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古代的弃老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中国古代有弃老习俗,“寄死窑”、“瓦罐坟”真的存在吗?
- 2、人到了60岁就被活埋,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这种“弃老”习俗吗?
- 3、六十岁不死就活埋是哪个朝代?
- 4、人到了60岁就被活埋,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这种“弃老”习俗吗?
一、中国古代有弃老习俗,“寄死窑”、“瓦罐坟”真的存在吗?
“寄死窑”又称“自死窑”、“寄死窟”、“老人洞”等。指的是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旧时,弃婴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存在,但民间俗称却很是不同。比如在山西洪洞一带被称之“土塔”;在浙江的永康、武义一带被称之为“火筒塔”、“孤童塔”;有的地方把这种塔也叫做“白骨塔”、“百骨塔”、“积香塔”,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无论怎样称呼,都离不开一个事实,这类“塔”就是埋葬那些生不逢时被遗弃的婴幼儿童的一座集体墓地。
二、人到了60岁就被活埋,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这种“弃老”习俗吗?
如果说《斗鼠记》的类型故事是保存在口头文学中对于过去社会历史的一种记忆,那么,至今(指2009年)尚存的“寄死窑”遗址恰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有力地证实了“弃老”习俗的存在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斗鼠记》的故事在中国汉族地区迄今(指2009年)发现了十多种异文版本,它的广泛流传和寄死窑遗址的大量发现,说明“弃老”的‘野蛮’习俗在中国古代确实流行过。它的存在是由古代极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原始社会的人们为求生存需作极艰苦的努力,维持自身生存才能保证族群延续,为此,人们往往“顾生不顾死”,不得不把丧失谋生能力的长者“弃老于野”,或送进“寄死窑”令其自毙。这种习俗在当时不仅不悖情理,在食物匮乏、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原始社会,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 根据有关资料推断,造成弃老习俗的原因大概有三:在渔猎和采集时代,首先由于生产水平低下、食物缺乏是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没有剩余产品养活精疲力竭的老人;其次当时社会处于蒙昧状态,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很少,老人丧失向大自然索取现成食物的健康体魄后便成了集体的累赘;同时当时人类以氏族为单位,群居野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供养老人的困难。
三、六十岁不死就活埋是哪个朝代?
这种风俗或者说政策在历史上并没有找到明确的来源依据。但是根据市面上流传的说法,这种可怕的制度是秦始皇颁布的。
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觉得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能干活了,或者就是浪费粮食,那会儿他又要修长城修车道什么的,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便将一条诏谕颁布天下“凡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若不从者,灭九族!”
但是由于同属于汉文化圈,中国两千年来的主流文明讲“忠孝礼义”,所以理论上大一统的朝代都不会发生此类事情。
“弃老墓,寄死窑”的传说
相传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因为大兴土木,常年劳民伤财,导致了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下降,以至于出现了粮食不够吃的情况,而当食物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生存的时候,只能选择牺牲一部分人来减少食物的消耗,因此,没有了劳动价值的花甲老人便成为了被舍弃的那一类人。
在多人相继进言谈到通过舍弃没有劳动力的老人来缓解粮食消耗的议题后,皇帝便发布了一条规定,名叫“六十还仓”凡是上了60岁花甲的老人,一律都要处死,违令者全家都要被处以死刑。而处死年纪上了60岁的老人的方式之一便是活埋,专门修建一个活人墓,形状瓦罐。
老人会由家人们送进这个墓穴中,并留下一定的食物,让老人自生自灭,一般多是在食物被吃完之后,老人最后在冰冷的墓穴中受冻挨饿而死,这种方式也被称之为“花甲葬”。
关于这个“弃老墓,寄死窑”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流传得非常广泛,如:江浙一带的《大鼠》,湖北的《斗鼠记》、《八斤猫》、《不*老*》、《人过花甲》等,而这样的广泛流传并不是在鼓励弃老习俗而是在歌颂放弃“弃老令”的习俗演变。
如今,在湖北武当山周边考古发现了许多可容一人大小的窑洞,也就是传说中的“寄死窑”,证明了中国古代确实存在过弃老、杀老的习俗,当地如今也依旧流传着关于“六十还仓”的传说,这个制度从建立到放弃的故事,这展现的正是从野蛮到孝道,从弃老到养老、敬老的道德进步。
四、人到了60岁就被活埋,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这种“弃老”习俗吗?
历史上确实有这种60岁就被丢弃的说法,有的老人到了60岁就会把他们拉到很远的山上,让他们自身自灭,有很多老人都是没有办法生存饿死的,还有从山上摔死的。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弃老的习俗吗?历史上的确是有过这种习俗的,不过正史和野史中都没有相关记载,说明这种现象应该还是某一个时期,某些地区所独有的,并不是普遍发生的。 根据 《印度佛经》记载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弃老国,那里的老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要被遗弃或者活埋。
不仅如此,我国民间还流传着“六十花甲子”的传说,相传在古代的某一时期人到了60岁就不能和家人一块住了,必须出去找个坑或洞,自生自灭,咱们从小就被中国的孝道文化滋润着,听到这可能有很多人根本就不信,甚至说我瞎编乱造,其实这还真不是一个传说,一直到今天中国各地还遗留着许多实际的证据,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曾发现过神秘的坑或洞,这可不是古人的墓里面除了累累白骨之外没有任何的陪葬品,关于这些坑或洞各地的叫法都不同,老人洞、祭死窑、弃老墓、丘子坟等等。
应该说,不管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如此对待老人,都是极其残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即使是在不得温饱的古代任何一个朝代,这种做法都是不能容忍的,而任何朝廷也不会做出如此毫无人性的荒唐事情来的。人总会有老的一天,做儿女的不管如何困难,都要孝敬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因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人的平均寿命都是近80岁了,开句玩笑,60岁还很年轻哩。愿孝行天下,愿天下所有老人晚年幸福安康!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古代的弃老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中国古代的弃老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