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江西土葬事件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江西多地抢棺砸棺是为什么?
很多人都说江西是个没有存在感的省份,这一次,江西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就在全国各地纷纷加入“抢人”大战中,江西上演惊人一幕“强棺大战”。
江西多地方出现“抢棺砸棺”的场景:执法队进村入户,强行将村民的棺材抬走,成百上千副棺木,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积如山,挖掘机一锤一锤捣毁,一口口的棺材瞬间化为碎木。
看到这个社会事件,真的是有点惊讶,说好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呢?人家一具棺材,按照现在的价格,再便宜也得5000到7000块钱吧,这么贵重的东西,光天化日明目张胆的就给抢走了?
抢活人棺材就算了,更甚者,连死人的棺材也要抢,即便是那些已经土葬的去世之人,也会被强行重新起棺火化;再比如说,有一老人去世,正在其家属为其哭丧时,有执法队进来将棺材的老人尸体抬走,还要将其棺材销毁,官方还解释说其家属情绪平稳。
其实,这种工作方式是原始性的野蛮行径,在当代倡导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是不可取的。
那么土葬火葬哪个更好?
有人说土葬是搞封建迷信活动,那国家为什么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为什么鼓励大家保持传统去扫墓呢?几千年来的风俗习惯,已经扎根在老人的观念中,难道一声令下、一纸公告就能把他们几十年来的观念改变过来?
有人说,土葬污染环境,难道火葬场排出的气体不污染环境?有人说土葬占用耕地,难道你没有看到各地经营性的公墓都是占用的耕地吗,除了收费就是收费!
推行火葬的意图是好的,但“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并不是简单的迷信,这是我们的风俗习惯,就像有些国家和民族有**、树葬、海葬等风俗一样,不能粗暴地否定。采用强硬手段推行火葬无疑缺乏对死者的敬畏和对生者的尊重,也缺乏最基本的法治观念,不值得提倡。
在历史上,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农耕社会,其实普通百姓修建墓地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土地的占用问题。由于地域不同,很多地广人稀的地方并不存在土葬占用耕地或者影响生产的情况。
其实,要想用新的火葬文化改变老的完尸入土文化,需要用科学规划,逐步实施。一味强行*为*葬等于把几千年“孝道”文化强行破坏了。通过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更多年轻人的殡葬观念,同时给民众自主选择的权利才是主要的。
你家那边是土葬还是火葬呢?你支持农村人自主选择下葬方式吗?
二、江西多地抢棺砸棺原因真相是什么?
说明姚策不是一般的聪明!
一边对养母许妈诸多不满,一边还写下遗嘱:骨灰要带回江西安葬!
如果对于之前的所有疑云,我们还不能理解,那么到这一刻我们应该明白了,姚策心里比谁都清楚,到底谁是真心对自己好的?!
养母一家三代人把姚策当成宝贝疙瘩宠着,找人找关系花钱,也要把姚策送到最好的学校上学。
还不惜将家里的钱财全部用来给姚策治病,把姚策的大三阳治疗到小三阳,连医生都说,这样的效果在当年绝对说明父母用了很大很大的心。
就连姚策结婚生子后,一家三口的所有生活来源都是许妈在垫付。甚至倾全家财力给姚策夫妻买了一套房子,房贷还是许妈夫妻再还。
甚至得知姚策确诊肝癌后,许妈还义无反顾的要割肝救子。
就算这个时候知道孩子抱错了,姚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许妈还是继续出钱给姚策看病。
而姚策后来拿到医院的赔偿款及各个平台的捐款后,许妈也没有要姚策的一分钱。
而反观亲生父母杜新枝夫妇。当许妈找到杜新枝,请求他们割肝救自己的亲儿子时,杜新枝居然拒绝了,说自己身体不好,女儿身体也不好,需要自己丈夫照顾,所以郭希宽不能做手术救姚策。
而郭希宽则回应:当时还没有见到姚策,所以还没有感情。这也是不愿救姚策的原因。
仅仅这一个对比,谁对姚策真心好,那是高下立判。
外人都看得这么清楚,更何况聪明的姚策呢?
所以他心里是有答案的。
只是看到许妈跟郭威相认,这也让他觉得格外失落,再加上许妈有夺回房子的想法,一切都让他有了从天上掉到地上的失宠的感觉。所以他恨许妈,甚至将许妈手机号拉黑,在哪里住院看病都不告诉许妈。
但是他又很清楚,许妈是从心里深爱自己的,毕竟28年的朝夕相伴母子情分,岂是说断就断的?
再加上江西是他生活了29年的地方。自己的娇妻幼儿也是在这里生活。
所以,江西是他心里最不舍也是最爱的地方,而最爱自己得两个人也在这里。
所以,聪明如姚策,肯定回江西。
姚策虽然走了,但真相不会离开,大家一直在等。
姚策留下遗嘱安葬在江西确实令人意外,他的最后时刻是亲生父母陪在身边的,按说回老家河南也算是落叶归根了。为什么要葬在江西呢?看似蹊跷其实合情合理。
首先妻儿在江西。他葬在江西最起码离妻儿近一些。他这一生最后时刻的亲情其实只剩妻儿了,跟养父母28年的亲情,因为后来的相互猜忌已经支离破碎。亲生父母每次在镜头下看得挺和谐,其实生母没有养母亲。毕竟没有长期生活在一起,性格脾气还不清楚,需要相互磨合。而且他已是成年人,如果是未成年的话,融入一段新的亲情可能比较快。
第二,他要留在江西或许心里已经对是否错换有了答案。他走时杜新枝哭着说还有好多话没有跟你说。估计就包括这个难以启齿的答案吧。最后相处的日子,不可能不和杜新枝讨论这个问题。毕竟是成年人即时杜新枝不当面说出来,一个眼神,一个脸色就够了。我想姚策心里已经对生母失望透顶了吧,或许还有恨。再者他们母子之间根本没有相互接受对方 ,杜新枝能够为儿子换来一线生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放弃了。这件事姚策表面上不能说什么,内心里也难以释怀吧。
第三,姚策对养母内心里的愧疚绵绵无期。别看最后互相撕得一地鸡毛,他闭上眼睛心里惦念的还是养父母。因为整个事件对徐妈是最不公平的,含辛茹苦养了28年,为他治病又掏空了家底最后人财两空。姚策曾经说过这辈子欠徐妈的只能下辈子还了。
错换也好,偷换也好,姚策已离去,远离了这场纷争,可以清净了。
是逝者遗愿,还是他身边人的意思?斯人已逝,葬在哪里是他能决定的吗?
观其人,这一生也真诡异:
生不由他
死不由他
病不由他
救不由他
养在哪里不由他
而这一切都可以由他的亲生父母决定!
28年前,产房里的事,只能推测觉得诡异。两个小婴儿怎么就换了呢?
难道是他们自己换的:
哥,咱俩换换
老弟,换换就换换!
后来,一大堆**明晃瞎了世人的眼,出生时间,出生地点,出生方式。
世人第一次觉得,还可以有这种操作。
束缚世人的种种规则,在人家那里通通是虚无摆设,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想改成什么样就改成什么样!
28年后,病房里的事,大众都看到了诡异:
前一天在杭州,后天就到了北京
前一刻一切安好,不到半天就讣闻了!
不是这世上有鬼,是人心有鬼!
所以一切才那么诡异!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一个太明亮,晃眼
一个太阴暗,寒心
其实姚侧心里肯定清楚他一出生就已经被家人抛弃的,只是这话他没勇气说出而已!他其实也知道这世上除了许妈姚爸是真心爱他的,其他人都不会像许妈那样爱他!所以他的遗愿,是返回江西九江而不是河南。
他也怕如果回河南安葬,会没人来看他和祭祀他!因为他知道有些人根本不靠谱,眼里只有利益没有爱!虽然他知道他做了一些对不起许妈的事,但他坚信许妈是肯定会原谅他的,必竟他是许妈的心头肉,不会因为一件错事而责骂他,他想回江西安葬就是想跟许妈离得近点,想许妈会来拜祭他的。
人都是有感情的,江西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那里有他熟悉的城市、房子、道路和物品等,更有他始终牵挂的妻儿,还有一些亲朋好友。
而河南在他心里,只是一个镜像罢了,那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除了血缘关系。
每个人都是生存在一定环境里的,环境对人影响很大,姚策的遗愿,说明了这点。
姚策的牵挂在江西。姚策的爱在江西。姚策的 情感 在江西。姚策的内心在江西。姚策的不舍在江西。姚策的灵魂在江西。姚策的乡愁在江西。许妈姚爸姥姥从躯体、从灵魂一直拥有姚策这个儿子,从来就没失去过这个儿子。姚策生前的怨恨和世人不解不是姚策的本意,又或许是姚策对挚爱的许妈姚爸姥姥的一贯撒娇。姚策一路走好!许妈姚爸姥姥节哀!你的俩儿子都很棒!你是幸运的,冥冥之中把郭威儿子带到你面前。试想如果错过,没有发现你还有一个儿子,你和姚爸将罩在失独的悲伤里孤独终老余生。许妈要感谢苍天有眼,感谢28年对姚策无私的母爱!
没有你们这些人的参与搅和,说不定是一个圆满的结局,现在姚策已经离世,带着遗憾,不甘,剩下的人只有在无尽的痛苦中,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结局,两败俱伤。姚策已经离世,还在拿这件事赚流量,已经不是没品了,简直就是缺德了
一边是有血缘,却没有养育过他的亲生父母,但至死都不清楚当初是怎么被抱错的,一边是有血缘的儿子和妻子的生活所在地位,那他肯定会选择与儿子永远在一起
这是一个很玄妙的问题,养母胜似亲母,亲母好似养母,当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每个行言举止都会表现得很真实!为什么姚策的遗愿是回到江西呢?首先江西是他从小到大的家,无论是感情和爱情都在江西,其次是养母一家无微不至的爱,让姚策从内心深处早已认定这个家了!养母在为姚策治病时,也倾其所有,即使得知姚策非亲生儿子时也依然全力救治姚策,这种不是亲母胜似亲母的行为不但感动到姚策,广大网友也被感动到了,
反观姚策的亲母,在得知抱错孩子,姚策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时,他们为姚策做了什么实质性的举动了吗?好像没有吧,,,养母恳请姚策的亲母捐自己的肝救姚策时,亲母一家的举动令人大失所望!借口张口就来!真实得在真实不过了。当然这也是人家的权利,谁都不能剥夺!姚策事件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社会 的真实和爱的体现?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一番,工作中生活中谁才是你真正关心你的人。 社会 需要更多的关爱,你也可以是一个关爱别人的人!
三、江西允许土葬的新规定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TML5视频
法律分析:土葬是从古流传至今的,尤其是在农村老人心中土葬是多么的根深蒂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一直讲究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因为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去世后只有用棺材安葬在土里并且安葬在自家的祖坟里,那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国家允许土葬颁布了新规定。法律依据:《殡葬管理条例》第四条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民政部门备案。第二十条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四、江西多地抢棺砸棺原因真相是什么?
视频中同时拍摄到的,有一张盖着江西省吉安县人民政府公章、名为《关于在全县推进绿色殡葬改革的通告》的文件。通告称“从2018年9月1日零点起,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殡葬改革‘零点行动’”,要求“全面推行火葬。全县一体一律实行火化,实现火化率100%,火化后的骨灰一律安葬在本辖区公益性墓地内……严禁遗体装棺入土,严禁骨灰入棺土葬。违反规定的,将拆除坟墓,强行火化。”
对于违规土葬、乱建坟墓等的治理是各地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革除丧葬陋俗,推行殡葬改革,确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考虑到传统观念和习俗,尤其在不少乡土观念依然浓厚的农村地区,殡葬改革以什么方式来推行,值得各地政府认真思量。方式方法可以有不同,但绝对不能突破底线。
《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也就是说,要把握殡葬改革的进度和尺度,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基于群众情感基础和心理接受能力,还有改革的规律。观念的革新向来没有一蹴而就,而“零点行动”“一律”“100%”“强行火化”给人带来的是不由分说的冷血和霸道、目中无人、无法无天的粗野和嚣张,还有急功近利的官本位。
很多人都还记得2012年在河南周口发生的轰动全国的平坟运动。那场同样以殡葬改革为目标的运动,在全国人民鄙视的眼神中黯然退场。为什么?主要在于它采取强制执行的激烈方式大大忤逆了群众当时的殡葬观念和习俗,以决裂的方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遭到所有人的唾弃。
时隔6年,类似的一幕再次上演,江西抢棺材场景更加让人唏嘘。与周口平坟事件略有不同的是,前者伤害的多是老人,对于不少老人家中摆放的、尚未使用的棺材一律收缴、当众粗暴破拆。而从法律视角看,实施者涉嫌违法。
首先,从物权法上说,被收缴的棺木属于所有人合法所有,未侵害他人合法利益,更没有到损害公共利益的地步,政府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其次,《殡葬管理条例》曾经将第20条中的“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删掉,就是为了限制民政部门在殡改中暴力强制推进。依照行政强制法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有行政强制执行权,但绝没有暴力执行、破坏他人财物的权力。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西土葬事件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江西土葬事件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