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挑西瓜鬼节(鬼节抬西瓜)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挑西瓜鬼节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为什么每年农历六月初五是鬼节

        6月初6死鬼挑西瓜,是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不应鬼节或节日;习俗是指在在过去一年中的死都在这一天都要向地府进贡西瓜消暑,所以家属要在这一天向死都祭祀西瓜,然后死都会在子夜挑西瓜进地府。但因为挑西瓜是种苦力,所以民间传说如果在这个时候碰到行人,会被捉去代替苦力,替死者挑西瓜进地府,会获得一份报酬哦(当然是纸币)。所以这天晚上人们都不愿出门,害怕被捉去挑西瓜。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所举行的“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文,意思是“救倒悬”。根据《盂兰盆经》所说,目莲尊者得知母亲死后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就跑去求佛救度,佛即让他在夏季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便可解脱。中国从梁代也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尾、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祭孤堂。高高的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知桃子和大米。祭孤台上立着三块牌位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挑的、抬的、端的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鹅、鸭、发粿、果品、瓜果等摆到祭孤台上。祭孤台常常因摆满而置于常常的骑楼底下。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黄、红、绿各种颜色的精致的三角纸旗。上面书有“盂兰胜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以作纪念。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法师身穿袈裟,手执金刚橇端坐座上。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一帮僧众诵念各种咒语(真言)。然后变食祭孤,将有盘盘面桃子及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焰口传说是印度的一种饿鬼,形容枯槁,出口常喷火焰,喉头细如针孔。念诵经咒使饿鬼喉头放开借以进食。从前,撒祭品时,许多乞丐和穷苦人家的孩子明知是施祭鬼魂的,但还是上前争抢祭品。 放大焰口时,还要派船溯韩江至距城百余公里的三河坝,赶在仪式开始之前,边返航边点燃一只只大陶钵制成的豆油灯,并把它们放下江里,意在引领八方孤魂野鬼前来受祭,这叫燃放“水灯”。入夜,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并把香插在地上,这叫“布田”,插得越多越好,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于是,孩子们喜欢悄悄跑到别家的门口偷割“稻谷”,并常常因此而引起家长们的争吵和动武。 有意思的是孤鬼台上那几块灵位。“男孤魂之位”和“女孤魂之位”,是召唤各方没主儿的“饿鬼”前来受祭。为了怕施食时“小鬼”抢不过“大鬼”,还特意设了“儿童男女孤魂之位”的灵牌。抗日战争胜利后,祭孤堂中间又添了一块“抗战阵亡将士”的灵牌,招请的是为保卫国家、抵御外敌入侵而战斗牺牲的将士。有的地方祭孤时,怕隔江的孤魂无法过来,还派船划到对岸“接”他们过江,黄昏祭孤完毕,再次摆渡把他们“送”回去。古代的潮阳县祭孤时,慈善人家还买了犁耙、水车,甚至买下穷家女孩子,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家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 一边是施祭孤魂,一边是祈望丰收,透过浓重的迷信色彩,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无愧是善良的民族,即使身处水火,也没有忘记自己苦难的祖先,尤其是没有忘记那些为了活着的人、为了子孙后代而献出生命的英灵。

二、六月初五,传说中的农村的“鬼节”

       鬼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鬼节又叫中元节、清明节、七月半、万圣节。农历六月初六潮汕这边有鬼挑西瓜这个习俗,也有“过桥”,“过桥”仪式举行于六月初五晚十一时左右一直祭奠至交过子夜,即初六日。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三、水鬼担西瓜是什么时候

       潮汕人的鬼节——六月初六,鬼担西瓜。在六月初六这一天,如果你来到潮汕,你会发现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门上、阳台上等这些外露的地方都插上了桃枝。潮汕人们一般会在六月初五晚上之前将桃枝插在窗户上、门上、阳台上等这些外露的地方,原因是据说六月初六那天是新鬼担西瓜,插上桃枝,可以避邪,不让新鬼误入其他人家里。

四、六月初五,传说中的农村的“鬼节”

        在农村,每年都有很多形形式式的节日,有多节日都是欢快的,是吉祥的,有纪念意义的。 如 夕,元宵节,清明节,……这些节日不是有喜庆就是有纪念意义。大家也很乐意过这些节日。唯独六月初五这个节日,是有特别的日子,是传说中的“鬼节”。传说中的,这一天,在过去一年或这天之前去世的人都会回来挑西瓜。因为这样,西瓜也被赋上了很浓的悲伤色彩,每每吃起西瓜也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六月初五,如果有亲人在这天之前去世,那么这天就会办理很多祭品来祭拜。有鸡,有大块的猪肉,有包子,粿。还要很多水果,西瓜是不能少的水果。还要很多钱纸。然后就是摆成一桌,两桌祭拜。各个地方风俗不一样。象我娘家那边,做女儿如果去拜六月初五的“过桥”,到了村口就一定要边哭边喊,提着祭品走去。这是不能少的礼节。因为这样,这个月去人家做客的时候,一定不要买西瓜做随手礼,因为这个随手礼会让主人不高兴,说这就象他们家有人去世,不吉利,无采头。一般农历五月底就不能去做客,一直到农历六月十五,才有人去做客,串亲戚的门。在六月初五这天,我们一般不出门,这个晚上,孩子们早早就去睡觉,因为奶奶很早就告诉他们,这天晚上鬼魂会抓人去挑西瓜。所以这天晚上最好不要出门。其实,这天晚上,大家好象约好似的,真的没有出去疯,去串门。象去年我家公去世,今年我们就要为他“过桥”。我们就要准备水果,水果要五果,(五样水果)。要准备那些祭品,银纸。那天,还要请去年出殡时,来送行的亲人也要来祭拜。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记得以前在娘家的时候,有一位宗族内的亲人去世了,去世时他只要35岁,第二年过桥那一天,他妻子整整哭了一天,那哭声悲痛欲绝,震撼了周围,那一天也充满了悲伤,苦痛,绝望,思念,这种感觉很多年了,我都不会望记。或许这也让六月初五,描绘了更悲伤的色彩!每年这一天,不管气温多高,这一天肯定会下雨。老人家说这是老天知道大家心里悲伤,所以也下起了雨。这好像有一点神话色彩,但大家都相信了。一风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人情。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很多风俗也被删除,但这些风俗也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这一代人更要学习,传承。很多风俗都有他的纪念意义,和价值。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好好的传承。让这些风俗习惯得以传承!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挑西瓜鬼节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挑西瓜鬼节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