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贴春联的习俗(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贴春联的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是什么?

       参考资料:

二、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是什么?

       注意区分春联的左右联(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贴春联的时间(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贴的数量(单数象征着吉利)、贴“福”字要区分好位置(“福”字并不是都要倒着贴)、门神不要贴反(应该和门上面人物的脸是相对的)等这些都是贴对联的风俗与讲究。

       1、左右联勿贴错

       张贴春联时,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一般来说,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2、贴春联的时间

       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从前人一些记载来看,贴春联最看好的时间是除夕下午到傍晚这段时间。除夕当晚,古人都有一个隆重的祭祀仪式,其实贴春联,也是其中一个程序。因为过了除夕,万象更新,所以赶在除夕晚上贴好春联,寓意最好。

       现在人,在除夕当晚,都忙着做年夜饭、看春晚,有的还要祭祀,事情较多。趁着下午晚饭前这段空闲时间贴上春联,光线也好,应该是最合理的时间了。

       3、单数寓意着吉利

       在大门贴春联,记得要贴单数,单数象征吉祥。还有,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古代人认为单数是非常吉利的,还以为单数尊贵。像是古人称皇帝为“九五之尊”,足以阐明单数的尊贵。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贴春联,贴单不贴双。所以,春联普通都有上下两联加上一个横批或者是在中间贴福字。

       这就构成了单数了,值得留意的是,家门口过春节的时分最好不要贴“春”字,由于在古代,只要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或者只要立春的时分会在以前的水缸,米坛子上面倒贴上春字。

       4、“福”字不可随意贴

       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大门上贴福字: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箱柜上的福字要倒贴: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5、门神不要贴反

       贴门神要注意两张门上的人物脸是相对的,不要贴反了。老式建筑的大门都是对开的两扇门,门神正好一边贴一张,而现在的住房都是单扇门,两张门神只能贴在同一扇门上,粘贴时要注意位置的美观大方。

       贴春对联的来历

       对联又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春联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的表现,也彰显着我国人民的文化和智慧。

       贴对联的习俗最早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对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清朝的梁章矩编写的《槛联丛话》中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详细论述。

       对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三、春节贴对联的风俗与讲究是什么?

       春节贴对联的风俗与讲究是:

       1、上下联勿贴错

       贴春联正确的格式应当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因为中国文字竖着写的时候,应该从右向左读。

       如果春联拿回家已经分不清上下联,那么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看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2、贴春联的时间

       各地的习俗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有差别,从腊月的二十三(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陆陆续续就有人贴春联了。一般来说,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是集中贴春联的时间。不过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撕去旧春联,贴上新春联,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3、福字不可随意贴

       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着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很重要的地方,所贴的“福”字必须端庄大方,故应正着贴。

       箱柜上的“福”字可倒贴,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贴春联的寓意:

       1、辞旧迎新,继承传统习俗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春联也是继承传统习俗的一种方式,是对祖先的尊敬,对传统的继承。

       2、增加节日气氛

       春联象征着喜庆欢乐。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寓意过年、新年,增加节日气氛,看起来非常喜庆。

       3、象征美好愿望

       古人贴春联是为了驱邪保平安,而我们在春节贴春联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阖家幸福。

四、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是什么?

       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画“神荼、郁磊”两神神像,用来驱秽辟邪,到了后来,桃符不断规范化,演变成为用于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

       “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如果说画神像主要意在祛鬼和辟邪,那么写春词主要意在祈福和吉祥。几经演变,这就形成了后来的门神、年画与春帖、春联两大脉络。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祈福民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传统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贴春联的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贴春联的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