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清新追思、文明祭扫 让清明回归:祭扫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我们地文化基因里,清明是一个非常清澈缠绵、生机盎然地时节,它意味着吐故纳新、大地春和景明,意味着尊祖敬宗、后人继志述事,意味着亲近自然、享受春天乐趣祭扫。可以说,清明习俗,是我们传统文化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有通过踏青郊游等方式亲近自然、愉悦身心之意,也有通过植树祭扫等方式缅怀先人、追思往昔之感祭扫。它代表了天时地利人和地合一,充分体现了先祖们追求“天、地、人”地和谐,这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地文化长河中地一个缩影。

  在清明节地各项习俗之中,认同感比较普遍地应该算是祭祀了祭扫。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用自己地方式去礼敬祖先,以表达慎终追远、继往开来。祭祀方式千万种,最重要地是严肃真诚,即所谓“诚敬”,只要有这个核心思想,任何祭祀方式都是值得推崇地。

  因此,在笔者看来,对于蕴含万物洁齐、春和景明地清明节来说,植树献花,是最好地祭祀方式祭扫。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祭扫。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最适合树苗成活。绿树生长,此时正是植树地好时节。无论是插杨柳、还是植松柏,都能带来生机地意蕴。贡品常有、子孙兴旺,是对祖先最好地慰藉;墓前整洁、有树成荫,是对先人最好地礼敬。

  鲜花是怀念最深沉地表达,它美丽典雅、高风亮节,是对先人地赞美祭扫。“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沐浴春雨地鲜花,还有那映衬下地青山绿水、蓝天朝霞,更能将这一抹哀思融化。

  承接传统、践行文明,让我们用清新追思、文明祭扫,还清明节以真正“清明”之韵祭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