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白露的民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白露节气有什么习俗啊?
- 2、白露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 3、白露民俗
- 4、白露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一、白露节气有什么习俗啊?
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收清露、饮白露茶、啜米酒、祭禹王、秋社等。
1、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2、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3、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4、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5、秋社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
宋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云:“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东京梦华录·立秋》也有所记载:“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
以上内容参考:
二、白露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白露节气的习俗,主要是以祭祀和吃多种美味的食物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一.祭祀禹王、采十样白和打枣,祈盼吉祥之意。白露是个与秋天有关的节气,因天气转凉,夜晚许多植物的叶子上会有白色的水珠出现,所以被人们称为白露,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七日左右。到了白露时节,通常白天和夜晚的温度也差异较大,有一句谚语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说的就是这一点。除了天气变化外,在白露时节,有多种习俗在民间流传。
其一是祭祀禹王,祈求更加美好和安稳的生活。自古以来,大禹就以治水英雄的形象存在,被人们称为水路菩萨。因此人们会在白露时节为其举行相对大型的祭祀活动,且不止在白露,每年清明和七月七等节日,也会祭禹王。
其二是采十样白,但这个习俗多出现在浙江苍南和平阳等地。十样白指的就是,白木槿、白毛苦等十种带有白字的中草药,采集完后再将它们放在鸭肉或鸡肉中煮食,有很好的滋补功效。其三是收集这些的秋天露水,据说煎煮服用后,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还有些地区,将植物叶片上的清露和朱砂等物质混合,点在孩童的额头处,寓意消除百病。
二.吃龙眼和番薯,喝白露茶和白露米酒,滋养身心。吃龙眼主要是福建地区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白露吃龙眼,具有非常好的滋补身体的效果,一颗龙眼就相当于一只鸡的营养。很显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龙眼确实是一种有多种功效的水果。不仅能益气健脾和补血养肤,还能减轻失眠等现象,却也不能多吃,比较容易上火。
吃番薯是古代人民比较推崇的一种习俗,甚至有些迷信。他们认为在白露时节吃番薯丝或者番薯饭,会在这一年里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心的吃番薯,不必担心胃部发酸。在中医学相关理论中,番薯具有补气健胃和强肾健体的功效,是一种健康食物。
其次,在喝的方面也有些讲究,部分地区如南京和浙江的人们,会有饮用白露茶和白露米酒的风俗。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没有夏茶那般苦涩,也没有春茶那么容易被泡烂,口感醇厚,闻起来很是清香,比较受人们的欢迎。白露米酒通常都是用糯米和高粱等谷物,自家酿造而成的,口味清甜也不容易醉。酿造糯米酒期间,有些人家还会制作糯米酒糟,也是一种相当美味的食物。
三.白露时节也有些禁忌需要多加注意。另一方面,除了这些习俗外,白露时节的天气也是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们。白露时节很忌讳刮风下雨的天气,因为这种天气势必会对农民的收成带来损害,例如白露雨水会让收割后的稻谷生虫变坏,也会让田间的蔬菜味道变苦。谚语 处暑雨甜,白露雨苦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白露也是大闸蟹丰收的时候,但要注意蟹肉虽肥美,寒性却较大,不能多吃,且吃的时候要清洗干净。
三、白露民俗
本站内容均为网络上的开放信息,如果相关页面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击上方举报按钮进行反馈。
四、白露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收清露、饮白露茶、啜米酒、祭禹王、秋社等。
1、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2、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3、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4、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5、秋社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
宋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云:“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东京梦华录·立秋》也有所记载:“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露的民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白露的民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