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民俗风情的俗语(描述民俗风情的俗语)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民俗风情的俗语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描写民风民俗的俗语有哪些?

       1、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2、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苏州的丝绸,杭州的风景,广州的饮食,柳州的棺木都是天下最好的。)

       3、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旧时说法,东北三种特产是宝物,人参是珍贵的药材,貂皮是珍贵的皮料,乌拉草则是旧时东北穷人在冬天取暖的好东西,放入毡靴中,能御寒)。

       4、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5、宁夏红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 白(二毛皮) )。

       6、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写新疆的气候和经济特点。形容雁门关外早晚温差变化大,同时也说明新疆的瓜果资源极其丰富,不仅夏季吃瓜果是常事,而且到了数九寒天吃西瓜也不觉稀罕。)

       7、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流行在陕北的俗语,米脂的女子美,绥德的汉子俊,清涧的石板好,瓦窑堡的炭烧得精。)

       8、三月三,荠菜花开赛牡丹! ——江南民俗喜欢喝荠菜粥,吃荠菜饺子。

       9、新婚闹发禄,三日无老少 ——江南婚俗新婚之夜闹新房,闹得越凶,主人越有面子,叫做“闹发禄”。闹新房时不分年序尊卑,所以“无老少”。

二、民俗风情谚语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阳朔山水甲桂林

       3、雁门关外有人家

       4、早穿皮袄午穿纱

       5、抱着火炉吃西瓜

       6、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

       7、泰山天下雄

       8、华山天下险

       9、嵩山天下奥

       10、衡山天下秀

       11、恒山天下奇

       12、峨嵋天下秀

       13、青城天下幽

       14、不到长城非好汉

       15、不到黄河心不死

       16、漓江山水甲天下

       17、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18、华山自古一条道

       19、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20、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21、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

       22、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拓展资料: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 清明前后,栽瓜种豆 有的是事理谚语,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三、民间风俗经典谚语

        导语: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历史,因此在民俗方面也有许多讲究。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民间民俗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民俗谚语俗语大全【经典】

        大口小口,一月三斗。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三年不抽烟,省下一个老牛钱。

        若要发,种西瓜。

        富不离书,穷不离猪。

        家有百棵树,零花年年有。

        扎针拔罐子,病好一半子。

        洗头洗脚,顶上看病吃药。

        拄棍拄长的,交朋友交强的。

        在家不敬人,出门人不敬。

        一个儿女一条心,养儿方知父母恩。

        丈母娘见女婿,炖个老母鸡。

        酒肉朋友,米面夫妻。

        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毫。

        亲戚若要好,银钱少打搅。

        亲戚远离乡,弟兄高打墙。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见婚姻说合,见官司说散。

        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父子爱财子不孝;兄弟爱财失同胞;亲威爱财休来往;妯娌爱财家分了。

        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民俗谚语俗语大全【地方】

        1、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2、 光棍光棍你甭扎,一个婆姨两个娃。

        3、 大口小口一月三斗。

        4、 三年不吃烟,省个大老犍。

        5、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6、 小窟窿不补,大了得尺五。

        7、 男人是个耙耙,女人是个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儿,就怕匣匣没底儿。

        8、 庄稼活用学。

        9、 七十二行庄稼为强。

        10、 纳了粮不怕官。

        11、 文魁武魁,顶不上锅盔。

        12、 一年庄稼二年性命。

        13、 三早加一工。

        14、 人怕做活,活怕人做。

        15、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16、 鸡儿蛋,粮食换。

        17、 大口小口,一月三斗。

        18、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19、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20、 三年不抽烟,省下一个老牛钱。

        21、 若要发,种西瓜。

        22、 富不离书,穷不离猪。

        23、 家有百棵树,零花年年有。

        24、 扎针拔罐子,病好一半子。

        25、 洗头洗脚,顶上看病吃药。

        26、 拄棍拄长的,交朋友交强的。

        27、 在家不敬人,出门人不敬。

        28、 一个儿女一条心,养儿方知父母恩。

        29、 丈母娘见女婿,炖个老母鸡。

        30、 酒肉朋友,米面夫妻。

        31、 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毫。

        32、 亲戚若要好,银钱少打搅。

        33、 亲戚远离乡,弟兄高打墙。

        34、 吃了走百步,不用上药铺。

        35、 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36、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37、 吃面多喝汤,省得开药方。

        38、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39、 吃穿当时,活到九十。

        40、 吃不言,睡不语。

        41、 吸不张口,呼不闭口。

        42、 先睡心,后睡眼。

        43、 先胖不会胖,后胖压塌床。

        44、 会吃千顿香,不会吃一顿伤。

        45、 汤淡易馊,人急易瘦。

        46、 热药冷吃,冷药热吃。

        47、 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

        48、 凉九暖三,注意衣衫。

        49、 病后求医,不如病前预防。

        50、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四、民俗风情谚语

        谚语是人们对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的总结,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丰富智慧。下面是民俗风情谚语集锦,希望对你有帮助。

【农事类】

        过了惊蛰不停牛。

        庄稼不离三月土。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清明、谷雨加“土旺”,胡麻、谷子一齐扬。

        “土旺”种胡麻,七股八柯杈;立夏种胡麻,秋后才开花。

        立夏高山糜,小满透土皮。

        芒种芒种,样样都种。

        枸杞子(狼毒)花儿一寸长,各样粮食都种上。

        麦见芒,四十五天收上场。

        五月里不紧场,六月里连土装。

        小暑见个儿,大暑见垛儿。

        六月里忙,绣女请下床。

        头伏荞,二伏菜,三伏到来扬花芥。

        七月里白露八里麦,八月里白露种早麦。

        麦子种到泥窝窝,老狗吃的白馍馍。

        牛马年广种田,谨防饥猴饿狗年。

        一年庄稼两年务。

        一年失了农,十年不如人。

        忙时站一站,闲时少顿饭。

        种地不种畔,一垧顶亩半。

        耕三遍,耱三遍,管它天爷旱不旱。

        一个驴粪蛋,一碗干米饭。

        生意人看货堆,庄稼人看粪堆。

        深谷子,浅糜子,胡麻种到浮皮子。

        重茬糜,买马骑;重茬谷,守着哭。

        伏呢戳一椽,强如秋呢耕半年。

        锄下三分水,桄头一层粪。

        锄头上有水,杈头上有火。

        黄八成收十成,黄十成收八成。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快不如家当快。

        磨刀不误砍柴工。

【人事类】

        宁可死在阵上,不要死在炕上。

        男子头上三把火。

        挣死牛不翻车。

        说住的比绑住的牢。

        鞭杆打倒睡着呢,舌头水倒跪着呢。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根正不怕梢歪。

        身正不怕影子斜。

        上梁不正下梁歪,头门不正二门偏,三门是个走扇扇。

        行为不正经,舌头短三分。

        脚牢手牢,天下走到。

        肚子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

        人活脸老树活皮。

        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事。

        早缴银钱不怕官,孝顺父母不怕天。

        将心比,一个理。

        先说响,后没讲。

        零碎吃砂石,一总子巴碌础(碡)。

        瓦罐不离井口破,只要来的回数多。

        一瓶水不淹,半瓶水咣当。

        天天待客不穷,夜夜做贼不富。

        有理不打上门客。

        天晴改水路,无事早维人。

        在家不敬人,出门无人敬。

        朋友若要好,早晚把帐找。

        生分结长远。

        跟好人学好艺,跟上“蝈蝼子”(流氓)卖田地。

        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

        做贼三十年,拉住没利钱。

        人是一疙瘩肉,神仙识不透。

        若要试人心,害病跌年馑。

        穷舍命,富抽筋。

        若要好,大作小。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牛角长上丈二长,向里弯不向外弯。

        要知父母心,怀中抱儿孙。

        怀里抱上小的`,心里记起老的。

        家有“拨拨虫”(操心的老人),一世不受穷。

        狗不嫌家穷,儿不嫌娘丑。

        夫妇和而家道成。

        男人是个筢筢,女人是个匣匣,不怕筢筢没齿,就怕匣匣没底。

        八十老儿门前站,吃一日饭管一日事。

        家从细处有。

        死水怕勺舀。

        顿顿不得够,年年吃不了。

        省要省在篅顶上,不要省在缸底里。

        吃饭穿衣量家道。

        家有千万,缝补一半。

        借钱要忍呢,还帐要狠呢。

        银钱好使,饿肚子难挨。

        蚍蜉蚂儿搬到泰山。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吹牛说大话。

        人比人没活头,驴比骡子没驮头。

        骑驴捉尾巴,各有各拿法。

        铁匠没样,旋打旋相。

        前头扯开渠,后头不沾泥。

        唧唧喳喳背了名,文文不唧追了成。

        人害人交运呢,天害人要命呢。

        一物降一物,蜈蚣把蟒捉。

        腿长了带露水,嘴长了惹事非。

        越吃越馋呢,越睡越懒呢。

        有个歪木头,没个歪匠人。

        个家的斧头,镶不了个家的把。

【节日类】

        一年两头春,黄米贵如金。

        正月二十五,黄风刮起土;糜谷打石五,荞麦压折股。

        麦出三月火。

        布谷立夏三日叫,靡谷连糠粜;布谷立夏十日叫,糜谷憋破窖。

        五月十三滴一点,耀州城里驮大碗。

        收秋不收秋,单看五月二十六。

        大暑小暑,泡死老鼠。

        伏里的雨,缸里的米。

        处暑离社三十天,荞麦驮住铁扁担。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八月初一滴一点,一直等到来年五月满。

        八月十五云遮月,预防来年雪打灯。

        九月九,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

        十月里烟雾沦霜(雾凇),莜麦成在场上。

        立冬立冷,交九交暖。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俗风情的俗语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民俗风情的俗语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