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艾草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端午节插艾草习俗的由来有什么故事么?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名知”。端午节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传统节日,而艾草是早于端午节便开始被人们引用的药材。二者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有什么故事吗,下面就为大家一一分析。
一、为什么说端午节挂艾草最好?
民间有谚云:“不怕十月半鬼,最怕端午节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前后,正是雨水较多、空气湿热、冷热不均的时候。此时,最易引发疾病和瘟疫,也是毒虫出没最勤的时候。
而艾草,早在远古便被先民发现具有驱瘟除邪,防五毒的作用。又兼其端午前后生长最旺盛,药效最好。因此,人们通常于这段时间将其采收回来,用以做艾食,防病除疾;洗艾澡,驱瘟除邪;熏艾香,赶五毒…...
二、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关于端午节挂艾草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最能被人接受的有两种一一
1.与艾草和端午节的历史起源有关
艾草早在端午节之前的远古便出现了。那时因为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靠尝试和巫术来驱瘟辟邪,而艾草就是在不断的尝试总结中被先民发现和引用的药材。后援引至巫术中,被作为降妖除魔,驱瘟除疾的“武器”!艾草被称为“艾旗”,菖蒲则被称为“蒲剑”。民间因此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之说,并“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节则是之后的人们为了悼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沿袭下来的节日。这段时间,恰好是艾草长得正盛、药效最好的时节,又兼其能散发奇特香味,可驱蚊蝇、防毒虫。因此,民间便逐渐流行起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食艾糕、饮艾酒、洗艾浴、熏艾香、挂艾草等习俗,端午挂艾草便由此一直沿袭下来……
2.与民间传说有关
端午节挂艾的习俗还有许多来自民间传说。因地域不同,传说也各各不同。
其中传得最为普遍的是:
唐朝末年,黄巢攻打中原,适逢端午。有官员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 民众被迫逃离家园……
一妇人带着两个孩子逃难途中被落下,路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孩子走路而让小孩子走路?” 妇人告诉他:“大孩子是自己嫂子的遗孤,所以背着,小的是自己亲生的,刚会走路。” 黄衣人感念他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遂叫她回家在门上插上艾草便可避免“打扰”。妇人得黄衣人指点,便叫同行的逃难人都回家在门上插上艾草,以破黄巢之刀……
果然,义军过境,凡家中插艾的人家都未被打扰!
一一因此事正逢端午,门上插艾草的习俗也由此延续下来。
总之吧,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由来已久,其挂艾的原因也众说纷纭。究竞是什么原因,我们且不管它。只需记住艾草的好并用好它就行!“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 这段时日,正是艾草蓬勃的时候。走在山间野地,若是正好遇见,别忘了将其采下哦!
二、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1、吃粽子
2、挂艾草
3、赛龙舟
4、吃五毒饼
5、斗百草
端午节中挂艾草是为了驱瘴避邪,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150(-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
三、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按常规瘟神在端午节要降灾,天帝产生恻隐之心,便派人下凡体察民情。
五月五日,天帝的使臣扮成卖油翁吆喝道:“一葫芦二斤,二葫芦三斤。”大家争先抢购,只有一个老头不仅不买,还告诉老翁账算错了。
等油卖完,老翁尾随那个不买油的老头,说:“你是天下的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灾,你在屋檐下插上艾蒿、菖蒲,就可以躲过瘟灾。”
老头听说后就挨家挨户告诉了所有的人,于是,家家插上艾蒿、菖蒲,瘟神无法降瘟灾,人们都平安得救了,后来世代相传,习以为俗。
端午节挂艾草的用意:
一、辟邪防瘟疫疾病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二、招百福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
四、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这是由于艾草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
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资料扩展:
端午节插艾叶有什么好处
在我国,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民俗处处可见,人们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
据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更加全面深入。
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挥发油以外,还含有鞣质、黄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其中,艾叶油具有平喘、祛痰、镇咳、抗菌、抗过敏、镇静等多种药理活*。*理实验结果证实,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作用,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临床上,艾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呼吸道疾病。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艾草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艾草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