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七月半为什么是鬼节(关于七月半鬼节的故事)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七月半为什么是鬼节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七月半鬼节的来源是什么

        七月半也被称为中元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鬼节,七月半鬼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据说七月的时候鬼门关将打开,所有的鬼魂都将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来与家人相见,所以鬼节的时候最好不要晚上出门晚归。那么你知道七月半是什么节吗?七月半鬼节的来源是什么呢?下面,和万年历我一起往下了解吧!

鬼节的起源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 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 盂兰盆会 ,即我们现在所说的 鬼节 。

        七月半鬼节怎么辟邪

        很多人都会害怕这一天,因为民间有: 七月半,鬼乱串 的说法,有的人属阴就很容易遇见一些邪事,所以这一天就要做好辟邪的措施。在这三天不可以穿大红的衣服,因为这样的.颜色会吸引厉鬼前来。大家可以佩戴菩萨像,也可以佩戴朱砂,把额头露出来。特别是刚出生的婴儿,可以佩戴火材,朱砂抹在头顶,山羊胡须等。晚上尽量避免少出去,不要去阴暗角落,大树下面长时间逗留,因为鬼魂都是喜欢在阴暗的地方,阴沟,河沟,桥下,屋檐下等。

        一般的鬼魂都是进不了屋宅的,因为有灶王爷在管理着,还有门神护卫,所以在屋里是最安全的,胆小的朋友们就尽量少出门吧,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就能平平安安的度过鬼节了。

        鬼节烧纸有什么讲究

        1、买烧纸时,不要买那种成摞的印刷品,一张就好几亿,那钱不实,都不如旧卢布、越南盾值钱。一摞下在下面连根冰棍儿都买不了。太毛了。不过在烧大钱的同时,多少烧点儿这样的也未尝不可,下面有不少讨债鬼,死皮赖脸地跟你要钱,不给就磨你,那就得这种小钱儿答对他们。

        2、要买黄草纸,铺开后拿一张一百元的**在纸上压,要感觉这一百元是个戳子,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排一排的盖上去,直到把整张纸铺满。这样的烧纸在下面才是硬通货。钱才实成,揣在兜里才有面子。

        3、叠好烧纸,一刀烧纸分成七八份,分别以对角线折两次,不然一摞纸想要它燃烧起来是很费事的。叠起来烧会很方便。

        4、准备去烧纸前,你最好预备好火机(最好是防风的,七月十五阴气重,风大)和一根小棍。这样方便你在烧纸的时候拔起压在一起的烧纸,让空气流通,方便燃烧,家里用废的拖布杆就是不错的选择,但注意,用完之后就不要再拿回来,直接扔掉好了。

        5、要天黑透才去烧,天亮没谁敢出来取钱的。去烧纸的来回路上,遇到烧纸尽量绕开,不要踩到,有时候一个路口排满了纸灰堆,想绕都绕不开,那只好请你小心地穿插过去,有时候还可能需要大跨步一下,过去之前你要先说一句,对不起,借过。

        6、要烧纸前在要烧的地面画个圈,注意,不要把自己圈到里面,西北角要留个缺口,方便下面的亲人进来拿钱。

        7、烧纸时要表情严肃,不要嘻笑打闹,既然来都来了,你就恭敬点。

        8、给亲人烧纸前先点燃两张扔到圈外,答对一下没有亲人送钱的孤魂野鬼。

二、七月半为什么是鬼节?

        导读:农历七月半,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我国传统的鬼节,也有中元节之称,甚至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注七月半鬼节的传说和禁忌,但大家对七月半鬼节的来历到底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认识下七月十五为什么是鬼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中元节,也是佛家的“盂兰节”。七月半起源于亡灵信仰和祖先崇拜和目莲救母的故事。“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为古代宗教生活的两大要务。对于庶民百姓来说,祖先与自己相连,情感相通,祀祖尤为有意义。七月半就是在上古秋祭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七月半鬼节的历史由来和传说

        根据《易经》记载,“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秋收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人们举行向先祖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新鲜的农作物供祖先享用,然后再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品尝,并且祈祷来年能获得好收成。

        七月半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原本七月半只是民间的祭祖节,并不是“鬼节”,七月半被称为鬼节跟道教有莫大的关系。在道教记载中,很久以前天帝派遣道教的天官、地官、水官入驻人间,他们的职责是代天帝巡逻人间、赏善罚恶,并且他们的分工明确,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地官管辖范围是地府,所以重点是巡查地府的众鬼。在七月半这天,地官会打开地府的大门,众鬼都要离开地府,接受地官的考察,有子孙后代的鬼会回到生前的家,看望家人和接受后代的祭拜,孤魂野鬼则游荡人间寻找东西吃,因此七月十五被道教称为鬼节。

        中元节传统习俗

        1.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

        2.烧纸

        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3.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4.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

        5.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中国的四大鬼节是什么鬼节

        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我国一些地方将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四个节日,合称为“四大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

三、为什么七月半称为鬼节

        七月半鬼节真的有鬼吗 根据民俗和道教佛教的说法鬼节这一天是有“鬼”的。 从民俗角度讲,“鬼”就是已经去世的先人,这一天鬼开门要祭祖。这一天在道教的传统中叫做赦罪,因为一天也是道教的中元节,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而在佛家中这一天是盂兰盆节,是布施于饿鬼,常怀慈悲之心让饿鬼道受苦的饿鬼有东西吃。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什么是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活着分三六九等,人死后也有贵贱高低之别。有威望受尊崇能力广大的常敬为“神”,有特殊才能可以长生不死的称作“仙”,一般人死了,才叫“鬼”或“小鬼”。通常认为,鬼是人死后所留下的灵体。因此,“鬼”又称鬼魂、亡魂、亡灵、幽灵、幽魂。 按照古书解释, 鬼者,归也。传说人死之后,其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油膏归于露,毛发归于草,呼吸之气化为亡灵而归于幽冥之间。这种说法似乎与追日的夸父死后所化有别,但仔细想来,大体还是一致的。 钟馗抓鬼 在鬼节这一天中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都说会有“鬼”。因此在鬼节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不要去河边水边,更不要游泳,因为水的阴气重。鬼节当天晚上最好早早睡下,尽量不要出门晃荡,有事也要早去早回。当然我们也不是迷信,而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尊重。 为什么七月半称为鬼节 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无数鬼魂涌到阳间度假,阳间便成为“它们”的散心地,可谓“阴气冲天”。 所以七月半也称之为鬼节。 鬼节的习俗与禁忌 目前鬼节的习俗主要有: (1)祭祀祖先: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祖先。 (2)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水灯”,一般是纸糊的或折纸的荷花,在底座放上小蜡烛或油灯,中元夜放在河流湖泊之中,任其漂泊,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 (3)做茄饼:据一些年长的人说,在中元节,江南一带还有个旧俗是做茄饼,有的大户人家要多做一些,送给亲眷。茄饼的主要用途,是要用来“上供”的,上供完了之后,为了不浪费,一般大人孩子们便会把它们分着吃掉。油炸的茄饼,形状类似半个月亮,表皮蓬松而脆,内馅鲜香可口,也算是道诱人的美食了。 (4)祈丰收:中元节临近秋收的季节,除了施祭孤魂,同时也承担祈望丰收的任务。施孤之夜,江南江北,家家户户会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5)燃天灯: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得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6)吃鸭: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至于怎么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身为“鸭都”的南京,自不必多说,吃鸭的方式多了去了,鬼节这天,不妨“斩只鸭子”吃吃,镇压邪祟。 鬼节的主要禁忌有: (1)勿晚上晒衣服,红色最忌。 (2)勿轻易的回头看,尤其是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 (3)筷子勿插在饭中央。 (4)看见别人拜鬼神时勿胡言乱语。 (5)勿捡路边的钱。 (6)中午,傍晚,深夜尽量别一个人去人烟稀少的地方。 (7)非特定场合勿烧冥纸。 (8)勿偷吃祭品。 (9)勿婚嫁、乔迁搬家等。

四、七月半为什么是鬼节?

       因为中国古代认为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鬼门大开,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所以称为鬼节。

       农历的七月十五,民间庆祝中元节,即俗称的鬼节。中元节其实是个道教的节日,演变到今天已成了新加坡社会一个重要的民间习俗——中元会。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鬼节”是后来的说法,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七月半为什么是鬼节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七月半为什么是鬼节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