《大司命》、《少司命》也都是对唱的形式。 《九歌》的祭祀歌舞是在夜间借助于篝火或竹明、松明、灯光进行的,所以表现出一种神秘和恍惚迷离的气氛。 《云中君》一篇按韵可分为两章,每一章都是对唱。开头四句先是祭巫唱,说她用香汤洗浴了身子,穿上花团锦簇的衣服来迎神。灵子翩翩起舞,神灵尚未离去,身上隐隐放出神光。这是表现祭祀的虔诚和祭祀场面的。 “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为云中君(充作云中君的灵子)所唱,表现出神的尊贵、排场与威严。由于群巫迎神、礼神、颂神,神乃安乐畅意、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与日月兮齐光”六字,准确地道出了云的特征;就天空中而言,能同日月并列的唯有星和云,但星是在晴朗而没有日光时方能看见,如同时也没有月亮,则更见其明亮。惟云,是借日光而生辉,云团映日,放出银光,早晚霞光,散而成绮,所以说“与日月兮齐光”。这两句,上句是说明“神”的身份,下一句更表明“云神”的身份。“龙驾兮帝服”,是说出行至人间受享。“聊翱游兮周章”则表示不负人们祈祷祭祀之意,愿为了解下情。古人以为雨是云下的,云师有下雨的职责。故《周礼·大宗伯》有雨师而无云师,《九歌》有云师而无雨师。屏翳或以为云师,或以为雨师,也是这个原因。“屏”是遮蔽的意思。“翳”,《离骚》王逸注:“蔽也。”《广雅·释诂二》:“障也。”则“屏翳”之名实表示了同“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一样的意思。周宣王祈雨之诗名曰《云汉》,贾谊悯旱之赋题曰《旱云》,俱可以看出古人对云和云神的看法。 祭巫唱“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乃是说祭享结束之后云中君远离而去。“皇皇”是神附在巫身上的标志。神灵降临结束之后,则如狂飙一般上升而去。这里是表现云神的威严与不凡。“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则是云神升到高空后因眼底所见而言,表现了云高覆九州、广被四海的特征。末尾二句,是祭巫表示对神灵离去的惆怅与思念,表现出对云神的依赖情绪。祭云神是为了下雨,希望云行雨施,风调雨顺。所以云神一离去,人们便怅然若失。《旱云赋》写云开始之时积聚给沓,互相连接,“若飞扬之纵横”,“正帷布而雷动”,结果却“终风解而霰散兮,陵迟而堵溃。或深潜而闭藏兮,争离而并逝。廓荡荡其若涤兮,日照照而无秽”。风吹云散,希望完全落空。赋的末尾说:“思念白云,肠如结兮。……白云何怨,奈何人兮!”表现了同《云中君》极相近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云中君》对神的思念,只是表现人对云、对雨的期盼之情。 此篇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期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一往深情,溢于言表。
四、古诗《屈原·云中君》注释与赏析
屈原·云中君①
浴兰汤兮沐芳②,华采衣兮若英③;
灵连蜷兮既留④,烂昭昭兮未央⑤;
謇将憺兮寿宫⑥,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⑦,聊翱游兮周章⑧;
灵皇皇兮既降⑨,焱远举兮云中⑩;
览冀州兮有余⑾,横四海兮焉穷⑿;
思夫君兮太息⒀,极⒁劳心兮忡忡。
【注释】
①云中君:即云神。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
②浴:洗澡。沐:洗头。兰汤:以兰花熬制的热水。
③华:光彩闪烁的样子。采衣:五色衣。若:像。
④灵:灵巫。连蜷:身体蜷曲模仿云飘舞的样子。留:挽留。
⑤烂:有光彩的样子。昭昭:明亮的样子。未央:未尽。
⑥謇:楚方言中的虚词。儋:安居。寿宫:祭祀神的地方。
⑦龙驾:以龙驾车。帝:指云中君,古代典籍中神常称“帝”。服:本指驾车的马,这代指车。
⑧聊:暂且。翱游:徘徊游玩。周章:周游。
⑨灵:神灵,这里指云神。皇皇:光芒四照的样子。
⑩焱:飞速而去的样子。远举:高飞。
⑾览:观望。冀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冀州即其中之一,此指代中国。有余:是说云神观览范围极大,不仅冀州而已。
⑿横:这里指云神往来巡行的样子。四海:四方的意思。
⒀夫:虚词。君:指云神。太息:叹息。
⒁极:至。劳心: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赏析
《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是以主祭的巫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
开头四句先是祭巫唱,说他沐浴更衣,来迎云神。灵子翩翩起舞,神灵尚未离去,隐隐放出神光。这是表现祭祀的虔诚和祭祀场面的。
其后四句为云中君(扮作云中君的灵子)所唱,表现出神的尊贵与威严。由于群巫迎神、礼神、颂神,神乃精神焕发,神采飞扬。
再后四句是说祭享结束后云中君远离而去,升到高空后因眼底所见而言,表现了云高覆九州、广被四海的特征。
末尾两句,是祭巫表示对神灵离去的惆怅与思念,不知云神是否会云行雨施,风调雨顺。表现出对云神的依赖情绪。
此篇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企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一往情深,溢于言表。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屈原祭祀云神的文章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屈原祭祀云神的文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