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墓碑碑帽大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中国十大著名三绝碑
- 2、什么人立戴帽碑
- 3、爷爷奶奶墓碑碑文范例
- 4、什么人立戴帽碑
一、中国十大著名三绝碑
中国十大著名三绝碑是《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苏轼荔子碑》、《潍坊新修城隍庙碑》、《万安桥记大字碑》、《上尊号与受禅碑》、《苏仙岭三绝碑》、《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宝志公像赞诗碑》、《李晟墓碑》、《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
1、《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其碑立于武侯祠大门内右侧,碑身及碑帽通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下有碑座。碑帽的云纹雕饰,具有唐代石刻艺术特点,其石质为峡石。碑文共22行,每行约50字,楷书。
2、《苏轼荔子碑》
湖南零陵永州镇的柳子庙内的《苏轼荔子碑》,共四块,每块高240厘米、宽132厘米、厚21厘米,长方形,平额无座。原碑为唐朝韩愈撰文,宋苏轼书写的《罗池庙享神诗碑》,与河东柳宗元之德政,以一碑而集“韩诗苏书柳事”,世称为“三绝碑”。
3、《潍坊新修城隍庙碑》
碑文为清乾隆潍县知事郑板桥撰并书,文章精妙,堪称一绝;其书法为郑板桥极为少见的正书杰作,其正书有隶意,骨坚肌丰,爽朗清绝,称一绝;丹书石上,由其高足司徒文膏镌刻,不失笔意,与真迹不着毫厘,又称一绝,所以世称“三绝碑”。
4、《万安桥记大字碑》
该碑在福建泉州洛阳桥南的蔡襄祠内。蔡襄字君谟,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大学士,两度出知泉州,建洛阳桥,卒谥“忠惠”。祠历代均曾修建,现存系清代重建,面三间,深三进。
5、《上尊号与受禅碑》
河南许昌《上尊号与受禅碑》即《受禅表碑》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均位于许昌西南17公里处的繁城镇汉献帝庙内。《受禅表》碑,高322厘米、宽102厘米、厚28厘米,圭形,上有碑穿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
6、《苏仙岭三绝碑》
湖南郴州苏仙岭的白鹿洞石壁上,刻有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词。这是一个天然的悬崖石壁,高52厘米、宽46厘米,词文共11行,每行8字,行书。
7、《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
此碑在湖南祁阳县城南浯溪,唐代文学家元结,字次山,曾寓于此。他将所撰《大唐中兴颂》请大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摩刻于江畔数十丈峻峭之石壁上。碑面320厘米见方,直行自右至左书写,共21行,每行20字,述安史之乱、玄宗逃蜀、肃宗即位、收复长安、洛阳之事。
8、《宝志公像赞诗碑》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开善寺题写的《宝志公像赞诗碑》,由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写字,唐朝画圣吴道子作画,刻在石碑上,其诗、书、画均为名家之作,故称为“三绝碑”。
9、《李晟墓碑》
碑在陕西高陵白象村渭水桥北。唐末朱池作乱,唐将李晟自定州率兵驰援,大军驻扎今东渭桥畔,经激战后收复京城,迎回了唐德宗,因功被封为西平郡王兼中书令,死后葬在当日驻军的地方,即今之墓冢所在地。
10、《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
北宋元佑六年(1091年)苏轼知颖州时,应开封刘季孙之请,以真、行、草兼用字体写成《醉翁亭记》长卷,卷末有赵孟頫、宋广、沈周、吴宽、高拱等人的跋尾赞叙。明隆庆五年(1571年)秋,刘巡邀请文彭、吴应祈为之双钩勒石,立于鄢陵县刘氏家祠内。
二、什么人立戴帽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墓碑的书写,其内容比较丰富。包括风水情况、籍贯、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扩展资料:
古代墓碑的来源及意义:
对于殡葬亲人的坟墓,一两代可以记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何处。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
开始时人们从死人下葬,维系棺绳用的园木桩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但它却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时间、官级等。
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
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
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
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
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墓碑盛行于汉、唐,以后成为定势。
参考资料来源:
三、爷爷奶奶墓碑碑文范例
为爷爷奶奶立碑碑文,可以使用和墓碑的格式,具体如下:
1、称谓姓名,先考,显考,先妣,显妣是会常用的词,先考意思是家族没有人的身份比死者更高了,这里就用先,考是男性尊称。显考,就是还有身份比死者高的人,还未过世,就只能用显考。先妣和显妣只是差别在妣,这是女性的意思。
2、生卒日期,这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的时间周期,一般写“生于****年**月**日,终于****年**月**日”,这一列字要讲究合生老,年份一般正常写,加上生于,年,月,日,就是九个字,最多加三个字。
3、立碑人的书写方式,立碑人一般选择子,孙,曾孙这样的书写方式,这个部分需要行数符合合生老,采用纵向书写的方式比如“孝孙杨**”可以改成“孝孙男杨**”。
合墓墓碑的形态
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
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
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
四、什么人立戴帽碑
这个没有特别的规制,只是立碑人或石匠的个人喜好而已。
村墓地里,墓碑分两种,一种是墓碑顶上光秃秃的,另一种是墓碑顶上带帽,像屋檐一样遮风挡雨似的,既美观又大方!
碑帽顾名思义就是在石碑最顶端的碑饰,上面刻有鸟兽,花草,植物等纹饰,选择多,有单戴帽墓碑,也有双戴帽墓碑,毕竟我们的建筑精华部分有那么多,可以缩小化应用在墓碑碑帽中。
可以以墓碑碑板两侧的石柱为支撑点而建立的,设计的款式有简单款,就是圆弧成半圆形的弯到另一侧石柱,起到简单的遮风挡雨的作用,也有做成一个横梁,直接固定在两侧是石柱上的。
也有雕刻的比较复杂的,就是在这样半圆形或者弓形的弧度的石材上加工一些造型出来,常见的有中国式屋檐,或者呈一个波浪型,或者做一个长方形牌匾的样式,然后雕刻文字,图案等等。
作用主要是让墓碑更加的生动,形象,也让逝去的人可以不遭受风雨的侵扰,寓意有房可居,在地下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墓碑碑帽大全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墓碑碑帽大全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