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现代坟墓图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中国历史上发现了哪些「不一般」的陵墓?
闪开,让我来。
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上,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墓葬。俗语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理,墓葬多了,什么种类的也都有。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不一般”。因为中国历史上大部分墓葬都是挖个长方形的坑,里面埋人。这个在考古学上叫“竖穴土坑墓”。这是最为常见的墓,也就是最为一般的墓。不一般的墓可以理解为“非竖穴土坑墓”。
一、典型墓葬举例:
首先介绍一下在中原地区发现的不寻常的墓葬:濮阳西水坡M45
(图片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濮阳西水坡》,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
如果看照片不够明显,来看一下手绘的线图:
这是一处仰韶文化的墓葬,距今约5000年。位置在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隅,这是一片低洼地,雨季雨水难排,俗称“西水坡”。这个墓里发现了被认为最早是龙的形象,即用蚌壳摆成龙虎的形状。中华第一龙的称号即从此墓而来。这在当时是个震惊世界的发现。许多学者投入到了这个墓葬的研究之中。根据冯时先生的观点,这个墓葬显示的中国古老的天文观。左青龙右白虎对应着天上的星象。(见冯时:《文明以止:上古的思想、天文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流域发现的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牛河梁遗址用石头堆砌的墓,考古学称之为“积石冢”,它长这样:
先来俯视图:
拉近镜头: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区域,这些墓葬由于位置比较突出,他们都在一个山岗的顶部,由外向内高起,形成台阶,然后上封土、积石。由于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较为奇妙的东西,如玉猪龙啊,“女神像”啊,这是一种祭坛与墓葬合二为一的一种墓葬。
(传说中的“女神像”)
再加上垒砌的形状有圆形也有方形,经一些学者考证,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天圆地方观点的体现。也是冯时先生的考证,这里的一些东西体现了上古的天文观念,古人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有知识。这个墓葬距今年代也是5000年左右!(同见冯时:《文明以止》,插图见 朝阳市文化局:《牛河梁遗址》,2004年)
二、非同寻常的墓葬类型
史前人类由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婴儿的夭折率较高,所以在墓葬上我们就能看到许多婴儿的墓葬。在我国婴儿有一种专用的墓葬,即用一个大陶罐装婴儿的尸体,然后将陶罐埋于地下,有的与大人的墓在一起,有的分隔开来。考古学上称之为“瓮棺葬”。
瓮棺葬一般长这样:
如果你有机会去到半坡遗址博物馆,就能看到半坡遗址的瓮棺葬群。
在私有制和一夫一妻制度产生之前,传说中的“原始社会”中,有一些较为大型的合葬墓。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有一些用船作为棺材的墓葬,我们称为:
高句丽地区的积石墓(哈哈,是不是很像玛雅的祭坛):
“东方的金字塔”——:
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墓葬种类,如西藏的**,水葬,东北地区的石棚墓,商代的甲字形大墓,汉代的穿山为陵,唐代的带天井和小龛的斜坡墓。西藏地区的由于宗教原因及其他原因不好获取图片,可以自行搜索。后者我有机会会专门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一些“不一般”的帝陵、墓葬。
参考书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二、河南省有哪些可以参观的大墓?
地底,遍地都是,只是坟头被推平了。坟不会跑,埋在了哪里,就在哪里,一直在那里。但也确实会消失,古人埋葬并不是人人都是皇帝,能够建造一座皇陵。古人埋葬,一口棺材,一个土坑,埋进去。棺材的木头虽然一般来说都是采用比较耐用的木制而制成的,但是对于中国5000年的历史来说,一百年被腐蚀一千年被腐蚀,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棺木在地底彻底被腐蚀之后,人类留下的痕迹就消失了,随着洪水地震或者自然变化,地底棺木所撑起来的坑,自然就又被土壤填满了,这个时候人类的坟墓才算真正的消失。
正常情况来说,只要人类的子嗣还在,那么祖先的坟墓就会被不断地修缮。然而实际情况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从未停止。有战争,就有受苦的老百姓,老百姓不喜欢苦难,于是为了生存就远离战争,于是就迁移走了。然后,留下了一座座祖坟。
这些祖坟,说是祖坟,可实际上不就是一座座米许高的土堆吗?一座没有人打理的土堆,仅仅三五年就会自然消失了。没有人记得这里曾经有一座坟墓,人们在这里继续开垦良田,于是坟墓又消失了。
实际上,绝大部分情况,只要不是一个家族抱成团地生存,且不断裂。那么很多所谓的祖坟,经过5代以上的传承,基本上就没有人再记得了。现代在农村还是很常见的,很多人每年去祭拜祖坟,但是实际上并不知道祭拜的坟墓中是自己的哪一辈长辈,只知道是自己的老祖宗,再往下传两辈很大可能性就会直接忘掉了这个祖坟。
综合而言,祖坟没有消失,只是隐藏在了地底,正应了 一杯黄土 这句话。
三、请问横穴墓和竖穴墓的区别
横穴式墓是横向埋葬的墓葬,因此墓坑的结构是半地下式或地上式。
其中,横穴式墓和横口式墓把石室的一侧壁面用作安置死者的人口是普遍现象,但横穴式墓具备甬道,横口式墓则是把壁面直接用作入口,在石室外部只设墓道。竖穴墓是由地面向下掘一较规整的长方形或方形土穴作墓。竖穴墓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战国后期逐渐减少。它出现的比较早,墓呈直立长方形或方形
到了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
通过墓葬形制的分析可知这些墓葬由中轴对称布局向偏侧式不对称布局过渡,由带有竖穴墓葬的特征向完全横穴式墓葬演变。
扩展资料
1、大井坡崖葬,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梁乡百股水村大井坡处,当地人称为“神仙洞”。20座墓穴集中分布在宽20米,高15米的石灰岩崖壁上,最低处距地面2米,最高处离地面20米,是建始县惟一的一处不在河岸上的崖葬地点。
该处墓穴主要分为两种形制:横穴式和方穴式,其中横穴式墓12座,横穴式墓位于方穴墓上方。
通过对距地面低的两座墓穴进行实测,横穴墓宽2.8米,高1.4米,深2米。墓穴内凿痕均已风化,横穴墓的凿痕比方穴墓风化更严重,可见横穴墓在凿制时间上要早于方穴墓。墓穴口有0.15米白灰痕迹,应为封口墙痕迹。
2、竖穴墓的坟墓内的石壁墓室之上,有很深的长方形竖井,坟墓排列成环状。共有两处,1876年发掘了一处,另一处为1951年发现。这种墓室内有随葬金银;战车的雕刻品,是希腊本土最早期的战车遗迹。
参考资料来源:
四、河南省有哪些可以参观的大墓?
古墓,已经成为近些年来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吸引了不少人的额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拥有着非常丰富久远的墓葬文化,如殷墟发掘的数十座商代王陵,战国时期的诸侯级大墓,到西汉丰富的穿山凿穴或黄肠题凑式大墓,东汉时期盛行的砖室墓或崖墓,唐代的“依山为陵”建“玄宫,”宋金辽时期喜在墓室四周做出仿木斗拱的砖雕墓,均是中国墓葬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为了保护古墓里面的文物或者出于保护研究的目的,国内已经有一些经科学考古发掘的墓葬,并后来建设成为旅游景点。河南省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发源地,又是许多朝代建都所在地,历朝历代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
1.打虎亭汉墓
位于郑州市是全国最大最精致的汉墓之一,东西两墓并列,距今已有1800多年。两座为东西并列的大型东汉墓,西为画像石墓,墓主人是汉弘农郡太守张德,字伯雅,河南密县人,东为壁画墓。墓内分别雕有300多平方米的石刻图象和绘制200多平方米的彩色壁画,堪称中华汉代雕刻绘画艺术的博物馆。画像石墓通长26.64米、宽20.68米、高23米。(图片九阳真人)
2.洛阳古墓博物馆
提到古墓类,就不得不提洛阳的古墓博物馆。作为国内第一座现代化的古墓题材的博物馆,其借助洛阳古都大量文化资源的优势,将西汉至宋金时期的20多座典型大型古墓异地搬迁复原进行保护研究。目前。洛阳古墓博物馆分为三个主要景点,一个是历代典型墓葬展区,游客可以吓到地下的墓室进行参观。每一座墓室都有专门的讲解,从两汉时期的古墓看到宋金的砖雕墓,如同回到千年前参观了一回。看完历代墓葬区出来,感觉像从冥界回到人间。
第二个景点是古代壁画馆。古墓博物馆不需要门票,只有壁画区需要1元的门票,简直是业界良心。壁画区藏有两汉时期的壁画、唐代墓葬壁画以及宋金时期的墓壁砖雕等,文物价值高且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第三个景点是北魏帝陵景陵的地宫。地宫的墓室不大,但长达56米的墓道看起来还是很震撼,彰显出帝王的霸气。
3.殷墟王陵区M260大墓
自1934年起,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的王陵区共发掘12座王陵大墓(包括1座未完成大墓,可能是为商纣王帝辛准备的)。 目前仅有M260(推测是后母戊大方鼎的出土地)大墓进行揭示展示和保护房工程、其余的12座王陵大墓地面被植被标示。(图片@走走停停)
4.新乡市潞简王墓博物馆
明代潞简王墓建于公元17世纪,由东墓区(潞王墓)、西墓区(次妃赵氏墓)和神道三大部分组成,共占地四百余亩,其整体建筑用材除极少数砖木外,几乎全部采用青石和白石建成。历经几百年的天灾人祸,陵区地面上包括陵恩殿、棱恩门、配殿明楼在内的木结构建筑和众多的附属房屋都全部被毁,但是现存的明代石刻和古碑保存完整且相当精美,远胜于国内现存的同类墓葬。目前此处已经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作者@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在冬季)
4.禹州市明代周王墓及次妃墓
明周王墓,是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周定王墓地宫,非常奢华壮丽,地宫分前中后三室,前室又四耳室,后室有四,每室皆有门。整个地宫纵长约40、宽34米,共有十个大墓室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连嫔妃陪葬墓地宫面积也有400余平米。地宫的面积不仅巨大,而且设计独特,是我国现已发掘的明代藩王地宫中最豪气者之一。(图片来源水印)
5.梁孝王刘武陵和孝王王后陵
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两座墓均是凿山为穴,规模庞大、气势不凡。梁孝王刘武陵是中国西汉早期"凿山为室"的横穴大型石崖墓,系人工在坚硬的崖石中开凿而成,全长96米,最宽处32米,面积约700平方米。孝王王后陵规模更大,地宫东西全长210.5米,最宽处72.6米,地宫内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总容积6500多立方米,是由2条墓道、3条甬道、两个主室、三十四侧室等部分构成的庞大地下宫殿群,其地宫室内有中国最早使用、雕刻精美的石制座便器。(图片细雨江湖)
6.东汉陈王刘崇墓(这个为凑数)
位于河南省淮阳的东汉陈王刘崇墓,,距今近2000年,面积500平米。它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宏大、形制最奇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砖石结构汉墓,宛如一座地下迷宫。(图片河南摄影家协会)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现代坟墓图片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现代坟墓图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