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张献忠的坟墓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张献忠是怎么死的?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泛舟西苑意外落水。此后因服用“仙药”,终致全身水肿,不久驾崩于乾清宫,临终遗命五弟信王朱由检承继大统。熹宗朱由校驾崩二日之后,信王朱由检登基,是为崇祯皇帝。
崇祯帝接手的是个棘手的烂摊子。大明王朝此时面临的是内有天灾民变、外有后金不断侵扰的局面。为镇压民变和抵御后金,朝廷向百姓大肆摊派军费,不断激起民变。张献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率众铤而走险,于崇祯三年(1630年)在家乡陕西聚集十八寨民众**,揭竿反明。张献忠做过捕快、边兵,足智多谋,作战勇猛,他的队伍很快发展壮大,转战南北,成为反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崇祯八年(1635年),各路农民军在河南陷于明军的包围。为突破包围,各路农民军首领齐聚荥阳,共商军事大计。在这次会议上,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出击的突围计划被采纳。张献忠、高迎祥部按既定计划挥师东进,一路连克多座城镇,很快打到朱元璋的老家凤阳,拆了朱元璋早年出家的皇觉寺,掘了朱元璋家的祖坟。
此后,张献忠与高迎祥兵分两路,张献忠率部南下庐州,高迎祥西向河南。 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高迎祥在周至黑水峪遭到陕西巡抚孙传庭的伏击,高迎祥被俘遭凌迟处死。李自成被拥立为闯王,但此时队伍军心涣散,实力大减,张献忠部成为明军最大的心腹之患。 崇祯十年(1637年),明兵部尚书杨嗣昌采用“十面张网”的围剿方针,给各路农民军造成重创。张献忠在攻打南阳时也被左良玉部将罗岱所伤,幸得孙可望舍身相救。为了保存实力,张献忠接受了兵部尚书熊文灿的招抚。但两年之后,张献忠在谷城把握时机,再举义旗。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在与左良玉血战后,张献忠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攻占襄阳、樊城、随州等地。二年后,张献忠占领武昌。 在张献忠攻占武昌前的三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张献忠占领武昌后,也自称“大西王”,建立起自己一套领导班子。在一个地盘上,同时有两人称王。这令李自成大为光火。同舟共济的患难之时已经成为过去,李自成下令悬赏擒拿张献忠。此时,张献忠的实力已不比李自成。为避免与李自成造成正面冲突,张献忠挥师南下,进入湖南、江西等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张献忠再度入川。农民军很快攻占夔州、梁山、泸州、重庆多地。八月初九日,占领成都。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而此时,李自成早已退出北京,被清军一路追赶到西安。
大西**建立后,首先面对的是来自南明**的打压。明将曾英、杨展等率部攻打农民军,屠杀大西官吏,严重威胁大西**。对此,张献忠进行了严厉的镇压。在城中实行严密军事管制,用重刑铁腕镇压反叛分子。为制止**,震慑反叛分子,张献忠还实行了屠杀政策。除了南明**对大西的威胁,张献忠与李自成之间一直是敌对的。李自成占据北京时,即命黎玉田等占据川北顺庆等地,与张献忠争夺地盘。而张献忠也不示弱,令艾能奇夺回川北。艾能奇战败后,张献忠亲自出马,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张献忠、李自成为争夺地盘,时有战事发生,双方各有人员伤亡,互相内耗了各自的实力。 清军入关后,乘胜追击李自成部,于1645年六月在湖北击溃李自成军主力。多铎也攻占南京,弘光**覆亡。十一月,清廷命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围剿张献忠,同时对其劝降。但张献忠不为所动,坚持抗清。
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加大对张献忠的围剿力度,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进军四川。此时,张献忠部背腹受敌,一面与明将交战,一面坚持抗清。七月,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北上抗清。据清朝吴伟业编撰的《鹿樵纪闻》记载,张献忠为表明自己北上抗清的决心,“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又据王源鲁《小腆纪叙》载,张献忠在弃成都之前曾叮嘱养子孙可望,如果万一张献忠战死,命孙可望率部归顺明朝,联明抗清,不要认为这是不义之举。张献忠一代枭雄,在民族大义面前,头脑是非常清醒而理智的。随后,张献忠的四大战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各统兵十万出兵陕西。 经过三个多月的行军,十一月,队伍到达金山铺。张献忠在此地的凤凰山一带安营扎寨,准备同清军展开激战。
但就在此时,张献忠手下的一名重要将领刘进忠降清。张献忠在进驻金山铺后,仍在继续肃清队伍,对队伍中意志不坚定者展开杀戮。刘进忠多次劝谏张献忠慎杀,引起张不满。刘进忠当时镇守朝天关,张献忠多次下令调其回金山铺,刘进忠忧惧,遂投向了清军。 刘进忠降清后,马上将大西军的作战布署全部告知清军统帅豪格,并亲自担任向导,领护军统领鳌拜等向凤凰山进发,突袭张献忠部。十一月二十七日,清军与大西*交*。张献忠仓促应战,前往前方督战,却被对面叛将刘进忠指认。清军连发数箭,张献忠中箭坠马,被清兵擒获斩杀,年仅四十岁。
关于张献忠的死因还有多种说法,在王源鲁的《小腆纪叙》和《献忠屠蜀》中记载,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下将他葬于偏僻之地。清军获知后,将张献忠的坟地挖掘,砍下张献忠的脑袋在成都示众。而在张岱所撰的《石匮书后集·张献忠传》中则称张献忠病死于蜀中。 在《清世祖实录》中,记载了当时豪格上呈的战报,只笼统地称张献忠率兵与鳌拜交战,大败于鳌拜,张献忠被斩。 在以上的多种说法中,张献忠身中流矢、被清军擒获斩杀的这一说法是比较可信的,在由张廷玉最后定稿的《明史》中,对张献忠的死因也采用了这一说法。
二、想知道张献忠的墓吗
作为和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衔,张献忠的一生真可称得上是处处开挂的一生!
公元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张献忠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的一户较富裕的人家,由于家里条件还可以,张献忠得以自小读书,后来他更是在家人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府衙捕快。
不过后来张献忠因为办错事而被革职,于是他又跑去从军,结果后又因为不服命令而被判处死刑,还好当时的主将陈洪范看张献忠谈吐不凡且仪表堂堂,认为他非池中之物,于是亲自为他求情,最后张献忠只被重打了一百军棍,随后被赶出军营,张献忠从此便流落乡间。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张献忠一直在自己的家乡游荡,没有任何固定的职业,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标准的无业游民。到目前为止,张献忠的人生,实在一片黯淡,根本看不到任何未来。但是,转机就从张献忠25岁时开始了。
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随着陕西境内的农民起义闹得越来越凶,25岁的张献忠也坐不住了,于是他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张献忠自号 八大王 。自此,张献忠也正式加入了叛乱的队伍。
当时,陕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军主要是以 二王 (王嘉胤、王自用)为首,高迎祥、李自成都是他们的手下,张献忠在宣布起义之后,也主动率领队伍加入了 二王 的队伍。此后不到三个月时间,张献忠就脱颖而出,成为 二王 麾下最牛的三十六营中最强劲的一个营。
不要说别的了,仅此一项,就足以让人感觉,张献忠的人生好像开挂了。因为,一个无业游民一踏上江湖路,马上就成为一个排长级别的官员,此后又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他直接一跃成为一个团长级别的官员,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问题是,如果张献忠的开挂人生,就这么简单,那我们翻遍历史书,恐怕也找不到张献忠的名字。随后,张献忠的开挂人士又开始了。
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随着二王的战死,闯王高迎祥接过了农民起义军的大旗,张献忠的队伍也从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成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十三支农民起义军之一。此时的张献忠,已经成为一个标准的市师级大佬,这一年,张献忠不过才28岁而已。
此后四五年时间里,张献忠开始独当一面,他先从河南出发挥师南下,先是攻占中都凤阳,把朱元璋的祖坟都给扒了;随后他又接连攻克庐州(今安徽合肥)、安庆、和州、滁州,一直沿长江打到江苏的仪征,一路所向披靡。接着他又挥师进入湖北,再由湖北进入河南,又进入陕西,由商洛打回关中,转战千里。
在这个过程中,张献忠一路和秦良玉、洪承畴、左良玉、孙传庭等名将不断交手,同时还一路招降周边各路草头王,最后等张献忠再次回到陕西时,他的部队已经由几万人发展到了几十万人。
此时的张献忠,已经成为一个标准的省军级大佬。
公元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张献忠先是率军攻克了明朝的军事重镇襄阳,接着又粉碎了杨嗣昌的 四正六隅 计划,最后他更是打得左良玉被削职。其后三年时间,成功拿下湖南全省,及湖北南部,广东、广西北部的广大地区。
三年后,张献忠又成功拿下四川,自此,张献忠的事业也达到了顶峰,于是他在成都正式称帝,建国号 大西 ,改元 大顺 ,以成都为西京,同时张献忠还封四个养子为王,孙可望为平东王,刘文秀为抚南王,李定国为安西王,艾能奇为定北王。
这一年,张献忠38岁。一个底层的无业游民,在25岁正式出道,仅仅38岁就混成了开国皇帝。这个说起来,实在是人生开了挂。但可惜的是,张献忠的开挂人士,也到此为止了。
在张献忠当皇帝的第二年,清朝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二十万大军,全力向四川杀了过来。
这一战,张献忠三战三败,不得不率众撤离成都。
然而,在撤离的途中,由于张献忠麾下的将领刘进忠突然叛变,直接导致清军很快追上了张献忠,于是双方只好再次发生战斗。根据史书上记载,这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清军将领格布库等被当场击毙,但张献忠的军队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无奈之下,张献忠只好亲自到第一线作战,结果恰好被叛徒刘进忠看到,于是刘进忠赶忙告诉豪格: 前面那个认就是张献忠。 于是豪格命令士兵将所有箭对着张献忠射,在这一阵阵密集的箭雨之下,张献忠不幸被射中,当场死亡,时年仅四十岁。
三、张献忠死后坟茔在哪啊?清军怎么处理他尸首的
张献忠于凤凰山(西充县与盐亭县交界处,西充县城东南15公里的多扶场西)多宝寺前太阳河畔被清肃亲王豪格的前锋刘进忠部射杀身亡。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众“以锦褥裹尸,埋于僻处,而遁”。应该当时就埋在凤凰山附近的隐蔽之处。清军“求得发而斩之,枭其首于成都”。就是说清军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找到了埋葬地点,挖出尸体后戮尸,在成都把尸体斩首。
四、想知道张献忠的墓吗
1:张献忠没有墓,或者墓址不详。 下面的资料有介绍: 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众“以锦褥裹尸,埋于僻处,而遁”。清军“求得发而斩之,枭其首于成都”。另据清靖远大将军和硕肃亲王豪格等奏报:“臣帅师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南部,侦得逆贼张献忠,列营西充县境,随令护军统领鳌拜、巴图鲁等,分领八旗护军先发。臣统大军星夜兼程继进,于次日黎明抵西充。献忠尽率马步贼兵拒师,鳌拜等奋击大破之,斩献于阵。”2:无定论.疑案,下面是其中一种说法.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境内,以洪山寨为中心,方圆数十里峡谷纵横,峭壁林立,一个山洞位于垂直的悬崖高处,洞口距崖顶和地面均有百余米高,无路可攀。内有"土葬悬棺'.疑为明末张献忠之墓 . 《六安州志》记载,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克六安后曾在距此不远的大裂谷屯兵隐藏,凭险而拒,义军领袖战死后,兵卒为防敌军掘坟焚尸,故选一险要处掩埋首领遗体。3: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九月间,张献忠率部离开成都,北上迎击清军。十一月,张献忠大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 清军以刘进忠为向导,带领清军进入川北。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派护军统领鳌拜等将领,分率八旗护军轻装疾进,出其不意,对农民军发起突然袭击。二十七日晨,清军隔太阳溪与张献忠的农民军相遇。面对这意外的突然来袭,张献忠临急应战,指挥农民军马步兵分两面抗击清军。 张献忠“初不为备,闻兵至,犹以为他寇,身衣蟒半臂,腰插三矢,引牙将临河视之。”刘进忠为清将指点说:“此八大王也。”清将急发暗箭射之,张献忠不幸中箭。时年仅四十二岁 在今天的四川省西充县凤凰山有一座张献忠的墓,只是不知真假。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献忠的坟墓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张献忠的坟墓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