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墓地图片大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中国历史上发现了哪些「不一般」的陵墓?
闪开,让我来。
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上,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墓葬。俗语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理,墓葬多了,什么种类的也都有。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不一般”。因为中国历史上大部分墓葬都是挖个长方形的坑,里面埋人。这个在考古学上叫“竖穴土坑墓”。这是最为常见的墓,也就是最为一般的墓。不一般的墓可以理解为“非竖穴土坑墓”。
一、典型墓葬举例:
首先介绍一下在中原地区发现的不寻常的墓葬:濮阳西水坡M45
(图片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濮阳西水坡》,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
如果看照片不够明显,来看一下手绘的线图:
这是一处仰韶文化的墓葬,距今约5000年。位置在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隅,这是一片低洼地,雨季雨水难排,俗称“西水坡”。这个墓里发现了被认为最早是龙的形象,即用蚌壳摆成龙虎的形状。中华第一龙的称号即从此墓而来。这在当时是个震惊世界的发现。许多学者投入到了这个墓葬的研究之中。根据冯时先生的观点,这个墓葬显示的中国古老的天文观。左青龙右白虎对应着天上的星象。(见冯时:《文明以止:上古的思想、天文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流域发现的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牛河梁遗址用石头堆砌的墓,考古学称之为“积石冢”,它长这样:
先来俯视图:
拉近镜头: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区域,这些墓葬由于位置比较突出,他们都在一个山岗的顶部,由外向内高起,形成台阶,然后上封土、积石。由于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较为奇妙的东西,如玉猪龙啊,“女神像”啊,这是一种祭坛与墓葬合二为一的一种墓葬。
(传说中的“女神像”)
再加上垒砌的形状有圆形也有方形,经一些学者考证,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天圆地方观点的体现。也是冯时先生的考证,这里的一些东西体现了上古的天文观念,古人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有知识。这个墓葬距今年代也是5000年左右!(同见冯时:《文明以止》,插图见 朝阳市文化局:《牛河梁遗址》,2004年)
二、非同寻常的墓葬类型
史前人类由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婴儿的夭折率较高,所以在墓葬上我们就能看到许多婴儿的墓葬。在我国婴儿有一种专用的墓葬,即用一个大陶罐装婴儿的尸体,然后将陶罐埋于地下,有的与大人的墓在一起,有的分隔开来。考古学上称之为“瓮棺葬”。
瓮棺葬一般长这样:
如果你有机会去到半坡遗址博物馆,就能看到半坡遗址的瓮棺葬群。
在私有制和一夫一妻制度产生之前,传说中的“原始社会”中,有一些较为大型的合葬墓。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有一些用船作为棺材的墓葬,我们称为:
高句丽地区的积石墓(哈哈,是不是很像玛雅的祭坛):
“东方的金字塔”——:
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墓葬种类,如西藏的**,水葬,东北地区的石棚墓,商代的甲字形大墓,汉代的穿山为陵,唐代的带天井和小龛的斜坡墓。西藏地区的由于宗教原因及其他原因不好获取图片,可以自行搜索。后者我有机会会专门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一些“不一般”的帝陵、墓葬。
参考书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二、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图片
未被盗的有大清的祖陵永陵、努尔哈赤的福陵、崇德帝的昭陵、顺治帝的孝陵、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
1、清永陵
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座落在呼兰哈达(满语,汉译烟筒山)下,苏克素浒毕拉(满语,汉译鱼鹰河,今称苏子河)北岸。
尼雅满山岗(今称启运山)南麓。东距县城22公里,距永陵镇2公里。东南距兴京故城赫图阿拉约5公里,西距夏元行宫约3公里。
陵内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满(追封兴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兴祖直皇后)、祖父觉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景祖翼皇后)。
父亲塔克世(追封显祖宣皇帝)母亲喜塔拉氏(追封显祖宣皇后)以及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的墓地陵园。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称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为永陵。从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
2、清福陵
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
同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的墓从东京尼亚满山迁来此处。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陵墓到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又续有增建。
整个陵园背靠山峦,气势宏伟,风景优美。福陵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
福陵自1929年起被代奉天省政府辟作公园,因其位于市区的东部而得名东陵,目前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陵园周边为青松古林环抱,称“天柱排青”,是盛京胜景之一。
3、清昭陵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 北陵 。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
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4、清孝陵
清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位于昌瑞山的主峰下,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原配皇后(静妃)博尓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墓。
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5、清泰陵
清泰陵是清世宗雍正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距易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海拔382米,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清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三、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古墓
西周1. 西周大墓,即陕西省周公庙遗址,西周最高等级的陵坡墓地。发掘之初被寄予厚望的墓地中规格最高的32号大墓,由于被盗严重,甚至出土了2002年的矿泉水瓶,而出土文物寥寥。该墓此前即被认定是一个诸侯国国君级别的大墓,后又被怀疑是周公墓,可是最终由于出土器物没有确凿认定,而至今不知墓主身份。春秋早期2. 晋侯墓,位于山西省曲沃县羊舌村,墓地因被盗而发现。清理结束的两座大墓早期均曾被盗,专家推测,很有可能是一种与复仇有关的毁墓行为。由于被盗,墓中未出土有关墓主身份的印或铭文,墓主是否真的是晋文侯和夫人,可能永远是一个谜。春秋3. 秦公大墓,甘肃礼县永兴大堡子山,此墓的发现意义非凡,长期以来,我国考古学界一直探索的秦国四大陵区最早的西垂陵区遗址这一千古之谜终于揭晓。秦公大墓据专家考证是秦国开国国君或其子秦文公的夫妇陵墓。该墓为研究秦国的陵寝制度和历史提供了新资料。该墓15年前就已严重被盗,大量珍贵文物现仍流失海外。战国早期4. 郭庄大墓,这座大墓经历了至少17次盗掘,其中包括战国盗洞一个,东汉盗洞7个、现代盗洞9个,但由于拥有十分完善的防盗系统,墓地发掘后仍出土大量珍贵器物,可算一个奇迹。它有很多巧妙的防盗机关,是典型的积石积沙墓,深达17米。该墓主人应是一位地位显赫的楚国高级贵族。战国(楚)5. 九连墩古墓,由于墓地土质为沙土,屡发塌方险情,但也正是由于坍塌,使盗墓者仅进入南椁室,所以损失不大。楚墓很多,但十墓九空,多是被盗空。该墓出土大量精美青铜器,墓主人被认为是楚国高级官员。汉朝6. 徐州狮子山汉墓,早年间曾被盗,由于做贼心虚、过于匆忙,盗墓贼漏过了狮子山楚王墓甬道两侧密封着的几个耳室,这一失漏使大批文物珍宝躲过了劫难。该墓发现的金缕玉衣被认为是我国发现的最精美的一件玉衣。玉片共有4248片,均为玉中极品,遗憾的是金缕玉衣上的金丝被盗墓者抽走了。汉唐之间7. 老山汉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是在1999年底破获的一起盗掘古墓案中发现的。该墓被盗过于严重,墓主都被拽出棺外,墓中器物所剩无几,令人大失所望。通过人骨复原,墓主人容颜已被完整呈现,但他的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唐朝8. 永泰公主墓,墓室的右侧有一盗洞直贴墓壁而下,盗洞正好打在前墓室与甬道之间。前有墓道填土所阻,后为墓室砖壁所堵,惟有此处可以进入墓室,选点之准令人惊叹。盗洞底部有一副骨架及凿子、锤子等,这意味着盗洞打通后,此人进入墓室盗宝,最终被地面见利忘义的伙伴活活闷死。宋朝9. 秦桧独子墓,即2006年备受关注的南京江宁“疑似秦桧墓”,墓主其实为秦桧独子秦熺,在3个墓室中共出土金、银、铜、漆、瓷、铁质文物100余件。该墓的墓室呈倒“品”字形朝向北方,中间的秦熺墓已被盗过,墓主已无处寻觅,而西北角的墓室为秦熺正室夫人墓,但因为没有墓志,不知道秦熺的正室夫人是何许人。清朝10. 东陵慈禧墓,慈禧太后生前酷爱珠宝、玉器及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其中包括织金的陀尼经被,经被上缀有的820粒珍珠全部被盗墓贼拆走;盗墓者甚至将慈禧牙齿撬开,盗走了她口中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四、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图片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图片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图片,皇家陵墓一直是盗墓贼光顾的首选对象,历朝历代的皇陵都没有躲过盗墓贼的魔爪,听说里面丰厚的宝藏,,而明朝的十三陵却是一个例外。以下分享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图片。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图片11、十三陵是谁的墓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明十三陵是北京市境内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景点有长陵、定陵、古神道、德陵,适宜游玩季节3月--5月、9月--11月,面积有四十平方公里;
2、十三陵是谁的墓地被挖了,定陵。十三陵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里面葬在明朝的十三位皇帝,据说长陵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却是定陵,因为在这十三座黄陵当中,定陵是唯一一座被允许进行考古发掘的陵墓。
1956年吴晗提出发掘十三陵之一长陵的建议,建议得到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的赞同,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获得了***的批准。起初提议先从最小的陵墓开始挖掘于是选择了定陵,定陵的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哪个陵比较好,说法不一。有导游表示很多人对于十三陵有误解,认为买一张票可以看十三个陵墓,因为太多不知道去哪个比较多,其实现在开放的只有三个陵墓和一个神道。
如果对地宫比较感兴趣就推荐去万历黄帝的'定陵地下部分面积非常大,如果对金丝楠木大殿感兴趣就推荐去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游客也最多,如果想看地面上保留比较好的建筑就可以去昭陵,一般团队游会选择去定陵和长陵,昭陵很适合散步怀古;
4、十三陵是谁的墓地信息来源,“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内容源自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具备参考性。如您对“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十三陵景区需要预约吗,十三陵开放的是哪个陵。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图片2长陵: 明成祖朱棣,
献陵:明仁宗朱高炽
景陵:明宣宗朱瞻基
裕陵:明英宗朱祁镇
茂陵:明宪宗朱见深
泰陵:明孝宗朱祐樘
康陵:明武宗朱厚照
永陵:明世宗朱厚熜
昭陵:明穆宗朱载垕
定陵:明神宗朱翊钧
庆陵:明光宗朱常洛
德陵:明憙宗朱由校
然而明朝有十六位皇帝却只有十三个葬在了十三陵里,那另外三个皇帝是谁,它们为什么没有葬在十三陵里呢。而这三个皇帝中有一个是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死后被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而后面朱棣迁都北京,不可能将他老爹的坟给挖了吧,所以朱元璋没有被葬在十三陵。
建文帝朱允炆没有被葬在十三陵就很好理解了,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就不知所踪,最后自然也就没办法呗葬在十三陵里。而朱祁钰因为英宗复辟后被害,英宗也不承认他皇帝的身份,自然也不能葬在十三陵里。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图片3明朝皇帝的墓地。
明十三陵,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
相关内容: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
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图片4十三陵是谁的墓地(为何皇陵却号称“十三陵”)
第一位,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对于明朝的创立呕心沥血。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却靠着个人的努力推翻了元朝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数不多的,从南方打到北方,最后统一全国的皇帝。所以在建国后,他定都于南京城。
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便开始主持修建明孝陵,历经25年,征调民夫10万人才修建而成。明孝陵占地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帝王寝陵之一。当时朱棣还没迁都北京,所以朱元璋是葬在南京明孝陵的。
第二位,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的儿子。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痛心疾首,决定将皇位传给皇长孙朱允炆。朱棣原本就因父亲没传位给自己而耿耿于怀,结果朱允炆上位后还听从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削藩。朱棣索性发动靖难之役,一路从北京打到南京,将朱允炆赶下了台。
但是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被朱棣抓到,而是生死不知,下落不明。朱棣为了寻找他,派人从水路、陆路两路寻找,结果仍一无所获。所以朱允炆也没有陵墓。
第三位,景泰帝朱祁钰。朱祁钰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正统十四年,瓦剌犯边,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爆发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趁机要挟明朝。在这种危急关头,朱祁钰被于谦等大臣拥立登基,是为景泰帝。
后来瓦剌看从明英宗身上榨不出油水,便将明英宗放回去,让他们展开内部纷争。结果明英宗一回来就被景泰帝关到南宫的小房子里,不准与外人接触。后来景泰帝病重,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复位。明英宗复位后不承认朱祁钰帝位的正统性,还给了他一个恶谥,以亲王之礼将他葬到北京西山。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墓地图片大全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中国墓地图片大全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