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泉州元宵习俗(泉州元宵圆的做法)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泉州元宵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有故事的花灯,泉州元宵灯会?

       泉州,福建的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那么泉州的元宵灯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泉州元宵灯会是何等的盛况呢?本期传统节日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睇(dì)灯,泉州元宵灯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泉州特有的春节民俗——睇(dì)灯。泉州灯节始于唐朝,当时一些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也带到泉州。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门口、店前都张挂着精心制作的一盏盏花灯。一到晚上,花灯点亮,整条街成了灯河。男女老少盛装打扮,倾巢而出,走上街头,争相欣赏品评这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花灯,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睇灯热闹十足,挂灯同样有讲究。在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另外生子之家,会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如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泉州的春节催生出泉州花灯,泉州花灯又红火了泉州的元宵夜。“泉州花灯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体,极富工艺美术价值。”曹淑贞介绍,“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都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以陶冶与启迪,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传统方式做花灯,大多是用搓好的纸捻,将劈好的竹篾绑扎成各种形状的灯骨架,糊上色纸,描上山水、人物、花鸟,写上吉祥的字句,贴上花边,装上丝穗,内放蜡烛或小油灯,有的还放上檀香。随着时代的变迁,泉州花灯制作手艺也不断创新,变着花样满足世人对花灯的审美与欣赏追求。“传统的竹片骨架承重能力有限,最高只能做到3米左右,无法满足大型灯展的要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彩扎花灯几乎都是挂灯,挂在高处,供人们仰头欣赏,不能太重、太大,造型小而精致。近二三十年来,造型复杂、体型巨大的花灯逐渐出现在市场上,长的可达百米以上,高的可达十多米。不仅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新技术也被应用在花灯制作上。“现在的花灯愈发多种多样。电能制动让人物、动物等造型的花灯能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连动物的拟声发音也更加逼真。”“灯光来源也变了,从普通的白炽灯改成现代的LED灯,只要事先编好程序,花灯就会不停转换颜色,绚烂夺目。”2006年,泉州花灯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泉州闹元宵习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材料千变万化、式样层出不穷,始终不变的是“千盏花灯照泉州”的盛况,正如曹淑贞所说——“点亮一盏灯,温暖一家人,这是我们泉州人不变的年味。”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二、泉州元宵节有什么传统习俗 闹元宵的来历和习俗

       对于泉州人,元宵节恐怕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节日了。闹元宵的习俗直到今日还深植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只有闹过了元宵,吃了元宵丸,才算是完完整整地过了年。在许多传统节日习俗逐渐消退的现今,泉州人的元宵夜,依然精彩异常——赏花灯,看大戏,踩街,游灯,烟花,举城同庆,共享欢乐。

三、泉州元宵节怎么过?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相传西汉平定“诸吕”,汉文帝元月十五日开基,定为元宵节。泉州方言“灯”、“丁”同音,“出灯”即“出丁”,寓意人丁兴旺。泉州闹元宵,以灯为主,包括元宵灯会、文艺踩街,以及元宵丸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岁时习俗。泉州闹元宵源于中原,兴于唐宋,民间点灯则首推南安丰州桃源。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河南固始人傅实以威武军节度招讨使从长安带兵入闽镇守泉州,聘紫云黄守恭五世孙女为夫人,隔年元宵节前,黄家送红、白莲花灯一对,预祝早生贵子,从此,开泉南上元娘家送灯先河。后傅实移居南安丰州(今武荣傅氏大宗祠),建唐王宫(即桃源宫),元宵按照长安结灯仪式,与民同乐,往后相沿成俗。泉州元宵花灯习俗包括挂灯、送灯、观灯(赏灯)、点灯、游灯,古代还有抢灯。元宵前夕,家家户户在厅堂或门口挂花灯。有新嫁女的人家,给亲家送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小孩手提春灯,点上蜡烛,走街串巷嬉戏“游灯”。点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即“出灯” 。古时灯被抢也是“出灯”,被抢的人反倒兴高采烈,后来抢灯被视为不文明行为。灯会还有猜灯谜活动,猜中者有奖。 泉州元宵踩街故称“妆人”,明《闽书》载:“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天,一国若狂”。明万历《泉州府志》载:“上元内外,……装饰神像,穷极珍贝,阅游衢路”。清《温陵岁时记》载:“上元前后夜间,好事者或摘某诗句、某传奇,饰稚小儿童,装扮故事,导以火把鼓吹,爆竹盈耳,游行市上,谓之装人”。 相沿成俗,现在泉州元宵文艺踩街有阵头、花灯、彩车、妆人和各种文艺表演、南少林武术表演项目。还有一种小型的踩街队伍,沿大街小巷漫游,叫歌吹漫步。踩街队伍行进中如果遇到有人放鞭炮欢迎,就要停下表演,以示感谢。 元宵丸是泉州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在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

四、泉州元宵节有什么传统习俗 闹元宵的来历和习俗

       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 汤圆 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2、闹花灯。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来历: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泉州元宵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泉州元宵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