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记库焚烧纸钱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记库焚烧纸钱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市民路旁焚烧冥币后满地纸灰,城管:有规定但执行困难!如何才能好两全?

       烧纸是民间怀念祭奠先祖的一种行为,但是这种祭祀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有些市民在道路两旁就开始进行焚烧冥币的活动,那些烧起来的火会危及周边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些市民会在山林田地里面的坟墓处进行祭祀活动,这些地方有很多易燃物品,每年因为祭祀引起的火灾也是有很多。但是很多人认为这是尽孝的表现,所以需要对这种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

       1.在中国人眼中,烧纸是一种对亲人的思念,是对亲人的一种祝福,对亲人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中国人永恒感情的体现。 如果一切都处于危险之中,那么清洁度的衡量标准就失去了人类的意义,成为了生存的工具。 如果合适,不污染环境,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如果相互比较,大量燃烧,甚至引起火灾,那就是违反公序良俗,违法! 也没有必要把烧纸钱等同于封建迷信或兽潮泛滥,把握好这个度。

       2.在城市街道上烧纸币会污染城市环境,给出行带来不便。在路上烧纸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很多行人需要绕行,而且烧着的纸会随着风飘散到很多地方,也许就会在很多人不在意的地方引起火灾,这也是需要防范的内容。火灾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所以这件事不是小事。

       3.烧纸钱的行为应该被定义为民间文化,而不是封建迷信。 优秀的民族文化应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带来危险,所以引导祭奠文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就变得很重要。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表达对先祖思念的方式,但是这是在中国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活动,想要一下子改变也是有困难的。只能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慢慢进行改变,采用新型的方式表达哀思也是很多人希望的事情。

二、印光大师对祭祖焚烧纸钱的开示

       本站内容均为网络上的开放信息,如果相关页面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击上方举报按钮进行反馈。

三、请问给去世者烧纸 烧东西 是否会利与去世者?

       我们佛教徒是否应该烧纸呢?首先我们看纸钱的历史来历就知道了,关于烧纸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下面选择几条典型的说法来供大家参考。 有的认为是始于蔡伦:蔡伦发明纸后,世人却不知如何使用,为了推销纸张生意,蔡伦乃叫妻子装死,他在纸上绘些图案,边哭边焚烧,不久妻子复生...旁人不解实情,以为是蔡伦焚纸感动神明,妻子竟得以死而复生,于是金银纸因而盛行。 同样的故事情节,有的认为是蔡伦的哥嫂,因为看到蔡伦造纸发财,也学着做,没有想到,做出的质量特别的差,卖不出去,就上演了上面同样的情节的故事。 还有的认为烧纸钱的始于唐朝。中国唐朝皇帝唐太宗,因魏征斩龙王一事,惊吓过度而神游冥府,却遇到许多孤魂,原来是他开疆拓土时,被杀死的敌军和土匪,死后却无处安身,太宗决定行功德,回到阳间立刻大赦天下,广召高僧举行法事超渡,并制作银钱焚烧,供孤魂使用。 关于祭祀用纸钱焚化的记录,始于魏晋时代 据封演闻见记 魏晋以来始有纸钱,纸钱始于殷长史南齐东昏侯,好鬼神之事,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致唐朝盛行其事,至唐书王屿传云,汉以来葬者皆有痊钱,后世礼俗烧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屿乃用之。 唐朝的太常博士王屿说:‘汉以来,丧葬瘗钱,后世以纸寓钱为鬼事。’这是说从汉朝开始,人死之后,丧葬之时,要用钱币与死人同葬。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以为人死之后便是鬼,所以说文解字也说‘人所归为鬼’,人死既为鬼,拟想鬼的世界也同人间一样,只是阴阳两界不同而已,故以为鬼也需要生活,也需要用钱,所以就用钱币殉葬。后来有人觉得用*的*币太可惜了,便用纸来剪成钱的形状,以火烧了给鬼用。印光法师也圆融的认为如果投胎成鬼可以用的上纸钱。 其实佛教不赞同用烧纸钱的方法来帮助亡人。佛教讲因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人去世后随着自己生前所做到善业与恶业在四十九天内要到六道投胎的。在此期间如地藏经所说,应该资福救拔,也就是为亡人做种种功德,使他们善业增加,离苦得乐。如果人去世后投胎到天上,人间,畜生,地狱等地,怎么能用的上纸钱,我们谁花过上一世子孙给我们烧的纸钱?就算是纸钱真的能被鬼所使用到话,佛教不认为人死之后即是鬼,做鬼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佛教 更不相信经过焚烧之后的纸库锡箔能够供鬼受用。 可悲的是现在一种叫做往生钱的纸钱,在一小张的黄纸上,用红浮水印上梵文字母的往生咒,就当做鬼用的钱了。其实诵咒的功效,与烧纸的作用,根本是两回事。如果根据佛经来说,印好的经是烧不得的,烧了是有罪的。 印光法师说: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三》)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专以多烧为事亦不可。(《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金振卿居士书》)可以看出印光法师认为佛弟子祭祀祖先应该是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不可以废除烧纸的目的是,通过烧纸来继承孝道,所谓不知以物表心,不可以认为越多越好,烧纸的作用不在于烧纸本身,而是烧纸所传承的精神。 这样的说法弘一律师也有提及:(烧纸)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饮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方便的与念经礼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教里并没有这些。 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免得佛教为我们受罪。 通过上面的说法,我认为,首先明白烧纸是对亡人没有什么根本利益的。应该通过佛教的方法来回向超度亡人。如果家人都学佛,可以在这个时候去扫墓,在墓地念经念佛回向亡人,也可以买些鲜花果品祭奠。这样又有真实利益也很环保。如果家里不是都学佛,或家人又不是那么支持,或按照风俗习惯都这样烧,如果不烧会给他们反对学佛带来口实和烦恼,不妨随顺世间就烧一点最好是要烧的..祖宗是很多位.而且多到数不清楚的..所以不知道有多少位在鬼道..我个人比较尊崇印光法师的观点..对这种事.是不支持.不反对..我推荐是烧.. 然后在拜祖宗时对他们说..有需要用到的就拿去用..如果不需要用到的就布施给有需要用的..本人在拜供品时也是这样的..告诉亡者..如果吃到或用到的就吃.就拿去用..如果不需要的话去布施给些有需要的人..这样做就很如法了..

四、印光大师对祭祖焚烧纸钱的开示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三)

        至于丧祭,通须用素,勿随俗转。纵不知世务者,谓为不然,亦任彼讥诮而已。丧葬之事,不可过为铺排张罗。作佛事,只可念佛,勿做别佛事。并令全家通皆恳切念佛。则于汝母,于汝等诸眷属及亲戚朋友,皆有实益。

        锡箔一事,虽非出佛经,其来源甚远。《法苑珠林》有二三页说锡箔(此即金银)及焚化衣物(此即布帛)等事,其文乃唐中书令岑文本记其师与一鬼官相问答等事,其人仿佛是眭仁蒨,初不信佛,及与鬼神,后由与此鬼官相契,遂相信,并令岑文本为之设食,遍供彼及诸随从。眭问冥间与阳间,何物可相通?彼云:金银布帛可通,然真者不如假者,即令以锡箔贴于纸上,及以纸作绸缎等,便可作金及衣服用,此十余年前看者,今不记其在何卷何篇,傥详看,当可见之,其时在隋之初,以此时岑文本尚在读书,至唐则为中书令矣。汝之性情,过于自是。古农所说,虽未知其出处,然于天理人情,颇相符合。汝尚不以为然,便欲全国之人废除此事,傥真提倡,或受鬼击。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专以多烧为事亦不可。

        当以法力心力加持,令其变少成多,以遍施自己宗亲与一切孤魂则可。若供佛菩萨则非所宜。然佛菩萨岂无所受用尚需世人之供养乎?但世人若不以饮食香花等表其诚心,则将无以作感佛菩萨之诚,愚人无知,纵用此以供佛,于一念诚心上论,亦有功德,喻如小儿供佛以沙,(阿育王前身事)尚得铁轮王报。若愚人不知求生西方,用许多金钱买锡箔烧之寄库,实则痴心妄想,以自私自利之心,欲作永远做鬼之计,恰逢不问是非只期有佛事得经资之俗僧,便随彼意行之,故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者,实繁有徒。然君子思不出其位,但可以此理自守,及为明理之人陈说,若固执不化之人,亦不得攻击,以致招人怨恨,则于己于人于法皆无利益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金振卿居士书)

        焚经一事,虽有功德,吾人不敢提倡。以粗心人多,每每烧于锡箔灰中。锡箔灰,卖于收灰者,将纸灰簸出,而留其锡以卖之,此经灰不同弃于垃圾中乎。谁肯细心另用器焚之,而以其灰投之于大江大海中乎。光于初出家时,见放蒙山,烧黄表,内加往生钱者。(印往生咒如钱形,故名往生钱。)点着,随点随着,至手不能执则丢之,每每未烧尽,而每张多有字未烧及。

        光绪十六年,在北京龙泉寺,晨出寺门,见夜间放焰口送孤魂所烧之纸堆,有往生钱,约二寸厚,只烧一半,光拾而纳之于字篓中。倘被仆人打扫,不同归于垃圾中乎。是知无论何法,皆须细心人做。若大派头人做,则益未得,而祸先得矣。前数年,太平寺,为苏州隐贫会,代售朱书金刚经,真达和尚,闻光说而止,不为售。如有人送朱书金刚经,不必于做佛事烧,恐无有细心人料理,仍蹈前愆。当在家中清净处,具一大锅,或大洋铁盆,下铺箔锭,置经于上,上又加以箔锭,以免飞扬。候其火灭,取其灰,贮于新布袋中。又须内加净沙,或净石、净砖,投于江海深处,庶可无过。

        若不加沙石于内,则浮而不沉,仍漂之于岸上,终遭秽污。焚经如此用心,必有功德,必无过愆。否则,吾不敢说。彼焚经者,谁不是与锡箔同烧乎。南方锡箔好,人不肯烧之于地。北京锡箔恶劣,诸寺皆不知敬惜字,凡人家做佛事,每每文疏均于门前车路上烧,并不用器盛贮。人畜践蹋,其过非小,而相习成风,大可痛悼。此事在吾人分上,当以缄默自守。如南方女人拜佛手方,印有佛菩萨名号,上打各寺之印,铺地拜佛,或用垫坐。此种恶风,遍传远近。光绪二十一年,光在阿育王,见一女人,用此布垫坐,因与舍利殿主说。殿主云:「此本地风气。」意谓光多事。故于普陀志中,说其罪过,不知有人肯留心也否?

        世间不知有多少不可究诘之事,相习成风,人各以为有理。如吃荤之人,以吃素为不吉祥,于子孙不利。若吃长素,当令子孙断绝。竟有信之不许父母吃长素者。此种讹传之话,遍周各处。又凡生产,有念佛人,概不敢近。又有不见死人者,不见新娶之妇者。以及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此种无道理之事,庸僧为求利而为人作之,无知者为消罪而出资请人行之。至真得利益之念佛法门,又漠然视之。

        龙梓修、濮秋丞,十八年,拟以一千六七百圆,在宝华山做一堂水陆,为光说。光令以此钱打念佛七,彼便舍不得用,用几百圆念佛耳。使光赞成彼做水陆,则二人均须八百多圆。可见世间人,多多是好闹热铺排,不是真实求超荐先亡,与普度孤魂也。锡箔亦不可废,亦不必一定要烧多少。须知此济孤所用,佛菩萨,及往生之人,了无所用。亦当以佛力、法力、心力,变少成多。若人各得一,纵数千万万,也不能徧及,以孤魂与鬼神徧满虚空故也。若知变少成多之义,则济孤之心亦尽,而且无暴殄之过。是在人各至诚以将,则心力周徧,冥资亦随之而周徧矣。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与李慧澄居士论焚化经灰及往生钱书)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记库焚烧纸钱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记库焚烧纸钱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