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上海海葬政策2016年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上海海葬
1.市民带好自己的身份证到全市各殡仪馆登记;或者通过电话66600544或56629007转2102进行登记,在登记时请告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地址、联系电话、死者姓名、寄存地址。 2.海葬服务部根据登记情况确定海葬时间,并发通知给已经登记过的市民,告知收费的时间和注意事项。根据海葬服务部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市民带好准备撒海的骨灰和火化证明;到收费地点缴费 ,骨灰由服务部的工作人员统一装袋、编号,并免费保存至海葬当天。 3.根据确定的海葬时间,市民到指定的出发地点上车,并领取骨灰,随车前往吴淞码头乘船。 4.在船上,海葬服务部举行一个集体的告别仪式,向回归自然的先灵们告别。 5.仪式结束后,市民将自己亲人的骨灰与鲜花在拌一起。 6.到达国家海洋局指定的海域后,按照工作人员的安排,市民有秩序的将骨灰撒入大海。 7.海葬结束后,船返回吴淞码头,市民乘原车返回出发地点,海葬活动结束。 二、海葬举行的时间 一般在清明前后3、4、5月和冬至前10、11月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时间。 三、每次海葬持续的时间 一般上午7点45分从吴淞码头上船,下午1点左右返回出发地点。 四、集体海葬活动的收费标准 参加海葬的市民每人150元,吃饭自理,骨灰不另外收取费用。单独撒海费用面议。 五、单独海葬活动费用面议 六、委托骨灰撒海的收费标准 带好委托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沪籍证明或火化证明,撒海的骨灰费用是每具200元。 七、政府补贴 凭沪籍证明或火化证明,每具骨灰可补贴给家属400元。并对市级劳模、残疾人员、革命伤残军人和因战因工致残人员过世后骨灰撒海的,每具增加补贴家属200元。 八、撒灰地点 东经121°45.5ˊ-121°50ˊ以北水域(长兴岛中部园沙闸至横沙双窖烟)。 此外,现在上海也就受外地人士海葬,只是没有补贴,其他流程一样
二、上海海葬补贴多少?
上海市民办理参加海葬活动须知(2020年版) Admin - admin 于2022年01月22日发表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腾*微博人人网微信 一、活动承办单位 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成立于1999年8月26日,隶属上海市民政局,是在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和市殡葬服务中心指导管理下,组织办理骨灰撒海活动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 二、活动报名方式 上海市户籍逝者家属(直系亲属)可致电“飞思海葬”服务专线66600544或“白事热线962840”进行电话预约登记,也可登录“上海海葬网”或关注“上海海葬”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登记。 三、活动举办时间 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组织的骨灰撒海活动,时间集中于每年的4月、5月、10月举行,主要是避免受到台风、暴雨、迷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具体参加活动时间,以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书面通知为准。 四、活动举办方式 目前的海葬活动通常是多户家庭同时参加的大型集体活动。 自2012年起,参加集体撒海活动的费用由市政府全额补贴。可以安排不超过6名的逝者家属,免费乘坐骨灰撒海活动的车船,在指定地点上车、登船参加活动。 集体撒海活动用船由上海市客运轮船有限公司专门提供“沪航17号”车客两用轮船,可载客399人,抗风7级A级适航,航速13-14节。 集体撒海活动流程如下:活动当天在指定时间、指定的集体上车点,乘坐活动专用大巴士,到吴淞客运码头(上海市宝山区淞浦路100号)上船。轮船航行到活动指定海域,先在二楼船舱进行有专职司仪主持献花、致悼词、集体默哀、三鞠躬的集体追思祭奠仪式,然后组织多户家庭分批到一楼甲板进行骨灰撒海活动。全体结束后返程。从开船到返回,单次集体撒海活动用时约五个小时左右。 五、海葬活动地点 上海市海葬活动的撒灰地点,是经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严格审批的规定区域: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岛双窑烟的海域(东经121°45′30″—121°50′00″)。 六、领取补贴政策 上海市户籍逝者骨灰参加海葬活动,可享受市政府财政补贴4600元。其中3000元直接补贴给逝者家属,另外1600元为提供每户最多6名家属参加海葬活动所乘坐的车、船费、保险费、代办费等服务费用。 七、领取补贴须知 补贴领取人必须是登记报名参加海葬活动的申请人本人,在收到活动通知信函后,请在约定时间内办理手续。 1、携带逝者骨灰及火化证明原件、及《办理参加海葬活动通知书》。 (1)如逝者《火化证明》遗失,请至原殡仪馆补办相关证明材料。 (2)如逝者过世年代久远,无火化证明但骨灰原寄存在墓地的,需提供墓地寄存证(寄存证封面和内页均需复印)复印件及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方可享受补贴。 2、核验逝者户口本原件,并提供复印件(复印加盖公安局户口专用章的户主页、逝者死亡页需加盖死亡章、登记事项变更和更正记载页共3页)。若户籍资料已变更,必须提供由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原件。 3、核验申请人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原件,将复印件贴附《上海市民海葬补贴申请表》后,正确填写,签名确认。 4、本市户籍逝者,如无法提供火化证明,也无法提供墓地寄存证,但可提供沪籍证明,可安排6名家属免费参加活动,但不享受3000元补贴。 5、原本市户籍逝者,后因支内、支边等情况转入外省市户籍,可安排2名家属免费参加活动,但不享受3000元补贴。 6、原上海户籍的港、澳、台及海外同胞(逝者),可凭相关证明,可安排2名家属免费参加活动,但不享受3000元补贴。
三、上海如何申请海葬
相关资料:法律依据:《上海市民办理参加海葬活动须知 》第二条:申请活动登记:登记时需填写《上海市海葬活动登记表》,并写明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联系地址、逝者姓名、与申请人关系等信息。第五条:符合条件家属在办理参加海葬活动手续时:(1)需提供:逝者火化证明原件、逝者骨灰、《办理参加海葬活动通知书》。(2)需提供:申请人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银行卡原件和复印件,填写随通知下发的《上海市民海葬补贴申请表》后签名确认。(3)需提供:逝者的沪籍证明材料,即逝者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复印加盖公安局户口专用章的户主页和逝者死亡页)。若户籍资料已变更,必须提供由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原件),方可参加海葬活动。
四、上海海葬补贴多少?
上海滨海古园举行的“2018年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上获悉,截至2017年底,上海已有4万余具逝者骨灰撒入大海,上海户籍逝者海葬补贴标准今年提高至4600元。
不过,随着参加海葬人数的逐步增加,当前海葬组织运营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比如:航行安全压力逐步增大;受天气影响,船次运能与群众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海葬者家属的平均等待时间仍需半年左右。3月24日,以“魂归大海 生命恒远”为主题的2018年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活动由上海市殡葬管理处、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主办,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和上海滨海古园承办。众多海葬者家属及关心海葬的市民齐聚滨海古园,共同缅怀撒海先人。
为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上海从1991年开始举办骨灰海葬活动,是全国率先推行海葬的省市之一。来自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自1991年3月19日上海举行首次海葬以来,截至2017年底,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已共计举办了357次海葬活动,共有40520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有33264户家庭、162784人次为海葬者送行。
1999年,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设立飞思海葬服务部,专门受理海葬业务。同年,上海实行海葬奖补政策,对选择海葬的上海居民,每具骨灰补贴家属150元,2007年将补贴标准提高到400元,2012年又提高至2000元(1000元用于6名随船家属的车船服务等费用,1000元直接奖补给家属)。
今年,上海进一步提高了本市户籍逝者骨灰的海葬补贴,将每具骨灰的补贴标准从此前的2000元提高至4600元。其中,3000元直接补贴给逝者家属,另外1600元提供家属参加撒海所乘坐的车、船费(最多6人,包含保险等费用,也包括委托海葬部代撒骨灰的费用)。
“受天气影响,目前,上海仅有4月、5月、10月三个月,可以举办海葬活动,而即使在这三个月里,如果遇到不适合海葬的异常天气,也只能改期。”飞思海葬服务部副总经理刘维斌告诉记者,在上海,6月-9月多台风、雷雨等强对流天气,11月开始便长期迷雾,一直到3月份开春,天气才会逐渐好转。
为确保航行安全和减少航次的临时改变对家属出行带来的影响,现在只能利用4、5、10三个月进行海葬,适航期有限。因此,海葬者的等待时间,一般需要半年左右。“为便于安排运能,上半年去世的可以预约在下半年,下半年去世的则可以预约在第二年上半年。
除了适航期有限,等待时间较长外,今年来,航行安全压力也在逐步增大。当前,上海实行的是家属随船出海撒散骨灰的海葬方式,海葬航线主要为吴淞至长江入海口,由于长江口航道密布,各型轮船数量多,随着航次的增加,保障海葬活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外,由于当前适用海葬的船型主要为客滚船,随着上海隧桥建设的加快,客滚船只逐渐减少,能够协调用于海葬的航班总量不足,导致前几年预约参加海葬的等待时间达到1年以上。不过,近两年,通过优化航次、挖掘余量等,等待时间已缩至半年左右。
近年来,随着市民观念的改变,选择海葬的也越来越多。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基本上呈现出线性平稳增长的趋势。2012年,上海共有2000多具骨灰撒入大海,这一数据到了2017年,已增至3400多具。截至目前,2018年的预约海葬量已超过2000,预计全年海葬量将超过2017年。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海葬政策2016年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上海海葬政策2016年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