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茜茜公主墓地(茜茜公主墓地图片)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茜茜公主墓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布达佩斯,一份东欧情结

        布达佩斯,实际上是布达和佩斯,一个有多瑙河有温泉的布达佩斯,这是一个色彩丰富的城市,古朴典雅伤感忧郁都是她。布达和佩斯原本是两个城市,130多年前两地才正式合并。东岸的佩斯是热闹繁华的行政商业和文化中心,而西岸丘陵之上的的布达则古迹众多,大部分街道保持着中世纪的风貌,是怀旧的好地方。 茜茜公主生前最喜爱的地方是匈牙利。相信不少人去布达佩斯是为了一份情结,一份电影情结。关于布达佩斯的电影,我也只能数出1999年的《布达佩斯之恋》,人们总是难以抗拒忧郁星期天的悲伤情调,以及2014年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感动于结尾对茨威格的致敬。 不过呢,我也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也不是一个感伤的人,这次去布达佩斯,就是去会老友,以及感受一下老牌东欧国家的首都。第一次知道这个城市应该是初中学地理的时候,但是当时只知道这就是那个欧洲的母亲河多瑙河经过的城市。待在布达佩斯四天,不得不说,布达佩斯几乎满足了我对东欧城市感兴趣的所有的点,古老的建筑、叮当响的电车、一座山、一条河、不算高的物价、香肠和啤酒,还有最重要的,善良可爱的人。我去的这四天,前两天是极热的,高达38度;但是后两天下了一场雨,就变得极爽了。 不得不承认,来之前的头天晚上,我也是看了很多蚂蜂窝攻略也是好好做过功课的,但是实际上,到了那里也就由不得计划了,总结下来这四天就是“瞎逛”,但是瞎逛也有瞎逛的收获和乐趣,不是吗?所以,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些不专业的攻略,给希望去玩的小伙伴一个参考。不过说实话,四天待在这个不算大的城市,可能比较奢侈,对于一些想去在短时间内去很多国家的朋友们,可能并不那么实用。机票 机票可以提前关注一下。提醒大家,法航经常会推出特价的往返机票(比如享法妹买的是150欧,但还有最便宜的时候只有120欧甚至更低),如果小伙伴们时间上合适的话,法航往返票还是比较划算的,基本不会延误,只要两个小时。布达佩斯的机场不大,跟戴高乐没得比。 市内交通 可以在机场买Budapest Pass Ticket,有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三种,你可以选择生效时间,这种通票是无限制使用的,包括公交、地铁、电车,更重要的是还有水上巴士!!有没有很洋气,先别急,下面会专门介绍这种水上巴士的。当然也可以买单次票或者十次票,这跟巴黎的交通没差。 货币 匈牙利使用的是福林(HUF),不建议大家在机场的Change兑换货币,因为那个很亏,50欧基本上要损失10欧的样子。其实随处都有ATM自助取款机,用法国的银行卡完全没有问题,直接取出当地货币,汇率都是按照当天汇率计算的。 从机场去市中心比较方便,除了出租车之外,公共交通可以乘坐200E大巴。沿途的风光相当的乡村,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乡村风。然后在K bánya-Kispest这一站下车,换乘地铁3号线,也就是说我们开始进城了。坐在3号地铁线古老的车厢里,看着车上乘客们悠闲的神态,似乎可以在最开始就感受到这座东欧老城市的气息。 我一直觉得,作为城市命脉的交通,真的可以是城市风格的体现。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对每个城市的交通我都有一种近乎痴迷的热情。而布达佩斯,恰如其分的集聚了几乎所有的交通方式。 比如说布达佩斯有一种黄色的Tramway,有两节车厢连接在一起,当它穿越小森林的时候,让人觉得有种回到六七十年代的错觉。或者是沿着多瑙河行走的2号Tramway,在热闹喧嚣燥热的白天之后,夜色下显得如此安宁。 布达佩斯的地铁现很简单,跟国内北上广纷繁复杂的地铁线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儿科了,每条线最多也只不过十几站。 话说这种只有几节车厢车身短到精巧的一号地铁线,据说是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这条线的车站都是黄色木质建材加上酒红色的墙柱,弥漫着一股神秘古朴的色彩,倒是完全没有大城市那种地铁站的嘈杂。地铁都是人工检票,每个入站口都会站着一两个检票员,到时候我们出示买的Pass Ticket就好了。 但是有的车站有特别高特别陡的扶梯,而且速度快的简直要飞起,真是十分符合匈牙利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的风格。提醒大家一定要抓好扶手,一定要站稳。这种电梯基本上是在一些大的换乘车站,比如2号线和4号线的几个大站。第一次站上这种扶梯,稍微有点恐高的我,真的是受到了惊吓。据说时间最长的一个是2号线Kossuth Lajos tér站,时间长达91秒!是不是很想去感受一下这么豪放的电梯。再提醒一下,一定要抓稳,乘电梯有风险。 当然,作为一个首都城市,布达佩斯的交通也是在不断的更新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我们所熟知的现代化地铁和地铁站,以2号线和4号线为主。当然,作为一个首都城市,布达佩斯的交通也是在不断的更新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我们所熟知的现代化地铁和地铁站,以2号线和4号线为主,跟国内的现代化地铁没多大差别,只是人少而已。 下面,我要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布达佩斯的特色公交——水上巴士。水上巴士也是BKK(布达佩斯公交公司,类似于RATP的存在)推出的一款很亲民的交通方式,有三条线,D11,D12和D13,三条线都是在多瑙河上南北运行,用Pass Ticket是免费的,因此有时间的小伙伴不妨尝试一下多瑙河上一日游。亲身体验告诉我,穿上看到的风光跟岸上看到的绝对不一样,而且找一个好的天气,在船上,吹着风,也绝对是一次超值的体验。船会经过北面的玛格丽特岛,D13号线在岛上有几站是停留的,所以也可以随时上岛转一圈。这个岛有个传说,有个小公主许愿蒙古人退兵的话就将自己奉献给上帝,之后蒙古人果然退兵了,她就一直住在岛上的修道院了。(具体的最新的信息可以上BKV网站上查询,建议大家在出行的前一天查一下水上巴士运行的状况,因为有的时候它们会临时改变路线) 坐在游船上,感受着多瑙河上吹来的海风,看两岸壮丽的大桥和国会大厦,瞬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要不怎么说,河流是一个城市的命脉,这也是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有河流经过的城市,就像长江流过的南京,珠江流过的广州,岷江流过的成都,塞纳河流过的巴黎,甚至是大运河流过的扬州……仿佛有了水,整个城市始终是流动的;水带来了风,风带来了希望和生长。 在这里拍照,从来不用P图,天蓝的让人嫉妒,景色美丽的很精致,棱角分明。 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上一共有九座桥,分别有着不同的象征,但给人的感觉都是极其壮观的。最著名的是链子桥,“多瑙河母亲胸前的链子”,是布达佩斯第一座桥,就在城堡山和国会大厦的附近。这个桥的建筑及其有特色,甚至有些胆子大的青年公然在桥的链子上走,看得人胆战心惊。怎么说,每一座桥,在不同的角度拍摄,都给人不同的观感和体验(站在山顶、游船仰视,走在桥上……)桥的寓意也好,给人的感觉是具有无比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可以将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 每次到一个城市,我都喜欢依靠步行走在它的道路上,希望最亲密的感受这个城市的温度和气氛。未必非要去逛什么大的景点,有时候就在这座城市里走几天逛几天,仔细体会这座城市的历史气息,也是很好的。 一些著名的景点,比如说国会大厦、渔人堡、马加什教堂、城堡山、塞切尼链桥、英雄广场等等等等,我在这里就不去班门弄斧了,蚂蜂窝、穷游网上关于类似的攻略已经很多。这次我想说的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几个或许比较小众的景点,也许有的并不那么热门,但是确实让我有很多的感触。 Gellerthegy 盖雷特山(自由山) 在盖雷特山上看日出和日落都是来布达佩斯很好的选择。说出这一点其实自己还蛮惭愧的,因为第一天太累了第二天没赶上日出,结果后来两天的上午都是阴天,以至于日出就泡汤了。不过,看不成日出,看一个全景也是很赞的。这里应该是布达佩斯视野最好的地方了,可以看到城堡山、国会大厦,如果眼力够好天气够好,甚至能辨认出河对岸远处的英雄广场。 匈牙利的自由女神像挺立于布达佩斯盖雷特山巅,是布达佩斯的标志性建筑,不论是在多瑙河的船上还是在河的另一侧,都很容易看到她。盖雷特山因自由女神像,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山”。女神像原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末苏联红军解放布达佩斯而建,1945年德国党卫军据守着布达佩斯最后一个堡垒———盖雷特城堡作最后的负隅顽抗,苏联红军从山下发起几轮猛烈的攻击,几千苏军将士战死疆场,最终攻克了堡垒。 自由女神像原来叫“解放纪念碑”,建成后在1956年和1992年曾两度险遭拆毁,因为匈牙利人对苏联有着很深的积怨和敌视。1948-1849年的匈牙利自由革命,遭到沙俄军队镇压,革命诗人裴多菲战死沙场。二战后苏军对匈牙利的占领和苏联对匈牙利的指手划脚令匈牙利人倍感耻辱,出兵镇压56年事件更使匈牙利人对苏联充满了仇恨。 自由女神像背后是一座石砌城堡。这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镇压了1848年爆发的匈牙利自由革命后,为防止匈牙利人民再次起来造反而建的,于1850-1854年建成。但建成后直到奥匈帝国解体,也没有发挥过它的作用。 国家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国家美术馆位于城堡山(Castle Hill)上,可以从坐16号公交车上山,可以坐索道缆车,也可以步行上山。山上游客比较多,但是视野也很好,尤其是美术馆最顶楼的观光台,是俯瞰布达佩斯全景的绝佳位置之一。 布达城堡始建于1247年,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为了抵御鞑靼人的入侵而兴建。其后卢森堡国王西吉斯蒙德将原来的建筑物改建为哥特式王宫。 1541年至1686年期间,奥斯曼土耳奇占领了布达佩斯,布达城堡被用作军营及清真寺。直至17世纪,哈布斯堡王朝赶走了土耳其,布达城堡被重建成巴洛克式。现时布达城堡成为了匈牙利的美术馆及博物馆。美术馆的票价大概在6欧左右。展出了极富有历史代表意义的匈牙利画作、包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石雕,哥特式木雕、祭坛等艺术品等。不过,这虽然是匈牙利美术馆,但是收藏了埃及希腊罗马和欧洲(德法意英西等国)的绘画美术作品,从中世纪到现代艺术作品体系比较连贯。三楼是现代艺术展厅,看到这里我就觉得脑子不够用了,很多作品比较抽象和前卫。 布达佩斯大市场(Great Market Hall) 老习惯还是不能丢,来了布达佩斯,还是要赶一赶集的。 大菜市场就在自由桥一端,坐公交车即可到达,屋顶取马加什教堂精华。整个大菜市场分为两层,二层一侧是卖当地特色食品的,其他部分是卖纪念品;一层基本都是卖水果蔬菜的,非常干净,价格也很亲民。中央大市场一直是展示布达佩斯普通居民日常生活甚至是匈牙利经济的一扇小窗口。当年一些西方国家政要来匈访问,这里几乎是必到的参观之处。 在今日的布达佩斯,跨国集团开设的现代化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处处可见,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但是从中央大商场里熙熙攘攘的顾客和红红火火的生意场面来看,这个古老而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大市场不仅运作良好,而且魅力日增。 烟草街会堂 我始终觉得布达佩斯是个历史感很厚重的城市。 也是去了犹太区彩有些明白为什么这里的基调总显得有些悲伤,因为它们是有故事有伤痕的地方。布达佩斯的犹太区跟巴黎的玛黑区一样,如今都是市里最热闹的酒吧区,而在二战期间它们是犹太人的受难地。 布达佩斯的犹太教堂是世界第二大犹太教堂,略小于美国纽约的以马内利会堂,也是欧洲第一大犹太教堂。教堂建筑风格有点北非的风格,和欧洲大陆一般的教堂风格很不一样,推荐大家来布达佩斯时不要错过。教堂长75米,宽27米,塔楼高44米,设有3000个座位。犹太教堂内和清真寺一样不允许有偶像和画像。有的犹太教堂只有12个窗户,以象征摩西带领逃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的12个部族。建筑的色调和装饰低调不张扬,以木质结构为主,很多设计借鉴了基督教堂的风格,整体感觉庄严肃穆,坐在里面人会自然而然的心静下来。 匈牙利在二战时期是作为德国的仆从国而存在的,所以匈牙利犹太人(20世纪初犹太人在布达佩斯人口中占百分之二十)的处境也就很惨,电影布达佩斯之恋就很好的展现了当时的情况。事实上当时的问题是,很多的犹太人被软禁在犹太人社区,衣食无着,忍饥挨饿。这种问题在1944年纳粹直接占领布达佩斯后更加严重,犹太人都只能到这所教堂里去避难,但还是不时有饿死和冻死的人被抬出去在教堂后院直接就埋葬了。等到战后,那里被埋葬的人数有两千多个。下图就是此教堂后院的墓地,大家也能看到去世人的年代。所以说不要小看这个教堂,在并不久远的历史里,她可是作为庇护,保佑上万犹太人的避难所而存在的。 教堂内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讲解,可以试一下匈牙利式的法语讲解,感觉心好累。有一点要提醒一下,男生要戴一顶白色的小帽子进去(他在门口会发放),女生不能穿太短的裤子。 教堂后面的花园里有一棵钢铁结构的英雄树,是匈牙利设计师Laszlo Vago设计的,每一片叶子上都刻有大屠杀期间遇难者和遇难者家庭的名字。这也是二战匈牙利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雕塑,她是作为犹太人大屠杀公园的一部分而存在的,雕塑的主题显然是哭诉,却又很无力。 博物馆的展品很多,有个管理员老爷爷,他告诉我自己除了匈牙利语,还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德语、俄罗斯语和一点法语。不禁感叹道,果然高手在民间,而且他会的语言似乎也可以体现这个国家的历史。 其实,如今紧靠大教堂的这一片犹太人社区,依然生活着相当多的犹太人后裔,他们仍旧居住在前辈留给他们的房屋里,不少的房屋留有二战时的弹孔,可以说,这里基本没有新房,当我们走进这片寂静的犹太人社区的时候,还是能感受到当年战争的血雨腥风,寂静的却又有些拥挤的街道不知怎么让我突然感受到了人的冷酷无情。 恐怖之屋(The House Of Terror) 这个恐怖之屋我最终没有勇气进去。 这个博物馆位于Andrássy大街的60号,是前纳粹和匈牙利***秘密警察的首脑机关。大楼顶层的遮阳布蓬上有“terror” (恐怖)的字样,在太阳的照射下,TERROR 的字母投射到大楼两侧墙顶壁上,尤其鲜明,让人们时刻铭记匈牙利人民五十年在纳粹和共产主义统治下所蒙受的痛苦和灾难。在希特勒***时期,大批的匈牙利犹太人惨遭杀戮,仅仅在这栋大楼的地下室就有几百人被处死。二战结束后,这个大楼又变成苏联和匈牙利***秘密警察的首脑机关 ( VO, 后改名为 VH),在其内任意审讯、拷打、处死被认为是敌对势力的人们。 博物馆包含有关20世纪匈牙利的***主义和匈牙利共产主义时期拉科西·马加什独裁**和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前后相关(包括死难者)的展品,也是这些制度的受害者纪念碑,包括在这座建筑物内被拘留,审问,酷刑或遇难者。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博物馆,实际上一直在提醒我们寻找每一座城市背后承担的沉重历史,寻找每一座城市背后的历史真实。 Szentendre 圣安德烈小镇 这个小镇是一个艺术家小镇,离布达佩斯有25公里。可以坐船前往,也可以称作郊区地铁H5号(就是一种绿皮小火车)线坐到终点站,在Batthyány ter这一站换乘H5。但是因为Szentendre已经不属于布达佩斯,因此需要根据距离重新买票。不过即使忘记了或者不知道,在车上跟列车员买票也是没关系的。 如果时间充裕,往返一天是比较合适的,最好选择坐船,享受一下悠闲的时光。 很多人知道Szentendre小镇,是因为蔡依林曾经在这里拍了一支《马德里不可思议》的MV。小镇不大,是一个重要的居民点,现在则是匈牙利最重要的旅游城也是匈牙利现代艺术流派的“博览馆”,各式教堂、工艺品店、画廊、作坊、博物馆、酒吧、咖啡厅邻此接彼,彩色的民居风味浓厚,蜿蜒的石子小街更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传统的浪漫气息,中世纪时城堡丘陵上的教堂和当年围绕城堡墙的所修的街道,表明那时这里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居民点。 总之,我一直觉得,一个有河流经过的城市,就是有魅力的。 多瑙河也是如此,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很美,因此被河水孕育的布达佩斯,也是很美的。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它的落后,也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朴实与厚重,甚至可以看到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影子。看她的历史,需要有一种思辨的穿透力。我们喜欢布达佩斯,为她的文化和历史感到骄傲。

二、茜茜公主的墓地在哪个城市

       奥地利有以下旅游景点:

       美泉宫

       美泉宫得名于一眼泉水,这里原是一片开阔的绿地。有一次马蒂亚斯皇帝狩猎至此,饮一泉水,心神清爽,便称此泉为美丽泉。1743年,玛丽姬特蕾西亚女王下令在此建宫,这里便出现了气势磅礴的宫殿和巴洛克式花园。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是欧洲第二大宫殿。与霍夫堡宫并称为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皇室的冬、夏宫。宫内有1400个房间,从中央大厅进去。有44间是洛可可式(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纤巧华美的建筑风格),优雅别致,但大多数是巴洛克式(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重视雕琢的建筑风格)。宫中专门有东方古典式建筑,如嵌镶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房间和用泥金和涂漆装饰的日本式房间。房间内部的装饰品也以东方风格统一协调,四壁和天花板上镶嵌着陶瓷器。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大摆筵席的餐厅和华丽的舞厅。宫内陈列着几辆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加冕大典时用过的绣金马车。特蕾西亚女皇是奥地利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位女皇,她的著名格言是:“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和。”宫殿长廊挂满哈布斯堡正朝历代皇帝的肖像和记录画以及玛丽亚61蕾西亚女皇所生16个儿女的肖像画。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后来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少女时代的画像。优雅细致的笔调,把王朝当日的豪华盛景和奢丽气氛表达无遗。各房间和回廊拐角处装有各种式样的火炉,俄式的大火炉造型尤为奇特。

       金色大厅

       金色大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金色大厅金碧辉煌,是世界著名音乐厅之一,经常举行由高水准乐团、指挥上演的音乐会。

       萨尔茨堡城堡要塞

       萨尔茨堡要塞位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州的萨尔茨堡市,可说是萨尔茨堡城内的标志性建筑,建于老城区山上,历史悠久,始建于1077年,由历任总主教逐步扩建而成,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城堡之一。萨尔茨堡要塞长250米,宽150米,也有“从未被攻破的要塞”之美誉。由于位于绿色山丘上,它就像是一枚闪光的白色珍珠,时刻在发光。要塞外部的斑驳的城墙可见其历史之悠久,里面处处是坚墙厚壁,各个部分错落有致,主要几个建筑之间有庭院,间或能看到古式的大炮,黑色的炮口依旧庄严地监视着远方,仿佛遥远的战火仍未结束。城堡定期会有古典乐室内音乐会,演出的都是一些比较大众的古典作品。城堡向北以及向南两面城墙边的空地均是拍摄城市风景的最佳取景地。

       圣斯特凡大教堂

       圣斯特凡大教堂是维也那环城景观带上的著名建筑,享誉全球,是维也纳的象征。它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圣斯特凡大教堂建于12世纪末,高高的塔尖高达137米,仅次于德国科隆大教堂。整个教堂的建筑风格呈奇特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门是罗马风格,尖塔是哥特式,而圣坛是巴罗克风格,将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人们历时四个多世纪并不断改建、修建的结果,又是维也纳人折中调和才能的体现。 大教堂内有1467至1513年间由尼可拉斯·格哈德·凡·莱登(Niclas Gerhaert van Leyden)设计建造的国王弗里德里希的红色大理石墓碑。教堂内北侧厅是安顿·皮尔格拉姆(Anton Pilgram)设计的布道坛和管风琴脚(在这两件作品上有作者的自画像)。圣斯特凡大教堂有一座庞大的地下墓穴。当年人们在废除圣斯蒂芬墓地时,把成千上万个维也纳人的尸骨放置在此。此外,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还把自己的内脏放置在此。教堂还是登高眺望的绝佳地点,登343级台阶到达教堂顶部的小屋,在那您可以欣赏到维也纳的迤俪风光。

       霍夫堡宫

       霍夫堡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宫苑,坐落在首都维也纳的市中心。在1918年以前一直由皇室居住,13世纪时它是一座城堡,后来随着哈布斯堡家族权力的扩张和统治地域的扩大,这座城堡被扩建成为了豪华的皇宫。皇宫依地势而建,分上宅、下宅两部分。上下两宅各有一个花园。上宅是帝王办公、迎宾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下宅作为起居接借宿用。全宫有1400间装饰奇异的房间,镶嵌在一个四字形庞大的建筑群里。其中44间厅室装饰尤为富丽堂皇。如金碧辉煌的美景富大厅,1955年5月有历史意义的独立条约是在这里签订的,奥地利从此宣布了“永久中立”。今天,这里是奥地利总统的办公地点,也是一个重要的会展中心,同时还包括众多的艺术品收藏展览,著名的茜茜公主博物馆就位于此。宫殿内的奥地利画廊珍藏着中世纪到现代的绘画和雕塑名作,这里实际上是奥地利宫廷美术博物馆。富苑内的珍宝馆存放着历代帝王的华丽服饰,传神的画像,光彩的珠宝。一顶镶嵌着各色宝石、珍珠的王冠,熠熠发光,它是哈布斯堡正朝统治的象征。

       哈尔施塔特

       哈尔施塔特镇(Hallstatt)是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哈尔施塔特的“Hall”可能源自于古克尔特语的“盐”,得名于村庄附近的盐矿,历史上这一地区就因盐而致富。哈尔施塔特气候温暖,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这座在险峻的斜坡和宝石般翡翠的湖泊间伫立的湖畔小镇,到处可见童话般清幽美好的住宅。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人间天堂。住在临湖的庭院旅馆,推窗见湖,遥望湖上泛起清烟,仿佛来到人间仙境。

三、这个小镇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犹如童话般的人间仙境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八成见过这个地方。她就是哈尔施塔特小镇,奥地利世界文化遗产小镇。如果问我想象中的童话里的小镇是什么模样,那它一定就是哈尔施塔特的样子。从维也纳坐火车过来,到不了镇里,只能先到湖对岸的一个地方,然后再乘摆渡船。虽然对欧洲的小站早有认识,但这个站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小哦,小到没有售票员和检票员(有车票自动售卖机),候车室里面只放得下两张凳子。虽说小,OBB(奥地利铁路)的舒适度可是一点都不打折,回去的时候还坐到了有包厢的那种火车,是的,就像的《大侦探波罗》里的那种。离这儿两站路,不到一小时的车程的,是Bad Ischl,茜茜公主和弗兰茨初次相遇的地方。 哈尔施塔特小镇真的好小,2005年12月有923名居民,到了2015年也只有1221名居民。在中国算是小小小镇了。小镇属于奥地利管辖。位于哈尔施塔特湖畔,附近有一盐矿, 历史 上因盐而致富,因此也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这教堂周围是小镇的主要景点,也是标志景点。宁静的小镇一角部分居民房屋依山而建,这是湖宾路,小镇 旅游 的最主要路线沿这条湖宾路走到68号,就是小镇最佳的拍照地点。清晨,湖边十分宁静,除了个别摄影爱好者,游人很少。湖上的交通还是以木船为主。木船来回接送两岸的人,在湖中荡漾,也是一幅美景。小镇房子大多数以砖木建筑,样式与我国南方城镇差不多。。房顶以人字形为主,大多数房屋的 历史 都很悠久,多数都上百年了,部分300多年以上的房屋。人字形的房子多了,年代久了,保护的好了,也就成了种特色了。在我国可能早撤了盖新房了!!!房屋建筑并没有更多的特色,但是主人们都精心的打扮它们。门前、窗台、阳台、墙边能种植植物的都种的植物。处处是植物处处有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美丽旅游 纪念品大多数放在屋里售卖,没有占道经营。很多房屋都有园子绿地,绿地没有种庄稼的,都是草坪和花。出门骑自行车的人很多小镇很小,走马观花的游一个多小时足够了,来这里的中国游人大多数是当天来当天就走了。所以早晨街上的人非常少。我们去的时候下着毛毛小雨,雨中的小屋更显幽静。在这种屋中聊着天,品着茶是不是也很享受吧。装扮房屋并不是十分豪华和昂贵,利用旧物,因地制宜。皮鞋和麻袋也可来打扮自己的园子,特别吧?旧自行车也是很好的装饰,是不是也很美吧。早被淘汰的劳动工具也成为装饰品了!!植物依墙根而种,依墙面而长,是这里一大特色。这种装扮很体现主人的素养和用心。小镇上这种装扮有很多很多。你在街上走,花绕你身傍仍不住拍一张在这里住一般是私人宾馆,也比较贵的。但是贵有贵的道理,房屋一般古老,环境比较幽雅,风景秀丽,主人为客人考虑的也比较周到。这里 旅游 纪念品以玻璃制品为主教堂也很富丽堂皇。小镇人少,教堂不少,小小的镇有两座教堂。靠山的一座教堂边就是一个古老的墓地,墓建造的都很简单,造型简洁、艺术,有纪念文字和灯具。有些墓,是一家人都葬在一起的,这种方式我个人认为值得提倡,文字都有简单的记载。 三、古盐矿小镇的旁边就是一座缆车,坐缆车上山顶就可以到古盐矿参观,缆车费也很便宜。上了山顶有一观景台,小镇尽收眼底。到盐矿参观遇一学校学生也来参观,与他们在一起也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这里的人以说德语为主。进盐矿先进山洞遂道,遂道是人工挖掘出来的。遂道都是用木头加固了的,十分安全。加固的形状不同,有圆顶的、有T形顶的。遂道里的温度很低,进去的人要穿专门的衣服。遂道走完后还要下到几十米深的矿区下面去,下去可以坐滑梯,滑梯类似小孩子玩的滑滑梯。有的人害怕坐滑梯,也可以从台阶上走下去。介绍盐矿是怎样形成的。工人们是如何开采的,开采的工艺和提练程序。出矿时也要经过很长的遂道洞子,坐的是一种滑车,实际是一种动力拉着很长很长的板登走,人都坐在板登上,也很特别。 小镇一个多小时就可逛完,也算深度游了,小镇小、巧、精、秀、静深深的吸引着我,倘若你去,我一定相陪。

四、茜茜公主的墓地在哪个城市

       皇家墓地,居然是这么一个朴素的教堂。1633年以来,这里安放了包括哈布斯堡家族12位皇帝在内的146具棺柩。著名的茜茜公主也在这里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茜茜公主墓地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茜茜公主墓地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最近发表
随便看看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