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郑刚坟墓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郑刚中原文_翻译及赏析
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郑刚中墓原址位于曹宅镇长山垅水库库区,由于水库扩容需要,坟墓搬迁至长山垅水库下游。2007年11月12日上午,新墓竣工,并举行了隆重的竣工仪式。郑氏后裔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区委副书记张菲菲等出席了竣工仪式并拜谒郑刚中墓。
评价郑刚中为民族英雄,令郑氏后裔乃至全体龙的传人所景仰,他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为后人敬佩。
哲观刚中诗,高标逸韵,文采飞扬,孤寒冷壮中显现出苦涩、淡雅以及嫉恶之傲骨与对世事的无奈,其文学价值颇高,然刚中诗名不显于当时及后世,惜哉。
赞诗曰:
青史曾丹忠愍谥,探花墓留后人凭。
北山有幸迎忠骨,清风无声慰灵英。
恩荐贬杀皆由桧,知兵好战岂为名?
生平郑刚中,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浙江金华曹宅郭门村人。生于北宋哲宗赵煦元祐三年(1088)五月二十三日,绍兴二年(1132)以第三名进士及第,是“探花”出身的南宋名臣。
初授左文林郎,任温州判官。时遇百年大旱,因提出“以工代赈”之方针,缓解灾情,政绩显著,被秦桧赏识荐举。绍兴六年(1136),经当朝宰相秦桧之荐举,任刺令所删定官,其时政要务见解受高宗赏识,不久即升任宣义郎,不过一年,又兼授太常博士。
时金兵入侵,秦桧独揽朝政,恣意陷害忠良,卖国求荣,对金力主和议。刚中力陈和议之弊,不因秦桧荐举而附和。绍兴十一年(1141年)王伦挟金使来议和。枢密院编修胡铨因请斩王伦、秦桧,祸在旦夕。刚中极力营救,由是得罪秦桧,却更令高宗欣赏其胆识,升任他为宗正少卿,后又任秘书少卿。
绍兴九年,为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及还,除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为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绍兴十四年(1144)甲子,充陕西分画地界使,奉命到陕西与金使划定疆界事。金使乌陵“赞谟入境,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又欲取商、秦,于大散关之界,刚中又坚不从。据理力争,面折金使。兀术遣人力求和尚原,刚中恐败和好,以和尚原自绍兴四年后不系吴地分,于是割秦、商之半,弃和尚原以与金。
绍兴和议后,刚中改任四川宣抚副使。刚中治理四川方略独备,经划调度,军政事务井井有条。宣抚司旧在绵、阆间,及胡世将代吴玠,就居河地,馈饷不断。刚中奏:利州在潭毒关内,与兴、洋诸关声援相接,乞移司利州。自是省费百万。刚中始至,即欲移屯一军,大将杨政不从,呼政语之曰:“刚中虽书生,不畏死!”声色俱厉,政即听命。
都统每入谒,必庭参然后就坐。吴璘升检校少师来谢,语阍吏,乞讲钧敌之礼。刚中曰:“少师虽尊,犹都统制耳,傥变常礼,是废军容。”行礼如故。
刚中主蜀期间行屯田,免杂征;严教训,重积聚;整军旅,强武备,金兵不敢犯。时有“宗泽猛虎在北,刚中伏熊在西”之称。时刚中于阶、成二州营田,抵秦州界,凡三千余顷,岁收十八万斛。奏蠲四川杂征,又请减成都府路对籴及宣抚司激赏钱。从之。
先是,川口屯兵十万,分隶三大将:吴璘屯兴杨政屯兴元府,郭浩屯金州,皆建帅节;而统制官知成州王彦、知阶州姚仲、知西和州程俊、知凤州杨从仪亦领沿边安抚。刚中请分利州为东、西路,以兴元府、利阆洋巴剑州、大安军七郡为东路,治兴元,命政为安抚;以兴、阶、成、西和、文、陇、凤七州为西路,治兴州,命璘为安抚;而命浩为金、房、开、达州安抚;诸裨将领安抚者皆罢。从之。请弛夔路酒禁,复利州钱监为绍兴监。时军已罢,移屯内郡,刚中言逐路各有漕司,都漕宜罢。从之。
蜀中富饶,秦桧令献金3万两并加派赋税,遭刚中拒绝。秦桧怒其在蜀专擅,不听命,令侍御史汪勃奏置四川财赋总领官,以赵不弃为之,不隶宣抚司。不弃牒宣抚司,刚中怒,由是有隙。不弃颇求刚中阴事言于桧,桧佯召不弃归,因召刚中。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桧闻愈怒。
绍兴十七年(1147)九月,秦桧命御史汪勃、余尧弼等人吹毛索疵,对刚中猛加弹劾,列出所谓“妄用官钱”、“奢僭”、“贪婪”、“天资凶险”、“网罗死党”等等罪状。是年十二月,又使余尧弼继续弹劾他,“为臣不忠”、“贿赂溢于私帑”、“暴敛困民”、“密遣爪牙”、“窥伺朝政”等等罪行,,刚中由是被免职,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监居住。
绍兴十九年(1149)七月,高宗想减轻一点对刚中的处罚,秦桧却不依不饶,要彻底查究其“贪污”罪行。又命人逮捕其子右承务郎郑良嗣及其将佐宾客,都关押在江州狱中。再派大理寺丞汤允恭、太府寺丞宋仲堪等凶暴亲信前往审理,严刑拷打,硬要坐实郑刚中的贪污之罪。
汤、宋二人后来报告结案,说是“落实”了刚中的罪行;“违旨出卖度牍,收钱五十五万余缗;自设钱监铸钱,随意支用;违法领用厨食钱一万三千余缗入己;用公钱买通士人进京为他说项,将转运司并入宣抚司;违法使用公钱十二万余缗……”秦桧大喜,批下判决书曰:“郑刚中罪大恶极,依法当死,特免死、免禁锢,移封州(治今广东封开县东封川镇)安置;郑良嗣免死,柳州安置。”与此案有牵连的僚佐赵士祃、张汉之、张仲应等亦皆受了重惩。
郑刚中的诗文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菸草碧。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宋代·郑刚中《寒食》寒食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菸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寒食节 , 写景抒情汉粉重番内样妆。新染冰肌,浅浅莺黄。广寒宫迥阻归期,襟袖空余黯淡香。江路迢迢楚塞长。梦里题诗欲寄将。觉来斜月又沉西,一点檀心,半染微霜。——宋代·郑刚中《一剪梅》一剪梅
汉粉重番内样妆。新染冰肌,浅浅莺黄。广寒宫迥阻归期,襟袖空余黯淡香。 江路迢迢楚塞长。梦里题诗欲寄将。觉来斜月又沉西,一点檀心,半染微霜。回禄为火神,威权尤贵重。年来何失职,权为盗所弄。此盗假尔威,蜂蚁聚徒众。煌煌万炬光,灼燎随所纵。烟氛障白日,烘炙盛骚动。老幼哭无家,祸虐人所共。使人不见此,聪明欲何用。神而审其然,可得亡制控。忍使盗意满,生民负焦痛。尔过不可文,反躬当自讼。——宋代·郑刚中《罪回禄》罪回禄
宋代郑刚中
展开阅读全文∨ 回禄为火神,威权尤贵重。 年来何失职,权为盗所弄。 此盗假尔威,蜂蚁聚徒众。 煌煌万炬光,灼燎随所纵。 烟氛障白日,烘炙盛骚动。 老幼哭无家,祸虐人所共。 使人不见此,聪明欲何用。 神而审其然,可得亡制控。 忍使盗意满,生民负焦痛。 尔过不可文,反躬当自讼。 ▲ 查看更多郑刚中的诗文二、郑刚中的坟墓搬迁
在聊明世宗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前,先来了解一下这位在位四十五年,二十年不上朝,热衷于修道炼丹,还喜欢撸猫的怪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年号“嘉靖”。
爱撸猫的皇帝正德二年(1507年),世宗朱厚熜出生于湖北安陆兴王府。
正德十六年(1521年),年仅31岁的武宗朱厚照驾崩,且无子嗣,这下皇位没人继承了。武宗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商量后,决定让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于是,朱厚熜华丽丽地开启了皇帝生涯,尽管老爹不是皇帝,但有个皇帝爷爷,皇帝堂哥,照样有皇位可以继承。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还是一个明君,在他的治理下,朝廷政治相对清明,百姓生活逐渐好转,史称“嘉靖新政”。
后期,世宗也不无例外地追求长生不老,开始崇信道教,因传说猫有九命,并开始养猫。世宗挑选猫咪的场景,不亚于选妃的场景,最终,有两只猫脱颖而出,分别被世宗命名为“雪眉”和“狮猫”。世宗朱厚熜将猫养在自己的寝殿,每天必要撸猫,皇帝对这两只猫的喜爱让后宫妃子嫉妒不已。
皇帝的精力都在撸猫、炼丹上了,朝政自然被丢在一边。在严嵩等人的把持下,朝政逐渐腐败。世宗本人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二十年,世宗更是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民变。同时蒙古俺答汗长年侵犯边境,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世宗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岁。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皇帝他爹,兴献王朱祐杬朱祐杬,出生于成化十二年七月初二日(1476年7月22日),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
1487年7月30日,11岁生日刚过,就被封为兴王。弘治五年(1492年),他的堂哥孝宗朱祐樘将武将之女蒋氏赐给他当王妃,并为他主持了大婚。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朱祐杬就藩湖广安陆州(今湖北省钟祥市)。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朱祐杬薨,享年四十四岁,得谥“献”,称兴献王,以亲王规制葬于湖北省钟祥市东北的松林山(后被世宗改名为纯德山)。
朱祐杬生前没啥大的功绩可述,但因着有个皇帝儿子,死后殊荣。世宗朱厚熜不顾朝臣反对,追尊他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庙号“睿宗”,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
独特的明显陵显陵是世宗父亲朱佑杬和母亲蒋氏的陵寝。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历时四十年建成,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7.5公里的纯德山上。
显陵,人们习惯称之为皇陵,因为四周高墙封闭,所以当地人又称为皇城。是嘉靖时期“大礼议”的产物,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上与其他帝王陵寝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显陵占地二十七顷四十七亩三分二毫,占据了整个纯德山,是明朝最大的单体帝王陵。陵寝结构为“一陵两冢”,金瓶形的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形神道和圆形内外明塘等,都是明代帝王陵寝中绝无仅有的。2000年11月,显陵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中,是我国二十九处世界文化遗产基地之一。
三、宋仁宗有何魅力,为何他的陵墓至今还保存较好,战争年代也未破坏呢?
这个说法不精准,宋代宋仁宗的陵墓,只是金兵南下时,没有被破坏!但蒙古人主宰中原时也没幸免于难!
北宋共九位皇帝。位于河南省巩县的北宋皇陵,一共葬有七位,徽宗、钦宗因靖康之耻被金人掳走,客死他乡,不在此陵。再加上赵匡胤的父亲的墓,一共有八座帝陵。金兵南下后,对此陵园进行了破坏,甚至哲宗的尸骨都暴于荒野!郑刚中是宋人,官至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他在《西征道里记》中描述了这个情形,说金兵南下后,皇陵建筑损毁大半,残不忍睹!皇后的陵寝甚至已被兵火焚毁, 惟昭陵如故 宋仁宗的昭陵没遭破坏!
宋仁宗有何魅力,致使 惟昭陵如故 ?
我们来看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后录》中的一段话:
仁宗皇帝崩,遣使讣于契丹。燕境之人,无远近皆聚哭,虏主执使者手号恸曰: 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其后北朝葬仁宗皇帝所赐御衣,严事之如其祖宗陵墓云。
仁宗驾崩后,宋朝派使者到契丹发讣告,燕境民众都聚集在一起痛哭。辽国皇帝 耶律洪基拉着使者的手,放声恸哭说: 我有四十二年已经不认识兵器和甲胄这些武器了 。
这个邵伯温生于1055年,卒于1134年,就生于宋仁宗年代,他的话可信度很高!辽国还以宋 朝赠予的仁宗龙袍举行了安葬仪式,造了一座衣冠冡,表达悼念之情。气氛庄重肃穆,就像为自己的祖宗下葬一样。金人没有忘记这一幕,所以,没有破坏他们 祖宗 的坟墓。
耶律洪基原名 耶律弘基 ,因避宋宗室先人赵弘殷(赵匡胤亲爸)名讳,才改名 洪基 ,以示尊重。宋辽双方互避名讳,是当时的礼仪,也体现了对中原文化的重视。如辽圣宗曾 欲迁一官,见本名犯真宗讳,因怒曰:汝充教坊首领,岂不知我兄皇讳字? 。 辽圣宗称宋真宗为 我兄 ,在称呼上有了亲切感。又如天圣四年,宋朝派韩亿祝贺辽圣宗皇后生辰,因辽太祖阿保机汉名带 亿 字,宋仁宗便让韩亿暂时改名韩意。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两国为睦邻友好,都在小心翼翼地经营着双边关系,以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意。金人记得仁宗为维护双边关系所做的努力。
耶律洪基当太子时,曾混入辽国使团来到 大宋以观察宋国风貌。宋朝边境把这一消息飞报朝廷,仁宗知道后,并没有兵戎相见,反而单独地接见了他。与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俾见皇后,待以厚礼。临归,抚之曰: 与汝一家也,异日惟盟好是念,唯生灵是爱。 。告诉他,我们 就是一家人,都要以团结为重。耶律洪基早领略到仁宗的国计民生情怀。 耶律洪基对仁宗的诚恳与善意早有了认识。
耶律洪基继位之初,请仁宗赏赐一幅画像给自己。在当时,这是很奇怪和独特的要求,宋朝大臣们劝阻仁宗说:您不要将自己的画像交给辽人,如果辽人使用 厌胜之术 诅咒您,就危险了。仁宗却心平气和:我诚心待辽人,他们必不会这么做。于是派人将自己的画像送到辽国。耶律洪基 盛仪卫亲出迎,一见惊肃,再拜 。仁宗是以心换心,用道义来征服辽国,此举更让耶律洪基为之倾倒。耶律洪基随后说: 真圣主也。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捧盖,为一都虞候耳。 。 他对仁宗佩服的五体投地。辽国人民见自己的老大如此崇拜仁宗,还会毁他的坟吗?
在耶律洪基的心里,似乎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仁宗情结。直到元祐年间 距仁宗逝世已过去多年,他对仁宗 追慕犹不忘 ,跟当时出使辽国的宋臣说: 寡人年少时,事大国之礼或未至,蒙仁宗加意优容,念无以为报。自仁宗升遐,本朝奉其御容如祖宗。 。说着,忍不住又哭了。虔诚,感恩之心溢于言表,也印证了仁宗具有超强的化敌为友的个人魅力。
及至后来,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金人攻陷宋国后,立汉奸刘豫为皇帝。这个刘豫,是中华民族的败类,是个骄奢淫欲的流氓。为了一己之私,竟效仿曹操,开始盗墓,还设立一个盗墓机构 淘沙官 。
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殆尽 。《宋史 刘豫传》
盗墓活动非常猖狂,连北宋诸帝的陵寝也被盗挖、焚毁。惟独宋仁宗的永昭陵安好无恙,金人与刘豫都不敢下手。连敌国也表达出对仁宗的由衷尊敬。这样的君主,在历史上是凤毛麟角,确实值得颂扬和怀念。
宋仁宗庙号为 仁 ,在他执政期间,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都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他的宽仁让属下名臣都有了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籍此也成就了自己治世明君的形象。大宋的繁荣让耶律洪基倾慕不已。自然会感染本国的人民。
宋仁宗不事奢华,生活节俭,待人仁慈宽厚,创造了北宋的繁荣盛世。他驾崩后,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布衣平民,无不悲伤万分,痛哭流涕,争相到宫门前为之烧纸祭奠。
这就是宋仁宗个人魅力生发的效应,为何他的陵墓至今还保存较好,主要是他热爱和平、注重民生、克己复礼,征服了对手。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北宋皇陵已经被国家保护起来了。永昭陵成为北宋皇陵里唯一依史料恢复重建地面建筑的帝陵!
四、郑刚中的坟墓搬迁
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郑刚中墓原址位于曹宅镇长山垅水库库区,由于水库扩容需要,坟墓搬迁至长山垅水库下游。2007年11月12日上午,新墓竣工,并举行了隆重的竣工仪式。郑氏后裔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区委副书记张菲菲等出席了竣工仪式并拜谒郑刚中墓。郑刚中为南宋名臣,与岳飞、宗泽齐名,是金华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相继任礼部侍郎、川陕宣谕使、四川宣抚副使等要职,为人刚正不阿,立主抗金,后受大奸臣秦会所害,享年47岁。郑刚中墓为原金华县文保单位,整个搬迁工程于2006年7月份启动,2007年11月份竣工,投资120余万元,耗时一年零四个月。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郑刚坟墓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郑刚坟墓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