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昆山的民俗文化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昆山有什么景点和哪些风俗
- 2、昆山的风俗是什么
- 3、昆山传统文化有哪些
- 4、昆山的风俗是什么
一、昆山有什么景点和哪些风俗
昆山,上海和苏州的 中心花园 。 历史悠久的昆山,古称 鹿城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诞生过著名爱国主义学者顾炎武、散文家归有光、画家龚贤。更是被誉为 白花园中一株幽兰--昆曲 发源地。 历史悠久的昆山,古称 鹿城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诞生过著名爱国主义学者顾炎武、散文家归有光、画家龚贤。更是被誉为 百花园中一株幽兰--昆曲 发源地。 旅游资源丰富的昆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以保存完好的 小桥流水人家 的典型江南水乡风貌蛮声中外;阳澄湖水上风情园、淀山湖东方游乐园、新上海威尼斯度假村、大上海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丹桂苑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市区北隅的亭林公园更是 百里平畴,一峰独秀 。加上千灯顾炎武墓、秦峰塔、锦溪文昌阁、张浦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等文化古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历史人文景观,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的昆山,阳澄湖大闸蟹、奥灶面、周市奥鸭、正仪青团子、周庄万三系列食品深受众多游客的青睐。 旅游交通便利的昆山,东临上海,西接苏州,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娄江水道穿城而过,且临近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并存的立体交通网络,星级涉外饭店、旅游汽车出租公司、旅游购物商场等一应俱全,已形成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省级旅游度假区。 1、阳澄湖 阳澄湖,碧水如镜,其水上风情园,是阳澄湖旅游度假区首期开发的项目之一。 阳澄湖水上风情园占地3.6公顷,目前已形成了一个集吃、住、游、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游乐中心。游客可以在此欢游畅泳,搏浪嘻水,感受水之亲情,其游意不亚于北戴河。 巴城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位于昆山市北部,风光旖旎,被阳澄湖、巴城湖、鳗鲤湖、傀儡湖、雉城湖所环抱,放眼五湖连漪,波浪万顷,水天一色。 度假中心内的新上海威尼斯度假村阳澄湖度假村为您提供休闲度假、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驰名中外的阳澄湖大闸蟹及众多的美味佳肴将一饱您的口福。 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的主要景点有:大上海高尔夫俱乐部、阳澄湖水上风情园、彩弹射击中心、垂钓中心。 2、丹桂苑 以 回到大自然 为主题的丹桂苑是由香港丹桂企业集团与江苏省昆山华建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一家大型综合性体现大自然风光的主题公园,整个园区耗资五亿元人民币。 公园以种植各类花卉为主,是一家集游览度假与大型苗木花卉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娱乐观赏区,总占地面积为1248亩。 丹桂苑位于昆山市南港镇境内的苏虹机场公路旁,邻近国际著名的 水乡周庄 及 新加坡工业园区 ,周围有四个著名的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园内首期工程设有以下项目: 荷花池及飞瀑、罗汉果、银杏广场、玫瑰园、兰花馆、阴山植物馆、小运河、 野生动植物保护区、钓鱼台、儿童天地、孔雀台/鸽子馆、鹿园、 花卉苗木市场、游船、河畔餐厅/荷花池餐厅/露天茶座/表演台、烧烤场、度假屋。 3、淀山湖 被称为上海 后花园 淀山湖镇的淀山湖,地处昆山东南隅。淀山湖湖水清澈,泊湾盘曲,岸线多变,形成了独特的淀山湖风光。 淀山湖南岸的仿古大观园,水上运动场,上海国际乡村俱乐部等景点和建筑互连成片。 淀山湖旅游度假中心位于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建有东方国际游乐园、旭宝高尔夫俱乐部、格兰特国际游艇俱乐部等一批娱乐休闲度假项目,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水质清澈的淀山湖畔。 4、锦溪 锦溪(曾名陈墓),千年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国画大师刘海粟赞誉为“江南之最”。 锦溪,以溪得名。志载:“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南宋金兵入侵,孝宗帝及宠妃陈氏途经于此,后陈妃病殁,水葬锦溪,孝宗下旨在五保湖畔构筑古莲禅寺,为陈妃护墓诵经,古镇亦御旨更名“陈墓”。1992年10月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锦溪原名。 锦溪,因水成街,泽浸环市,桥廊相连,街巷逶迤……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锦溪造就了诸多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和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建筑,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古老民谣。如今,锦溪正以千年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古镇、古桥、古河为依托,积极开发文化旅游特色品牌,首创国内唯一的“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先后推出华东第一古董博物馆、中国陶都紫砂博物馆、中华历代钱币珍藏馆、东俊根雕艺术馆、华夏奇石馆、华夏天文馆等民间博物馆,以及展现锦溪深厚文化底蕴的“金石人家”篆刻艺术馆、“柿园”书法碑帖艺术陈列馆、张省美术馆和锦溪杰出人物馆,不断提升锦溪旅游之文化品位,精心打造“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 5、千灯 古镇千灯,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 国学者顾炎武先生的故乡,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激励着天下无数仁人志士。 千灯在昆山东南角,苏虹机场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古镇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素有“金千灯”之 美称。 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氏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她美丽、富饶、古老而充满生机,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现有的“三宝”即秦峰塔、少卿山、亭林墓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园一条街,九桥四十景、历史千余年,伟人顾炎武”这是古镇的真实写照。 如今,古镇千灯保存完好的景点有: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故居,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3年) 的秦峰塔,素有”土建筑金字塔“之称的少卿山,石板街和一线天及水秀桥丽的明清古石桥。顾炎武的故乡——千灯,游人来此,即可寻胜、访古,纵情水乡特色,又可体验江南风情,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正月初一:俗称“年初一”,为“岁朝”,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晨起要放三响“开门爆仗”,以示吉利。随即至河中提取净水一桶,称为“财水”,长幼均盥洗,各穿新衣,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赐给“压岁钱”。厅堂中悬“喜神”像,供奉茶点,点烛焚香,敬肃跪拜,并上吾昆独特之糯米糖年糕祭祀。“糕”谐音为“高”,取“年年高升”之意。早点有的吃小圆子,俗称“百岁圆”,以求福寿;有的吃糕团汤或赤豆汤,以求团圆;有的吃面条以求长寿;也有吃南瓜、鸡蛋、百合汤、莲子汤等等以各种吉利语来讨口彩的,根据各家庭族规和经济情况而定。节日饮茶,不论自饮或待客,常用檀香橄榄和雨前茶叶一起冲泡,俗称“元宝茶”,这茶初尝苦涩,而回味甘津,比喻苦尽甘来,吉利进财。年初一,一般不串门作客,合家团聚。昔时家庭娱乐少,从初一到十五,街头巷尾到处有“冬冬锵、冬冬锵”,敲锣打鼓之声,为节日增添了热闹欢乐气氛。初一起封井三天,不扫地,若有果壳纸屑等则扫集于利市台下,以桌围遮蔽,过日清除,不动刀,以图吉利。熟人见面互相作揖道“恭喜“或“恭喜发财”,表示贺年。初一至初五,商店歇业,街上大多是卖小孩玩具如风车、刀、枪、剑、乾及戏剧面具等以及水果、糖食的小摊。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馈送礼物,互请吃饭。 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店主争先起早接“财神”(也叫路头菩萨)。有的提前在隔夕年初四夜晚迎接,谓之“抢路头”。古书记载:“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商店家家要供财神,供桌上空吊一条活鲤鱼,“鲤”谐音“利”,美其名曰“元宝鱼”。供奉毕,则将鲤鱼放生于河池中。因鲤能跃出水面尺许,人们又有“锂鱼跳龙门”,之语,视为吉祥之兆。是日商店开市半天,曰“应市”。晚上,老板招呼邀请职工一起参拜财神,吃“财神酒”,凡未被邀请入席者,意即被辞退,过了年初五,商店便正常营业。建国后,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为法定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各种迷信、陋习均革除,但仍有贴春联、放爆竹、点焰火的。亲朋之间相互拜访、宴请。政府机关于节前召开各界人士迎春茶话会,年初一举行团拜,共贺春节,党政领导还组织人员向烈军属、离退休老干部拜年。
二、昆山的风俗是什么
丝弦宣卷 宣卷是周庄乡村里特有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近似于堂名,亦有说唱、评弹之风。按艺人众寡、表演繁简,宣卷分丝弦宣卷与木鱼宣卷两种。前者一般由六人组成宣卷班子,操二胡三弦、笛子、木鱼、铜磬等乐器;以传统昆曲唱腔、民间小曲《四季调》掺合申曲、锡剧等地方戏调,演奏悠扬动听,抑扬顿挫。宣卷主角长衫广袖,手执折扇、惊堂,神采飞扬,又说又唱,所演剧目常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顾鼎臣》、《白罗山》等。后者常由二人搭档。其一人敲着木鱼,边唱边白;另一人和击佛磬,口念佛号以和卷,形式简单。所演剧目多为因果报应、劝人为善之类的简短剧目,如《目莲救母》、《观音得道》等。 昆山嫁女习俗 女儿出嫁那天,做母亲的旱有准备,一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染红蛋,用一品红颜料把八只鸡蛋染得鲜红,悄悄放于一只新马桶内。当地群众称这马桶为“子孙桶”,以表示代代(蛋)相传,子孙兴旺。 结婚前,先有男家担一个备有鸡、鱼、肉、蛋、烟酒、糕点六礼的“盘”到女家。盘里的东西由“丈母娘”收下,称为“肚里痛盘”,让生女儿的母亲补补身子,以尽做女婿的一片孝心”。其中唯独一条鲤鱼按风俗是不好收受的,丈母娘收下后便连手放还“盆”中,随“盘”退回男家。据老人说,鲤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男女双方结为亲家以后,也应象鲤鱼那样“有来有去,以表示女儿不断娘家路的意思。 陪嫁万年青。女儿出嫁时,由新娘亲自选定一棵茁壮的万年青,连根挖起用红布裹好,陪嫁男方。由新郎欢欢喜喜种在窗前。万年青肥厚的绿叶四季常青,永不凋萎,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繁茂昌盛,而且还代表着新娘的美好心愿:爱情忠贞,白头到老,永不变心。 酒作坊 周庄源丰顺酒作坊重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总投资80万元(原周庄万三酒厂移地转入酒作坊),主要以向游人展示为目的,弘扬周庄万三酒的酒文化,传承酿法独特,技术精湛,目前主要生产万三黄酒,万三十月白,经营万三啤酒以及万三家酒,万三宴酒,万三贡酒,基本形成万三系列酒,深受国内外的好评。鞋艺 穿着布鞋是通气、舒适,有种踏了实地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归自然,着一双布鞋,休息的时候便换上它,感受一份“土气”的舒适,城里的小摊上也时有布鞋卖,但大多不是千层底的,穿不了几天,周庄的布鞋就绝对是正宗的“土气”,千层底,针针线线手工完成,另外您可看到小孩穿的“虎头鞋”等多种不同手工布艺品,既可用于实用品用于日常生活,也可作为工艺品收藏展示,如您有兴趣可在参观完“文化街”的鞋艺作坊后,不妨买上一件,绝对不会让您后悔。
三、昆山传统文化有哪些
昆山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 昆石加工工艺 民间手工技艺 昆石的成因与其他石种不一样,所以要进行必要的加工制作,在古代需费时5年乃至更多时间,现代新工艺亦要2年。加工时人工痕迹越少越好,虽经雕琢,仍保持自然美。其工艺复杂,濒临失传,急需保护。 2 奥灶面制作工艺 民间手工技艺 奥灶面,作为古城昆山饮食文化的代表,是昆山悠远历史、丰富物产的象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旅游价值和社会价值。 玉山镇文广站 3 正仪文魁斋青团制作工艺 民间手工技艺 青团,从南朝开始,江南人民在清明节用作祭祖供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沿袭成俗后,成了一种时令糕点。文魁斋青团由于制作工艺独特,蒸煮的青团受一方人喜爱。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点,2003年参加中国周庄旅游艺术节美食大赛获优秀奖,曾被上海豫园邀请参加“老城隍庙名菜名点特色展”。 4 周市爊鸭制作工艺 民间手工技艺 新《昆山县志》记载:周市爊鸭享有盛名,已历百年,用料特别,中药爊成,骨酥肉嫩,鲜美可口。原料有嫩老之分,所以中药放置数量及爊煮时间均有所不同,也可以说是世代相传的“秘方”,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和运用这一传统民间技能。 5 花桥江南丝竹 民间 音乐 花桥的江南丝竹乐在昆山市中独树一帜,不但有江南丝竹乐演奏的专门班子,而且演奏的历史也较长。自从三十年代初成立了鸡鸣堂后,直到建国前后由周泾班接承至今仍在民间活动,已积累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曲目。乐器上都持有凤蝶饰品,珠光宝气,颇有水乡风情。 6 阿婆茶 民俗 周庄的阿婆茶是江苏南部水乡自古流传的阿婆吃茶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代代相袭,是我们当地的一种带有浓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习俗。据《周庄镇志》载,周庄人吃阿婆茶自古到今已有百年历史。 昆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昆山民歌 民间歌曲 昆山民歌,源于劳动人民在田头莳秧、耘耥或捕鱼、采菱时唱的歌调。经过世世代代的言传口教,流传下来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山歌,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搭凉棚》和《划龙船》。 2 周市舞狮 民间舞蹈 周市舞狮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清末,以河南籍韩世田为代表的农民迁居周市乡村,带来了他们家乡擅长舞狮的技艺,由此带动影响了周市众多的舞狮爱好者,先后自发建立了十余支舞狮队伍,常年活跃在乡村田头。至今仍是周市的一项传统文娱活动。 3 周庄摇快船 民俗 周庄的摇快船始于清初。经过悠悠数百年的沿袭,摇快船已成为民间良辰佳节、喜庆丰收、婚嫁迎亲时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娱乐活动。农民自备船只、服装、道具、锣鼓,自娱自乐,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 4 陆家断龙舞 民间舞蹈 陆家是著名的“舞龙之乡”,其中,“断龙舞”是最负盛名的舞种,最精彩的看点是“龙身”节节相离,更要求舞龙人技艺高超。该舞曾入选《中国舞蹈集成》(江苏卷),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5 陆家浜鼓手 民间音乐 陆家浜鼓手,发源于昆山市陆家镇。注重吹、打、唱。有一整套打击乐器、丝弦乐器、吹奏乐器。陆家浜鼓手集观赏性、娱乐性、易懂易记性为一体。 6 阳澄湖捕蟹 民俗 巴城阳澄湖的大闸蟹为“天下第一鲜”,捕捞历史悠久。捕捞的仪式是从古代的酬神祭祀活动转变而来。旧时,渔民们在捕捞收获以后,都要祭祀神灵,在神像前焚香叩拜。后来,为了使祭神活动更具喜庆气氛,又增加了民间演艺活动等作为捕捞的前奏,从祭祀仪式到具体的捕捞作业程序,都有着代代相传的延续性,至今仍有渔民沿用这一捕捞习俗。
四、昆山的风俗是什么
昆山的风俗是昆曲,昆曲原名“昆山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昆山的民俗文化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昆山的民俗文化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