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中山墓地(中山墓地网)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山墓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中山陵是谁设计的?

       中山陵是吕彦直设计的。

       吕彦直,山东东平人,1894年出生于天津。幼年喜爱绘画。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留美预备部读书。1913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先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接受西方学院派教育。毕业前后,曾作为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同时描绘整理了北京故宫大量建筑图案。1921年回国,途中曾转道欧洲考察西洋建筑。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1925年报名应征中山陵陵墓图案设计。他潜心研究了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根据《陵墓悬奖征求图案条例》的要求,参照钟山地形,经两个多月,绘制出平面图及建筑物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9张设计图和1张祭堂侧视油画,撰写了约1000字的《陵墓建筑图案设计说明》。评判顾问们对吕彦直的作品大加赞赏,给它的评语是:“全体结构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寓含***先生“唤起民众”之意,“建筑朴实坚固”,不取奢侈华贵,别创新格。“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认为其祭堂外观形式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合于中国观念,而又揉合西方建筑精神。

       1925年9月20日,葬事筹备委员举行第11次会议,对应征图案进行评选。出席会议的还有家属***、孙科、陈淑英(孙科夫人)。一致推举吕彦直设计的图案获首奖,二奖为范文照,三奖为杨锡宗。范、杨都是同时代从国外留学归来、具有“中国建筑文艺复兴”理念的建筑师。

二、中山陵的资料

       ***墓地在南京中山陵,***墓地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三、外地人可以在中山买墓地吗现在

       外地人现在不可以在中山买墓地。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自2012年开始,中山对墓地购买实施限购令,非本地户籍无购买权。

四、中山陵的资料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 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 。 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中山陵。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半球形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中山路是原来的迎柩大道,是***先生灵柩南下时走过的路,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1926年动工,1929年完成。当时,***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再进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 总理遗嘱 中有关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华表乃为柱状标识物,标志祭堂即在此。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有***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 总理遗嘱 。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先生为我中华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先生的遗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南京解放后,***任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 30多年来,中山陵园不断整修拓新,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中茅山南麓,陵墓的建筑,壮丽雄伟。到南京游览的人,一般都要到中山陵瞻仰这位革命家的墓地。***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山墓地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中山墓地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