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清朝墓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清朝陵墓在哪
清朝皇帝的陵墓群有三处 : 北陵、东陵和西陵 。 清朝从 1644 年入关 , 到 1911 年被推翻 , 统治全国 267 年 , 共有十个皇帝 , 除宣统溥仪未建陵外 , 九个皇帝分别葬在东、西二陵。清西陵位于保定市易县梁各庄西 , 是一片丘陵地 , 周围群峦 迭嶂 , 树茂林密 , 风景极佳。东有 2300 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 , 西望雄伟的紫荆关 , 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南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西陵有帝陵四座 : 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后陵三座 : 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三座 : 泰妃陵、昌妃陵、崇妃陵。此外 , 还 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一共 14 座 , 共葬有四个皇 帝、九个皇后、五十六个妃娱以及王公、公主等七十六人。西陵周边近二百里 , 外围原有红、青、白三层界桩 , 每层之间 相距十里 , 界桩以外还有官山 , 都不许老百姓涉足。为了加强陵区的管理 , 设立了一套机构 , 皇帝任命泰宁镇总兵兼西陵总管大 臣 , 统管西陵并委派辅国公、镇国公两个王公 , 设置东府、西府 , 作为皇室的代表 , 专门负责守陵。西陵建筑面积达五万多平方米 , 宫殿千余间 , 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 , 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 , 整个建筑群。反映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高度水平和优秀的民族风格 , 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才能 , 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瑰宝。1961 年 , ***公布清西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陵泰陵是雍正 ( 胤禛 ) 的陵墓 , 附葬一个皇后和一个皇贵妃 , 建 于 1730 年一 1737 年。泰陵在西陵各帝陵中 , 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进入陵区前的 第一个建筑物 , 是一路五孔石桥 , 桥北有兰座高大的石牌坊 , 都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式。坊北是大红门 , 这是陵区的正门 , 两通 “ 官 员人等到此下马 ” 的下马碑分立两侧 , 接着是五里长的神道 , 砖石墁地 , 松林夹道 , 神道上也有一系列建筑。具服殿是皇帝或其它主祭人更衣的地方 , 稍北 , 是大碑楼 , 高 30 米 , 重檐歇山顶 , 黄琉璃瓦 , 内竖两通圣德神功碑。碑楼四角外 , 矗立四座汉白玉雕成的华表 , 前行数十米 , 又是一座七孔石拱桥 , 过桥后 , 有望柱和石像生五对排列在两旁 , 形象逼真 , 刀法细腻。再往北有一座小 山 , 叫蜘蛛山 , 作为影壁。绕过此山 , 便是龙凤门 , 四壁三门 , 远处隆恩门在望 , 近处有一座小碑亭 , 三座三孔石桥并排跨在马槽沟 上。桥北是宽阔的海堤 , 东侧为神厨座、井亭 , 是存放供品和制备祭品的地方。东、西朝房和东、西护班房分立在隆恩门外两侧。隆恩门面阔五间 , 三门 , 单檐歇山顶。门内东西两侧 , 各有焚吊炉一 座 , 稍北是东、西配殿 , 东配殿原是放祝版的地方 , 西配殿为喇嘛念经的地方。隆恩殿是主体建筑 , 面阔五间 , 进深三间 , 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 , 殿内有三个暖阁。这个大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地 方。隆恩殿后面是三座门 , 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 , 明楼中有墓碑。从明楼有马道通宝城 , 宝城上面是宝顶 , 下面是地宫。1735 年 , 雍正暴死 ,1737 年 3 月 , 雍正和已死的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合葬进地宫。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那时还未死 , 所以在泰陵东侧又建了一座泰东陵 , 并给皇贵妃等 21 个妃 子建了泰妃园寝 。昌陵昌陵是清嘉庆皇帝的陵墓。嘉庆名颙琰 , 在位二十五年 , 是乾隆的第十五子。乾隆六十 年 (1795 年 ) 九月 , 乾隆传位给他 , 并为他在泰陵西南选 好陵址 。 昌陵于 1803 年建 成 , 其规模与泰陵不相上下 , 其宝城比泰陵的还要高大。隆恩殿内用花斑石墁地 , 光 滑耀眼 , 好似满堂宝石。1803 年昌陵建成后 , 先葬进孝淑睿皇后 ,1821 年 3 月才葬 进嘉庆 , 地宫封闭 , 所以嘉庆另一个孝和睿皇后死后 , 葬在昌陵西三里的昌西陵。另建有昌妃园寝 , 葬有嘉庆的恭顺皇贵妃等 17 个妃子。慕陵慕陵是清道光皇帝的陵墓 , 在泰陵西约十里 , 建于 1832- 1836 年。道光名旻宁 , 是嘉庆的第二子 , 曾被封为智亲王 ,嘉庆立他为嗣 , 在位三十年。道光即位后不久 , 在东陵宝华峪建陵 , 并葬入孝穆皇 后 , 次年发现地宫浸水 , 道光大怒 , 追查责任 , 并将陵墓拆隆恩殿除 ,1832 年 , 道光亲自选定慕陵陵址 , 并命名为龙泉岭 , 当年动工。慕陵的隆恩殿别具一格 , 整个建筑满饰楠木雕刻 , 不仅藻井的每一个小方格内雕龙 , 而且梁枋、雀替等也不施彩绘 , 全是楠 木雕成的游龙和蟠龙 , 造成 “万龙聚会 , 龙口喷香 ” 的气势。慕陵的规模虽比泰陵、昌陵小也没有大碑亭、石像生、明楼 , 但工程质量之坚固 , 则超过泰、昌二陵。慕陵东半里有慕东陵 , 这里原是妃园寝 , 后来因葬入孝静皇后而扩建成慕东陵 。崇陵崇陵是清光绪皇帝的陵墓 , 在泰陵的东面十里 , 是我国现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 , 建于 1909 年。 1911 年清朝被推翻 , 崇陵尚未建成 , 由逊清皇室继续修建 , 至 1915 年完工。崇陵葬有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光绪在位期间未营建陵墓 , 死后才在金龙峪建这座陵 , 范围、 规模都较小 , 没有大碑亭、石像生 等 , 但排水系统较完善 , 明楼前和 三座门前有御带河 , 月牙城内有 泄水孔 , 宫殿基部都有五尺宽泛水。崇陵东有崇妃园寝 , 大殿的后面墓园中葬有瑾妃和珍妃。1995 年 , 末代皇帝溥仪 ( 宣统皇帝 ) 的骨灰也葬人清西陵。
二、大清十三陵墓
1、清十三陵的墓地在哪里。 2、十三陵有多少个墓地。 3、清十三陵陵园介绍。 4、清十三陵被盗了几个墓。1.清十三陵的墓地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和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2.清十三陵一般指清朝皇家陵寝,是清朝的众多皇帝在河北遵化市和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修建的陵园,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清朝陵墓在哪里
清朝帝王陵墓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分别是辽宁沈阳,河北唐山,河北保定。这三个地方笔者都是实地探访过的,下面具体的说一下以供周知。第一处,辽宁省沈阳市。这里埋葬了大清初期的两位皇帝,分别是号称野猪皮的努尔哈赤和其子皇太极,努尔哈赤的陵寝位于沈阳东边,现在称之为东陵公园,他的陵寝是清福陵,很有特色,皇太极的陵寝在沈阳北边的北陵公园内,其名为清昭陵,目前保存完好古香古色。第二处,河北唐山遵化马兰峪清东陵,这里是一处风水上佳的宝地,是大清入关后营建的第一处皇陵,是由顺治皇帝福临在此选址,并且开始营建,所以入住于此的第一人便是顺治帝,他的陵寝位于整个清东陵的最核心的位置,称之为清孝陵。陆续这里入住了其子康熙皇帝,其陵寝为清景陵,其孙乾隆皇帝,其陵寝为清裕陵。以及后来的咸丰皇帝(清定陵),同治皇帝(清惠陵)。其中还有大清最后一位无冕女皇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以及大清康乾盛世的奠基者孝庄太后的昭西陵。第三处,河北保定易县的清西陵,这里同样是风景优美,风水上佳,这里是由雍正皇帝首创,故而这个陵区的核心便是雍正的清泰陵,以及嘉庆皇帝的清昌陵,道光皇帝的清慕陵,光绪皇帝的清崇陵,后来大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也就是宣统皇帝,也入葬在清西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私人)。
四、大清十三陵墓
清朝共12帝,而大清却有十三陵墓,那么还有一座是谁的呢?原来慈禧虽然没有称帝,但她实际上却掌握权力40余年。慈禧的陵墓也是按照皇帝的规格来办的。现在随我来看看更多大清十三陵墓的知识吧! 大清十三陵墓 1、永陵,原皇帝、直皇帝、翼皇帝、宣皇帝(辽宁抚顺市新宾县赫图阿拉城) 2、福陵,努尔哈赤(辽宁沈阳市天柱山) 3、昭陵,皇太极(辽宁沈阳市北陵公园)、昭西陵,庄妃(河北遵化市) 4、孝陵,顺治(河北遵化市)、孝东陵,顺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河北遵化市) 5、景陵,康熙(河北遵化市) 6、泰陵,雍正(河北易县)、泰东陵,雍正皇后钮沽禄氏(河北易县) 7、裕陵,乾隆(河北遵化市) 8、昌陵,嘉庆(河北易县)、昌西陵,嘉庆皇后喜塔腊氏(河北易县) 9、慕陵,道光(河北易县)、慕东陵,道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河北易县) 10、定陵,咸丰(河北遵化市) 11、惠陵,同治(河北遵化市) 12、崇陵,光绪(河北易县) 13、菩陀峪定东陵,慈禧(河北遵化市)或东京陵,舒尔哈齐、穆尔哈齐、巴雅喇、雅尔哈齐、褚英、大尔差(辽宁辽阳市) 清代皇陵 清东、西二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所不同的是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 另外,明十三陵中,只有长陵有 圣德神功碑 ,而清东、西二陵中则有数通。陵园的布局与明代相比也发展到更成熟的阶段。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都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后和嫔妃的园寝。 清代辽阳古墓 1、王尔烈家族墓----(清代)该墓位于蓝家乡 风水 沟村王家林子山北麓。墓地依南面北,设在一道南高北低的山梁上,略呈台阶状。占地约1.4万平方米,其中坟丘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此墓建于明末清初,为王尔烈祖先祖墓地,王尔烈故后安葬于此,墓地共有129个坟包,先后立有20多块石碑。民国初,墓地四周树木成荫,松、槐、杨、柳郁郁葱葱,至东北沦陷时期,尚有根部直径二尺多的大松树。墓地东面有座石门,石门一侧立有高太余的石碑,外面建有碑楼。 2、按官厅石棺墓群----在辽阳灯塔市张台子镇接官厅村东,1965年3月修灌渠工程取土发现,省市考古工作人员联合 清理 了这处石棺墓群。墓地不仅是墓葬区,同时,也是古 文化 遗址分布区。石棺墓群在遗址的北部边缘断层中。仅在长约100米、宽30米的范围内,就露出石棺墓26座,只清理了14座。随葬的有陶器、青铜饰品和猪骨。陶器较普遍,一般只出一、二个罐、壶,青铜饰品有环形铜饰、螺旋形铜饰、耳环形铜饰、顶针形铜饰,猪骨有猪头、猪牙、猪颌骨。 3、公安堡清初墓园----墓园在辽阳灯塔市西大窑镇公安堡村北五顶山南坡,俗称皇姑坟。据康熙五十五年《迁墓建园志》碑文记载:创建于清康熙五年,经康熙七年、二十七年、三十二年、五十年、五十二年5次增修,最后于康熙五十五年墓园工程完毕。墓园面积15300平方米,园内建有土山、栅栏、甬路、玉台、班房、石狮、衙门、碑亭等建筑。迁葬有彭春曾祖父何和晨、曾祖母端庄固伦公主、祖父何芍图、祖母郡主、小叔祖及彭春、劳满色、齐锡等父母兄弟14人墓,即彭春族墓 4、吴万福墓----(清)在梨皮峪村西。吴万福为清康熙左都督,福建总兵官,卒于康熙年间。 5、何和礼墓----(清)在城东皇姑坟,今公安堡村后。何和礼为清初创娄重臣,天命五大臣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婿。 6、何芍图墓----(清)在城东皇姑坟,今公安堡村后。何芍图为何和礼之子,彭春祖父,跟随努尔哈赤征战累功。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朝墓地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清朝墓地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