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国家公祭碑文(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碑文)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国家公祭碑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是什么?

        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泱泱华夏 赫赫文明 仁风远播 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 积弱积贫 九原板荡 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 毁吾南京 劫掠黎庶 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 饮恨江城 日月惨淡 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 旷世未闻 同胞何辜 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 金戈鼍鼓 兄弟同心 共御外悔 捐躯洒血 浩气干云 尽扫狼烟 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 家国维新 昭昭前事 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 法立典章 铸兹宝鼎 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 祈愿和平 中华圆梦 民族复兴 共160个魏碑简体字,内容对仗押韵、立意内涵深刻、行文气势磅礴,与鼎浑然一体。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名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对遇难同胞的痛悼、奠祭以及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附:文字铭刻于 国家公祭鼎 此鼎高1650mm,鼎上外口径1266mm,内口径1156mm,鼎耳高498mm,鼎足高915mm,底座为高450mm,长宽各2000mm的黑金沙石,铭刻有 国家公祭鼎 五个篆体鎏金大字。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 13日,并于举行首次国家公祭。鼎上颈部和两耳侧面纹饰以南京常见绿色植物的枝叶为元素,象征着绿色、和平及生命重生;铜质底座部分有南京标志建筑城墙图案,象征首次国家公祭举办地;鼎颈部纹饰为传统雷纹,鼎足上采用犀角纹,足下端为象腿足形,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圆睛张目,粗犷有力,象征中华民族在历史记忆中觉醒,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鼎正面为上述160字铭文,左右后三侧287个楷体简体字记事。详细记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举办首次国家公祭的事实。

二、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 ,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鼉鼓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 ,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洎(j?)及近代:意指到了近代。洎:到。 金戈鼉(tu?)鼓:意指金色的戈鼉皮的鼓。鼉: 扬子鳄。 永矢弗谖(xu?n):语出《诗经·卫风·考盤》,意指永不忘记。矢:发誓。谖:忘记。

三、求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鼎铭文内容

       公祭鼎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国家公祭鼎”正面铸有160字的铭文,魏碑简体字,邬烈炎介绍这一方面是青铜鼎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考虑到魏碑简体字较容易辨认。铭文由中宣部、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古文研究专家撰写,经中央办公厅修改,报中央领导审定。

       铭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强烈谴责之情,对遇难同胞表示痛悼、祭奠之意。记述了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表达了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维护和平、圆梦中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考虑到祭器是古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铭文采用“骈文”体来写,讲究对仗押韵,立意内涵深刻、行文气势磅礴,与国家公祭鼎浑然一体,体现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增强了公祭的感染力、震撼力、历史传导力。

       扩展资料:

       国家公祭鼎规格

       国家公祭鼎鼎上外口径1.266米,内口径1.156米,鼎耳高0.498米,鼎足高0.915米,底座为高0.45米,长宽各2米的黑金沙石,铭刻有“国家公祭鼎”五个篆体鎏金大字。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

       鼎深古铜色,以显庄重与肃穆。鼎上颈部和两耳侧面纹饰以所在地南京市常见绿色植物的枝叶为图案元素,象征着绿色和平、生命重生。

       铜质底座部分铸有南京标志建筑城墙图案,象征首次国家公祭在古城南京举办。鼎颈部纹饰为传统雷纹,鼎足上端采用犀角纹,足下端为象腿足形,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圆睛张目,粗犷有力,象征中华民族在历史记忆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据介绍,国家公祭鼎正面铸有160字的铭文,魏碑简体字,铭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强烈谴责之情,对遇难同胞表示痛悼、祭奠之意;

       记述了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表达了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维护和平、圆梦中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考虑到祭器是古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铭文采用“骈文”体来写,讲究对仗押韵,立意内涵深刻、行文气势磅礴,与国家公祭鼎浑为一体,体现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增强了公祭的感染力、震撼力、历史传导力。

       此外,鼎的后侧左右两边铸有记事,共287个汉字,楷体简体字,详细记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举办首次国家公祭的事实。

       国家公祭鼎设计制作

       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召集国内专家,就“国家公祭鼎”的设置征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筑设计者齐康、何镜堂院士的意见。组织中国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工业学院等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反复研讨,精心设计,先后数易设计稿,形成了最终方案。

       “国家公祭鼎”的鼎身和底座的纹饰,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带头人、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邬烈炎率领的团队设计。

       “国家公祭鼎”的底座,由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张宏率领的团队设计制作。

       “国家公祭鼎”由中国金陵古艺术研究所采取传统青铜铸造工艺制作。

       南京大屠杀背景

       1937年12月8日,日军全面占领了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开始向外廓阵地进攻 。11日晚,***通过顾祝同电告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图整理而期反攻”。12日,日军第6师团一部突入中华门但未能深入,其余城垣阵地还在中国军队手中。

       负责防守中华门的第88师师长孙元良擅自带部分部队向下关逃跑,虽被第36师师长宋希濂劝阻返回,但已经造成城内混乱。

       下午,唐生智仓促召集师以上将领布置撤退。按照撤退部署,除第36师掩护司令部和直属部队从下关渡江以外,其他部队都要从正面突围,但唐生智担心属于中央军嫡系在突围中损失太大,又口头命令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和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这个前后矛盾的命令使中国军队的撤退更加混乱。

       会议结束后,只有属于粤系的第66军和第83军在军长叶肇和邓龙光带领下向正面突围,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成功突破日军包围,第159师代师长罗策群战死。其他部队长官大多数没有向下完整地传达撤退部署,就各自抛下部队前往江边乘事先控制的船只逃离。

       这些部队听说长官退往下关,以为江边已经做好了撤退准备,于是放弃阵地涌向下关一带。负责封锁挹江门的第36师没有接到允许部队撤退的命令,和从城内退往下关的部队发生冲突,很多人被打死或踩死。

       12日晚,唐生智与司令部成员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轮从下关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后第74军一部约5000人以及第36师也从煤炭港乘船过江,第88师一部和第156师在下关乘自己控制的木船过江。

       逃到下关的中国守军已经失去建制,成为混乱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过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赶到的日军射杀在江中。大部分未能过江或者突围的中国士兵流散在南京街头,不少人放弃武器,换上便装躲入南京安全区。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四、国家公祭鼎160字铭文及翻译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气魄恢弘我华夏,千年文明灿如花。)仁风远播,大化周行。(仁爱风仪传远方,威德教化如大道。)洎及近代,积弱积贫。(延及近代苦难始,积贫积弱陷沼泽。)九原板荡,百载陆沉。(天下九州具动荡,光阴百年土沦丧。)侵华日寇,毁吾南京。(日寇侵华滔天罪,毁我南京金陵城。)劫掠黎庶,屠戮苍生。(普通黎民遭洗劫,无辜百姓被屠杀。)卅万亡灵,饮恨江城。(三十万死者含冤,四十天江城抱恨。)日月惨淡,寰宇震惊。(日月悲光华惨淡,全世界为之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侵略者残暴如兽,诸罪行闻所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同胞们何罪之有,只在于国家多难。)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军与民奋起抵抗,拿起枪战鼓擂响。)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兄弟们同心协力,共御敌义无反顾。)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甘洒热血献生命,浩然正气冲云霄。)尽扫狼烟,重振乾坤。(八年硝烟终清扫,天地改变换新颜。)乙酉既捷,家国维新。(一九四五胜利后,建立共和更制度。)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清晰且真切,警醒后人以为戒。)国行公祭,法立典章。(国家设立公祭日,通过立法表意志。)铸兹宝鼎,祀我国殇。(铸就这一楚宝鼎,祭奠死难雪国耻。)永矢弗谖,祈愿和平。(永不忘记此誓言,全球和平是祈愿。)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民族复兴慰英灵。)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家公祭碑文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国家公祭碑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