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坟墓里的金饼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那么大坟头摆在那,仅黄金就出土八斤,历代盗墓者为什么不敢挖?
《为袁绍檄豫州》中曾对盗墓贼做了一个十分经典的解释:“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烽火狼烟之年,战争需要十分雄厚的资金。
为此,曹操获取更多的经济支撑作为对抗袁绍的有力后盾,暗地里组建了两支十分专业的盗墓团队,专门对王公贵族的墓地下手,为的就是钱财。
不得不说,用这样的手段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也是让人叹为观止。不过,也从这之中,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盗墓贼是多么的猖狂。不仅只是由民间个人发起,更是由朝廷大员作为领军人物,甚至地方军阀也都是背后黑手。真是让人死后都不得清净,看来钱财真是从古至今人人都喜欢、在意的东西。
盗墓贼的专业技能越来越强悍,历史上少有难以幸免于难的墓穴,就连慈禧的墓穴在很短时间内就被盗取。
那么,没有被盗墓贼光顾的墓穴长什么样呢?它有何神奇之处呢?实际上,它是深藏地下,挖掘难度大,墓穴地址隐藏好。
一、坐立两千年不被盗
盗墓贼可以说是一个让人十分厌恶的行业,尤其是在中国死大于生的文化环境下,盗墓注定受到人们唾弃,即便是如今国家正式成立认可的考古专家,他们的存在依然不被某一部分人认可。不少人认为他们不过是美化后的盗墓贼,其背后的本质也都差不多,都以挖掘墓穴为生。
虽然不被所有人理解,但不得不承认考古学家在我国研究古人的文化背景及经验事迹上还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他们的存在为我们还原了历史,更好的的诠释了古人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盗墓贼十分猖狂,想当年盗取了慈禧墓穴的孙殿英便是因此一战成名,让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盗墓贼的存在。
相较于不幸的慈禧陵墓,能够坐立两千年而不曾被人发现,被人挖掘的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双乳村的墓穴就显得如此的幸运了,简直犹如上帝的宠儿。
1995年5月,有村民在此进行山石开产,一声爆炸声炸开了这座坐立了两千年而不被人发现的陵墓,更炸开了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的视野。
收到消息的文物局在接到消息后狂喜,立马派人前往现场勘查。最后专家得出结论,这是一座汉朝时期的贵族墓穴。
成为盗墓贼手下的漏网之鱼,它到底有何方法成功躲避盗墓贼的毒手呢?
事实上,光是运封土渣都运送了十天之久,打开墓穴更是需要依靠大量的炸药,挖掘难度制止了盗墓贼向前之路。
二、想尽各种方法打开墓穴
为了保护好墓穴中的文物,山东省文物局联合相关单位专业人员共同组建了考古挖掘队伍。
根据村民们最开始因为开采山石挖开方向,挖掘队伍决定顺着这个方向开始挖掘,也就是说直接从墓穴的顶部开始进行该项工作。
然而,揭顶工作十分艰难,墓穴占地面积十分巨大,仅仅只是运送残存的封土就用了整整十天。
见此情况,专家进行了进一步勘测发现,这种墓穴在我国十分少有,整个设计及建造的结构十分精巧且难以撼动。为此专家们还给它起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名字——椁墓。
封土还只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困难,真正艰难的是要如何在保证文物不被破坏的同时,打开封土下露出的人工石砌板。
然而,专家找寻了各种办法,终究是难以将其撼动半分。为此,专家不得不采取爆破的方式,将其炸开。
椁墓被炸开,里面呈现出与甲字相似的墓形,经过仔细测量,长和宽均有25米,与正方形接近。
当墓穴被彻底打开的时候,人们被彻底惊呆,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和椁墓的构筑,都让人称奇。椁墓分为内外两层,每一层都有东西南北四个边箱。
那么墓穴中到底有什么?实际上,仅黄金就出土八斤左右。
三、宝物众多
整个椁墓分为内椁和外椁,外椁是车马坑,里面有3辆豪华版的真马车,1辆小偶车以及7匹马。内椁中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陪葬品,专家仅仅可以辨识出来的文物就足有两千多件。
而根据腐化成骨灰的轮廓来看,墓主人是男性,1.8米以上的身高,耳鼻口肛等都塞有九窍宝物。不仅如此,考古队还找到了19枚金饼,称重显示足有八斤多,并且每一块金饼上都刻有“王”或者“济王”等字。
而后经过专家比对历史,发现这很可能是济北王刘宽。此人生性放荡,因与家族人发生**,羞愧自杀,也正是因为发生了如此不堪之事,他的称号也被剥夺。
然而,这一切也只是猜测,因为墓穴中根本就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墓志铭。
不过按照相关推理,这位王爷很可能就是刘宽,之所以没有墓志铭等物应该是他的**让皇族蒙羞,而皇族为了保全尊严和面子,刻意隐藏了他的身份。
不过,这座墓穴的挖掘难度还是让考古队为难了许久,根据统计光是挖出来的石块总量就有接近九千立方米,再加上封土的总量,封层量更是达到了三万立方米。
并且,墓穴的位置也极其偏僻,身处十分隐蔽的山林中,墓穴选址在历史上也实为罕见。
不过,也恰好是因为这两点,才让盗墓贼无从下手,甚至根本没有得知任何关于这座椁墓的信息。
结语:
《化石吟》中曾说过:“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这座椁墓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它的开采对考古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椁墓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也更让我们看到了那一时期古人的智慧。
这世间,能够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墓穴并不多,虽说国家也在极力保护,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吃懒做的人士,想要以这样见不得光的手段窃取不义之财,这类人实在是让人鄙视。陪葬品、墓主人。墓穴的建造都是我们见证那一时期最好的标志,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古代诚信故事《坟墓里的金饼》
盗墓工具的演进解放前的盗墓,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不会太多,时间一般是晚上,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挖掘设备),有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明代以前,盗墓者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 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一去不复返。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 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解放前的挖掘设备,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从铁锥到“洛阳铲”,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 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因为它是一种盗墓工具。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自古以来 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穴的修建,随葬颇丰,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稠密: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关于洛阳铲的由来,洛阳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农民叫李鸭子,从小就以盗墓为生,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间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孟津县赶集。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熟人正在 搭棚子,准备卖煎包子。双方见面打个招呼,他见这人忙着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直的小圆坑,以便插入棚柱。这人用此铲往地下一戳,提上来 时带出不少土,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挖盗洞轻巧灵便,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利于判断地下不同地层情况。于是他找了张纸,贴着铲夹画出一张 原大图样,回家后马上找铁匠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以后其他盗墓者纷纷仿效,于是得到广泛“推广”。洛阳铲因为是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 手工打制。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 带出一筒土壤。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 古建筑。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 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现代盗墓的盗墓工具已经比以前先进多了。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 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盗墓者的盗墓技巧旧时长沙盗墓的四字诀跟北方洛阳、关中等地不同,南方许多地方土薄石多水位高,“洛阳铲”无用武之地,当地盗墓者“因地制宜”,经过长期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一套觅宝、识宝的方法和技巧。湖南刘鸿伏研究解放前长沙周围地区的盗墓贼的办法和技术,归纳为“望”、“闻”、“问”、 “切”四字诀。“望”是望气看风水。老盗墓人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故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看地面上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宝物必多。以风水术指导地面无标志的墓址的确定,无乎百发百中。据说民国年间长沙一蔡姓盗墓高手极擅风水 之术,他若出门选点,从者必云集左右。有一次他到宁乡县走亲戚,行到一风景甚佳处,指着一块水田对同行人说,此田下必有大墓,墓中宝物必可使你我骤富。同行者均不信,此人于是跟他们打赌:若无古墓,自己输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宝物自己独占七成。众人赌兴大发,遂暗约乡民数十人于夜间发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砖室大墓,墓壁彩绘死者生前生活图景,墓内有宝剑、宝鼎、玉璧、漆器、金饼、砚、竹筒等物。后来他们卖给美国传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闻”即嗅气味。有此奇术的盗墓者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他在盗掘前,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时代。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准确程度令人惊叹。长沙刚解放时曾枪毙一个老盗墓贼,他将一生所盗文物国宝全部卖给了外国人,此人即是“闻家”,专盗汉唐以前大墓,出土器物只要一闻,便可准确断代。有个盗墓贼拿来几件古旧漆器,说是出自一个王侯墓中。他倚在烟榻上,边抽鸦片边拿起一件漆器,放到鼻下一嗅,便笑着说:“仁兄,你这漆器是在尿坑里沤泡过的,取出的时间应在七个月左右。”此人大惊失色,连称:“得罪!得罪!”“问”就是踩点。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尤注意风景优美之地和出过将相高官之处。他们一般能 说会道,善于与长者老人交谈讲古。每到一处,均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身份拜访当地老人,从交谈中获取古墓信息与方位。这种人有些本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 得对方信任。一旦探听到古墓确切地点,便立即召集群贼在夜间盗掘。“切”即把脉之意。有三层含意:第一层是指发现古墓之后,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这种功夫不仅需要 丰富的盗墓经验,而且要有体察事物的敏锐感觉。擅长此道者往往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如给人把脉一样很快切准棺椁的位置,然后从斜坡处打洞,直达墓室中棺头 椁尾,盗取葬品,前几年曾国藩墓即被用此法盗掘。第二层含意是指凿棺启盖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摸宝物如同给病人切 脉,要细致冷静,讲究沉静准确,没有遗漏。第三层含意是指以手摸触出土文物,由于其中的高手过手文物不计其数,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 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价几何。他们常以此技与人赌输赢,往往胜算。听雷声,辨墓地《清稗类钞61盗贼类》有“焦四以盗墓致富”披露了盗墓的技巧:”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现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一日,出北郊,时方卓午,雷电交作,焦嘱众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谓虽疾雷电,暴风雨,不得稍却,有所闻见,默记以告。焦乃屹立于岭巅雷雨之中。少顷,雨霁,东方一人归,谓大雷时,隐隐觉脚下浮动,似闻地下有声相应者。焦喜曰:‘得之矣。……’。”这个焦四不愧是个盗墓高手!他不但掌握了一般盗墓人都会的分辨土质、土色的本领,还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帮他寻找坟墓的所在。比如“雷电”,焦四在雷雨 天出去盗墓,他让跟他盗墓的人分别站在四个不同的方位,雨过后,东边的人跑过来说,刚才打雷的时候,听到他哪个方位的地下有隐隐的声音想应和。焦四很高 兴,说:“我们找到了!”这里面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有墓葬的地下是空的,当大雷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共鸣,听起来好象是地下有东西和雷声相应和了。
三、刘贺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酢金,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刘贺是一个废帝,在发掘他的墓时,发现了大量的酎金。酎金是什么?为什么会那么多呢?
刘贺墓是在无意中被发现的。当时,盗墓贼对位于江西省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的一座古墓,进行了凶残的盗挖。这个村庄的狗在当时狂吠了一夜,第二天黎明时分,村民发现情况后,迅疾上报了相关部门。2011年4月,刘贺墓的抢救性发掘工作正式启动。经过近5年的细致清理,刘贺墓中出土的文物,震惊世界。该墓共发现各类文物2万余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个铜钱堆砌的小山。
这座“钱山”全部由五铢钱堆成,大约有200万枚,重达10余吨。其价值相当于今天的50公斤黄金。由于年代太过久远,这些铜钱已经锈蚀粘连,很难分开了。墓中还发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大量金器,其中金饼285枚,每枚金饼重约250克。金板20块,每块重1公斤。马蹄金和麟趾金各数十枚,每块重约80克,金器总重量接近90公斤,超过了之前西汉墓发掘的金器总和。
马蹄金和麟趾金在当时都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皇家专用金器。汉武帝期间,汗血马、动物麟和黄金被称为三大祥瑞之物。刘彻将这些祥瑞之物结合起来,创造出了麟趾金和马蹄金这样的金器。毫无疑问,这些金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经常被用于赏赐亲信和有功之臣。在数百枚金饼中,细心的专家在背面发现了“臣贺酎黄金一斤”的字样,说明这是刘贺准备向皇帝进献的酎金。所谓酎金,就是每年皇帝在举行例行的宗庙祭典时,各诸侯国的国君按照封地的大小,上交的足额黄金。
刘贺墓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众多的酎金呢?大家都知道,刘贺在西汉历史上被称为汉废帝,他是昌邑王刘髆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在位仅仅27天,是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其生前既无子嗣,又没有遗诏皇位继承人。因此,由谁来承继西汉天下,便成了一个大问题。按照礼制,继承皇位的本应该是汉武帝唯一在世的儿子,广陵王刘胥。
他不但在封地做诸侯王数十年,而且身体强壮,“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在众大臣中有着较高的人望。但辅政大臣霍光,却偏偏选择了年仅18岁的昌邑王刘贺。主要原因,一是霍光认为,刘胥“好倡乐逸游,动作无法度”,不能承袭皇位。二是刘贺年轻,相比于老辣的刘胥而言,刘贺缺乏政治经验,霍光对他可以有效地进行掌控,实现霍光继续独霸朝政的目的。
那么,刘贺是否就是皇位的合适人选呢?《汉书》对刘贺的描述,同样是骄横跋扈,举止轻狂,纸醉金迷。但霍光看重的不是品行和能力,而是能否为自己所用。于是,刘贺就这样欣喜若狂,急不可耐地进宫了。但是,刘贺在位仅仅27天,皇帝宝座都还没有捂热,就被霍光匆匆赶下了皇位,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年少气盛的刘贺登基伊始,就大量安置自己的亲信在各种重要的岗位上。事前又根本不和霍光商量,把扶他上位的大恩人晾在了一旁,这让霍光十分恼火。老辣的霍光则在一边冷眼旁观,静待时局的发展。终于有一天,霍光忍无可忍了。因为刘贺任命了自己的心腹,担任了长乐宫卫尉。而这些宫廷防卫历来都是霍光的一亩三分地,这让霍光感受到了刘贺咄咄逼人的气势。
也让霍光明白,这刘贺根本就不想做一名傀儡皇帝。霍光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他联合丞相杨敞等人,历数刘贺数十条罪状,胁迫众臣表态废除刘贺。群臣皆“惊愕失色”,认为刘贺虽肆意妄为,有失帝王礼仪,但还不至于被废。不过众臣慑于霍光的权势,也只能噤若寒蝉,不敢吱声。于是,霍光率群臣禀告皇太后,最后宣布刘贺“不可以成天序,当废”。
就这样,做了27天皇帝的刘贺,不但没能保住皇位,连昌邑国也被降为山阳郡。汉宣帝即位后,对曾为帝王的刘贺仍然不放心,专门给山阳太守张敞密诏,“谨备盗贼,察往来过客,毋下所赐书”,让他秘密监视刘贺的一举一动。此时的刘贺在霍光去世后,仍然没有放弃重返京城的梦想。但汉宣帝在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后,随即宣布,刘贺不必每年奉行宗庙及入朝觐见天子之礼。
这等于彻底掐断了刘贺翻身的唯一希望。刘贺仍然每年制作大量的酎金,抱着仅有的一线希望,希望得到汉宣帝的诏见,允许他进京参加宗庙祭典。但每年等来的都是失望。而这些历年积攒下来的酎金,已被贴上了标记,是不能随便处置和使用的。刘贺只好将它们带入坟墓,也把最终的希望彻底的埋葬。这就是刘贺墓中出现大量酎金的原因。(参考资料:《汉书》)
四、古代诚信故事《坟墓里的金饼》
不是这个
追答筋饼是中国东北的汉族特色小吃,并不是草帽饼。筋饼和北方的春饼,南方的春卷皮吃法接近,都是用来卷菜和肉。但是和春饼、春卷相比,筋饼更薄、柔软而筋道。一张筋饼铺在报纸上仍然可以看清报纸上的字。而且此饼很有弹性,卷菜的时候柔软不易碎裂。
追问不是哒
是故事
亲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坟墓里的金饼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坟墓里的金饼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