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重阳节潮汕习俗(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重阳节潮汕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潮汕重阳节的介绍

       重阳又称重九,潮汕重阳节是广东潮汕汉族民俗及民间祭祀的重要节日。这天在潮汕,有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汉族民俗活动。因为它的节期就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又称之为“重阳”。潮汕汉族民间,只直接称它做“九月九”。重阳节习俗。潮俗在重阳节祭祖的都是家境比较清贫者,他们无力在每个祖先的忌辰都祭拜,便在这一天做个总的祭拜,求得祖宗谅解。

二、潮汕人重阳节为什么要炖鸡

       作为一个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在汉代,重阳登高、插菊、佩茱萸的风俗已经流行。喜欢接近大自然的晋代人,更把这一天当成放松自己身心的好日子,不让它静悄悄溜过。孟嘉龙山落帽,陶潜东篱采菊——这些风流倜傥、让后来的骚人累客羡慕不已的重阳故事,都在晋代演出。唐代,人们将重阳登高视为一种有益于卫生保健的活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医学名著《千金方》里就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因而,重阳郊野游宴之风更盛,登高、赏菊花、佩茱萸的风俗,屡屡见于诗人吟唱。到唐德宗贞元元年(785),有诏令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潮汕,至迟到南宋初年,就有重阳登高宴集的风俗。潮阳东山方广洞侧,有一处纪游的摩崖石刻,文曰:泉南杨寿翁,福唐梁允成,玉牒赵安民,天台王商老,温陵吴信行、王文中,莆田刘仲宣,绍兴戊午重阳,同集于高明亭。新泉题。摩崖处为高明亭旧址。这里石崖嵯峨,眺望山下,林野苍茫,远接溟海,正是登高的绝好去处。明代本地重阳登高的风气仍很热烈。文人们在这一天登高宴游,赋诗言志,作品被选入顺治《潮州府志》的,就有六首。这几首诗,绘出了一幅明代文人重阳节日风俗图。节日活动仍不外乎登高,“重阳不负登高兴” (郑良璧《九日东山新庙落成》),“蹑屏登临逸兴生”(郭廷序《九日登韩山》);饮酒,“且携杯酒对流川”(同上郑诗),“遍插茱萸酩酊归”(陈天资《九日游普陀岩》);插菊,“只应共尽登,临兴,醉插菊花弄舞衣”(贺一弘《九日壁墩和杜》)。清代潮汕的重阳:节日风俗,各县志书的记载也基本相同。其中澄海、普宁两县志,讲述较为详细。《澄海县志》载:九日为“重阳节”。登高燕饮,簪菊泛萸,犹古人遗俗也。谚云:“九月重九,登高饮酒。”是月竟放风筝。《普宁县志》则说:重阳登高,各选胜地眺赏。文人墨客或携酒入山寺游玩为乐,小儿咸于高处竞放风筝。与前代的重阳节日习俗相比,“登高燕饮、簪菊泛萸”等旧俗之外,清代又有“竞放风筝”的新时尚。

三、潮汕重阳节的习俗

        《澄海县志》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登高饮酒,簪菊花,插茱 萸,仍遵照古人遗留下习俗,谚语说:‘九月重九,登高饮酒。’”这天 称为重阳节,是因为《易经》将九定为阳数,而九相重,称为“重九”。 又因为日、月俱为“九”数,两阳相重,又称为“重阳”。重阳登高习俗,从西汉时期就已经流行。有关登高缘因,人们社撰了 这样一个传说。《续齐谐记》曰:东汉时汝南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术, 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告诫桓景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有大灾。 你可速回家,让家人皆准备一只装有茱萸的绛色袋子,系于臂上,登高饮 菊花酒,便可消灾免祸。桓景听罢,匆忙回家,遵从师傅所嘱,令全家登 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狗、猪、羊、牛均已暴死。费长房闻讯说: 这是家畜代你全家受了祸。这传说虽属无稽之谈,但反映了古人迫切期望 消灾避祸、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随着岁月流逝,重阳登高习俗中的迷信观念日益淡漠,而登高习俗被 赋上新气息。九月九日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 当此之时,邀请三四亲朋好友,欣然结伴出游,登高环望,极目天舒。那 漫山红叶,金黄果实,各种风光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清乾隆《揭阳县志》云:“重阳,俗不登高,士大夫好事者或为之。是日,儿童多放纸鸢(即放风筝)。”九月风信好,儿童多放风筝。有童谣说:“九月九,风禽线断满天走。”潮俗又说:“九月九,风筝仔,满街走。”说的是潮汕人在这一天的 一项特殊习俗:放风筝。潮汕地区春夏多雨,冬天太冷,秋天最宜室外活 动。金秋季节,秋风送爽,蓝天下飘着一只只造形别致的风筝,使人觉得 生活充满生机,全然没有北方秋天的萧瑟景象。潮汕地区的风筝不似潍坊风筝有名,但放风筝之俗较为普遍。 风筝多是小号的,削竹篾为架,糊上各种质量的白纸,再在自纸上画上各 种图案。常见的有鲳鱼、章鱼、蝴蝶、蜻蜒等动物造型。 重阳节古称菊花节。古人有:“九月重阳都下赏菊”、“九月九日饮菊酒,人共黄花醉重阳”及“九月黄花插满头”等诗句。下载 (45.99 KB) 10:53古往今来,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

四、潮汕人重阳节为什么要炖鸡

       潮汕人重阳节吃炖鸡是因为炖鸡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对于潮汕人来说重阳节是一个滋补的节日,炖鸡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可以提高免疫力,给身体补充大大的营养。

       潮汕重阳节是广东潮汕传统民俗及民间祭祀的重要节日。这天在潮汕,有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因为它的节期就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又称之为“重阳”。潮汕民间,只直接称它做“九月九”。

       扩展资料:

       潮汕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潮汕文人雅士有重阳登高之习俗,每年九月九此日,潮汕各地工会及有关单位常组织老年人开展爬山登高、旅游等文化活动,别有一番情趣。

       2、“结缘”:潮安一带有“结缘”之俗,就是把一种叫“油麻员”的糖果,在亲友之间互相赠送。潮语“员”与“缘”同音,遂以此为“结缘”。重阳节正是农闲季节,辛劳的农民利用这段时间自制糕点、糖果走亲戚、访朋友,增进亲朋邻里的情谊。

       3、拜九皇诞:据潮汕民间传说,古时有兄弟九人,每人有九个头,他们分掌中国九州的人皇。因为他们同在九月九日出生,所以把这一天称为九皇诞。潮安一带的人们备好油麻员和红柿等瓜果,对天膜拜,拜毕才将瓜果分赠亲朋。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阳节潮汕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重阳节潮汕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