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望果节的习俗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望果节的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望果节的当地习俗

        转田的群众集中在寺庙前的香炉旁,这时“拉啦”(民间咒师)一般就已经开始在进行活动前的宗教仪式了。就要出发时,村民们按各村的排序开始转寺庙、煨桑(烧香)等,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寺庙前的广场上显得既庄重又热闹。这时会有村民提着青稞酒向转田的人们一一敬酒,以示美好的祝愿,让气氛变得好似出征前为将士们壮行一般。喜好喝酒的人这时会从自己的衣襟里面掏出酒碗,三口一杯之后,方才被允许通过。转田的队伍前打头的一般是两个村姑打扮的“拉姆”(即仙女),以示天仙下凡同庆丰收。妇女们没有带酒碗的习惯,这时她们只好以手当碗捧酒喝,这也是西藏酒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凡是转田队伍经过的地方,就必定是一片桑烟缭绕的景象,此时,不管是在田间劳动的还是正在做着其它事情的人,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面对转田的队伍高喊:“恰古修……央古修……”似乎此时此刻,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招财引福的喜庆气氛中。爱美的妇女们不时地还要在路边采些油菜花、青稞穗、荞麦花等,与吉祥彩箭一起握在手中,以此表达丰收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按传统习俗,转田队伍每到一个乡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一路祝福,一路欢歌,此刻乡村的田园处处洋溢着欢快和祥和的氛围。时近黄昏,转田的队伍回到了村边,但这还没结束,他们还要绕村子转一圈。这时候,我们看到,远处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一位老阿妈此时正一手端着糌粑,一手拿着“达达”(吉祥彩箭),朝着转田队伍的方向不停地摇动着,表示招财引福。按习俗,这时凡是转田队伍经过的人家,都要有一人在屋顶上迎接,其意也是迎接福气。最后,队伍回到了出发地,村头寺庙旁,举行最后的宗教仪式。彼时鼓乐齐鸣,糌粑飞扬,在无比欢快的气氛中,为期一天的望果节才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二、望果节有何传说和习俗?

       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望果节这个节日吧,据说,望果节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望果节是农民为了欢庆丰收的日子。望果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以来也都不断的在变化。那么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望果节又是在哪一天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望果”是藏语译音,意为“绕地头转圈”。藏语“望”指农日,“果”即转圈的意思、“望果”节可译为“在田地边上转圈的日子”。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历时一至三天。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你可能会喜欢:愚人节的由来和习俗节日查询:2016年节日大全传统习俗之大年初十习俗各地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三、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望果节的民族时间和主要活动

        导读:望果节是一个节日,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对于这个节日,大家知之甚少,所以大家一定要来瞧瞧我带来的望果节的民族时间和主要活动,这样才能了解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望果节的习俗活动有哪些,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望果”是藏语译音,意为“绕地头转圈”。藏语“望”指农日,“果”即转圈的意思、“望果”节可译为“在田地边上转圈的日子”。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历时一至三天。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望果节的民族时间和主要活动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望果”是藏语译音,“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意为“绕地头转圈”。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区别, 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 帮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行。解放前,藏族是在 “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望果节。望果节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关于它的 来历、仪式、地或性特色 多姿多彩。

        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本教教主请教。教主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望果”节历时一至三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每年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节日盛装,有的打着彩旗,有的抬着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 丰收塔上系着洁白的“哈达”,举着标语,有的敲锣打鼓,唱着歌曲和藏戏,有的抬着** *像,绕地头转圈,绕圈后,人们携带帐篷,青稞酒,一边说古道今,一边狂欢畅饮,有的 还举办传统的赛马、射箭、赛牦牛、骑马拾哈达和歌舞、藏戏比赛。商业部门也组织物资交流,供应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货,收购土特产品。望果节过后,开始了紧张的秋收播种。

        西藏望果节习俗

        游行

        节日的第一天早晨,当阳光撒满金黄麦田的时候,农民们手持麦穗围着农田转圈游行,最前边是由喇嘛和老农组成的仪仗队,高举佛像,背着经书,吹着佛号,感谢上天给人们带来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成。对辛勤耕耘的农民来说,眼看着即将收割的庄稼,呼吸着麦田飘来的清香,都为此感到欣喜陶醉,悠悠唱起古老的丰收歌谣。

        群众体育文娱活动

        转完麦田以后,照例要在广场上举行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其中有藏戏、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相互竞争技艺,情绪十分热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充足的酒食,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或者在广场四周的草场上野餐,或者在村子里邀集亲朋好友宴饮。青年男女喜欢在晚上围着篝火跳舞,对歌调情,直到深夜。有的地方,望果节要持续三、四天,安排的文体活动根据节期的长短或繁或简,较远的农民夜里就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吃喝玩乐,尽兴方归。

        山南贡嘎县岗堆镇特色

        在西藏,参加过不少地方的望果节,觉得它们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其中最有意思的还属山南贡嘎县岗堆镇的望果节。按当地的习俗,望果节转田祭神的时候,每家出一人。村民们会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村头寺庙旁的空地上。老年人在此时显得比年轻人还要风光一些,因为她们大多是能歌善舞的高手,一般是节日的庆典还没开始,她们就舞上了。

        宗教仪式

        转田的群众集中在寺庙前的香炉旁,这时“拉啦”(民间咒师)一般就已经开始在进行活动前的宗教仪式了。就要出发时,村民们按各村的排序开始转寺庙、煨桑(烧香)等,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寺庙前的广场上显得既庄重又热闹。这时会有村民提着青稞酒向转田的人们一一敬酒,以示美好的祝愿,让气氛变得好似出征前为将士们壮行一般。喜好喝酒的人这时会从自己的衣襟里面掏出酒碗,三口一杯之后,方才被允许通过。转田的队伍前打头的一般是两个村姑打扮的“拉姆”(即仙女),以示天仙下凡同庆丰收。妇女们没有带酒碗的习惯,这时她们只好以手当碗捧酒喝,这也是西藏酒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转田祭神队伍

        望果节转田祭神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人们摇动着手中的彩箭(用于招来吉祥,祈望福运降临),像一条游动的长龙向村外走去。这个村子共有280多户人家,每家虽然只抽出一人参加转田,但队伍看去就已经非常壮观了。人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停下来高呼:“恰古修……央古修……”(即招财引福的意思)。转田是围绕全村田园转上一圈,转到每一块农田前都要煨桑烧香,举行祭祀活动。祭完神后,能歌善舞的妇女们总是要高歌起舞,以此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这也是祭神活动的内容之一,表达与神同乐的感情。

        喜庆气氛

        凡是转田队伍经过的地方,就必定是一片桑烟缭绕的景象,此时,不管是在田间劳动的还是正在做着其它事情的人,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面对转田的队伍高喊:“恰古修……央古修……”似乎此时此刻,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招财引福的喜庆气氛中。爱美的妇女们不时地还要在路边采些油菜花、青稞穗、荞麦花等,与吉祥彩箭一起握在手中,以此表达丰收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祭祀仪式

        按传统习俗,转田队伍每到一个乡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一路祝福,一路欢歌,此刻乡村的田园处处洋溢着欢快和祥和的氛围。时近黄昏,转田的队伍回到了村边,但这还没结束,他们还要绕村子转一圈。这时候,我们看到,远处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一位老阿妈此时正一手端着糌粑,一手拿着“达达”(吉祥彩箭),朝着转田队伍的方向不停地摇动着,表示招财引福。按习俗,这时凡是转田队伍经过的人家,都要有一人在屋顶上迎接,其意也是迎接福气。

        最后,队伍回到了出发地,村头寺庙旁,举行最后的宗教仪式。彼时鼓乐齐鸣,糌粑飞扬,在无比欢快的气氛中,为期一天的望果节才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四、望果节有何传说和习俗?

       传说很早以前,在一个叫“饿死羊”的草滩上,居住着几户牧羊人,他们早上没有奶茶喝,用凉水充饥,晚上也只能有一点点肉度日子,生活很穷很苦。有一年遭大旱、草滩被太阳晒成一占焦土,牛羊断水缺草,渴死饿死的难以计数,眼看没有活路了,人们不得不拔起帐篷,离乡背井。

       有一位牧羊老人,他实在舍不自己生活大半辈子的故土,就留了下来,孤零零地守护着自已的家。早上,太阳在他的祈祷中升起,晚上,在月光下,他面对神山佛地,虔诚地朝拜,他希望在神的保佑下,走到外地的乡亲们能生存下去。他多次对天起誓,对来运转之日,一定要叫家乡变好,吸引乡亲们回来,过上团圆安乐的日子。老牧人的至诚,被天上的地藏神(传说掌管人间的一切善神)知道了,地藏神手执“梅龙”(神镜,命镜),朝地上一照,发现草原上有旱魔兴妖作怪。众生四处逃难,死的死,病的病,就像掉进了灾难的大火坑,地藏神就派身边的三位弟子,降临大地,普救众生。三位弟子降临后,首先遇到这位老牧人,就问:“老人家,这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老牧人说:“天无绝人之路,这里活不成了,他们妻离子散,各找自己的活路去了,有的走东,有的向西,如今很难知道他们在哪里。”

       三位弟子又问:“老人家,你孤独一人留在这里有啥用?”老牧人说:“有草的地方就有牛羊,有树的地方就有鸟儿,有人烟的地方就有神灵关照。我若一走,生我养我的故土,就会野兽出没,失去佛对它的保佑,就会从此荒无人烟,所以我不能走,死也死在这里。”三位弟子说:“没吃没喝,你老人家怎么活下去呢?”老牧人说:“双手就是聚宝盆,我们牧羊人,世世代代,靠一双使不烂的手,就会牛羊满山,有衣有食。天旱难挡,为了乡亲们,我日日夜夜口诵着‘嘛呢叭咪哞’的六字真言,心里惦记着大慈大悲的佛的尊容,难道佛爷看不见吗?”三位弟子说:“你年老体衰,无儿女无依靠,对人世还没有什么希望,我们送你到天宫在地藏神的护佑下享乐,把人间的苦难全忘了吧。”老牧人说:“人不咽气,希望不灭,我求佛的保佑,不是为自己能升天,愿死在家乡的泥土上尸骨变成一棵大树,树上的仙桃仙果四季累累,供千万人享用,能叫乡亲们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上自己的牛羊,两眼望着这棵大树,高高兴兴,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来,世世代代,安居乐业”。

       三位弟子听了牧羊人的话,大发慈悲,大弟子说:“二位师弟,我奉大师地藏神的命令,来解救人间苦难,我深受老牧人的感动,为了表达我对大师的诚心和对众凡人的怜悯,我要化作五谷种子,你们把我撒在土里,长出五谷杂粮,供人们食用。当庄稼成熟时,众人一定会回来,你们回去向大家禀报吧。”二弟子说:“我也和师兄一样,愿意跟着老牧人,为人间造福,师兄愿化作五谷种子,小弟就变成耕牛,日日耕作不息,让你尽快生根发芽结果,解救众人”。三弟子说:“我也接受过大师的恩点,遇水能化作蛟龙,遇到旱魔就化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河水,既然大师兄化为五谷种子,二师兄化作耕牛,我化为水,我们千万年在一起,谁也望果节赛马活动离不开谁。”

        老牧人听了这三位的话,急忙跪倒说:“树老难发花,人老两眼花,我没有看出三位是神,出言不恭不敬,请罪!请罪!”三位弟子说:“老人家,你算得上是佛的忠实弟子,一生为众乡亲操劳,舍己为人,功德在众人眼里闪亮,应升入天堂。”老牧人说:“三位大师,你们的所作所言,使我大彻大悟,原来佛和天神的旨意就在普渡众生,解救苦难……”说罢,老牧人就在三位弟子的眼皮底下化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果树。数日之间,上面硕果累累,香气四溢。

        三位弟子用眼泪看着老人树,大弟子立即化作千万颗金灿灿的五谷种子,二弟子化作一头勤恳的耕牛,把种子一粒粒地种进泥土里,三弟子化作一条日夜滚滚不息的大河,河水浇灌着庄稼,滋润着草原,庄稼很快地成熟了。

        这件事很快被逃往外地的乡亲们知道了,所有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大家看到金果满枝头,供大家享用的大果树,看到大片大片金光灿灿成熟的庄稼,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人们怀着对老人的思念,对三位大师的尊敬,有的口念六字真言,有的高唱赞歌,有的高举经幡,有的点燃香火,围着金果子树,围着庄稼地,绕着大河,穿过森林,走呀,走呀,不停地转来转去,流连忘返,心思重重,说不尽老人的功德,唱不完三位大师的恩典。有人点起了大火,燃上松针柏枝,把摘下的第一个金果,把收下的第一穗青稞,放在火上,感谢地藏神,同时也祭奠老牧人和三位大师。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望果节的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望果节的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