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柳州民俗风情(重庆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柳州民俗风情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关于历史: 柳州有什么民俗? 壮族有什么民俗?

       一个历史作业:以家乡民俗为题,要怎么样写,说柳州的什么呢?

二、柳州的文化民俗

       过年习俗

       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序列(农历):

       (1)正月初三——大年乡“忍整英”坡会,又称三坡

       (2)正月初四——四荣乡荣塘“忍嘎直”坡会,又称四坡

       (3)正月初五——拱洞乡平卯坡会,又称五坡

       (4)正月初六——安太乡培地“沛松”坡会

       (5)正月初七——杆洞乡“忍禄”坡会,又称初七坡

       (6)正月初八——安太乡“忍能邦”坡会

       (7)正月初九——安陲乡乌勇“芒蒿”坡会

       (8)正月初十——杆洞乡“百鸟衣”坡会

       (9)正月十一——安太乡元宝“忍整呆”坡会,又称十一坡

       (10)正月十二——白云乡邦阳“忍更洋”坡会

       (11)正月十三——安太乡“整欧”坡会,又称十三坡

       (12)正月十四——红水乡良双“整依直”坡会

       (13)正月十五——香粉乡大坡坡会,又称龙拱坡、十五坡,已被古龙坡会并吞

       (14)正月十六——香粉乡古龙坡会,又称十六坡

       (15)正月十七——安陲乡芒蒿节,又称十七坡

       特色坡会

       在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中,规模较大的有安太和古龙以及杆洞的坡会(如杆洞初七坡最多时达4万人之多)。坡会上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唱苗歌,抒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纯真爱情的追求。

       坡会上的踩堂舞是苗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几十名青年妇女身着盛装,围圈而舞,气氛欢快,场面热烈。吹芦笙也是坡会上的“保留节目”,声音嘹亮,震地动天。

       作为苗族文化最为集中展现的空间,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能培养苗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坡会也吸引了当地各民族群众的广泛参与,促进了多民族间的融合与团结。作为苗族文化的展示平台,它使每个参与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传播,故文化价值极高。

       奇特社会习俗

       编辑

       斗马

       融水西北部山区的安太、洞头、四荣、香粉、安陲等乡苗民,喜欢斗马取乐。相传五百年前,姑娘都喜欢嫁给斗马的能手,情场上,要是出现几男爱一女的 三角 、 四角 恋爱,苗王就组织斗马比赛分输赢,以决定姑娘的归属。自然,斗马获胜者,姑娘就高高兴兴地嫁给他。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原来那种对婚姻裁决作用的斗马活动,逐渐变成了今天群众性的节日娱乐比赛活动。每年苗族的传统节日(如春社、新禾节、芦笙节等)都少不了斗马活动。[3]

       走寨结同年

       这是一项很有趣的社交活动。全村男女几十或百人甚至几百多人。带上芦笙,穿上节日的盛装,敲锣打鼓到同年村进行联欢活动,在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则全村男女出村迎接。

       然后在芦笙堂再次吹奏芦笙及踩堂作为进村仪式,主人也以吹芦笙踩堂还礼。礼毕邀客人至各家款待,第二天又杀牛分肉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芦笙踩堂,晚上演苗戏或 坐妹 、对歌等,通宵达旦。未婚青年男女则在活动中追寻自已的伴侣。走寨结束,又吹芦笙踩堂作为隆重的告别和欢送仪式。

       近日,广西融水县安太乡整朵苗寨举行“打同年”联欢活动,人们在一起吹奏芦笙地筒、表演芦笙踩堂舞、观看苗语电影,欢乐贺新春。“打同年”是融水苗族村寨之间的联谊活动,人们互称对方为“同年”。[4]

       特色服饰

       苗族亮布:

       苗族人都喜欢用石青色的布缝制衣裤,这种布都是自织自染,色泽与一般机织布印染不同,自染布的制作极为讲究:先将织成的白布蒸一次,然后用蓝靛染色,要五染、五洗、五晒,还用鸡蛋清来上两次光,布染好后,还必须把布放在石板上用木棰捶平,一件衣服的布要捶一天。这样,布才平整、结实、光亮。

       苗绣:

       也叫苗族 挑花 ,是苗族妇女的传统工艺珍品。苗家姑娘刺绣时,先用剪刀把纸剪成花样图案沾贴在底布上,然后用各色丝线按图案一针一线地绣上。图案有百种,多为花、草、虫、鱼、鸟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

三、柳州特色文化

       1、小吃:小吃众多,口味多以香、辣、酸为主,尤以“螺蛳粉”最为出名,而今,柳州螺蛳粉已成为人气网红小吃,店面开遍全国各大城市乃至国外。2、工艺:棺材手工艺品,寓意升官发财。民间谚语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留在柳州。3、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早古人类之一的“柳江人”发祥地。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千米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4A级旅游风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柳州拥“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圣地,传说刘三姐在鱼峰山唱歌感动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鱼峰山脚下缭绕。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舞、瑶族的节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四、柳州的文化民俗

        柳州民风民俗默认分类19:42:01阅读140评论2字号:大中小订阅 柳江人1958年发现于柳江县通天岩,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及东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化石,距今3万至5万年。 龙城、壶城柳州的两个别称。因“相传有八龙见于江中”,唐天宝元年(724年)改名为龙城都。明崇祯年间大旅行家徐霞客来柳考察,在游记中称“柳郡三面距江,故曰壶城”。 五角星柳州市中心最繁华的地带,解放南路与中山中路交会处,旧称大十字街。1954年市政府在此建立了一座可以旋转的五角星霓虹灯(现已拆),此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喝早茶此风俗由广东传入,滑肉肠粉、蚝油叉烧包、牛肉烧卖、薄皮鲜虾饺、蜂巢香芋角都是柳州各茶楼必备的名点、特点。一壶茶,三两碟小点,荤素咸甜辣香脆,言商谈情,独乐众乐,各得其好。 棺材柳州棺材质优工巧,刻有龙风、福鼠,栩栩如生,异常精致。用材来自柳江上游融水、三江两地,以春芽木为最好,质坚色黑发亮,敲之略有声,能避免鼠咬蚁蛀,埋地百年不朽。“死在柳州”的民详谚因此广而流传。 踩脚苗族人奇特的不求爱方式。当青年男子对姑娘产生爱慕之情时,为探明对方心意,就用脚尖去踩她的脚。姑娘如果接受,就会踩他的脚;否则就不理会,也不加指责。踩脚也就成为了柳州人口头打趣的常用语。 枪花炮每年农历三月三的花炮节是侗族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抢花炮是最主要的活动。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的传统花炮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柳州民俗风情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柳州民俗风情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最近发表
随便看看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