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传统的鬼节都是哪一天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传统的鬼节都是哪一天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鬼节是哪天?

       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有些地方,尤其是华南地区,鬼节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

       中元节的传说:

       1、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2、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

       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二、鬼节是几月几日

        一般人都认为,七月十四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因此都极少出夜门。七月半鬼节的来历:每年夏历七月十五这这天,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但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夏历七月十五这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当然,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鬼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这三节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一道教的“中元节”。按照道教的文化逻辑,一年的时空应该分成上下阴阳两半,而且,中国道教认为养育世界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所以,道教将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说的“官”,不是指人间官员的“官”,而是指意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类似于中国围棋对奕中的“官子”的那个“官”。中国道教主要产生在中国农业文明发达地区,所以,中国道教一向认为天玄地和地玄天,地生万物,水为生物之本,且地含水。这就是说,由于中国农业文明注重地水两元素对人类万物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中国道教文化理念中一直蕴涵着以地为中心去观察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及其“方法论”。按照道教这种世界观,道教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二佛教的“盂兰盆节”。传说,有个叫做目莲的人做梦,他梦见自己去世的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却屡屡不行。木莲将此事告诉佛,佛劝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木莲在七月十五这天作盂兰盆(梵意为“解救倒悬”),于是,佛教僧众集体为木莲母亲念经超脱,使得其母脱离了苦海。由此可见,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涵义,一是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脱先人罪孽,并提倡孝道。三民间的“鬼节”。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大概是因为民间人们要在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月的时间中给先人烧纸钱和祭祀,这种人魂对话的气氛,使得人们产生了鬼的节日之说。中国民间鬼节中,七月初一为开鬼门,死去的先人就要魂归人间检察后代们是否善恶,后人也要乘机祭祀他们;七月十五,为鬼节。过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还没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游魂人间。

三、鬼节是哪一天

        在我国一共有三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公历4月4-4月6日、中元节农历7月15日、寒衣节农历十元初十,这就是我国的鬼节的时间。

        一年之中三大鬼节

        在我国的第一个鬼节就是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原来是春分后十五天,现在则规定为4月5日这天是清明节,也可以叫做民族扫墓节。

        中元节是最广为人知的鬼节,它是一年之中的第二个鬼节。传说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地府大门会打开,万鬼都可以来到人间,所以中元节又被称作七月半、鬼节、施孤。

        寒衣节是一年之中第三个鬼节,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这一天就是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也有人将寒衣节称为鬼头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收、新收时祭奠先祖的习俗,因为这是冬季的第一天,活着的人担心死了的人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会挨饿受冻,不但会给他们供奉上食物、香烛和纸钱,还要烧冥衣,等一些习俗流传到了现在。

        寒衣鬼节的习俗

        我国的寒衣节最早的时间是在西周的时候,把农历的十月初一就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在这一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的一个活动。那么周天子在这一天会祭祀日月星辰这些神仙。还要在门格内祭祀。还要慰问劳劳作人民。颁布新的作息时间。但是在诗经中认为是因为天气到了农历的10月就是特别冷的时候了,所以说大家在这个时候就要准备御寒的衣服,所以就把这个节日就叫做寒衣节,也有很多地区的习俗都流传到了现在。

四、鬼节是几月几日

       农历七月十四日是中国传统的鬼节,还被称为中元节。在这一天,一些地方会进行杀鸭祭祀,希望保佑平安。同时在农历七月十四日,大家一般都很少会在夜里出门,因为这一天的夜晚被认为是鬼门大开的日子。

       有些地方会把七月十三、七月十四、七月十五三天都定为节日,甚至还有着,“十三只鸡、十四只鸭、十五斤猪肉”的说法。在七月十四日这天,还有着许多的禁忌,比如说不能在晚上晒衣服、不能捡路边的钱、不能轻易回头等。

       虽然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大家会把它当作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去看待,不会轻易打破或者消除这种说法。一些地方也会把中元节当作重要的节日去看待,那么关于这个节日又有着怎样的由来呢?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一词起源于北魏,是道教的一种说法。传说道教诸神中有着“三官大帝”,分别是天官、地官以及水官,他们三个是天帝派到人间的代表,为天帝检校人间的功劳和罪行,从而判定赏罚。“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的称谓也由此而来。

       中元节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和相关的时节祭祀。七月一般被认为是吉祥月,而七月半则是民间初秋酬谢大地,庆祝丰收的日子。在农作物成熟的时候,民间会按照惯例进行祭祖,向自己的祖先上报收成。

       许多人可能困惑中元节明明是七月十五,为何说七月十四也是中元节呢?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宋代的时候,由于北方的战乱,使得一批汉人南逃。但是在逃跑的过程中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自己的先辈带走。根据传统,只有在中元或者清明、重阳等节日,祖先的灵魂才能够聚到一起。

       而此时距离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还有一天,但是却没有时间等到那一天了。所以他们只好决定提前一天,在农历七月十四日过中元节。所以在以后这种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有的地方在农历七月十四过中元节,而有的地方则在农历七月十五过中元节。

       现在,每个地方对待中元节的做法也都不一样,根据当地风俗的不同,有的地方会很郑重地去过这个节日,而有的地方则不怎么重视。比如说在贵州,一般情况下七月半是要过14天的,在农历七月十四这天更是十分热闹。但是在湖南、安徽等地对于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会比较淡化。

       结束语

       农历七月十四日是中国传统的鬼节,也被叫作中元节。关于这个节日有着许多的典故和传说,可以说是文化悠久,与此同时中元节自身的存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统的鬼节都是哪一天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传统的鬼节都是哪一天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