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山西首富李海仓坟墓(山西前首富李海仓的人生经历)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山西首富李海仓坟墓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肥皂厂工人逆袭成山西首富,48岁遇害后,遗产怎样了?

       俗语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在教化后代要勤俭的同时,更要知道家里的一粥一饭都是辛苦劳作而来的,里面的许多道理不管是在以前适用,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拿来教育孩子同样适用,不管贫穷还是富贵,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餐一饭来之不易,或许就会像曾经肥皂厂工人即便成功逆袭成山西首富,但是在其48岁遇害后,他的后代子孙仅用十年败光遗产,这十年间是什么事让一个家庭从首富走向落寞呢?

       说起当年山西首富李海仓,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钦佩又惋惜的一个人了,钦佩的是他个人的奋斗史,惋惜的是他一生早早结束了精彩的一生(遇害时刚48岁),以及他曾经建立的商业帝国就在十年时间从辉煌走向了衰败。曾经所有的成就与辉煌就如同过眼云烟,快的像烟花一样璀璨而短暂。

       任何超出计划的意外,都是致命的威胁

       李海仓于1955年出生于山西运城,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生活,可以说少时的他平平无奇,也没有展现特别的爱好,也没有特别的天赋,就这样到1975年,按照大多数的人生上学毕业找工作,弱冠之年的李海仓由于没有什么特长,于是就如了附近的一间榨油厂当了一名工人,就这样开启了他工厂做工的生涯。

       在那个时候当工人虽然不是十分的好,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工作,李海仓在工作中也是十分积极能干,在油炸厂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转到了一家肥皂厂,由于他工作十分勤勉,在这里也展现了他自身的一些才华,表现相当出色,于是在1977年,李海仓就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为了厂长,也就是当时他工作的肥皂厂厂长,这个华丽的转变,可以说是十分肯定李海仓自身领导才能了。

       虽然顺利的升迁,李海仓依旧是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于是在肥皂厂任职的十年期间,由于表现也是十分突出,在1987年,被安排到三铁焦化厂当厂长,也就是这次转厂任职给他的工作与生活都带来了重大改变,也是从这里开始了他的财富之路。

       在经过多年的工作累计之后的李海仓,决定下海经商,也就是从此时李海仓完成了工厂的蜕变,由于三铁焦化厂的优秀履历,在创业初期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获得众多的认可,最终筹集到了40万的创业初始资金,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第一家厂——洗煤焦化厂。多年在工厂的工作与管理经验,他对工厂实行股份制运营,在创业之初就给他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李海仓的厂长人生得以完全升级,随后借此模式开始了疯狂的复制,不断的买地建工厂,随着工厂的数量与规模的急剧扩增,李海仓的事业同样在急剧扩增,就这样打下了他商业帝国的基础。

       就这样再个十年过去了,李海仓已经从当年工厂复制模式中,蜕变到更加的多元化,并且模式不断的扩大的同时,技术依旧在改进,紧跟着时代的变化,先是工厂的规模、类型的纵向深入,后来到投资、房地产横向的发展,让李海仓的商业帝国有了初步的模型,就这样一直稳稳的发展,到2001年,李海仓身家已达数十亿,成为了山西首富,他所建立的商业帝国年收入就有30亿,上万的员工,由于李海仓自己从基层走过,因此在获得财富之后依旧保持着初心,这也获得当地人民的喜爱,成为少见的名利双收的企业家。

       当时的李海仓,可以说人生基本已经步入正轨,前半生的辛苦奋斗终于换来了功成名就,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他的人生就会这样一直平稳地走下去,直到退休,养老。可李海仓的人生却在不久之后的一声枪响之后,就停留在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而残忍结束他生命的却是他儿时的玩伴。

       要知道李海仓本身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商业头脑的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样,这其中就有他的发小冯引亮,冯引亮对在自己公司经营不善的情况下,看到曾经的发小越来越成功,于是想凭借曾经的情分,让李海仓高价买下他的公司,李海仓此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更是一个企业家,背后他需要为所有的股东负责,因此在了解到儿时玩伴的来意之后,李海仓拒绝了这个不合理的要求,或许是被逼无奈,又或许是对命运的不公,此时的玩伴更是起了嫉妒之心,越发不平静的内心下,酝酿了着残忍的计划。

       于是在2003年1月22日,正是大年,家家户户红红火火过团年的欢喜日子,李海仓还在办公接待客人,接待完之后李海仓变回办公室准备休息迎接新年,却不知冯引亮一直在他的办公室等着他,看到冯引亮的出现,李海仓虽然意外却也没说什么,然而冯引亮一看见李海仓就准备**李海仓,于是两人发生了搏斗,这时候的争执引起了其他人员的注意,于是赶紧前往查看情况,到场的员工只见对方拿出**向李海仓开枪,随后立即对准自己自尽,整个过程不过5分钟的时间,员工当时被吓傻,随后立即呼叫人员帮忙,然而子弹的威力本身就大,加上冯引亮一颗求死的决心,两人便就此与世长辞,就这样一代山西首富就此在枪声与儿时伙伴的相伴之中奔赴黄泉。

       这次的谋杀出现在大年的时间,而主角更是一代新锐山西首富,在当时造成了非常大的反响。这一声枪响草草结束了李海仓匆忙的一生,本应享受前半生成果的他,也就此无缘,也让他的人生就此在48岁停留,由于事发突然,作为海鑫钢铁集团掌权人的李海仓也并未想到自己会如此匆忙,因此在没有任何遗嘱的安排下,公司群龙无首,当时给公司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动荡,公司在没有领导人的情况下,李海仓的唯一一个儿子李兆会接过了这个重担。

       在当时还在22岁他可以说也是备受瞩目,在多方协商之下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在四方瞩目之下,李兆会并没有像别人对富二代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嗨会玩的纨绔子弟,相反李兆会对经商之道是十分用心得,从他上任之初,就通过不凡的业绩证明他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在后面2003到2008这5年之间,更是将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在收到各方的夸赞与认可之后,这样的好成绩就如同他父亲一样璀璨而短暂,因为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攻势之下,他的股票事业几乎全线溃败,同时海鑫集团随着他的溃败一起败下阵来,加上此时钢铁市场的减弱,也让集团越发如履薄冰,随着钢铁的注定衰败,有着过人成绩的李兆会也无法挽留这样的趋势。因为在这样的颓势之下,李兆会在转型念头的驱动之下,直接斥资20亿在青岛豆乳世界儿童体验中心,可以说是下了一场人生中的赌注,很明显这个行业他在没有足够的了解下,随后在不到10年的时间,他父亲一手打造的帝国就此结束。

       人生起起落落总是没有定数,李海仓是值得肯定的,而他的儿子在他的商业帝国下运用的并不逊色,然而面对外界的改变与压力之下,可以说高下立判,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十分有才,有经商头脑的人,只是生活的意外让他们一个结束了生命,一个断送了苦心经营的商业帝国。

二、李海仓怎么死的

        1

        2003年1月22日,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发生了一起枪击案,被害人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时年48岁。

        李海仓是在办公室被人开枪射杀,凶手也当场自杀身亡。

        据说这起枪杀案是由于私人纠纷引起,但是真正内情至今众说纷纭。

        李海仓是山西有名的“钢铁大王”,白手起家创办了闻喜县创立焦化厂,后成立海鑫钢铁,后来一路发展为山西省最大的私营企业。

        事情发生后,李海仓的儿子李兆会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国,22岁的他接管了这家资产超过40亿的家族企业,成为企业新的掌门人。

        这一年,21岁的车晓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就读。她出生于一个文艺家庭,父母皆是演员,

        李兆会接手企业当年,海鑫钢铁曾对外发布公告称企业总产值50个亿,上缴利税超过10个亿,为当地财政贡献3个亿,形势一片大好。

        可没人觉得这成绩和李兆会有啥关系,都认为这是李海仓生前的功绩。

        直到2004年海鑫宣布产值达到70亿,实现利税12亿元,又被评为全国民企纳税第一,人们这才觉得这位 “太子爷”或许真有两把刷子。

        也是这年,22岁的车晓一毕业就参演了军旅电视剧《水兵俱乐部》,轻轻松松踏进了演艺圈。

        一毕业就得到出演机会,毫无演艺经历的车晓很难说没有“老戏骨”父母的助力。

        车晓的父亲车晓彤是总政话剧团演员,曾是86版《西游记》金角大王的扮演者,也是《亮剑》中饰演***的演员。

        而车晓的母亲王丽云,出演过《丈母娘来了》《妯娌的三国时代》等多部电视剧,包揽了几乎所有“婆婆”和“丈母娘”角色。

        两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年轻人,彼此还不认识,生活的圈子也不一样,丝毫看不出有交集的地方。

        车晓还浸泡在演艺圈的时候,刚亮相的李兆会在集团内部得到了众口一致的好评。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兆会“第一把火”就烧了1个多亿。

        他在企业内部推行福利制度,先是给全体员工完善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接着斥资7200万为员工建别墅改住宅,拿出数百万以现金加 汽车 的方式奖励有贡献的员工;又资助了上万名员工进修、培训。

        不管是不是收买人心,李兆会此举确实为自己博得了好名声。

        而他的“第二把火”烧了6个亿。

        李兆会在海外学的是经济类,但觉得传统行业既辛苦又赚得慢,一心想搞“脱实向虚”的计划,把重心从实业转向金融,专注投资。

        更重要的是,海鑫钢铁股东其实对这位空降的“太子爷”并不看好,是爷爷力排众议才让大孙子上位, 李兆会有心要在资本市场上露一手。

       

        2

        2004年,李兆会掌权不久便签署了两项股权收购协议,其中最大动作就是斥资6亿入股民生银行,随后又购入兴业证券、新能泰山、益民集团等公司的股票。

        李兆会倒不是心血来潮,此时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兴起,完全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幸好第二把火“烧”得确实值,数年内,李兆会通过收购和抛售手里的十多家A股公司,足足赚了40多亿。

        与此同时,李兆会还涉足房产、保险、银行等领域,几乎横扫整个资本市场,身价不断飙升。

        2009年,年仅28岁的李兆会已经身价百亿,频频出现在各大富豪榜上。

        通过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李兆会终于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可对年轻气盛的他来说,这是挣了“里子”,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

        他还要挣足“面子”,让所有人都认识他。

        于是,李兆会开始准备烧“第三把火”。

        此时,27岁的车晓出演了多部电视剧,清新靓丽的她却始终不温不火。

        直到一次成龙组的饭局上,车晓遇见了李兆会,对方对她一见倾心。

        事后有人说,这个饭局其实是李兆会花了200万有意请成龙组的局,目的就是邀请车晓来赴宴。

        不管真假,反正车晓和年轻富豪李兆会算是认识了,对方展开了热烈追求。

        鲜花、钻石、名牌包包那是标配,不必多提。

        在李兆会狂轰乱炸的追求下,车晓很快沦陷在爱情之中。

        有意思的是,就在第二年,默默无闻的车晓在全国人民面前忽然混了个脸熟。

        2010年10月,车晓凭借冯导《非诚勿扰》中一个仅数分钟的角色,获得了第三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和第十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女配角提名。

        此时,车晓已经嫁给了李兆会。

        这年1月,李兆会迎娶了车晓,那时俩人认识才三个月。

        婚礼就在海鑫集团举行,场面那叫一个奢华盛大。

        现场酒席开了500桌,助阵的200多部婚车全是豪车,文艺圈名流、资本界大佬纷纷到场祝贺。

        海鑫集团员工比娶亲的老板还高兴,因为非但不用包红包,每人还收到500元红包。

        这场婚礼,李兆会豪掷数千万,眼都不眨下。

        这点钱对身价已超过120亿的李兆会来说,实在是值!

        因为他终于将“第三把火”点旺了。

        身价堪称山西首富,又娶了知名女明星,婚礼气派,人人艳羡,“面子”“里子”算是都有了。

        可惜这段引人注目的婚姻,只持续了1年零3个月。

        2012年,两人离婚,据说车晓分到3亿元的赡养费。

        尽管车晓和家人事后否认分到这么多钱,可她也在采访里承认,自己现在不差钱。

        地产大佬冯仑曾说过一句玩笑话:亿万富豪娶女明星,企业必死。

        这话虽说是戏言,可多年无数现实验证下来,似乎又不无道理。

        尤其是对李兆会来说。

        只是谁也想不到,崩塌来得如此突然。

        2013年,海鑫钢铁以营收165.5亿排在中国民营企业第184位,依旧是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

        可仅仅一年后,这个位于行业之巅多年的企业居然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海鑫钢铁看似风光的背后,其实从李兆会接班后就危机四伏。

       

        3

        李兆会当初接任海鑫钢铁时,股东中还有和他父亲一起创业的五叔和六叔。

        这两位叔叔都很有能力,按照常理应该是他们其中之一来接班。

        可爷爷李春元力挺孙子,表示海鑫是三儿子李海仓创立的,理应由他儿子接管企业。

        爷爷这么做也没错,嫡长子继承王位,古代皇室也这么玩。说到底,还是为了避免因权力争夺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利益。

        为此,爷爷还特意安排了专门的管理团队来辅佐毫无经验的李兆会。

        可惜,这看似天衣无缝的安排最后还是被孙子给坑了。

        李兆会刚开始信誓旦旦地表示无论五叔还是六叔接管企业,自己都没意见。

        可权力这玩意就像毒品,品尝过的人就不会轻易撒手。

        等李兆会真正坐上董事长的位置后,想法就不一样了。

        和所有“宫斗剧”一样,看上去傻乎乎的李兆会心里很清楚,只要企业老人们在,自己就不可能真正独揽大权。

        李兆会于是悄悄开始了自己的“夺权”之战。

        首先“开刀”的是公司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辛存海,他被直接调离管理层,直至被边缘化。

        担任总经理的五叔李天虎,他在企业待的时间最长,对李兆会的威胁最大。

        在爷爷的协助下,李兆会以一家小水泥厂轻松换取了五叔手上海鑫全部股份,将五叔彻底赶出公司。

        六叔李文杰因为和自己亲近,被任命为海鑫集团的总裁,基本说啥听啥。

        紧接着,李兆会安排妹妹李兆霞主管财务,彻底将企业的人事和财务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上。

        李兆会上任后,运气不错,由于当时钢铁市场行情看涨,海鑫集团的盈利一路上扬。

        看着真金白银进账,加上一系列福利措施让所有人都笑不拢嘴,李兆会的位置总算坐稳了。

        相比波动性大,利润微薄的钢铁行业,资本市场赚钱又快又多,品尝到甜头的李兆会已经对自家的钢铁企业毫无兴趣。

        李兆会提出要进军资本市场,家族内部对此颇有争议。

        可瞅见他凭空赚回几十亿现金,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少帅”或许真有两把刷子。

        或许旗开得胜,李兆会性格乖张的一面逐渐展现出来,为人处世与父亲李海仓截然不同。

        李海仓生前被人亲切称为“海海”,为人和善。老楼的办公室大门敞开,谁想见他都能立即见到。

        即便贵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当地县委一个电话,他立马会驱车赶过去。

        而李兆会虽说结婚选在了老家,可实际对要啥没啥的闻喜县并不亲近,平时都住在北京和上海的豪宅内。

        临时有事了,才乘坐私人飞机飞到运城机场,由专车接到企业,只要处理好事情马上就撤。

        大部分时间,别说闻喜县的县委书记难见他一面,就连企业的高层也很难知道他的准确位置。

        如果说李兆会“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在资本市场赚更多的钱,那或许是个美好的猜想。

        但李兆会的金融投资,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般神勇。

        因为收购民生银行股份,身家激增几十亿,李兆会被业内称赞为最年轻的投资家,可他其实是捡了父亲留下的便宜。

        李海仓生前曾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同时也是民生银行董事。

        换句话说,这桩资本交易在李海仓生前就已和民生银行谈得差不多,只是等正式公布时,海鑫集团已换帅为李兆会而已。

        即便后来的李兆会在A股市场确实有所斩获,可按海鑫集团实际公布的数据来看,如果除去民生银行的收益,那其他所有项目收益加一起也不会超过2亿。

        可惜这都是后话,人们喜欢锦上添花的故事,更喜欢听那些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传说。

        李兆会风光无限的时代,所有对他的质疑都被金光闪闪的财富和热闹的婚宴遮蔽住了。

        懂企业的老人靠边站,新掌门又压根不关心企业,被资本裹挟的海鑫集团犹如一辆无人驾驶的高速列车,倾覆是早晚的事情。

       

        4

        2013年,海鑫集团的员工已经感到不安。

        虽说企业这年效益不错,却已悄悄开始拖欠员工工资,连逢年过节必有的米面粮油福利都没了。

        连续两年的李家清明祭扫,李兆会也缺席了。

        就在之前一年,已经有债主悬赏100万要找李兆会,毫无结果。

        赚钱是不是很厉害,不好说。可论躲债,李兆会毫不逊色。

        此时的海鑫集团基本就是一个空壳,钱已被李兆会转到了两家名为和嘉投资和惠宇投资的投资平台,地点就在北京的新保利大厦。

        和那些掏空企业的“蛀虫”不同,不管怎么说,海鑫的钱也是李兆会的。

        只是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他内心压根不喜欢“傻大笨粗”的钢铁行业,也不知道该如何经营和管理这家几十年的老厂。

        正因压力太大,自己又被寄予厚望,李兆会才有意在资本市场寻找机会,也确实品尝到了甜头。

        拿着本该用于企业发展的数十亿的现金,李兆会接连在影视、医疗、动漫、 游戏 领域都插了一脚,只是这些投资几乎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李兆会随后在资本市场几乎就干了一件事:**。

        从2012年开始,先是西南证券以11.8亿收购了李兆会所持有的银华基金20%股份,而这数字恰好是五年前,李兆会买下银华所付出的同样价格。

        紧接着,李兆会又通过减持股份开始不断变现手里的股票,先后**了15亿现金离场。

        这些钱最终统统进了李兆会自己的腰包,海鑫集团没捞到丝毫好处。

        甚至企业仅剩的一点家底也被李兆会安插的亲信掏了个底朝天,早已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2014年,随着全国钢铁行业日渐衰落,海鑫集团遭受严重波及,资金链很快断裂,债务高达200多亿,员工的工资也一拖再拖。

        曾经的纳税大户在这年还破天荒欠缴了上亿元税金。

        同年3月19日,海鑫钢铁的员工抹着眼泪看着厂区六座高炉同时熄火。

        这几座高炉曾是闻喜县的地标建筑,更是无数海鑫人赖以生存的希望。

        许多人还在寄希望李兆会能创造奇迹,想办法让企业起死回生。

        毕竟,李兆会就任后曾表态“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可惜,人们等来的是海鑫集团破产重组的消息。

        海鑫集团陷入困境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想来当“接盘侠”。

        国内德龙钢铁和河北敬业两大企业就曾多次来考察,转了一圈悄无声息转身就走。

        别的不说,光海鑫钢铁几座高炉重启至少就要上亿,后期的维护还得砸数亿。

        而海鑫复杂的债务关系更是让所有企业望而生畏,自然无人敢伸手。

        2015年5月,海鑫集团的重组方案会上,消失许久的李兆会终于出现。

        此时,山西运城中院裁定,海鑫集团已负债234亿,确认债权143亿元,不予确认的债权23.9亿元,待确认债权66.7亿元。

        简单说,海鑫集团已经欠了900多家债权人200多亿,债主登门想讨个说法。

        因为债权人实在太多,最后会议选在县里一所室内 体育 馆内召开。

        会上,李兆会紧张得满头大汗,不住地向周围的债权人鞠躬道歉,表示自己一定会想办法补上欠款。

        虽然他名下财产、房产均已抵债,可这点钱依旧不够还债。

        有人觉得这么大的企业不至于真的说没就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或许给这小伙一点时间,指不定还能要回点钱来。

        就这样,会议啥问题也没解决,李兆会又一次消失。

        也就从这天开始,谁也没再见过他。

        由于海鑫集团成为负债主体,辉煌一时的老李家就此分崩离析。

        已经八十多年的爷爷李春元,眼睁睁看着儿子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败在了孙子手里,气得躲到了太原,从此不管不问。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曾经支撑起闻喜县大半财政的海鑫钢铁破产了,34岁的李兆会以一种不光彩的形式退了场。

       

        5

        李兆会事业上“败走麦城”,而前妻车晓却得到了更多机会。

        尤其是离婚那年,车晓在都市喜剧《大男当婚》中饰演徐若云,将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女大款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随后,她又在《加油吧实习生》《好先生》《江河水》《激荡》等多部电视剧中出镜,都是知性美丽的女神模样。

        刚刚结束的热播剧《扫黑风暴》,39岁的车晓已经“晋升”为冷艳的大嫂,克制隐忍的演技让人印象深刻。

        车晓离婚后,至今没有再婚,甚至都没啥绯闻,对外宣称和李兆会依旧是好朋友。

        而离婚后的李兆会并没打算当“孤家寡人”,对女演员情有独钟的他随后又找了演员程媛媛再婚。

        只是这次“二婚”再没往日的排场和热闹,一切都静悄悄的。

        令人感慨的是,当年为了置换五叔李天虎手上的股权,李兆会将企业下属的一家小型水泥厂分给了他。

        等海鑫集团岌岌可危时,这家名为海天的水泥厂却在李天虎手中越做越红火,甚至还入股了冀东水泥,资产达到数亿元。

        不得不说,企业不在大小,还得看管理者是否用心经营。

        海鑫集团遇到危机后,家族内曾想请李天虎出山,可被他严词拒绝了。

        如果说李兆会执掌海鑫后完全对企业生产不理不睬,也不客观。

        李兆会其实一直很想海鑫转型,2006年不仅花巨资更新了高炉设备,还规划投资60亿建设了新产业园,准备建设产能230万吨的高端板材生产厂。

        可惜由于李兆会心不在此,加上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他本人又陆续从中抽调资金到其他投资,导致项目半途而废,前期十多亿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自从在重组大会上露过面后,李兆会再也难寻踪影,仿佛人间蒸发。

        人是躲起来了,可债务丝毫没减。

        2017-2018的两年内,李兆会先后被上海和山西两地法院列为失信人名单,欠债不还的李兆会成了“老赖”,杳无音信。

        这则公告内容其实就是李兆会旗下贸易有限公司欠了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16亿的债务,人家要拿出其中10%金额悬赏能提供李兆会下落的人。

        虽说这笔“赏金”确实诱人,但能否找到李兆会,实在存疑。

        从风光无限的“山西首富”忽然变成人人唾弃的“老赖”,李兆会的经历固然令人唏嘘,但也不用过多替他“担心”。

        说李兆会是“败家子”不假,可他败的是“企业”,自己的小家并没有损失。

        毕竟,海鑫钢铁是破产了,可躲了6年的李兆会并不穷。

        通过投资获利以及企业资产的剥离**,“金蝉脱壳”的李兆会依然手握数十亿现金,还是能过上潇洒快活的日子。

        不过,李兆会如果不能足额还清欠款,将只能东躲西藏一辈子了。

        不知道,他会不会记得当年结婚现场那副几十米高的对联:海市起蜃楼,看晓日洒金,彩凤舞霞,浓浓喜气会心至;鑫潮扬壮势,瞩金鹏举义,前程兆瑞,滚滚车流载富来。

        这副嵌着海鑫、李兆会、车晓名字的对联很有气势,却也一语成谶。

        海市起蜃楼,看晓日洒金。

        40岁的李兆会的前半生经历,早已浓缩在了这句话之中。

三、李海仓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海仓是被人刺杀死的。

       2003年1月22日上午10时许,冯引亮来到李海仓办公室,因李海仓公务较忙,接待了几批客人,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李海仓返回格局呈里外套间的里间办公室后(在外间尚有一新闻媒体的记者及服务员),服务员听到里屋“嘭”的响声,以为是茶杯掉在地,当服务员推开门时,又响了一声。凶杀案发生了。

       报道引述正在山西省闻喜县李海仓枪杀案现场的燕和平的说法,冯引亮是用已锯掉枪管的土枪打的,开枪打完李海仓后,他连位置都没有移动,接着开枪自杀身亡,前后过程就是两三分钟,一共开了两枪。

       另从冯引亮身上搜出3发子弹,从其家中又搜出30余发子弹。冯引亮的老婆证实,这些天冯引亮怀揣**,在村里到处转悠,寻找李海仓。

       扩展资料

       李海仓人物经历:

       1955年12月出生,山西省闻喜县人,大学学历(武汉钢铁学院管理工程系)。

       1975年,在闻喜县东镇川口村榨油厂当工人。

       1977年,任闻喜县东镇川口村肥皂厂厂长。

       1998年,任闻喜县政协副主席、山西省政协常委。

       2002年,任运城市人大副主任。

       参考资料来源:

四、李海仓怎么死的

       李海仓是被人刺杀而死的。

       李海仓,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民营钢铁大王,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山西省工商联副会长,运城市人大主任,运城市工商联会长。

       李海仓曾经两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省功勋企业家”,多次入选中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2003年1月22日,因私人矛盾被人枪杀于闻喜东镇公司办公室。其长子李兆会继承他的企业。

       扩展资料

       李海仓人物经历:

       1955年12月出生,山西省闻喜县人,大学学历(武汉钢铁学院管理工程系)。

       1975年,在闻喜县东镇川口村榨油厂当工人。

       1987年,任闻喜县联合焦化厂、三铁焦化总厂厂长。

       1997年,任山西省工商联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

       1998年,任闻喜县政协副主席、山西省政协常委。

       2002年,任运城市人大副主任。

       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首富李海仓坟墓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山西首富李海仓坟墓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