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广西民俗(广西民俗艺术)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广西民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广西的风俗传统文化有哪些?

       广西的风俗传统文化:

       1、武鸣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举办歌圩,是壮族人民的传统,在广西各地非常普遍。其中,武鸣三月三歌圩以规模大、特色鲜明著称!从2011年,武鸣区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歌圩晚会,晚会以壮族骆越文化为主线,展示武鸣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三月三这一天,整个武鸣大街小巷都变成歌的海洋、舞的世界。除了唱山歌,当地还有抛绣球、抢花炮、跳竹竿等壮族的传统娱乐活动。

       2、宾阳炮龙节

       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宾阳炮龙节有着悠久历史,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吸引了数十万当地群众和游客共同狂欢祈福。宾阳炮龙节有独具宾阳民族特色的舞龙舞狮队、威风凛凛的龙鼓队、仙马、壮锦、彩凤、游彩架、踩高跷等民俗展演。

       3、隆林彝族火把节

       隆林彝族火把节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夜”、“东方狂欢夜”美誉。2006年,***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办,这一天彝族人民都身着民族衣服,将火把燃起来,手拉手围成圈子,载歌载舞。

       4、牛王节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二日,在桂西的沙里都会举行热闹非凡的牛王节。每到牛王节,莎莉人都会身着盛装,吹响牛角,奏起唢呐,抬着纸扎牛头模型和祭品,为牛披红挂彩,载歌载舞,举行各种节目。整个节日的重头戏当属牛王争霸赛,当裁判一声吆喝,主人放开缰绳,两公牛向对方俯首冲去开始一场激烈的厮杀,四周的观众屏住呼吸观赛,遇到精彩时刻不吝啬掌声并大声喝彩,全场热闹非凡!

       5、金山花炮节

       崇左市的左州金山花炮节是广西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为金山花炮节。这一天当地人们会举行隆重的观音出巡活动,身着盛装的金山姐妹们小心翼翼地将神像抬出,请观音菩萨出寺送福。

二、广西的民俗是怎么样的?

       广西传统节日风俗:

       1、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人们纷纷选购以备春耕。桂北的农具节稍早一些,是农历二月初八,每年农具节当天盛况空前,街上万人拥挤,热闹非凡。

       2、铜鼓节

       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长乐乡一带壮族人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

       3、花婆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为花婆神的诞辰日。花婆节又称花王节、花王圣母节。流行于广西壮族各地。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结异姓姐妹,凑钱备办鸡鸭从和香烛钱纸,供祭花婆神,然后成群结队到野外采花来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4、三月三歌节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5、壮年

       壮族新年,时间比春节早一个月。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壮族村寨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村寨之间便进行规模盛大的集体互访,会亲饮宴,对歌作乐;青年男女则开展社交活动,小伙子们成群结队走村串寨“闹姑娘”,对歌择偶。这些活动延续至新年农历一月十五前后结束。

三、广西特色民俗文化

        广西特色民俗文化有:1、瑶族盘王节;2、壮族嘹歌;3、三江侗族大歌;4、彩调;5、壮族霜降节。

        1、瑶族盘王节

        瑶族盘王节源自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

        2、壮族嘹歌

        壮族嘹歌是因为其唱法中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在壮语中,“嘹”含有“唱歌玩乐”的意思,是壮族“好歌”“以歌为乐”的民族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

        3、三江侗族大歌

        广西三江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三江县梅林、富禄、洋溪乡沿溶江河一带的侗寨和罗城的侗族村寨。三江大歌通常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

        4、彩调

        彩调是清代北方的柳子戏流传到桂北以后与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地方剧种,因其唱腔中常用“哪嗬咿嗬嗨”为衬词,故民间又称之为“哪嗬嗨”或“咿嗬嗨”。

        5、壮族霜降节

        壮族霜降节是指每年农历九月,既壮语里称的“旦那”(晚稻收割结束)之后的霜降期间,劳作了一年的壮族乡民们,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亲朋好友。

四、广西的民俗是怎么样的?

       广西的民俗:

       1、广西的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至今都保持着给孩童做虎头帽、虎头鞋的习俗。这些帽子形态各异,充满了童趣,同时也都具备老虎这一关键元素。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一顶壮族绣花帽,乍一眼看去,上面并没有老虎的图案,但是,帽子却借用了老虎的造型。

       2、广西民间节庆繁多,大体一年之中,大节以十数,小节以百计,世人有“四季皆聚庆,无月不过节”的俗谚。节庆的形式和内容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溢,民族特点鲜明,是广西各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广西许多传统节日,既有汉族之俗,又有少数民族之风,前人称此为“同不尽同,异不尽异”,“是壮、瑶之节而类汉,是汉族之节而似壮、瑶”,具有浓厚的广西特色。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歌圩节、清明节、中秋节、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4、二月二最有名的是龙抬头抢花炮。花炮节是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融水和湖南通道等地侗、壮、苗、仫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五月十五、二月初二等。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最为热闹,主要活动是抢花炮。

       5、广西人过端午时,为纪念屈原而沿袭下来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备牲醴等。而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则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而保健、避疫,又主要体现在挂艾叶菖蒲、佩香囊避邪,以及洗中药浴、泡饮草药酒和雄黄酒上。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西民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广西民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