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缅怀革命先烈论文3000(革命先烈精神论文)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缅怀革命先烈论文3000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给一篇缅怀先烈600字征文!

       第1篇: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我国人民又迎来了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每年的4月4日,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节日。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上让我们战胜困难;在赛场上让我们赢得荣誉;在集体生活中让我们更加团结。我们胸前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陈赞贤烈士纪念亭。陈赞贤烈士作为中共赣南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他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将流芳千古!烈士纪念亭是那么庄严、肃静,迎亭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我们班排着队来到烈士纪念亭,我们开始了主题队会:首先由班主任讲话,然后由班干部代表发言,大队辅导员深情地讲述了陈赞贤烈士的英勇悲壮事迹,还教育我们怎么如何做一个诚实的人,勇敢的人。是啊,在那黑暗的旧社会里,先烈们冒着生与死的考验,不顾个人安危,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欣欣向荣的今天,他们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最后为陈赞贤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许多多: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们为我们创造出来的,是他们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于是,我暗自下定决心:要珍惜这金色的童年,要继承先烈遗志,为了实现我们光荣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我必须努力学习,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建设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第2篇:继承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前夕,学校开展“缅怀先烈”的主题活动,组织50名同学参观了革命纪念馆,祭扫了围头的安业民烈士陵园,走进战地公园。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先烈们所给予我们的,所以我们需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革命纪念馆时,我了解了很多为新中国的卷起而献出生命的伟大先烈,在我们所在地方的先烈就有好几位,例如:刘廷都,他当年白天和一些人做面线,晚上就做地道活动,最后是在1946年5月1日在泉州开元寺被捕囚禁。朱汉膺,他一边在中山小学(以前的廷都小学)教书,一边和刘廷都一样搞地道活动......看着那一张张照片,仿佛它们都浮现在了我的眼前,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谁不是一有危险,就站在最前面,用他们那可贵的性命,换来了我们的今天。怀着沉重的心情,大家来到了安业民烈士陵园,由黄虹霓同学和刘宏洲同学做主持人,我们朗诵了《烈士,人民的好儿子》,再由警察叔叔给我们介绍有关安业民的事件。之后,我和欢欢代表少先队员给安业民烈士献花围。安业民,出生在辽宁省开原县四寨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他小时候就得了重病,他不得不放弃学业,担当起家庭的重任,1958年在炮击金门作战中光荣牺牲。让我们目睹他的丰功伟绩。走进战地公园,最吸引我的是地道了,时不时的呼叫声,微弱的光线,让我有身临其境在战场上的感觉,战士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画面更是时不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第3篇:缅怀先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陵园里站满了前来瞻仰和缅怀烈士的人们。这里树木高大葱绿,四季常青。象征着他们永不屈服,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这一座座整齐的墓碑,代表着他们无限的忠诚,他们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将来吗?战争时期他们爬雪山、过草地,抗击倭寇,英勇战斗,历经千辛万苦,但他们没有松懈过,为了祖国的胜利,为了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由衷的敬佩他们,深深地为他们鞠上一躬。望着他们,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老师讲过的他们的事迹。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在帝国主义的摧残下,他们咬紧牙关,誓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的英雄,也不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烈士,我为他们感到自豪、为他们感到骄傲,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英雄,他们一切美好未来的象征。想着这些,我觉得在这个和平年代里,我们生活的多么美满和幸福。我立志追寻革命烈士开辟的道路,继承他们的革命传统,我将努力学习,发奋图强,长大后努力工作,报效祖国。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这个繁荣昌盛的年代,我们青少年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去建设我们的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我热爱祖国,敬佩烈士,我将永远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在这清明之际,献上一束纯洁的白花,代表我深深的敬意。你们安息吧!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二、缅怀革命先烈的征文

        推荐于 在烈士墓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园。烈士陵园里的树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树木就代表着一位位战士,赞扬了他们就不屈服,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他们就像这些树,无论经历多少严寒酷暑,都还是一动不动的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他们是伟大的,崇敬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诚。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 中国人民的感谢者,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只要想着这些革命先烈,我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斗争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郑重的烈士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青一代少年将再次继承你们努力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我会认真的学习,学好本领,长在后再继续工作——建设祖国,你们安歇吧!我会努力去做的,我敬爱的烈士们。 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祖国的未业而奉献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继者,我一生的求学难道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吗?作为身为中国人的我,去继承先烈的遗志是理所当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样,做到永垂不朽。我这个报效祖国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 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当前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青少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你们高兴吗?在这清明之际,献上一朵纯洁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一段屈辱的历史。就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向我国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酿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让这座有着150多年辉煌壮丽的建筑在三日内只剩下几根残柱,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1937年12月13日日本又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南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激起了当时四万万中国同胞强烈的爱国之情,有多少革命先辈奋起反抗,为祖国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和 强大的帝国主义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时过境迁,现在沉睡的雄狮早已觉醒,我们大步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青藏铁路延伸着你的智慧,神舟八号倾听着你甜美的鼾声,南海舰队护卫着你蓝色的版图,北京奥运展示着你自信的风采!金融危机袭来,你从容应对,所担负起的责任让西方强国都无地自容。汶川地震,山崩地裂。非典肆虐,冰冻雪灾。在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没有害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勇敢地战胜了天灾人祸。试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人民这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当代的中国少年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国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堕落而国堕落。我们要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更加精益求精的学习,不怕吃苦,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这句话永远记在我们的心里,象警钟长鸣一样激励我们更加刻苦学习,不畏艰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缅怀革命先辈作文

       缅怀革命先烈 当我们看到电视屏幕上那一幕幕鲜血淋漓的场面;当我们看到无数老百姓在这场战斗中受伤、而丧命;当我们看到中国人被敌人押去当俘虏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会来沉重下来,可在同时我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保护神”,是他们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舍生忘死去与敌人战斗;更是他们在烈火与热血中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他们就是我们的革命英雄,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的力量。 记得在牛庄烈士陵园里就有着一些这样的革命英雄们。当时,有一个被人们称之为“豫西匪首”的李子奎,他是建国前豫西匪首、国民党军师长。后来在灵宝县境内主要土匪有12股,匪徒7220余人,由李子奎指挥。阌乡县的主要土匪有3股,匪徒1600余人,由阌乡县县长王琏和县卫总队长李勋指挥。在这15股土匪中,以李子奎匪部气焰最嚣张,活动最猖獗,影响最恶劣。有一次,驻灵宝刘邓大军其部队的七名骑兵战士执行任务时,在牛庄村火神庙处遭到匪首李子奎带领的百名匪徒的截击,有两名战士下马阻击,掩护的解放军战士在北天河潭附近被俘,后被带到牛庄村分别被残害在张家沟前后其中各一名泽州籍战士牺牲时年仅十八岁。他们为了保护情报,宁可舍生忘死,也不会去给敌人当俘虏,他们是多么的英勇善战而又不怕牺牲啊。 郝副营长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因为他就是为了我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用火柴点着了自己最喜爱的书,举起来为战士们照亮了路,然而他却曝光了,被敌人的机枪打中,光荣的牺牲了。也许,这一仗的胜利是因为他举起了火,也许,是他视死如归,成仁取义,不怕牺牲的精神打动了剩下的战士们,他们对自己定下决心一定要是革命胜利才可以为死去的郝副营长报仇。 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战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我相信:他们的英雄事迹会百世流芳的。革命战士永垂不朽!作者 佚名 发布于 02:13 有1230人读过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革命英雄永垂不朽作者 佚名 发布于 11:30 有765人读过 当春天来临时,积雪融化,春暖花开,万物苏醒,嫩绿的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脑袋。草长莺飞,杨柳吐翠,一副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然而,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又逢祭叩的日子,那又怎能叫人不悲伤呢? 清明节,是我们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日子;而今年,国家又把清明节列为国家的法定节日,这就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去纪念这些先烈们。 走进烈士陵园,望着身旁两侧一排排的松柏青翠欲滴、挺拔俊秀;一座座陵墓庄严肃穆。听着周围阵阵松涛,心中蓦然充满了敬佩之情。陵墓底下,长眠着无数革命先烈们,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后人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看着陵墓上鲜红的字迹,我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战争时代: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中国***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我又看到了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还看见了黄继光在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 我甚至还看见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也为了500名战友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直至最后的胜利……革命英雄们不怕苦、不怕死,圆满地完成了每一项任务,创造出了许多气吞山河的英雄业绩,用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的凯歌,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人的生命是那样的短暂,然而它的价值却是那样的宝贵。革命英雄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庄严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燃尽自己的躯体,给了敌人恐惧、国人光明。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给予了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即将来临。让我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为那些英雄们深深地鞠一个躬!愿他们永垂不朽!

四、缅怀革命先烈的征文

        (三)1934年12月,大批日伪军对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冬季“讨伐”。由于叛徒吴某告密,敌人着重搜索我后方医院所在地四方顶子和苇塘沟一带。当时,赵一曼脖子上长个疮,住在后方医院,不幸被敌人捕去。在拘押期间,赵一曼有效地对伪军连长进行抗日宣传,她说:“你做事要想着你是中国人,在战场上我们兵戎相见,但你不能**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你杀我可以,但我绝不死在日本人手里。”伪军连长听罢其大义凛然的话语,深受感动,启发了他的民族觉悟,最后将赵一曼释放。 1935年2月,赵一曼被任命为珠河县铁道北地区区委书记。她继续在游击根据地从事党的地方工作,以支援、配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由哈东支队扩编而成)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珠河游击根据地的存在与发展给日伪统治以极大威胁。1935年7、8月间,敌人调动大批日伪军再次闯入珠河游击根据地,对抗日军民进行空前的“大讨伐”。在这种情况下,珠河中心县委于9月10日召开会议,作出《目前哈东政治形势与我们任务的决议》,决定由赵尚志率领第三军主力离开珠河,去松花江下游汤原等地开辟新游击区,同时留下部分队伍在珠河游击根据地坚持斗争。据此,第三军二团大部随主力去汤原,其余部吸收珠河五区模范队、青年义勇军编成新二团留守游击根据地。由王惠同任团长,赵一曼任政治部主任。 在反“讨伐”斗争中,赵一曼、王惠同率领新二团在珠河游击根据地与敌军进行数次血战。当时,天气渐冷,战士衣着单薄,他们经常风餐露宿与敌人作战,有力地策应了赵尚志所率第三军主力部队的活动。对于赵一曼的抗日活动,日伪报纸曾以“红装白马女匪首,狂奔于密林中”做过报道。1935年11月15日,新二团在铁道北春秋岭活动时,被日伪军包围。在突围激战中,我军虽击毙日军横山部队机关枪队队长古谷清一等数人,但也受到很大损失。团长王惠同负伤被俘,后被**。赵一曼左手腕被敌人子弹打穿。许多战士牺牲,队伍被敌人打散。之后,赵一曼与另外四人转移至西北沟,在一所空房子里养伤,准备再找失散的队伍。11月22日,由于汉奸告密,珠河伪警察队首席指导官远间重太郎和伪警察中队长张福兴率第三中队包围了赵一曼所住的房子。战斗中,两名同志牺牲,赵一曼左腿负重伤。在子弹打光,后退无路的情况下,赵一曼等三人被俘。 赵一曼等被押回县公署大院,正在珠河的伪滨江省警务厅特务科股长大野泰治见其流血过多,怕她死掉,取不到口供,便马上对她进行审讯。审讯中,大野残暴地用鞭子抽打她,用鞭杆戳她的伤口,逼她承认***员身份,讲赵尚志部队的情况。此时,赵一曼只是愤怒地瞪着大野,对组织的机密守口如瓶。但当大野问她“为什么进行抗日活动?”时,赵一曼却一下打开嗓门,作出义正辞严的回答:“我是中国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还用得着解释吗?”接着,她对“日满亲善”、“王道乐土”等欺骗宣传和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进行了充分地揭露和严厉的控诉。敌人从她的坚强态度上认为,她是“一个以珠河为中心,把三万多农民坚固地组织起来的中心指导者”。 第五天,赵一曼由大野泰治亲自监视,从珠河乘火车,被押解到哈尔滨,关在伪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看守所里。以后,大野对身负重伤的赵一曼几乎每天用各种酷刑进行一小时的审讯。但不管敌人是引诱软化,还是以死威胁,都不能动摇她坚强的革命意志。她回答敌人说:“我的主义就是抗日,正如你们的职责是以破坏抗日会逮捕我们为目的一样,我有我的目的,进行反满抗日运动并宣传其主义,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十余天后,赵一曼腿部伤口已溃烂,病情危重。此时大野等敌寇仍不死心,决定给她治疗,幻想医愈后“好当作破坏抗日组织的‘反间’用”。12月13日,赵一曼被送进哈尔滨市市立医院(现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旧楼)。入院后,经Х光照相发现,其左大腿呈粉碎性骨折,在软组织中,竟有二十余块碎骨片。敌人为了保住她的生命,决定给她做截肢手术。但是,遭到赵一曼的断然反对。以后,在市立医院外科大夫张柏岩的精心治疗下,赵一曼的伤势逐渐好转。大约经三四个月,她已经能够拄着拐杖散步了。1936年3月,赵一曼从第一病房迁到第六病房(现医大邻一曼街小二楼处)。并派警士董宪勋和护士韩勇义监视、看护她。 董宪勋和韩勇义都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青年。赵一曼常常向他们讲述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活动情形,及在宾县、珠河、延寿等地深山里,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富有革命意义。她把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虐罪行和驱逐日寇、推翻满洲国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写在包药的纸上,让他们看。经过赵一曼的教育,董宪勋和韩勇义都表示要作一个反满抗日的志士,要帮助赵一曼脱逃,一起奔赴哈东抗日根据地。6月上旬,从伪警务厅传来了将有一批伪警察调动工作的消息。为了争取主动,6月24日,赵一曼召集董、韩二人开会,决定6月28日逃走。(四)6月28日,是个星期天。董宪勋与韩勇义乘医院公休,守卫松懈之机,于当晚9时,将赵一曼从第六病房后门抬入汽车。之后,沿山街向太平桥方向开去。到文庙附近屠宰场后身,赵一曼下车,乘上事先预备好的小轿,由轿夫抬着逃出哈尔滨。当夜,赵一曼和董宪勋、韩勇义三人又在金家窝棚换乘一辆马车,向宾县三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奔去。 6月29日晨,敌人发现赵一曼逃走。于是对28日出入第六病房的人员及车辆进行了严格的调查。结果发现了那个俄国人司机。根据他的口供,敌人又找到了道外轿铺,随即派出伪警察快速向宾县三区方向追赶。6月30日晨,在仅距游击根据地二十里的李家屯附近,赵一曼等三人被敌人追捕。 赵一曼被捕后,敌人把她关进哈尔滨市伪警察厅拘留所(现东北烈士纪念馆地下室)。残暴的伪警察厅特高股长林宽重指令凶手用汽油灌、皮鞭抽、烙铁烫、铁条扎等种种酷刑加倍折磨赵一曼。但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毫不动摇。她怒斥特务头子林宽重道:“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赵一曼同时被捕的董宪勋、韩勇义在其影响下,也表现得十分勇敢、坚强。 一个月后,敌人对赵一曼再也无计可施了,于是决定将其处死。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敌人押解到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珠河县。在前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镇定自若。敌伪档案资料记载:“在押送途中,她虽然感到死亡逼近,但她丝毫没有表现出惊慌的态度,反而透露了为抗日斗争而死才是光荣的口吻。”在列车中,赵一曼从押送的敌人手中要来纸笔,给心爱的儿子写下了感情炽热的遗言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赵一曼写完之后,觉得余言未尽,又提笔写下了:“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 到了珠河,敌人把赵一曼架在一辆车上“游街示众”。但她气势昂扬,视死如归。当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赵一曼在珠河小北门外英勇就义。临刑前,她举起铐着手铐的双臂,高呼“中国***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对此,敌人资料记载说:“其态度从容,毫无惧色,令人震惊。”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优秀儿女。东北光复后,为了永远纪念她,当地政府将她从医院逃离哈尔滨时所经过的山街,改名为一曼街。同时,将她遭受酷刑的原哈尔滨市伪警察厅改建为东北烈士纪念馆。为赞颂、褒扬这位巾帼英雄,**委员长曾题词:“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为其题诗: 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 党的好女儿、忠贞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虽已逝去,但她胸怀壮志,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的革命品格及从她身上放射出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永远是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一面鲜红的旗帜。 本文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撰写 。 回答者: 8545060830 - 经理 四级 4-2 19:08赵一曼的故事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颗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邓中夏(1894~1933) 湖南宜章人。“五四”运动时,即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后积极从事工人运动。1922年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组织部长、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全总驻赤色工会国际代表、赤色工会国际执行委员、中共湘鄂两省委委员。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派**。遗著有《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胜 利 那有斩不除的荆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须奋斗着, 猛勇的奋斗着; 持续着, 永远的持续着。 胜利就是你的了! 胜利就是你的了!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缅怀革命先烈论文3000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缅怀革命先烈论文3000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